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宫会保护你的,易郎!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宫会保护你的,易郎!

簡繁轉換
作者:橙汁儿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12:32: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太平闻言,凤眸中满是惊愕之色。

她分明刚刚才见过父皇,怎么父皇会忽然晕倒了?

她凤眉紧紧皱起,眸中闪过一丝担忧。

“这……………这是怎么回事?”

“父皇刚刚跟本宫说话的时候,明明还很精神。”

杨易正色道:“殿下多想无益,我们现在立刻入宫看看。”

其实他心里是有些猜测的,那位皇帝陛下服食了金丹这么久,那些金丹虽然大多数都是重金属,但是里面也有极珍贵的药材,身体必然会虚不受补,再加上重金属的侵蚀之下,身体能扛到现在已经算是好的了,说不定现在正

是之前体内积累的毒素一次性爆发出来,所以才会导致的晕厥。

太平下意识点了点头,她心里有些慌乱,毕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好在有杨易在身边,她心里稍微安定了许多。

旋即,她立刻吩咐下去,府邸内纷纷运转起来。

片刻之后。

公主府外。

一辆马车疾驰奔向皇宫。

一炷香之后。

当他们赶到含元殿的时候......

诸位大臣、东宫太子、相王李旦以及武皇后已经是等候在此。

太平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杨易却是心里一沉,武皇后将这么多人全部叫过来,恐怕这位皇帝陛下的情况不容乐观。

太平见到武皇后,连忙上前握住母后的手,担忧道:“母后,父皇现在怎么样了?”

武皇后拍了拍她的小手,柔声安慰道:“太医已经在里面诊治了,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你父皇吉人自有天相,又有太医署这么多医术高明的太医在此,不会有事的。

太平心里稍微安稳了许多。

以太医署的那些太医的医术水平,父皇应该不会有事。

她松了口气,旋即便看到旁边面色阴晴不定的太子李显,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她冷冷道:“太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父皇与本宫见过面之后,下一个见的就是你,本宫与父皇聊天的时候,父皇没有任何的事情,怎么到跟你见面,就出事了?”

她这话顿时让不少人将目光落在太子李显身上。

李显闻言有些头皮发麻。

这太平什么意思?

莫非还想把父皇晕厥的原因推在他的身上?

李显迎着众人复杂的目光,咬牙道:“你得胡言,孤与父皇待在一起的时候,父皇精神矍铄,安然无虞。”

“父皇也是在孤离开之后才晕倒的。此事与孤有何关系?太平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本来他心里就不痛快,被父皇误会自己跟刺杀葛布扎一案有关,心里就已经够憋屈了,现在又要被太平怀疑是自己导致父皇晕倒的元凶,他哪里还能忍不住!

太平当然不怕这位太子。

她冷冷道:“父皇有风疾是众所周知,时常头痛难忍,这气血上涌之下也会导致头晕目眩,偏偏就在你跟父皇见过面之后,父皇就晕倒了,谁知道是不是你把父皇气晕倒了?”

众人面面相觑,默默的冷眼旁观。

李显也是有些心虚,因为真叫太平给说中了。

李治跟他在含元殿的时候确实颇为生气,难说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把父皇气的晕倒。

但是心虚归心虚,承认是绝对不可能承认的。

他面无表情,沉声道:“你毫无证据就不要污蔑孤,孤是父皇的儿子,是帝国的太子,怎么会惹父皇气?”

旁边的李旦这个时候连忙站出来,劝道:“太子殿下,太平,你们都少说一句吧。”

“父皇现在就倒在里面,太医正在为其诊断医治,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添乱了,安心等待太医的诊治结果吧。”

太平面无表情,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太子李显脸色阴沉,径直走到一边。

武皇后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渐渐复杂起来。

皇帝李治晕倒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就是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现在情况到底如何?

她看了一眼含元殿门口那扇紧闭的门,目光闪烁起来。

诸如狄仁杰、薛元超、薛仁贵、来济、郝处俊、李义等人纷纷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皇帝晕倒是一件大事,其中有没有其他因素也是极为敏感。

不过他们身为臣子,却是不敢胡乱揣测,也不敢胡乱说话。

雍州长史苏良嗣和大理寺卿唐林面面相觑,均是看到了对方额头上的冷汗。

在这么多大臣之中,只有他二人知道吐著使者被刺一案与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在皇帝见太子,然后晕倒了,难说会不会跟此案有些关系。

如果真是这般,那他二人说不定也会牵扯其中。

两人心里懊悔不已,无论皇帝有没有事,此事过后,他们都得罪了太子。

日后等到太子上位,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杨易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将众大臣的脸色收入眼帘。

他看了一眼天色,皇宫之上阴沉的云层密布,却是没有半点雨丝,极为压抑,让本就清冷的晚秋,此时更多了几丝凄冷与寂寥。

他微微紧了紧衣领,不让寒意钻进脖子里。

目光落在面前面露担忧的太平公主身上,脑海里却是想着另外一件事。

若是这位皇帝陛下突然殒命在此,大唐该由谁来继承?

皇帝忽然晕厥,倒是有些打乱他的计划,他原本是想默默发育,让太平公主的声望日益提高,渐渐插手内政、军队,最后以无可匹敌之势登基帝位,成为大唐的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皇帝倒下的太突然了。

大唐不可一日无君,若是让李显上位,必然大肆提拔韦氏族人。

而与他作对的太平公主和自己必然会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是靠着武皇后,到时候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小。

毕竟太平还羽翼未丰。

众人心思各异的站在这里,静静地等待,却是不约而同地分成了几个阵营分别站在一起。

以李显为首聚集的东宫太子党,以及部分投机者簇拥的项王李旦一派,一部分中立派以及以薛仁贵为首的部分武官。

这些武将也都保持中立,毕竟军队太敏感了,不论是站在哪边支持,都会引起不小的动荡。

所以历来武将不轻易站队。

不过饶是如此,因为与薛仁贵和杨易的交情,他们也是稍偏向太平公主的。

从薛仁贵以及身后程务挺、李文总等将领与杨易微微颔首打招呼就能看出来。

最后便是以太平公主为首的公主府派系,也是在民间声望最高、朝堂势力最为弱小的派系。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太平公主殿下也有想要争夺皇位的野心,更不可能有哪个官员傻乎乎的跑过来投效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众人的心里也越来越沉重。

片刻之后。

含元殿的大门打开,几个身着藏青色长袍的太医走了出来。

为首一人个子不高,胖乎乎的,挺着个大肚子,戴着藏青色幞头,面白无须。

武皇后立刻上前,对为首的那人道:“刘太医,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此人是众太医之中最为年轻的,不过他走在前面,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太医却也是没有任何意见。

便是天后娘娘问寻此人,无视了其他人,周围众人也是觉得理所当然。

此人乃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刘神威。

孙思邈多次拒绝李治进宫之后,将自己的弟子刘神威推荐入太医署,刘神威便成为宫中太医。

这位药王的关门弟子虽然只有四五十岁,比其他的太医年轻许多,但是医术却是一等一的高明。

其余的太医也没有什么不服的。

刘神威见到武皇后问话,当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回道:“天后娘娘,陛下的身体不容乐观。

他这话落下,众人脸色顿时有些愕然。

刘神威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脸色,继续道:“陛下长期服食金丹,虚不受补,体内热气太重,以致阴阳失调,又有金箔之气在体内纵横,陛下的身体早已是千疮百孔。”

“气血稍微一动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使气血涌动,以至身体经受不住,给晕厥过去了。”

“不过晕厥不是大事,主要是陛下的身体已经是犹如漏了风的筛子,体内精气藏不住,又有邪气侵蚀五脏六腑,如今陛下在我等的治疗之下虽然醒过来了,但是陛下精力枯竭,如今瘫倒在床榻之上,恐怕......恐怕撑不了半个

月。”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一变。

在太医出来之前,他们虽然心里也有过这样的猜测,毕竟如果只是普通的晕倒,武皇后也不会让人把他们都叫过来了。

皇帝若是突然驾崩,对于大唐而言丝毫不啻于一场地震。

许多权力结构极有可能会因此而引发巨大的变动。

就在众人心里念头纷纷的时候。

刘神威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因本身就有风疾,如今又长期服食丹药,五脏六腑均被侵蚀的极为严重。到如今能够维持清醒已是实属不易,恐怕说话也很艰难。”

众人心里一沉,面色沉重。

这位皇帝陛下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也就是说跟死人其实也就差一口气的区别?

不少人心里沉甸甸的,有些接受不了这样的消息。皇帝倒下的太突然了,让他们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

武皇后眉头深深皱起,面上倒是神色平静,她沉声道:“我们现在可以进去见一见陛下吗?”

刘神威恭敬道:“最好人少一些,不要一次性进太多人。”

武皇后点了点头,随即让刘神威等太医离开。

待到刘神威离开,李旦立刻出声道:“母后,这刘神威说不定学艺不精,看走眼了呢。”

“我们不如把他的师傅孙思邈请过来为父皇诊断一番,也许父皇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

旁边的大臣们也是连连点头。

药王孙思邈的名声可比刘神威大多了,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位药王请过来为皇帝亲自诊治一番才行。

武皇后微微颔首。

看了一眼旁边的薛元超,淡淡道:“薛卿家,此事就交给你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孙思邈将他请进宫来。”

薛元超面色凝重,沉声道:“是,天后娘娘。”

武皇后随即淡淡地看了一眼众人:“刘太医的话,刚刚你们也听见了。本宫与镇国太平公主、太子和相王先进去看望陛下。”

众人点了点头。

随即武皇后带着三人走了进去。

少顷。

龙榻面前,武皇后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榻上躺着的皇帝李治。

背对着三人的眸子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随即又转化成担忧。

她微微俯下身子,轻声道:“陛下。”

李治睫毛微微一动,缓缓睁开眼睛,眸子里满是血丝,配上其枯瘦毫无血色的脸庞看起来有些狰狞。

他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三人,嘴巴嗫嚅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武皇后将耳朵靠近李治的嘴巴,轻声道:“陛下想要说些什么?”

李治手臂上青筋暴起,似乎用尽了力气。嘴巴嗫嚅着,蹦出两个字。

“太子。”

武皇后眉毛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站起身来。看向身后的三个子女,淡淡道:“陛下说的是太子二字………………”

李旦和太平的目光顿时落在李显身上。

太平面色冷然,冷冷道:“果然是你这混账害的父皇气的晕厥倒下。”

李显心里也是慌乱不已,他不明白李治这个时候叫他是什么意思,他连忙道:“刚刚太医也说的很清楚了,父亲之所以病倒是因为服食金丹太多,并不是孤导致的。”

李旦有些尴尬,夹在太子和太平之间,他也不知道该劝谁好,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武皇后瞥了一眼两人,沉声道:“别吵了!还嫌你们父皇病的不够严重吗?”

李显和太平顿时沉默下来。武皇后又转过身,朝李治平静道:“陛下是要叫太子过来说话吗?”

李治眸子微微缩,目光极为复杂地看着面前妻儿几人,心里极为复杂。

他沉默了一会儿,用尽全力微微摆动床榻边的右手。喉咙紧绷起来,青筋毕露,嘴唇嗫嚅。

武皇后又凑过去听李说话。

李治声音微弱。

“金......丹。”

武皇后闻言面无表情,轻声道:“陛下。太医说了,您服食了太多的金丹,以至于身体承受不住。现在身体已经是千疮百孔,不能再吃金丹了。”

李治一愣,手指微微捏紧,深深的看了一眼武皇后,随即又平静下来,不再说话。

武皇后看向太平等人。

“陛下现在状况不好,也说不了太多话。等会儿咱们就先出去吧,让陛下好好休息一番,太医署开了药。等会儿本宫会亲自为陛下喂药。你们不用担心。

一炷香后,太平和杨毅离开含元殿。

一路上太平保持沉默,没有说话。

今日之事对她而言着实冲击很大。

一直为自己遮风挡雨,无所不能的父亲居然在一日之间轰然倒下,明明前一刻还在跟她笑呵呵的说话,现在却是病恹恹躺倒在床榻之上,犹如风中残烛,随时有可能毙命,甚至于连说话都交代不清楚。

直到马车到了公主府,太平才轻声道:“父皇如今状况很糟糕,说话都说不清,便是母后也很难听懂父亲有时候说话的意思。你说父皇他真的无药可医了吗?”

公主殿下抬起眸子,黑白分明的眼睛夹杂着一丝柔弱和茫然。

杨易沉默下来,他知道公主殿下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毕竟这是她的父亲。

杨易握着太平公主的玉手,安慰道:“殿下不要慌乱。”

“陛下身为大唐的皇帝,坐拥四海,珍奇异宝无数,民间多有奇人,未必没有办法将身体治好。”

“何况那位药王不是还没有请到吗?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是有可能。”

这话当然是安慰公主殿下的。

在他看来,这位皇帝吃了丹药,重金属中毒,以当前的医疗条件,除了死路一条之外,根本不可能有丝毫活下来的机会。

太平闻言,乌黑的眸子里恢复了一些神采,她点了点头,紧紧握住杨易的大手。

另一边,东宫。

李显的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不管是因为他跟父皇见面之后,父皇忽然晕厥,还是因为刚刚父皇晕倒之后醒过来开口第一句喊了一声太子,都让他颇为心虚。

直到返回东宫,他也仍然没有想明白父皇说出太子两字的意思,似乎并不是单纯的叫他。

他脸色颇为阴沉,旁边的崔融、李嗣、韦氏等人面面相觑。

太子妃韦氏沉声道。

“太子殿下,如今陛下怎么样了?”

李显叹了口气,缓缓道。

“太医说了......父皇已在弥留之际,恐怕撑不过半个月。”

殿内安静下来。

众人脸色一变,旋即各不相同。

李嗣、韦氏面露喜色,旁边的崔融则是沉吟不语。

韦氏上前扶着李显的胳膊,柔声道。

“太子也不要太过伤心了,生老病死自古皆然,殿下身为太子,更是要在这个时候振作起来,将大唐撑起来。

李嗣也是点点头。

“殿下身为储君,当在此时主持大局。”

李显再蠢也能听明白他们的意思。

这是要他在这个时候将权力攫取在手中。

他眉头紧蹙,迟疑片刻,将父皇床榻前的异常举动娓娓道来。

众人闻言沉默。

李显有些疑惑。

“父皇最后的这太子二字,到底是何意?”

“莫非是想要废了孤?”

韦氏抿了抿唇,脸色有些勉强。

“应该不会吧。”

“不如你明日再去问问陛下。”

李显摇了摇头。

“父皇如今说话极为吃力,孤再跑过去问东问西,只怕是招致厌恶。

“最重要的是,假如父皇那句话的意思真的是要废立太子怎么办?”

“难道孤到时候还能当做没听见?”

“至少现在,还能装装糊涂。”

韦氏、李嗣闻言颇有些愕然,心里倒也觉得太子说得有理。

一直沉默不语的崔融忽然道。

“微臣倒是觉得陛下当时的‘太子’二字,或许是因为陛下知道自己的身体抱恙,不能主持国事,所以准备让太子监国的意思。”

李显一愣。

韦氏闻言狂喜,当即连连点头。

“崔学士说的不错,殿下是大唐的储君,葛布扎那件事尚且存疑,陛下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废立太子?”

“何况,陛下刚刚病倒,这时候废太子,必然引起动荡,必然是让太子殿下监国的意思!”

李显吸了口气,按捺住内心波澜起伏的情绪,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这么说来,孤其实应该主动将大权握于手中?”

“若是崔学士如果猜错了怎么办,万一父皇就是废太子的意思呢?”

崔融目光严肃。

“那太子殿下就更应该趁机夺权。”

“若真让陛下废了太子,那太子就要束手就擒吗?”

殿内蓦然一静。

李显有些惊愕道。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崔融沉声道:“如今陛下子嗣能够继位者,除了太子之外,便是相王。”

“若是陛下当真废了太子,那就只有相王能够继位。”

“相王为人懒散,无人君之相,若是相王成为了大唐天子,如何能够兴盛大唐?”

“唯有殿下继任,才能守住大唐基业,再创大唐盛世。”

“所以于公于私,殿下都应该夺权、登基。”

“若是陛下有意让太子殿下监国,殿下便顺理成章的掌权,顺位登基。”

“若是陛下是想要废太子,那殿下理应夺权继位!”

这番话说的殿内几人呼吸急促。

李显眼睛一亮。

这崔融说的对啊。

无论父皇那句“太子”的意思是什么,他都必须要掌握大权。

他手指有些颤抖,呼吸之间都仿佛带着灼热和兴奋。

尤其是崔融那句只有太子才能再创大唐盛世,属实把他给说爽了。

李显兴奋起来。

不过,他又很快冷静下来。

夺权?有那么容易吗?

他咬了咬牙道。

“崔学士,如今母后执掌宫廷,孤如何夺得了这权力?”

崔融古怪的看了李显一眼,缓缓道。

“太宗皇帝如何继位,殿下效仿便是了。”

李显心里一滞。

这是要他兵变?

他脊背后一阵寒意上涌,直冲天灵盖,浑身汗毛竖起。

他咬牙道:“这样太危险了,一旦失败的话……………”

崔融、李嗣有些无奈。

这位太子殿下怎么瞻前顾后,未战先怯?

难道以为若是太子之位被废的话,会有什么好下场吗?

旁边一直没吭声的韦氏忽然冷冷道。

“殿下,妾身是个妇人不懂太多道理,敢问太子殿下,自秦始皇统一这片亘古大地开始,无权的太子,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李显顿时愕然,沉默不语。

韦氏此时却又忽然变了一副脸色,慢慢走过来拉着李显的手,柔声道。

“殿下,刚刚崔学士也说了,你要是起兵,也是为了大唐,非为一己之私。”

“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如今这状况,万一撒手人寰,还不得殿下站起来挑起大梁吗?”

“莫非要让天后娘娘垂帘听政?”

李显闻言,连连摇头。

那当然是不行的,他也有独掌大权的野心,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的岳父往三省中调了。

韦氏嘴角一勾,安慰道。

“照妾身看来,陛下对太子的意图,这两日就能见分晓。”

“殿下可先做准备,若是宫中传来要废立太子的消息,那殿下也不必犹豫。’

“即便是兵变失败了,妾身愿意陪殿下一同赴死。”

“若是陛下指定殿下监国,那便是更好,可顺理成章执掌大权,待到陛下殡天,殿下可不费周章的登基。”

“作两手准备,有条不紊,殿下以为如何呢?”

李显闻言,眉头稍作松弛,咬了咬牙,点头。

旁边的崔融眼皮跳了跳。

这位太子妃有些厉害啊。

李显在自己妻子的撺掇下,终于下定决心。

他看向李嗣、崔融二人。

“这几日探听消息,活动人脉,就靠二位了。”

两人一个是执掌兵权英国公的嫡长子,一个是五姓七宗里的清河崔氏出身,完全可以作为东宫的代表,拉找那些摇摆不定的势力。

李嗣、崔融心里一凛,也有些兴奋起来,纷纷拱手。

“是,殿下。”

李显咬牙道。

“至于宫里的动静,咱们再等几日。”

皇帝病危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不少人大惊失色。

一时间,含元殿外,不少人纷纷前来看望。

五姓七宗、开国功臣、皇族勋贵,比比皆是。

而在一日后。

大名鼎鼎的孙思邈被请到皇宫里来。

当着群臣以及武皇后的面,孙思邈摇了摇头。

“天后娘娘,陛下已经病入膏肓,身体已为丹毒所伤,无药可医。”

“恐怕还有不到三五日,大限将至。

静!

所有人都脸色默然。

刘神威的话,他们还能存疑。

但是面对这位百岁高龄的神医,他们已经再无质疑。

武皇后抿了抿唇。

“劳烦孙真人了。”

孙思邈摇了摇头,似乎颇有些感慨,意味深长道。

“仙人触不可及,这丹药非人力可为。”

说罢,他拱了拱手,翩然而去。

留下一众大臣和武皇后沉默无语。

皇帝大限将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皇宫。

长安城内暗流涌动。

五姓七宗、开国功臣、皇族勋贵的权势者们开始准备下注。

来不及哀悼即将逝去的老皇帝了,他们准备拥立新皇了。

李嗣、崔融这几日则是差点把腿跑断,见了整个长安大部分的权贵。

东宫如此动静,当然瞒不过有心人。

含元殿。

静悄悄的。

李治躺在榻上,面色枯黄,整个人形销骨立,仿佛只有一层皮披在骨架上。

丹毒剧烈,在他倒下后,瞬间爆发出来将身体的机能全部摧毁,短短数日,就让他只剩下一口气。

“陛下,太子这几日大概便是做了这些事,相王没有什么动静,只是每日诵经念佛,为陛下祈福。”

“太平这丫头今日想要来看陛下,妾身让她回去了,陛下现在一天见不了多少人。”

“陛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尽管与妾身说吧。”

武皇后俏脸平静,幽幽道。

李治看着天花板,面色僵硬,犹如死人,唯有眼珠子微微晃动,证明其还活着。

他枯瘦如柴的手指渐渐动了动。

武皇后会意,旋即让旁边的宫女端来墨砚和纸。

她将李治的手指蘸上墨水,如今的李治甚至连话都说不全了,只能靠着手指微微活动。

李治手指在纸上缓缓写下裴炎二字。

武皇后一怔,旋即挥了挥手。

“将裴待申请来。”

旁边的宫女恭敬应声。

“是,娘娘。”

一炷香后。

门下侍中裴炎恭敬的朝皇帝、武皇后行了一礼。

“微臣见过陛下,娘娘。”

武皇后微微颔首。

“是陛下要召见你,陛下如今不便言辞,你上前吧。”

裴炎一怔,上前一步。

李治手臂微微颤抖,手指蘸墨,轻轻在纸上写了十个字“汝为中书令,执掌政事笔”。

裴炎眼睛一缩,脑袋一片空白。

他如今门下省的侍中,算是实权宰相。

但是中书令三个字的含金量无需多言。

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为实权宰相,而政事堂乃是他们共议国政之所。

政事堂设于门下省,由门下侍中执政事笔,即主持政事堂会议,在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皇帝任命他为中书令,却又让他执掌政事笔,毫无疑问将门下侍中的权力也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

换而言之,有李治的这句话,那他裴炎将会成为大唐最有权势者。

裴炎心里微微欣喜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恐惧。

他是个聪明人,皇帝给予他如此大的权力,必然有所托。

果然,又见李治微微颤抖手指,缓缓写下。

“废太子,立相王。’

旁边的武皇后面无表情,嘴角微微掠起一丝笑意,旋即消失不见。

裴炎咬了咬牙,微微拱手。

“微臣遵旨。”

这时,一个宫女端着药壶走进来,凑到武皇后身边道。

“娘娘,药煎好了。”

武皇后微微颔首。

“放在桌上,本宫来喂陛下。”

旁边的宫女点头,将药壶放在桌上。

武皇后瞥了一眼君臣二人,旋即走到一边,准备将药壶打开凉一凉,等会喂皇帝。

虽然李治要死了,但是这些药还能够让他再撑一撑。

李治眼珠子微微扭动,看了一眼不远处武皇后的背影,手指颤抖的在纸上又写下两个字。

裴炎本以为皇帝的交代到此结束了,结果看到皇帝手指又动了起来,待他看清那两个字后,顿时心里一滞,背后阵阵发凉。

那两个字赫然是“废后”。

裴炎一个激灵,醒悟过来,连忙将这张纸揣到怀中,旋即若无其事的起身行了一礼。

“微臣告退。”

不远处的武皇后转过身来。

裴炎朝武皇后行了一礼。

“娘娘,微臣先行告退。”

武皇后淡淡点头。

“劳烦裴待中了。”

公主府。

杨易静立不语,抬头看天,他心里莫名的有些烦躁。

总感觉最近会出事。

孙思邈已经判了皇帝死刑。

现在皇帝还没有任何动静,大唐理应由太子名正言顺的继承。

若是李显继承,显然是对公主殿下颇为不利。

这时,公主殿下悄悄站在他身边,抿了抿唇。

“你在想什么?“

杨易偏过头,看了一眼长发乌黑秀丽,眼睛微红,却依然清丽绝伦的公主殿下,沉吟道。

“我在想,最近估计会有些大事发生。”

他说的委婉,但是公主殿下显然也明白杨易的意思,她压抑住内心的悲伤,明眸善睐的俏脸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本宫会保护你的,易郎。”

杨易一怔,旋即轻轻笑了笑。

“微臣也会一直陪伴公主殿下。”

“无论何时,微臣永远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