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二百九十一章 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

军工科技 四千二百九十一章 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2 04:24:41 来源:源1

四千二百九十一章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专家论证会议(第1/2页)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安西迎来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早雪,比以往时候都要来的更早一些。

就在安西民众在欣赏雪景和抱怨交通的时候,安西某国际酒店却异常热闹,因为今天是关于安西发展低空经济,即成立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的相关专家论证会议。

会议的主题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论证即将要在安西落地的全国首个智能低空交通网络。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由众多电动四轴载人飞行器所组成的智能交通网络。这些智能电动四轴载人飞行器全部有智能驾驶系统负责,实现无人化自主化飞行,只需要输入起点和目的地,其它的整个全程都不需要人为干预,全部由系统自主完成。

而智能低空交通网络则可以看做是一个类似于“嘀嘀”一样的“打车”平台。

民众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智能移动设备下单,这些智能电动四轴载人飞行器就可以定位到下单者,也就是乘客的地点位置,然后降落在最近合适降落的地方。

没错,相比于汽车,这种智能电动四轴载人飞行器对于起降环境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周围不能有太多的遮挡物,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种电动四轴载人飞行器在搭载了智驾系统后能够游刃有余的应付各种地形环境,应对各种狭窄极限环境,但为了安全起见,对于起降位置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所以为此,设计团队在整个安西城市区域设置了众多的起降点,也可以乘坐机场。这种机场一般设置在空旷区域,在狭窄或者高楼林立的区域,可以设置在楼顶,甚至是在天桥上搭建的机场上,用于起降使用。

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灵湖区域进行了长达一个季度的测试,测试结果非常喜人。

所以这次智能低空交通网络专家论证会议,一方面主要是听取这个项目团队的汇报,另外一方面则就是根据汇报的相关成果进行相关的技术论证会议。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考试,考官是各种专家们,而考生呢则是这个项目团队以及这个项目。

吴浩他们作为这个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支架系统和智能交通网络系统方面的技术和方案提供者,自然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来,属于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而吴浩呢,却有因为是这方面的专家,却也参与到了这次专家论证会议的专家组中。

可以说,他这次是既当考生们的家长,又当考官啊,因此格外引入关注。

雪粒子敲在国际酒店的落地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无数只小爪子在轻轻挠着。室内却暖得让人恍惚,中央空调把温度稳稳控在24℃,刚进门的人都下意识地褪下羽绒服,露出里面挺括的西装或衬衫,衣料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一遇热就凝出薄薄的水雾。

吴浩走进宴会厅时,离会议开始还有十五分钟。他穿了件深灰色的羊毛西装,没打领带,领口松着两颗扣子,手里捏着个黑色的皮质文件夹——里面是项目团队昨晚连夜修改的补充报告,边角被他指尖的温度焐得有些软。刚拐过屏风,就看见李工从座位上站起来朝他挥手,那是项目的总工程师,头发上还沾着点雪渣,大概是刚从灵湖测试基地赶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四千二百九十一章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专家论证会议(第2/2页)

“吴总,您可算来了。”李工快步走过来,声音压得低,“昨晚加的那部分应急方案,您再看看还有没要补的?”他递过来一支笔,笔杆上还带着他手心的汗。吴浩接过笔,翻开文件夹,指尖在“极端天气应对”那页顿了顿——灵湖测试时遇到过一次突发的雷暴,飞行器在30秒内完成了自动迫降,这个数据被用红色字体标了出来。

“不用改了,数据够实。”吴浩把笔还给他,目光扫过会场。宴会厅中间摆着个巨大的LED屏,正在循环播放灵湖测试的画面:银灰色的四轴飞行器像一群灵巧的雨燕,在湖面上空划出弧线,起落架轻轻触碰到岸边的起降点时,连湖边的芦苇都没怎么晃动。周围的座位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有穿制服的空管人员,有戴眼镜的高校教授,还有几个拿着录音笔的记者,正低头核对手里的资料。

“吴总,这边请。”会务组的小姑娘走过来,引着他往前排的专家席走。路过项目团队的座位区时,他瞥见几个年轻工程师正紧张地互相递着眼色,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里的保温杯盖拧了又拧,水都快溢出来了。吴浩冲他们笑了笑,抬手比了个“放心”的手势,那小伙子愣了一下,随即也咧嘴笑了,手终于不抖了。

八点半,会议准时开始。主持人是安西发改委的张主任,他拿起话筒时,窗外的雪忽然大了些,把远处的高楼裹得有些模糊。“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既是安西的初雪,也是咱们全国首个智能低空交通网络的‘大考日’。”张主任的声音很洪亮,透过音响传遍整个会场,“咱们今天不搞虚的,就看技术、看数据、看老百姓能不能真正受益。”

话音刚落,李工就拿着遥控器走上台。LED屏上的画面切换成了项目概况图,安西的地图上密密麻麻标着绿色的点,“这些是我们规划的起降点,目前已经建成87个,其中楼顶起降点23个,天桥起降点11个,剩下的都在公园、广场这些空旷区域。”他点了下遥控器,画面切到天桥起降点的实拍图——那是城西的一座人行天桥,侧面加了个钢结构的平台,铺着防滑的橡胶垫,旁边还装了透明的防护网,“这个平台能容纳两架飞行器同时起降,而且不影响行人通行,我们还做了噪音测试,飞行器起降时的声音比公交车还小。”

台下有人举起手,是省交通大学的王教授,他推了推眼镜:“李工,我想问问续航问题。目前测试的飞行器,满电状态下能飞多久?如果遇到堵车,在空中会不会出现‘没电可飞’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