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五十九章 未来海军将走向何方?

军工科技 四千零五十九章 未来海军将走向何方?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未修改版】

“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程海峰副所长推了推老花镜,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满公式,“上个月在东海演习中,某新型驱逐舰的电子系统就因电磁干扰出现过三次短暂宕机。”他翻开文件夹,几张照片显示舰桥内闪烁的

警报灯与舰员紧张操作的身影,“实战环境远比实验室复杂。”

陈司长敲击平板电脑,大屏幕随即切换成中国海域电子地图,南海岛礁的三维标识在蓝光中缓缓升起:“更严峻的是,周边国家的电磁武器研发进度正在加快。我们的舰艇既要保证通信畅通,又要维持武器系统的正常运转,

传统防护手段已经捉襟见肘。”

汪良工突然站起,领带歪斜得更显凌乱,他直接用手指在屏幕上圈出模型的动力舱位置:“为什么不考虑将防护系统与核反应堆直连?就像给舰艇装一个‘超级充电宝,能源问题不就解决了?”

“汪主任的思路很有突破性,“吴浩在平板上快速调出数据对比图,“但核反应堆的功率输出特性与防护系统的瞬时需求存在频率差。简单直连可能导致反应堆控制棒频繁调节,反而增加安全隐患。“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众

人,“或许可以借鉴航空母舰的蒸汽弹射原理,设计一套能量缓冲装置。”

会议室的气氛骤然升温,程海峰抓起钢笔在便签纸上飞速演算:“利用超导磁体储存能量,在需要时瞬间释放......”他的声音带着兴奋,“这样既解决了电力波动问题,还能为电磁炮等高能武器预留冗余!”

随着讨论深入,话题逐渐从技术细节延伸到战略层面。海军装备部部长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无人机蜂群在海面上空盘旋,精准模拟敌方攻击:“未来海战的核心,在于制信息权与跨域协同。我们的舰艇不仅要成为钢铁堡

垒,更要化作信息化作战网络的关键节点。”

吴浩想起上午蜀飞团队展示的战机飞控系统,突然说道:“或许可以构建海陆空天一体化的脑机协同网络。当飞行员,舰员与无人机群实现意识层面的无缝连接,战场态势感知将提升到全新维度。”他的话引发一阵骚动,几位

院士低声讨论起来,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陈司长却皱起眉头:“但脑机接口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敌方入侵这套系统,后果不堪设想。“他调出一份机密文件,上面标注着多起境外网络攻击事件,“去年某国就尝试过通过电磁脉冲干扰,篡改单兵作战系统的神经

信号指令。”

“这正是自适应防护系统的升级版需要解决的问题。”吴浩将激光笔切换成全息投影模式,一个由无数六边形组成的虚拟网络在会议桌上方缓缓旋转,“我们设想的‘量子蜂巢‘系统,不仅能抵御物理攻击,更能在量子层面加密神

经信号,让数据传输变得绝对安全。”

会议室内,大屏幕上的“量子蜂巢”系统在众人头顶流转,将每个人的面庞映成忽明忽暗的蓝紫色。中科院的周院士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如同显微镜般审视着虚拟网络:“吴总,量子加密技术目前在实

验室环境下的传输延迟是237微秒,这在瞬息万变的海战中,足以让导弹偏离目标轨道。“

吴浩的指尖在平板边缘轻轻叩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空调出风口送来的冷气拂过脖颈,却无法冷却此刻炽热的讨论氛围。“周院士说得对。“他突然起身,西装下摆扫过皮质座椅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传统量子通信

的纠缠态维持时间过短。但如果将我们研发的纳米级钛合金材料应用于量子天线......”他调出一组尚未公开的数据曲线,“在模拟电磁干扰环境下,信号衰减率能降低至0.3%。“

海军装备部部长微微前倾身体,胸前的勋章在全息投影的光晕中折射出细碎光芒:“也就是说,脑机协同网络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将得到双重保障?”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身后的大屏幕适时切换成未来海战

的推演画面????无人机群如蜂群般撕开敌方防线,舰艇主炮与电磁武器交替轰鸣,而所有作战单元都通过无形的网络紧密相连。

汪良工突然抓起马克笔冲向白板,歪斜的领带随着动作剧烈晃动:“等等!如果构建这样的网络,各作战单元的算力分配怎么办?总不能让一艘护卫舰承担和航母相同的数据处理压力!”他的字迹力透纸背,在白板上画出复杂

的拓扑结构。

程海峰副所长推了推老花镜,钢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长长的波浪线:“这就涉及到边缘计算的分布式架构。”他抬头看向吴浩,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小吴团队在脑机接口算法中的动态优先级策略,或许能完美适配。“

讨论如同涨潮的海水漫过每一个技术角落。当话题转向未来舰队的建设重点时,窗外的暮色已经彻底笼罩了军港。港口的探照灯次第亮起,在海面上投射出一道道光柱,与会议室内的冷光交相辉映。陈司长调出一组卫星遥感

图像,南海岛礁的轮廓在屏幕上泛着金属般的冷蓝:“我们的远洋作战能力正在稳步提升,但在极地海域的部署依然存在空白。低温、强磁场和复杂海况......”他的声音顿住,目光扫过众人,“这些特殊环境对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

近乎苛刻的要求。”

吴浩的思绪突然闪回上午程远上校带来的技术需求。他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青铜指南针,冰凉的触感让他迅速理清思路:“或许可以研发模块化的舰艇组件。”他调出一个全新的设计概念图,“就像搭积木一样,根据不同任务

需求组合能源系统、武器模块和防护装置。在极地执行任务时,加装超导保暖层;在高电磁威胁区域,则强化量子蜂巢系统。”

这个设想引发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有人质疑模块化设计会增加后勤压力,有人担忧快速换装过程中的可靠性风险。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的可行性方案被提出????比如建立海上移动装配平台,比如研发智能机械臂实现无

人化快速换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