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风起明末 > 第413章 瘟疫 水师

风起明末 第413章 瘟疫 水师

簡繁轉換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3 00:25: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13章瘟疫水师

徐州西城,汉中军大营。

中军帐内一众中军的参谋,正依据着手中汇总的情报开始调整着沙盘的模样。

中军参谋的负责的事务有很多,不仅仅是参谋指导,协助制定作战计划,也包括测绘地形、绘制地图、调整沙盘。

沙盘以凤阳为中心,向着四方辐射而去,囊括了南直隶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

除此之外还有英、霍山区的河南部分,以及徐州西面的河南归德府。

再之后,就是紧邻着南直隶的山东兖州府。

“大疫从北直隶顺德、河间、大名府起始,逐渐向四周蔓延。”

胡知礼站在沙盘旁侧,向着陈望汇报着关于北方的疫病情况。

“按照之前的布置,留守部队沿河防守禁绝外来人员入境,黄河以南地区暂时没有发现疫病的苗头。”

“但是开封府黄河以北的地区,还有黄河以北的卫辉府、彰德府已经开始被大疫影响,两府死者因为大疫死者甚众已达万人。”

陈望俯视着身前的沙盘,神色凝重。

他并不害怕战场之上的刀兵相向。

哪怕是放眼天下,他麾下的部队也一等一的强军。

但是面对瘟疫,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脆弱。

瘟疫不仅仅能摧毁一座城镇,还能摧毁一支百战的强军,甚至能够摧毁一个强盛的帝国……

“河南巡抚高名衡募集了很多的医者进往疫区,同时调集了不少的壮丁民夫与巡检司的弓手协防,在镇乡设立联保,以防止外人进入河南,收效颇丰。”

高名衡虽然不通军事,但在治理之上却称得上是能吏。

在早年还是兴化县令,他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因此得以升为御史,进而出任河南巡按。

疫病防治的问题,高名衡了解的极为粗浅。

但是陈望为了取得高名衡的支持,在事前有向高名衡陈述疫病的厉害和如何治理。

作为后世人,如何防治这种大规模的疫病,陈望自然是清楚的。

隔离防护的办法,陈望都陈述给了高名衡。

高名衡虽然没有防治大规模疫病的经验。

但是他有指挥统筹多方的经验。

也正是因此,河南的防疫在高名衡的安排之下井井有条,疫病没有再继续蔓延下去。

而因为河南在此前几年受灾严重,兵荒马乱的影响。

三府的百姓因为疫病逃走之时,大部分都选择了更为富庶的山东和北直隶的中北部地带。

“山东东昌府受疫病影响极为严重,疫病在山东,已经波及兖州府北部、济南府西部。”

“北直隶地区,疫病已经蔓延至真定府全境、河间府南部以及保定府的最南部,保定、昌平、河北等镇已经全部戒严。”

“朝廷开始调兵遣将征调民夫防止疫病的扩散,但是收效甚微,疫病截至七日前,还在不断的蔓延之中。”

胡知礼低下了头,他的声音了低沉了些许。

“卫辉府情报处干事有三人因病去世,东昌府情报处半数人员也已染病去世……”

“情报司驻北直隶大名、顺德、河间三府驻所已经全部失联……”

胡知礼并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但是陈望已经知道了答案。

身在疫区失去联系意味着什么,已经无需多言。

“情报司所有因病伤亡者,视同牺牲,皆追封以烈士之名,抚恤与战兵相同。”

“由镇下养育子嗣长大,无有子嗣者,从孤儿之中挑选合适人选继承姓氏。”

那白纸黑字上冷冰冰的文字,曾经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潜伏在各个地方情报司的干事,他们与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们一样,都是在奋战,只是战场不同。

等到真正的进入战时,各处的情报司将会时刻处在威胁之中。

一旦事泄,身死都只是最好的结局,更多的会是生不如死……

陈望对于这些抱着一腔热血,一路跟随着他身后的人,从来都不会薄待。

“参谋处内参谋根据此前疫病传播速度推断,到明年年初之时,疫病恐怕会蔓延大半个山东,北直隶的保定府和河间府将会成为疫区。”

陈望皱眉扫视着沙盘,参谋处的推断没有错误。

在他的记忆之中,明末的这场瘟疫正是在今年蔓延到这些地区。

不过现在还只是这场瘟疫的开端,还在蓄势待发的阶段,远没有到彻底爆发之时。

直到崇祯十六年,这场瘟疫将会达到巅峰。

历史上这一场巨大的瘟疫甚至还蔓延过了黄河,波及到了南直隶、甚至影响了浙江。

《瘟疫论》中记载崇祯辛已(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陈望沉吟可片刻,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传令,河南、山东、南北直隶、陕西五省情报司,分散力量去找一个人。”

“一个人?”

胡知礼皱了皱眉。

“对,一个人。”

陈望的目光从沙盘之上缓缓掠过。

“除了五省的情报司外,江苏也派人去找。”

“此人名叫名叫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是江苏吴县人,可以先派人去江苏吴县打听去去向。”

明末这场瘟疫影响重大,波及甚广,患者甚多,

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则是根据汉时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古籍,以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

但是这一次的瘟疫并非是伤寒,而是鼠疫,因此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往往无效,甚至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鼠疫传播极快,致死率极高,很多医生郎中在最开始的时候便因为收治病患而死,更是加剧了疫病的传播。

当时唯一发现这场瘟疫与众不同,并提出了解决之法的医生,就是吴又可。

吴又可根据当时的瘟疫情况,写成了《温疫论》,又根据情况拿出了治疗的方法。

吴又可总结了这场瘟疫的经验,认为瘟疫和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将其称为膜原。

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在临床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反馈。

如何防治鼠疫,陈望清楚,但是如何治疗鼠疫,却是必须要吴又可来。

若是能够找到吴又可,一旦瘟疫真的波及过黄河,好歹还有最后的手段。

“找到之后,将其请到开封府去。”

陈望偏过头,看向胡知礼,再三叮嘱道。

“记住,是‘请’,不要用强,一定不要用强,重金利诱也罢,三顾茅庐也罢,就是不要用强。”

之所以再三的叮嘱,还是因为情报司的做事手段问题。

现在汉中镇下的炮厂之所以能够产那么多的大炮,也不断的改进火铳,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两年的时间内,从东南沿海找来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

这些工匠大部分都是重金聘用而来,但是还有一部分,则是情报司直接绑来的。

这个时期,葡萄牙在澳门有一座炮厂,名叫卜加劳铸炮厂。

当初徐光启等人就是卜加劳铸炮厂购买的红夷大炮。

东南的情报司从这座炮厂里面,绑来了十一名炮匠,其中甚至还有一个葡萄牙人。

当然本来的计划是没有那个葡萄牙人的,都是绑的当地人。

只是情报司在行动的时候,那个葡萄牙人正好和待绑的目标在一起喝酒,于是乎为了保密的需要,两人都被情报司一起绑了回来。

“明白。”

胡知礼点了点头,咧了咧嘴。

情报司的那些干事,原先基本都是军中的塘马,好勇斗狠的居多,手段自然是有些脏了。

“改制之后,我一定会好好约束他们。”

原先一切都是刚刚搭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现在各方面都越发的正规,自然也是要收回一些自主的权限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陈望便转移了话题,问到另外一个问题。

“郑芝龙那边,你看能不能再买一点懂水战经验的水手,或者是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船长来。”

如今陈望麾下的水师战船虽然不少,孙慎吾作为水师将校,也有水战的经验,但肯定是不能和郑芝龙麾下那些经年的老将相比。

再者孙慎吾一直以来管带的都是内河的水师,而陈望接下来却是需要外海的水师。

自然是需要的是在外海历练过的教官。

“郑芝龙那边,只要给钱什么都能卖。”

胡知礼笑了一笑,说道。

如今军器局内,一部分工匠就是情报司的人联络此时已经是大明水师的郑芝龙,从其手中买来的。

“别说是什么工匠、教官了,就是要买番人、夷人都肯卖,大哥要是想,我可以让底下的儿郎门给大哥捎一个红发或则是金发的女人来。”

胡知礼咳嗽了一声,向着两侧看了一眼,低声道。

陈望斜了一眼胡知礼,笑骂道。

“你小子金屋藏娇得了便宜,赶这里蛊惑我来了,你不怕你嫂子过了门,提着剑堵着你家的大门。”

如今的情报司,除去汉中镇下的情报司本部外,规模最大情报司分处不在河南,也不在陕西,而是在东南。

胡知礼当情报司的司长这么久,很早就和郑芝龙搭上了线。

此时的郑芝龙虽然已经受了招安,借助了明廷的声势,广募兵马。

在金门海战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后,从此海氛颇息,

自此,东方海域通贩洋货,只要过了马六甲,便只能用郑氏的旗号。

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据后世多方汇总,确定其麾下兵马超过两万余人,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

各路海贼纷纷归顺,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郑芝龙因此,成为了东方海域的强权。

在日本锁国后,只许中国人和荷兰人前往贸易,郑芝龙借由对日本的贸易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就算郑志龙已经成为了东方海域的霸主。

在明廷的眼里,仍旧只是一个招安的海贼罢了,地位也并没有提高多少。

郑芝龙以海利交通朝贵,但是那些朝臣权贵只是当郑芝龙为摇钱树,也并没有对其尊重多少。

因此胡知礼在得到陈望的授意,向着郑芝龙抛出橄榄枝时。

郑芝龙立即便抓住了机会顺杆而上。

毕竟那个时候,正值陈望名扬四海之时。

而且汉中镇下的商号,每年也有大量的货物运抵东南沿海,可以使得郑芝龙盈利。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郑芝龙海盗出身,自然也不会和钱对着来。

胡知礼作为情报司的管事,这两年可是从郑芝龙那里的来了不少的礼物,陈望得到的自然是更多。

郑芝龙既然要送,那岂有不收的道理。

陈望可是直到,胡知礼现在在汉中府内的家外,安置的小妾朝鲜和日本的各有一人。

还有一名荷兰人的和一名葡萄牙人。

“大哥,打住。”

听到陈望提起马玉瑛,胡知礼连忙抬起手来止住。

“我什么都没有说过。”

他可是见过马玉瑛的,要论武艺,他还真不是马玉瑛的对手。

真不知道一个女人家,舞刀弄枪竟然这么厉害。

也就是在陈望的面前,马玉瑛有些淑女的意思。

在外面完全就是一个火爆脾气,两句话不对付,就是拳脚相加,偏偏武艺还不差。

不过要真是娇滴滴的大家闺秀,如何能够镇的住底下那帮土兵。

见到胡知礼露出尴尬的神色,陈望不由的笑了起来,站在一旁一直听着的陈功也是同样咧嘴笑了起来。

不过在笑了一会之后,陈望拍了拍胡知礼的肩膀,正色道。

“你的私事我管不了太多,但是你要记得一点,你的夫人以前陪着你一路吃苦,你从军在外的时候是她在家中一直替你照顾父母,必须要对得起人家。”

“你要是有别的心思,别说我饶不了你,你娘也饶不了你。”

三妻四妾是这个年代的常态,陈望也不好多嘴,但是有些事还是要一些底线。

见到陈望严肃,胡知礼也是收敛了笑容,郑重承诺道。

“我明白的,大哥。”

陈望微微颔首,算是肯定。

儿女情长终究不是乱世的主旋律。

陈望重新将目光放回沙盘之上。

明廷最后进剿的主力也被万民军所击溃。

李岩已经达成了目的,万民军因此军势越发壮大,已经快要抵近临界点了,不能再继续放任不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