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四十七章 努力构建出一个坚不可摧的

军工科技 四千零四十七章 努力构建出一个坚不可摧的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9 13:04: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说到这里,吴浩顿了顿,然后缓和语气说道:“当然,智能互联的核心是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让我们拥有了无法被窃听,无法被破解的‘信息高速公路”。

但敌人也不会坐以待毙,未来的网络战对抗将比现在激烈百倍。

我们正在研究的‘量子免疫系统,就像给信息加上了生物免疫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数据,能自动切断感染路径,同时启动备用链路。

这就好比人体的白细胞,在病毒扩散前将其消灭。”

说着,吴浩扫视台下众人,然后语气坚定道:“无人化、智能化装备的普及,将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

过去需要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冲锋的场景,未来可能由一群纳米机器人完成侦查。

曾经需要航母编队执行的任务,或许几架携带高超音速导弹的无人机就能达成。

但请记住,技术是双刃剑。当战争门槛降低,冲突的风险也在增加。

所以我们发展智能互联技术,不仅是为了赢得战争,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

说完这些吴浩顿了顿,然后声音变的激昂起来:“这十年,将是国防科技的黄金十年,也是充满挑战的十年。

我们要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定向能武器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要让每一件装备都能思考、会沟通、自进化‘;要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智能化国防体系!

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演讲接近尾声,吴浩的声音充满深情道:“最后,我想感谢每一位在幕后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

是你们的坚守与创新,让我们的国防长城坚不可摧;是你们的热血与智慧,照亮了科技强国的道路。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书写属于中国科技的辉煌篇章!”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院士激动地站起来鼓掌,带头叫好:“说得好!这才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李卫国和罗凯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那位提问的年轻军官挺直腰板,向吴浩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而宴会厅的角落里,几位参会的外国专家和观察员交头接耳,眼神中既有赞叹,也有隐隐的紧迫感。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蓬勃向前的磅礴力量。

当吴浩走下舞台时,苏荷递来一杯温水,轻声说:“吴总,您的演讲在网上已经刷屏了。”

吴浩接过温水轻抿一口,喉间灼烧的干涩感稍缓。宴会厅穹顶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细碎光芒,混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在空气中流淌。

他抬眼望向台下,李卫国正朝他比出“点赞”的手势,罗凯则拿着平板电脑快速记录,屏幕蓝光映得他神情格外专注。

不远处,几位外国专家握着录音笔低声交谈,其中一位金发教授目光灼灼,似在思索着什么。

“吴总!留步!”海军装备部陈司长穿过人群,身旁跟着几位身着军装的将领,勋章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刚才关于‘战争大脑’系统的设想,能不能展开讲讲?我们正在筹备下一代指挥中枢升级项目,正需要这样的新思

路。”

话音未落,中航集团的高管也快步上前,手中握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要点:“吴总提到的模块化隐身套件民用化方向,我们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您说的多频谱隐身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吴浩还未来得及回应,闪光灯骤然亮起,不知何时,宴会厅入口处聚集了不少记者。

他们举着话筒和摄像机,镜头的红光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吴浩下意识抬手遮挡,却在瞥见前排张院士认真记录的侧影,与后排年轻军官专注的神情,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科研群像。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停,林薇连续发来几条消息,附带的截图里是网友们热烈的讨论。

其中一条高赞评论写道:“原来我们的国防科技已经这么强了!突然觉得安全感爆棚!”

他嘴角微扬,正要回复,却见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弹出:“吴先生,我是《自然》杂志编辑,希望能预约专访,探讨您提出的智能互联国防体系...”

此时,宴会厅的音乐声渐弱,主持人再次上台宣布晚宴进入自由交流环节。

吴浩被人群簇拥着走向休息区,见吴浩过来,几个教授和专家纷纷起身与吴浩热情的打起招呼来。

客套了一番,众人落座,刘教授便将笔记本推到他面前,上面画满了关于“量子免疫”系统的推导公式,说道:“小吴,你说的这个信息自防御机制,我在想能不能结合生物神经网络的反馈原理...”

讨论声中,罗凯端着两杯威士忌挤进来,递给他一杯:“得亏你刚才顶住了,那帮记者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吴浩接过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水晶杯中轻轻摇晃,倒映出周围此起彼伏的交谈光影。

刘教授的笔记本上,复杂的公式与批注层层叠叠,笔尖还在空白处沙沙游走。

“你看,若将神经突触可塑性原理,与量子密钥分发的随机性结合……………”

他突然顿住,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即兴奋道:“或许能构建出动态自适应的加密体系!”

这番话顿时吸引了在场众人的注意。来自中科院的王研究员探身过来,手中平板电脑已经调出相关数据模型:“但这样的算法复杂度极高,现有的量子计算机算力怕是难以支撑。”

话音未落,一直沉默的电子科大教授突然开口说道:“或许可以借鉴区块链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把加密任务分解到每个通信节点。”

激烈的讨论声中,吴浩的思绪却短暂抽离。

曾几何时,他还只是一个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虽然有的成绩,但也就那样。而现在呢,他却是可以和国内顶尖的专家讨论技术问题,和领导们谈笑风生,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的奇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