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二百零九章 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

军工科技 四千二百零九章 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8:44 来源:源1

走进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的主控大厅,寒气先顺着门缝渗了进来,隔壁舱体正模拟南极科考站的低温环境,玻璃墙上凝结着白霜,屏幕显示舱内温度-52c,湿度15%。

实验室负责人李工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穿着防静电服迎上来,手里的平板实时跳动着各组数据:“吴总,各位专家,现在3号舱正在做新型无人侦察机的极寒抗干扰测试,刚进入第48小时。”

众人凑近观察窗,只见舱内漫天飞雪(实为人工造雪机模拟),风速计红线跳到28米/秒,一台翼展不足两米的无人机正悬停在中央,螺旋桨转动的嗡鸣被风雪切割得断断续续,却始终保持着稳定姿态。

李工点开平板上的参数曲线:“机身用了我们自研的超低温碳纤维,在-60c下仍能保持90%的结构强度。

电池舱是恒温设计,内置的相变材料能把温度稳定在15c±2c,刚才监测到续航比常温测试只衰减了7%。

周院士指着无人机机腹的传感器阵列:“这是毫米波雷达?在这么大的风雪里,探测精度能保证吗?”

“您问到点子上了。”

李工调出实时回传的图像,屏幕上清晰显示着舱内预设的模拟目标,几辆缩微装甲车模型,坐标误差不超过0.3米。

“我们给雷达加了自适应滤波算法,能自动剔除雪花和强风的干扰信号。

前几天在X]风口做实地测试,沙尘暴能见度不足5米,它照样能识别出3公里外的移动目标。”

汪良工走到另一组控制台前,那里的屏幕正显示着强辐射环境模拟数据:“这是在测什么?

辐射剂量快赶上核污染区了。”

“是新型三防通信设备。”

吴浩接过话头,指着舱内正在工作的电台,继续讲道:“部队在特殊地域执行任务时,通信很容易受辐射干扰。

这套设备的核心部件用了抗辐射芯片,刚才模拟1000戈瑞剂量的伽马射线照射,信号中断时间不超过2秒,自动重启后数据零丢失。”

张副总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极端环境耐受时长”记录,电磁炮供弹系统72小时沙尘测试、高原供氧设备1000小时低压运行,无人车-40c启动成功率100%,忽然问道:“你们这实验室,能模拟多少种极端环境组

合?”

“目前有128种基础环境模型,能组合出上万种复杂场景。”

李工调出一张三维环境图谱,接着讲道:“比如-50c 暴风雪 强电磁干扰40c高温 高湿度 沙尘暴’,都是根据国内外实战案例还原的。

上个月海军还来委托测试,要模拟深海高压 盐雾腐蚀的环境,给潜艇通信系统做老化实验。”

一位来自航天科工的专家忽然眼睛发亮问道:“你们这低温测试舱的温变速率能到多少?

我们的卫星部件需要在1小时内从-80c升到60c,反复循环500次,找了好几家实验室都达不到精度。”

“我们能做到每分钟3c的线性温变,波动不超过±0.5c。”

李工立刻调出设备参数,讲道:“去年给航天局测过返回舱隔热瓦,就是用的这套系统。

您要是有需求,我们随时能安排联合测试。”

周院士托着下巴感慨道:“以前总说‘实验室里造不出实战装备,你们这是把‘实战’搬进了实验室啊。

就拿这无人侦察机来说,在这儿测够1000小时,抵得上在野外试半年,效率太高了。”

“关键是数据积累。”

吴浩补充道:“十年下来,我们攒了近百万组极端环境测试数据,不光能测自己的装备,还能给其他单位提供参考模型。

比如刚才那位专家说的工业冷却塔,要是需要抗高温高湿腐蚀的材料参数,我们这就有现成的数据库。”

张副总看着墙上“极端环境测试合格率”的走势图,从十年前的62%一路攀升到现在的98.7%,忽然笑道:“以前总担心“纸上谈兵”,现在有了这么较真的实验室,咱们的装备往战场上送,心里才真有底。”

离开实验室时,那位航天科工的专家已经拉着李工交换了联系方式,嘴里念叨着“下周就把部件送过来”。

基地绿化专家则在跟吴浩打听抗辐射植物的测试数据,说想改良城市核废料处理区的绿化方案。

摆渡车重新驶上柏油路,窗外的戈壁依旧烈日炎炎,但众人眼里的光似乎更亮了,这座藏在沙漠里的实验室,不仅在测试装备的极限,更在丈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底气。

摆渡车在一座半球形建筑前停下,门口的显示屏上写着“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

推门而入时,巨大的弧形屏幕映入眼帘,上面实时显示着基地的能源流动状态。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储能中心的荷电状态、各实验室的实时功耗,数据流像一条条蓝色的河流在屏幕上奔涌。

几位调度员正对着触控屏操作,将光伏过剩的电力调配到电解水制氢车间。张副总走到屏幕前,看着储能中心的容量曲线:“现在储电量有多少?”

“26.3GWh,相当于120万度电。”

调度员指着一条绿色曲线说道:“今天日照好,光伏发了35万度,除了自用,还往电网送了17万度。

晚上峰谷电价高的时候,我们会再从电网买电储起来,这样一年能省1000多万电费。”

周院士注意到屏幕角落的故障预警区,红色的光点正在闪烁:“那是哪里出问题了?”

“是三号风机的齿轮箱温度偏高,系统已经自动降低了负载。”吴浩调出详细数据,“我们的预测性维护系统能通过振动、温度等参数,提前15天预判故障。

这台风机的齿轮油该换了,机器人已经带着新油出发去检修了,不用停工。”

“最大”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说的。”吴浩走到屏幕中央,指尖在虚拟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整个基地的能源网络覆盖了28平方公里,接入了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电池、柴油发电机等8种能源类型,总装机容量达到1.2

GW,相当于一座中型电站的供电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