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8章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8章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3 01:09: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太上皇传位了,太上皇下江南了,太上皇回来了,太上皇真不管事了……

历时大半年,群臣彻底相信了令他们头疼,令他们忌惮的嘉靖皇帝,彻底是过去式了。

如此情况,群臣自然乐意见得。

自然而然地向新帝靠拢……

不过,太上皇终究还活着,谁也说不准,太上皇会不会再重操旧业,通过遥控指挥新帝,再行执掌牛耳。

基于此,虽有争斗,却也比较克制。

庙堂上的气氛,罕见的温和……

自弘治之后,一个甲子以来,紧张了太久朝堂,终于松弛了下来。

皇帝勤政,群臣安分,嘉靖朝的国策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家和和气气,皇帝不刁难臣子,臣子不难为皇帝。

眨眼,秋去冬来。

又一眨眼,嘉靖四十年就这麽过去了。

随着新年的第一轮红日升起,属于嘉靖的时代彻底过去,新的时代悄然来临。

大明公司新任执行官朱载坖上线,于年会上发表演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发红包,改年号……

新的一年,隆庆元年。

朱载坖的帝王之气愈发浓郁。

渐渐不再那麽礼贤下士,上朝时,对臣子的奏请,多有质疑,驳斥,否决……

对此,朱厚熜并不做干涉,给予了儿子最大的发挥空间。

外廷之中除了陆炳,不与任何人来往,哪怕徐阶,想见一面太上皇,都千难万难。

冬去春来,又逢喜事。

经过皇帝的不懈努力,贵妃李氏终于怀上了龙嗣。

与此同时,嘉峪关外的经营建设,也终于厚积薄发,内接甘肃,外连哈密,大明的触角,真正意义上与西域的一部分联通。

自此,大明对西域的掌控更上层楼,随着出兵成本大大降低,融合也变的更高效起来。

学塾建设政策不变,普及教育的力度不降反增,翰林丶监生下地方支教,也成为了常态。

由于支教的种种福利政策,都不用皇帝特意安排,翰林院和国子监便上赶着自告奋勇。

当大多数人都选择支教的时候,优先选用的福利待遇也就不存在了,可翰林监生仍是热情不减。

无他,人家都去,你不去,你注定只能坐冷板凳。

内卷一旦开始,就再难停下……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就连一向抵制教育普及,奉行愚民治国的中庸大员,对此情况,也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们已经没办法丶没能力阻挡了。

地方上的士绅,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开始『广撒网』的模式,村里的小地主扶持村一级的尖子生,乡里的大地主扶持乡一级的尖子生……

新一轮的竞争,新一轮的角逐,已然步入正轨,想再回头……无异于痴心妄想。

面对如此情况,高居庙堂的这些大人物,也只能望洋兴叹。

直至此时,这些傲慢的大人们,才不得不放下身段,也踊跃加入了进去。

没办法,不能适应新环境,不去拥抱新时代,只能被淘汰……

大势下之下,违逆者,只能被碾成齑粉!

这些大人物不禁反思,反思怎麽就到了这一步,通过不断复盘,不断找寻,他们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开海通商富了朝廷,下放民间富了百姓,粮食的丰产让百姓摆脱了饥饿,让百姓有了力气,去追求更好的未来。

而简化文字的普及,更是降低了读书认字的门槛……

种种条件叠加下,造就了如此一幕。

自永乐朝起,百五十年的发展,造就了这麽一个不可思议的繁荣时代,也造就了一个令大人物们心生忌惮的时代。

春闱会试,大明诞生了第一批理科进士。

状元丶榜眼丶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共录取了十七人。

人数不多,莫说文举,比之武举都差了许多,可仍让朝堂上的儒学大家不痛快。

因为这些人之中,不乏四书五经都读不懂的人,甚至有些人,连字都没认全。

可他们就是考上了。

凭着一些个奇技淫巧,考上了。

百五十年的谋划,百五十年的积累,百五十年的沉淀……终于厚积薄发。

很突然,却又自然而然。

许多人都很难接受,可又不得不接受。

让贡院失火这种把戏不是不想玩,而是没机会,也没能力施展了。

无他,人心散了。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满嘴流油的时候,守旧派就失去了凝聚力,谁也不敢保证别人不会『叛变』,就只能争抢第一个『叛变』者,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阶级内卷的种子不可避免地种下,养了百五十年的土壤异常肥沃,刚一种下,便生根发芽,生机勃勃……

根本打不过,只能被迫加入。

然而,加入的人实在太多,分到个人手中的利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及失去的十之二三,可又无可奈何……

这个过程是那麽自然,却又那麽突然。

可没人能如何。

包括皇帝!

只是皇帝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还沾沾自喜,认为泼天的功绩,终于砸到自己头上了。

太上皇意识到了,可太上皇也无能为力。

时代如此,朱厚熜再如何精明强干,再高超权术权谋,也无力阻止。

除非……

按照他的远在金陵的大儿子说的那般,穷回去!

可穷回去的代价更大!

李青允许,时代也不允许。

大势下的巨轮,势能太强了,只能向前,唯有向前……

别说走回头路,就连停下都办不到。

阳春三月。

顺天府依旧寒冷,还在下雪。

大高玄殿。

朱厚熜身披大氅,立于檐下赏雪。

黄锦陆炳一左一右,立于其身后。

陆炳汇报着春闱文举丶武举丶科技科举的名单,向太上皇报喜……

在皇帝看来,这是大喜事,在陆炳看来,亦然。

朱厚熜当然知道这是大好事,可只对大明,而非朱家皇帝。

陆炳奉承,黄锦捧哏,二人一唱一和,大力拍马屁,却没能让太上皇欢心。

朱厚熜只是静静听着,听完,也就听完了,甚至都没点评。

只是怔怔望着漫天大雪……

许久许久,

朱厚熜喃喃道:「李青啊,你终是得逞了,一切都如你的预想,一切都按照你的规划……你总该开心了吧?」

接着,又是苦笑,「可又如何呢?」

黄锦陆炳面面相觑,心道:「太上皇该不是……又发病了吧?」

黄锦清了清嗓子,一脸公正的说道:「诚然,如今如此,李青居功至伟,可若无太上皇,若无太上皇四十年如一日的奋发图强,大明何以有今日?」

「对对对,」陆炳忙不迭点头,「永青侯有功,可更多是靠着太上皇……」

二人巴拉巴拉……

全然没意识到,马屁股根本没拍到,全给拍到马腿上了。

朱厚熜倒也没如何大怒,只是喃喃轻叹:「大势有了,可大势之下的汹涌波涛,又该如何呢?」

撂挑子的堂兄,可以没心没肺的说:我不知道他怎麽赢,可我就是觉着他能赢,没有任何道理,就是相信。

朱厚熜却做不到。

他不是威武楼的老板,他是太上皇,他的儿子是皇帝,他的子孙是皇帝……

他没办法心平气和。

他也无可奈何。

「玩火者,终会惹火上身……」朱厚熜喃喃道,「烧着你不算,若是烧着天下,你又如何自处,皇帝又如何自处,天下又会如何……这盛世大明,会不会沦为泡影,怕只怕……终究是好梦一场啊。」

朱厚熜兀自走下石阶,迎着寒风,淋着大雪,神情忧郁。

檐下,

黄锦丶陆炳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太上皇真的又发病了!

这可咋办?

总不能让前太子来京师吧?

不知怎地,二人突然想起了威武楼的朱老板。

那厮虽然不着调,虽然放肆,可却能治太上皇的病……

「陆炳,你说要不要把朱老板揪过来,开导开导太上皇?」

「人家都古稀之年了,时下运河还没解冻,长途跋涉之下,万一死在半道上咋整?」陆炳虽然也心动,却理智的拒绝了,「朱老板不是简单的商贾,还是永青侯李信的亲家,不能蛮干。」

黄锦挠挠头,道:「那你去唤皇上来吧。」

「呃……要不你去吧。」陆炳悻悻道,「我还管着事儿呢,万一皇上也劝不好,甚至起了反效果,皇上难免对我生怨。」

黄锦一想也是,说道:「那你看着点太上皇,我去唤皇上来。」

「哎,好。」

陆炳乾笑点头,忙走下石阶,跟上太上皇,亦步亦趋,暗暗发愁。

不由自主的想着:要是永青侯在大明就好了。

朱厚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断复盘推演,可想破头也想不出李青如何才能赢……

直至儿子唤他,才总算回过神儿。

「父皇,您这是怎麽了?」朱载坖一脸关切。

「呼……没什麽。」朱厚熜做了个深呼吸,问道,「去不列颠的商船回来了没?」

「父皇料事如神,确实回来了,儿臣刚接到消息,商船回归有段时间了。」朱载坖轻拍着父皇肩膀上的雪,说道,「只是结了冰,暂时回不来,冯保……」

「让冯保先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