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风起明末 > 第417章 会盟

风起明末 第417章 会盟

簡繁轉換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3 00:25: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17章会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一。

凤阳城东,万民军大营之中,一片沉寂。

李岩神色阴沉的靠坐在座椅之上。

这些时日以来,前线的情况传来的几乎都是不好的消息。

“汉中军辎重队统一采用四轮马车,护卫队尽皆装备那种自生火铳,还配有虎蹲等小炮。”

“我军一经出现,汉中军辎重队便立即解鞍撞车,将马车当作城垣遮蔽,分作许多小阵,将我军隔绝在外围。”

“我军骑兵稍一离近,便会遭遇铳击。”

“汉中军火铳犀利,连绵不绝,根本难以抵近。”

“就算抵近,汉中军辎重队内还有能打散弹的虎蹲炮安置在车上,一炮击发动辄死伤十数人。”

老回回马守应坐在一旁,他的面色很差,唉声叹气的诉说着。

马守应麾下的起兵最多,经验也最丰富,所以李岩将这种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指挥权是交给了马守应的。

“汉中军自亳州、过蒙城一线运粮,屯粮于怀远城中。”

“汉中军于沿路设置堡垒,同时还安排了一营兵马巡逻护卫周边。”

马守应愁眉苦脸,沉声道。

“汉中军修的堡垒外形很是奇怪,不同于一般的城池,汉中军堡垒呈五角星的形状修建,堡垒守军多用火铳,配备不少小型火炮。”

“我军进攻堡垒,无论从何处进攻,皆要同时遭遇两面以上的敌人铳击,我军尽数骑兵,缺乏攻坚手段,实在难以攻克。”

“不过就算我军大部进攻,恐怕也十分艰难。”

马守应叹息了一声,这些时日在汉中军的手下,他没有少吃苦头。

自他起兵起始到如今,何曾打过如此憋屈的仗。

单纯的憋屈,有力却是使不上劲的憋屈。

李岩看着手中的绘制汉中军堡垒的文书,也是一直是紧蹙着眉头。

打了这么久的仗,他自然是能够从这些堡垒的布置看出门道。

这种堡垒的设计就是将普通城池延伸出去的塔楼变尖锐,墙壁再低矮一些。

“陈望,当真大才。”

李岩放下了手中的图稿,不由感叹了一声。

“这种棱堡放在其他人的手中没有多少的作用,但是放在陈望的手中却是能够绽放光彩。”

底宽而顶窄,谓之“棱”。

棱这种形式的城墙,千年以前便已经有之。

多面防守,千古以前便也已经有之。

但是千年之前可并没有火器。

哪怕是现在,陈望麾下的那些火器也不是所有营镇都能够拥有。

汉中镇下的海誓铳,不仅装填速度极快,还可以装配刺刀,使得军中可以直接剔除掉负责保护的长枪手,火力因此大增。

汉中军的铳兵训练有素,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轮射而不发生混乱。

接战之时,汉中军铳兵军阵长长可以铳声不绝,连绵不断,加上火炮的辅助,敌军还未冲至近前常常便已经崩溃。

李岩站起了身来,从桌面之上拿起了一把火铳。

如果陈望在这里的话,一眼就能看出来李岩所拿的火铳正是他镇下列装的海誓铳。

“军械局那边怎么说?”

军械局,是李岩设置在凤阳的军工厂。

在攻下凤阳完成了割据之后,李岩便改革军器局,试制自生火铳,将统治范围所有的工匠都召集到了凤阳内城中,专门来为万民军打制兵器。

“军械局几经整改,如今倒是能够勉强仿制出海誓铳。”

袁时中就坐在马守应的旁侧,听到李岩询问,当下回答道。

“但是海誓铳这样的自生火铳,所用簧片对于材质要求极高,点火率很低,这一点不如普通火铳多矣。”

这些时日的交战,虽然一直以来失利都是他们。

但是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

此前几次和汉中军的交锋,都是正面大规模的交锋,每一次他们都以失败告终,没有一次能够击败过汉中军。

因此对于汉中军中列装的海誓铳根本一无所知。

而这一次,多数的交锋都发生在汉中军的补给线上,所以多少还是缴获了一些海誓铳。

有了仿制对象,很多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不容易攻克。

“军械局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还有就是铳刺的问题,军械局制作的铳刺的强度不够,常常容易折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

李岩看着手中恍若工艺品一般的海誓铳,刺刀倒映出冷森森的寒芒倒入李岩的心中,也让李岩的一颗心越发的冰冷。

汉中军的甲坚刃利、火器犀利,胜他们数倍。

正面交锋几乎没有半点的胜算。

这些时日汉中军进攻凤阳城,借助着火炮,根本不给他们半分的机会。

昨日晚间塘马回报,汉中镇的援军已经抵达了凤阳西面的怀远城。

汉中镇的援军共有四营兵马,超过一万两千人,皆是打着汉中镇的旗号。

塘马拼死送回来的情报,显示这些兵马都是汉中卫的卫军。

但是谁家的一个卫的卫军正兵能够有四个营一万两千人。

而且谁家的卫军装备比九边营镇的战兵穿戴的还好,更不用提送来的情报禀报。

这支卫军同样列装着海誓铳,有七成以上的军兵都是铳兵。

如何应对这样的部队,李岩真是毫无半点头绪。

正面交锋,汉中军的火力从远至今一直覆盖而来,很多时候还没有抵近一半的路程,各军便已经损失颇大,士气同样也损耗极重,往往已经趋于崩溃。

而若是不冲锋,汉中军又有大量的火炮,可以远距离完成打击。

冲也不是,战也不是,根本就没有办法。

就算真的抵近了,汉中军还有一支几乎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部队。

当真是……

难越关山……

李岩的心中不由的再度感到一阵挫败。

陈望完全预料了他的手段。

其实这也才合理。

陈望征战多年,先随曹文诏、后跟洪承畴,此后又在孙传庭、杨嗣昌的麾下任为大将,统镇一方。

至今已经赢取大捷十数场,所向之境无不披靡。

他现在所走的道路,本就是陈望原先安排好的道路,所能做的选择极为有限。

陈望怎么可能会对他没有防备,自然可能没有了解。

李岩握紧了手中的海誓铳。

如今的陈望,已经逐渐显露出权臣的模样。

山东、湖广两省营兵,都在陈望的节制之下。

孙传庭已死,按理来说,山东的兵马没有了节制,只会退守重镇,等待新任的督师或者巡抚调动。

但是情况却是一直以来怯战的刘泽清,带兵南下开始进攻吕梁山。

高杰、惠登相、马进忠这些营镇,本就和陈望关系匪浅,也开始淮河一带靠近。

明明在邳州新败,现在却又再度进军而来。

如此种种,足以证明是陈望在指挥着他们。

而且被陈望安排镇守徐州的高谦,也是领兵东出,进围吕梁山。

若不是有水师的优势,贺一龙带的兵马恐怕都要尽数折在吕粮山上了。

在排兵布阵之上,李岩看到了很多孙传庭的影子。

陈望不断调兵遣将,一点点的挤压他们能够活动的空间。

李岩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问道。

“张献忠领兵到什么地方。”

袁时中走上前,在指着舆图之上南京的西面一些回答道。

“张献忠已经领兵进抵滁州的全椒,兵马约有十万众,水师战船有六十余艘,现今停靠在我军的港口处。”

袁时中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忍不住提高了一些声音,骂道。

“张献忠那个狗攮的,要我们给钱给粮,说是从武昌一路赶来,辎重落在了后面。”

“要是说只是粮草还好,他们一路北上,粮草供应交给我们可以,但是还要二十万两白银,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左金王贺锦在听到了张献忠的名字后也是直接冷哼了一声。

“张献忠这只黄虎,胃口向来大得很,狼心狗肺的东西,闯王还在的时候,都号令不动他,明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当初在延绥镇,他犯法当斩,是陈洪范陈将爷开恩,放了他一马,救了他的性命,结果后面遇到陈将爷的时候,他打的比谁都卖力。”

争世王刘希尧坐在一旁,也是没有半点好脸色,对于张献忠的行为也是不耻。

“官兵追着我们一路打杀,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靠得就是相互的提携。”

“罗汝才和张献忠,过命的交情,没有罗汝才帮他张献忠,他张献忠都活着走不出陕西和河南。”

贺锦被刘希尧的话激的也是有些烦闷,冷声道。

“张献忠这狗娘养的砍货,咱老子迟早砍了他的脑袋。”

老三十六营中,如果说谁势力最大谁最得人心,那必然是闯王高迎祥。

但是若说谁的人缘最好,那必然是罗汝才。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去找罗汝才,就算罗汝才解决不了,也会尽心帮忙。

罗汝才的诨号虽然是曹操,但是绝对是最讲义气的那一个。

张献忠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是除了闯王以下实力最强的那个,但是三十六营之中愿意跟着他的营首就没有几个。

说是什么西大王,也就是那些没有地方可去的义子跟着他了。

刘国能也是被张献忠坑了几回,后面听到张献忠再造反,也没有跟着造反。

事实证明刘国能的选择是对。

要刘国能真的跟着张献忠造反了,只怕是和罗汝才现在沦落到一样的下场。

“张献忠性格狡诈,为人反复,元帅与其图谋,可要小心谨慎啊”

乱世王蔺养成神色凝重,谏言道。

革里眼贺一龙同样脸色不好,劝道。

“张献忠为人嗜杀,恶声狼藉,我万民军纪律严明、与民为善,元帅做事还请三思。”

“此番索要钱粮,元帅万万不可给予,否则张献忠必然更加贪婪,不断索求更多。”

李岩的目光从帐中的众人身上缓缓掠过。

众人的劝谏很直白,都不赞同他一开始提出的方略——联盟。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

“一味的仁义,在乱世之中,不叫仁义,而是叫做懦弱。”

“我清楚。”

李岩目光沉着。

“张献忠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其人狼子野心,真心与其为谋有害无益。”

李岩离开座位,迈步上前,走到大帐的中央沉声道。

“但如今官兵势大,唯有联盟方有抗衡一二。”

作为万民军的领袖,李岩怎么会对张献忠不了解。

李岩不仅了解陈望,还了解张献忠和李自成,就是对于辽东的清廷也有所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要逐鹿天下,不了解敌人无异于取死之道。

“张献忠既然要钱粮,那就给他钱粮。”

“他要两万石军粮,给他三万石军粮。”

“他要二十万两白银犒军,就给他三十万两白银犒军。”

李岩的声音平静,但是众人听在耳中却是能够听到其中有一丝不明的意味。

“传告给张献忠。”

李岩指着指案桌上的纸笔,坐在一旁负责记录的文吏当下换了一张纸,重新拿起了笔。

“明失其鹿,神器黯淡,天下大乱将至。”

“朝廷昏弱无能,外虏为祸中原,崩溃只在旦夕。”

“如今南国最强之地,不在左良玉、不在卢象升、而在于汉中镇,在于陈望。”

“屯田湖广以为粮仓,控汉中以窥川陕、据河洛而望天下,驱策我等为其前驱,以削明廷之力,坐收渔翁之利,欲履窃国之志!”

“汉中镇兵强马壮,皆百战之师,难以力敌,先陷徐州、后克宿州,如今凤阳地方在其兵锋之下也已危在旦夕。”

“陈望逼迫日益急切,我等此刻若还不精诚合作,便有灭亡之险。”

李岩走到了案桌的近前,目视着不断落下的笔墨,继续道。

“陈望云集重兵,备以万全,以攻凤阳,实难守卫。”

“正面相斗,胜算渺茫,唯有合兵南下攻克南京方有一线生机。”

“否则一旦陷入南北两面夹击之下,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李岩转动目光,看向旁侧舆图之上的南京,冷声道。

“敬请承天应运文武大元帅,会盟于江浦,共图……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