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三十二章 神经指纹建模技术

军工科技 四千零三十二章 神经指纹建模技术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上,在吴浩他们的智能VR眼镜以及相关体感配件系统出来后,就已经有不少军队,安全机构采购这款产品,然后用于日常训练了。

只不过这些更多的是由这些机构自己应用开发,结合相关的游戏。而这次呢,这套系统呢确实由吴浩他们开发的,相信性能会更加优秀。

这个时候,坐在台下后排的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站了起来,接过话筒开口说道:“吴总,神经信号捕捉技术是否考虑过个体差异?

毕竟不同指挥官的思维习惯、语言逻辑,甚至神经传导速度都存在天然区别,这可能导致系统适配出现偏差。”

吴浩指尖轻点平板,大屏幕上浮现出由神经元网络构成的立体图谱,银蓝色的线条如星河般交织闪烁。

“这正是我们技术突破的核心,神经信号的个体化适配。大家请看这个演示。“

画面中,三名不同体型,年龄的军官同时戴上神经接驳头盔,脑电波信号以炫目的色彩在虚拟空间中延展,每道波形都呈现出独特的频率与振幅。

“人类的神经信号就像指纹,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我们采集了3000名海军官兵的神经信号样本,发现即便是相同指令,不同个体的信号强度差异可达37%。

为此,系统采用了三重自适应机制。”

吴浩轻点屏幕,图谱中央亮起金色节点,继续说道:“首先是‘神经指纹建模’,通过72小时的基础训练,系统能捕捉指挥官独特的思维脉冲模式,就像为大脑绘制专属的‘声纹图谱’。

上个月的测试中,某位参加测试的舰长在经过三天训练后,系统对其指令的识别准确率从初始的79%?升至98.6%。”

会场响起轻微的惊叹声,吴浩继续道:“但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指挥官的生理状态时刻在波动。”

他切换至另一组画面,模拟战场中,一名军官在连续48小时作战后,系统实时监测到其神经信号出现紊乱。

“这时,动态校准程序就会启动。”

随着他的话音,虚拟界面弹出全息诊断窗口,系统以每秒10万次的频率扫描神经信号特征,银蓝色的线条迅速重组。

“通过量子退火算法,系统能在20分钟内完成自适应调整。

看,当这名指挥官下达‘规避机动‘指令时,系统依然保持了96.3%的响应准确率。

后排的研究员微微皱眉道:“如果遇到脑损伤或突发疾病导致的神经信号剧变呢?”

吴浩露出自信的微笑,调出一段特殊视频:画面中的军官因模拟爆炸冲击导致短暂意识模糊,神经信号出现剧烈扭曲。

但下一秒,系统自动激活应急模式,通过低频脉冲刺激引导神经电流回归稳定,同时将指令优先级切换至语音与手势双重确认。

“我们在系统底层植入了神经可塑性模型。”

他解释道:“就像人体的自愈机制,即使遭遇重大生理变化,系统也能通过深度学习不断优化识别算法。

目前,我们已针对12种常见战场伤病开发了专项适配方案。”

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空调出风口发出低沉的嗡鸣。

吴浩最后将画面定格在一张神经元与代码交织的抽象图上说道:“说到底,人机融合的本质是让技术理解人类的独特性。

我们不仅在训练系统中复刻战场,更在代码深处构建了能感知、学习、适应的“数字神经”,让每一位指挥官都能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找到最契合自己的作战方式。”

随着吴浩的话落,坐在前排的海军领导摘下眼镜擦拭,低声和身旁领导交换着点头认可的眼神。

专攻神经科学的林教授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后排记者敲击键盘的声响交织。

年轻研究员攥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显然被技术的精妙所震撼。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交头接耳,神情从最初的质疑逐渐转为欣慰。

整个会场的气氛持续高涨起来。

会场后排突然举起话筒,一位年轻的海军上尉略显紧张地开口:“吴总,虚拟现实训练是否会削弱官兵的传统作战技能?比如失去系统辅助后,是否还能熟练使用纸质海图、手动操作武器?”

吴浩微笑着切换至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训练模式演示:“我们特意设置了“断网’场景,强制指挥官在系统瘫痪时回归基础技能操作。

画面中,受训者在虚拟舰桥内同时使用全息地图与纸质海图,手动解算火控参数的同时,还要用思维指令调度无人机侦查。这种虚实结合的训练,反而让官兵对战术本质有了更深理解。”

讨论声中,陈老缓缓摘下老花镜擦拭:“浩宇科技的这套方案,真正做到了技术为战斗力服务。

但我建议后续增加多军种联合训练模块,未来海战必然是体系对抗,人机融合系统也要适应更复杂的协同需求。”

吴浩郑重点头,说道:“陈老的建议我们已经在规划中。将诶下来,我们将与军方联合开展跨域作战模拟,让人机系统在多维度战场环境中接受检验。”

听到他的话,陈老微微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时候,坐在前排一位穿着空军军装的专家开口说道:“吴总,这套人机融合技术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军事领域甚至其它军兵种上,比如对于思维动作反应要求更高的空军飞行员身上。

话音刚落,会场内瞬间响起????的议论声。

后排空军军官们挺直腰板,目光灼灼;几位陆军代表交头接耳,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海军将领们微微颔首,露出思索神色。

角落里的军工企业代表更是眼神发亮,低声讨论技术移植的可能性。

前排的技术专家们或托腮沉思,或推眼镜点头,年轻研究员们则迫不及待举起相机,对准大屏幕准备记录。

吴浩迎着全场聚焦的目光,微微点头应道:“完全可行。

我们的神经信号捕捉技术具有高度兼容性,目前已完成与空军飞行模拟器的初步对接测试。飞行员在高过载环境下的细微神经波动,系统都能精准捕捉并转化为操作指令,反应速度比传统操作方式提升60%。

而且,我们针对飞行作战特性,开发了专属的‘空中态势预判模型,能辅助飞行员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抢占先机。”

听到吴浩的话,现场瞬间沸腾起来,尤其是空军和陆军以及其它领域的专家们也都顿时来了兴趣,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