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451章 不能中了大野爽的计

天可汗回忆录 第451章 不能中了大野爽的计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2 16:37:42 来源:源1

第450章不能中了大野爽的计

寿阳城。

李爽率军渡过淮水之后,发现寿阳城周围堡垒中的梁军士兵大多已经逃散。

当下,他率军直驱寿阳城。

原本在寿阳城外的梁军见到李爽的骑兵,根本不敢阻拦。

秦王的旗帜在寿阳城外飘扬之时,这数日间紧闭的寿阳城门终于缓缓开启。

高欢丶侯景丶念贤等人出城迎接。

「臣等恭迎秦王!」

李爽骑在马上,问道:

「尔等为何要作乱?」

对于这个问题,念贤有些发懵,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高欢脸上露出了微笑,不过却没有第一时间出声。只有侯景,在李爽刚刚说完之后,便应和道:

「大王,非是我等要作乱,乃是贞阳侯萧渊明要谋乱!」

听到了这里,李爽哦了一声,看向了身旁面色很不好的柳津,道:

「柳公,你都听到了麽?」

柳津哼了一声,道:

「一面之辞罢了!」

贞阳侯萧渊明是什麽人,柳津会不知道麽,他能有这个胆谋反?

李爽一笑,问道:

「听到了柳公的话了?」

侯景拱手道:

「贞阳侯萧渊明若不谋乱,臣愿以死谢罪!」

李爽挥了挥手中的马鞭,道:

「如此,便先进城,馀事等进城再说。」

李爽一令而下,侯莫陈崇带着先锋骑兵率先进入了城中。侯莫陈崇进城之后,便下令手下的士兵接管了寿阳城中各处要隘。

之后,李爽率领大部队进城,进驻金城。

寿阳是州治所所在,李爽率部直接到了州刺史府中。

「贞阳侯在哪?」

侯景拱手道:

「臣让人将他带过来。」

见这一对君臣如此,柳津心中反而有些疑惑。

他们怎麽敢这麽理直气壮的?

「严刑之下,何求不得?」

侯景赶紧道:

「这可冤枉我等了,我们可没有对他如何。」

说着,萧渊明便被人带了上来。

正如侯景所说,萧渊明身上并没有用刑的痕迹,只是目光之中,尽是躲闪之意。

柳津忙问道:

「贞阳侯,他们说你谋乱,可是真的?」

「我……」萧渊明看了一眼侯景,点了点头,「是我谋乱!」

柳津大急,追问道:

「贞阳侯,你可要小心说话,此事事关重大。不是你做的事,你可千万不要承认。」

「我……」

侯景微微的咳嗽了一声,萧渊明吓了一个哆嗦。

「是我谋乱!」

萧渊明在柳津的追问中,承受不住压力,抱头道:

「是我谋乱,都是我做的。」

便在此时,李爽开口道:

「你看,都是误会。事已至此,我看柳公还是回一趟建康,将此间事告诉梁主,再行商议。」

柳津有些惊讶,道:

「你肯放我回去?」

「这话说的,本王本来也没有想要抓柳公。」

「那好,我要带贞阳侯丶裴公等人一起回去。」

李爽一笑,道:

「这可不行,你要是都带走了,有些事情可说不清楚了。柳公还是先回一趟建康,告诉梁主,和议之事还是要变变。」

「秦王何意?」

「寿阳本是我大魏所有,梁国趁着我大魏内乱,窃而居之。事已至此,如今,该还于旧主了。」

柳津当即反对道:

「这不可能!」

「别急,柳公还是先回去问问梁主。」

「告辞!」

……

看着柳津离开,李爽双手负后,道:

「传本王教!」

侯景等人一听,立刻躬身应命,道:

「臣等听候大王之命!」

「自今日起,城中之奴,皆复民籍。发相国城之钱粮,安抚流民,抚恤两军阵亡将士之家小。」

李爽说完,又叹了一声。

「诸君,时不我待,当尽快稳住寿阳情势!」

「诺!」

——

建康。

柳津还未回到建康,寿阳城失陷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

萧衍心中不定,召集了一众宗室公卿,前来商讨。

「太子,朕嘱你统帅江淮之事,今日寿阳被北虏所得,你说该如何?」

萧衍这话说完,萧纲就感觉众人的目光看向了他,此刻的他犹如热锅之中的蚂蚁。

「儿臣以为还是将伐蜀的大军调回来,拱卫建康。」

萧纲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有一人反对。

「臣以为不可。」

这人并不是萧衍安排给萧纲的老对手朱异,而是萧衍曾经的养子萧正德。

萧衍早年无子,于是将六弟萧宏之子萧正德过继成为了儿子。

等萧衍的长子已故的昭明太子萧统降生之后,萧正德这养子便又变回了侄子。

不过,萧衍对待这曾经的养子还是挺不错的。

萧正德并没有落到刘封的下场。当然,也可能是萧正德没有刘封的本事。

换了别人的话,也该知足了。可萧正德不,他总以为这太子之位应该是自己的,甚至还一度叛逃到了北魏。

不过那时的北魏已经有了萧宝夤。

萧宝夤怕萧正德挤占自己南朝继承人的生态位,于是极力贬低萧正德。

萧正德在北魏备受冷落,又返回了南梁。

对于这种首鼠两端之人,萧衍非但选择了原谅,后来还将他加封为了临贺王。

萧衍看着萧正德,问道:

「为何?」

「太子殿下之言可保万全,可真如此,不是正中了北虏大野爽的心意了麽?」

众臣听闻,都没有反驳。

毕竟,萧正德虽然不是东西,可他说的话有道理。

南朝如今要与北面议和,手中的筹码便是益州的军队。

这要一撤,对于李爽再无威胁。到时候,非但巴地落不到手中,寿阳和如今已经送到寿阳城中的钱粮,怕也是要不回来。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合肥之固,大江之险,足以凭依,臣以为不可示敌以弱。」

萧正德说完,又有一人走了出来。

他是韦睿之孙,韦放之子,韦粲!

韦粲与太子萧纲亲密,乃是他的亲信,道:

「陛下,北虏大野爽不是寻常统帅,当年虎牢关前,仅凭三千骑,便破了元深的二十万大军,生擒元深。如今他率五千骑而来,不可轻忽。臣之见,便是不将巴蜀之大军都调回来,也当调回万馀精兵,拱卫建康。如今建康,守卫空虚,兵力不足。一旦北虏南下,恐有所失。」

萧正德却是笑道:

「永昌侯多虑了,便是当年拓跋焘,带着数十万大军,也未能踏过大江一步,料大野爽一小儿能如何?若是调回大军,反为北虏所轻视。」

萧衍犹疑不定时,道了一声。

「等柳津回来,看看大野爽何意,再定对策!」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