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六十二章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技术

军工科技 四千零六十二章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技术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未修改版】

吴浩闻言,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一组闪烁着不同颜色曲线的充能测试图表,说道:“汪主任提到的充能速度确实是关键指标。我们在实验室采用了石墨烯基超级电容技术,其充放电效率比传统电解电容提升了30

0%“

他指着图表中一条陡峭的蓝色曲线继续解释道:“这是模拟实战场景下的充能测试??当舰艇电力系统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柴油发电机可在15分钟内将电池组从10%电量充至80%;即便在全舰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利用防

护系统未启动的间歇期,30分钟内也能完成50%的能量回填。”

说着,他切换到动态演示界面,一组三维模型展示着电容组内部的纳米级结构:“这种超级电容采用了三维多孔电极设计,就像在极小空间内搭建了无数条‘电力高速公路”,不仅缩短了离子迁移路径,还通过固态电解质避免

了传统液态电解质的泄漏风险。我们在南海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的5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中,电容性能衰减率仅为4.7%,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0%。”

程海峰拿起桌上的电容组微型模型,对着灯光观察内部结构,问道:“如果遇到连续高强度电磁攻击,电池组频繁放电,是否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吴浩点头道:“这正是我们重点优化的方向。”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说道:“传统超级电容在毫秒级高频充放下,寿命约为10万次循环;而我们通过碳纳米管涂层技术增强电极抗损耗能力,实验室数据显示,新型电容组可

承受50万次高频充放电循环,相当于每天启动防护系统100次,可持续使用13年以上????这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舰艇的中期改造周期。”

陈司长敲击着桌面的触控屏,地图上浮现出舰艇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界面:“那么在极端情况下,比如电池组能量耗尽且主发电机故障,是否有应急备用方案?”

吴浩滑动屏幕,调出一个红色闪烁的备用模块图标:“我们在方案中预留了燃料电池应急接口。一旦发生双电源故障,可快速接入氢氧燃料电池组,10分钟内就能建立独立供电回路。不过这种情况属于万不得已的后备手段,

日常维护中我们会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动态平衡电池组负荷,确保核心系统始终处于冗余保护状态。”

汪良工听完后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忽然露出微笑:“如果把这套充能系统与舰艇的余热回收装置结合起来,说不定能进一步提升能效。比如利用发动机废气热量驱动温差发电片,为电容组补充能量,这在民用新能源汽车上

已有成熟应用。“

吴浩眼睛一亮,立刻在平板上新建一个思维导图:“这个思路太棒了!我们可以在现有方案中增加热电联产模块,初步测算能将整体能量利用率提升12%-15%。

程所,贵所在舰艇热管理方面经验丰富,能否会后安排技术对接?”

程海峰笑着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没问题,回头就让热能工程组送一份现有余热数据过来。’

首座领导始终专注倾听,此时手指轻点触控屏锁定“柴油发电机 超级电容”的方案示意图,说道:“这个技术路径既规避了核安全风险,又兼顾了成本与效率,符合现阶段装备发展的务实原则。

小吴,接下来要加快与造船工业部门的协同,重点解决模块化安装的空间适配问题,毕竟现役舰艇的舱室布局寸土寸金。”

吴浩快速记录要点,激光笔再次指向模型的动力舱位置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初代原型机的小型化设计,单个电容模块体积比集装箱缩小40%,可以垂直堆叠安装在备用燃油舱上方。下阶段计划在‘海试三号’平台进行实船

搭载测试。”

首座领导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海试三号”平台的三维模型,放大查看动力舱结构后说道:“实船测试要重点关注三个维度,电磁兼容性、震动耐受度和极端环境适应性。南海夏季的强台风工况,正好可以检验电容组在

高盐雾、强颠簸条件下的稳定性。”

吴浩点头记录,激光笔切换到电磁兼容性测试界面:“我们已在实验室模拟了10万次舰载雷达与防护系统的交叉启停测试,目前两者的电磁干扰值控制在微伏级。但实船环境中,全舰上百个电子设备的耦合效应可能产生叠加

干扰,需要程所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提供频谱分析支持。”

程海峰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圈出“频谱分析”字样:“会后我会安排电磁环境模拟团队介入,针对海试三号”的舱室布局做全频段扫描,确保电容组与声呐,通信天线等敏感设备的频率避让。”

陈司长忽然指着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区域说道:“除了南海,未来远洋任务中可能遭遇的复杂电磁环境更值得警惕。上个月某国在印度洋进行的电磁脉冲武器试验,已经影响到周边商船的导航系统。我们的储能方案能否在强

干扰下保持自主运行?”

吴浩滑动屏幕调出抗干扰设计模块:“电容组控制系统采用了三重物理隔离??金属法拉第笼屏蔽、光纤信号传输和独立储能芯片。即便主电网遭受强电磁脉冲冲击,备用电源管理系统仍能维持72小时的独立工作,确保防护

系统至少完成15次完整充放电循环。

汪良工这时插话道:“说到远洋任务,续航能力也是关键。如果将超级电容的快充特性与舰艇的夜间低负荷时段结合,或许可以设计一套‘错峰充电’策略,比如后半夜当雷达系统进入节能模式时,利用剩余电力为电容组满格

充电,白天作战时就能全力应对突发需求。

“这个想法很有实战价值!”吴浩立刻在思维导图中添加“智能错峰充电”分支,“我们可以开发自适应能量管理算法,根据舰艇的任务周期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比如在护航任务中,白天商船队密集时保持高电量备战,夜间则

利用柴油发电机的冗余电力缓慢充电,既能延长电池寿命,又能降低油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