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公主提靴,天后磨墨!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公主提靴,天后磨墨!

簡繁轉換
作者:橙汁儿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12:32: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易微微一笑,却是没有回答太平公主的问题。

政治上的举措没有谁对谁错,无非是立场不同。

至于公主殿下,恐怕是还没有反应过来,自从皇帝去世、太子李显被贬之后,她的敌人和朋友就已经换了一茬。

殿内众人各怀心思,整座大殿之中颇为安静。

空旷的大殿内只有不断燃烧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声音,红色的蜡烛缓缓融化,化作温暖的光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无数盏灯火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

武皇后瞥了一眼众人,微微颔首,淡淡道:“好了,此事不必再讨论。今日乃是元日大朝会,理当放松一些,何必讨论这些繁琐的事情?”

“狄卿,你回去坐下吧,武郎中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狄仁杰闻言,沉默着往后退回了自己的座位。

他此次进谏也并非是要跟武皇后鱼死网破,更多的是借机试探一下这位武皇后。

武皇后的行为确实让他心里一沉。

将乾元殿改为万象神宫,绝非表面上改换门庭那么简单。

作为皇太后,若是有更大的野心,对于大唐并不是一件好事。

武承嗣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跟武三思也早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定位,在整个朝堂之上,他们只能够巴结武皇后,紧跟天后娘娘的脚步才能够在大唐如鱼得水。

至于其他的官员得不得罪已经是无关紧要了。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抓住这个机会,直接进入工部之中,建造万象神宫歌功颂德,以此做出显著的成绩,以此来讨好武皇后。

如今看来,他们的策略十分正确。

武皇后瞥了一眼心思各异的众人,眼眸深邃,嘴角含笑:“让那些乐手伶人继续奏乐,继续舞蹈。”

武皇后的命令下达,其余的官员也是纷纷微笑起来,仿佛刚刚的事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门外的丝竹之声渐渐响起,宫廷的乐师、伶人开始表演,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

宴会的气氛随着一曲舞毕,再度达到了**。

此刻众臣仿佛已经忘记了之前的严肃气氛,武皇后和李旦也是面带笑容。

宴会到了这个地步,众臣也往往都是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起来。

很少有人坐在自己座位上,大部分人都拿着酒杯,觥筹交错。

这种情形之下,便是皇帝、皇后也会参与到其中,与臣同乐,而不会去斥责某人仪态。

杨易没有兴趣跟那些大臣虚与委蛇,不过那些大臣对他却是很有兴趣,一个个跑过来向他敬酒。

他也不好给人脸色,只得微笑以对。

好在他的酒量尚可,这些酒的度数并不高,哪怕是饮了数杯,对他而言也是没有丝毫影响。

又过了片刻,武承嗣和武三思忽然站了起来,一起走过来微笑道:“久闻魏国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与太平公主殿下可谓是珠联璧合。我等前来提前恭贺魏国公与公主殿下新婚之喜。”

太平公主自然懒得理会这两个武氏子弟,俏脸冷漠,她的笑脸向来只留给杨易。

杨易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举杯,算是打发。

武承嗣、武三思虽然察觉到杨易的冷淡,但是自问自己也没有得罪过这位天后娘娘面前的红人,当下也没有在意,只当这位魏国公性情如此。

待到他们回到了座位,太平嘀咕道:“这两人的父亲曾经在小时候欺负过我娘,也不知道我娘为什么要把他们招到宫里,还给他们委以重任?”

武元爽、武元庆与武皇后之间的恩怨并不是什么秘密,太平公主当然是知晓的。

杨易挑了挑眉,意味深长道:“可能是因为他们也姓武吧。”

太平闻言,柳眉蹙起,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杨易,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便在这时,薛元超上前朝着武皇后拱了拱手:“天后娘娘,今年弘文馆又招收了两位学识渊博士,不如请他们上前作诗文,以赞颂天后娘娘和先帝的功绩以及我大唐之强盛辉煌。”

作为宴会上的保留节目,应制诗人、文馆学士这些人是少不了的。

不过这犯不着由薛元超这位尚书仆射亲自出面,此举大概是想要为天后引荐人才。

武皇后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薛元超微微一笑,看向身后人群,随即便见两个身着儒袍的学士走了进来。

两人纷纷向着皇后行礼:“微臣宋之问(杨炯)见过陛下,天后娘娘。”

杨易眉毛微微一挑,有些惊讶地瞥了一眼两人。

这两人他还是认识的。

杨炯可是初唐四杰之一,没想到这个时候在弘文馆里打酱油。

至于宋之间,这位极有才华,但是人品败坏的诗人,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武皇后饶有兴致地看向两人,凤眸审视片刻,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

“薛元超说你们颇有才能,正好让本宫见识见识......”

杨炯和宋之问闻言,心里一凛,同时又有些兴奋起来。

这可是在天后娘娘和皇帝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最好机会。

但凡是稍微有一些梦想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两人虽然心里颇为紧张,但是毕竟是胸有才华,倒也没有太过慌乱。

宋之问随即上前拱手道:“回禀天后娘娘,微臣已偶得妙句。”

武皇后挥了挥手,让旁边的人呈上笔墨纸砚。

宋之问急于证明自己,立刻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水,一蹴而就。

短短片刻,一首完整的诗词跃然纸上。

旁边的薛元超将这幅诗词拿起来看了几眼,捋了捋胡须。

他虽然入朝为官多年,但是依然是文坛的领袖之一。

数年之前的诗文革新,是他一手推动。

彼时还没有去世的王勃乃是主将,此诗文革新颇为重大。

即便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也非常有意义,因此推动了初唐文学从应制咏物向个人情志抒写的转变。

哪怕如今贵为尚书仆射,但是薛元超依然时常举荐诸多文坛才子,诸如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等人均是受过他的举荐。

正因如此,宋之问和杨炯才能够被他在如此重要的宴会上举荐给武皇后。

薛元超看完宋之问的诗文,颇觉满意。

他自己的文学水平也是非常之高,所以很欣赏像宋之问、杨炯这样的后进之才。

他随即朝着武皇后拱了拱手。

“此诗着实不错,就由微臣来念诵。”

武皇后微微一笑。

“那就辛苦薛卿家了。”

薛元超随即将这首诗念了一遍。

“广乐张前殿,重裘感圣心。

砌莫霜月尽,庭树雪云深。

旧渥骖宸御,慈恩忝弘文。

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

一首诗词念完,周围众人纷纷叫好,哪怕是那些平时不苟言笑的官员,此时也是微微颔首。

这首诗词的确是写得不错,相当有水准。

他们看向宋之问的眼神也颇为赞赏。

狄仁杰微微摇头,心里只觉得有些失望。

大唐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实则百姓的生活还没有到人人都不缺衣食的地步。

在偏远地区依然有不少百姓,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

就是关中,今年遭遇了洪灾,那也是收场惨淡,要不是有红薯作为备粮,估计要饿死不少人。

然而此时宫廷之中却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着实是让他心里颇为失望,当下不由得有些郁闷地喝了一杯酒。

武皇后也是微微颔首。

“不错。”

一边的李旦也是微微点头,他对于诗词方面还是颇有研究的。

宋之问的这首诗词韵律工整,辞藻华丽,又将大唐的繁荣凸显,的确是一首上乘的诗词。

一边的太平只觉得有些昏昏欲睡,她摇了摇头,撇撇嘴道:“这叫什么宋之问的,诗词听起来软绵绵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杨易一愣,有些好笑地看着公主殿下。

“殿下对诗词方面难道还有研究吗?微臣可是记得殿下对诗词似乎完全不感兴趣才对。”

他说的这算是委婉了,在弘文馆学习的时候,太平公主的文章一向是弘文馆学士的噩梦。

太平当然听得出来杨易的嘲讽,当下气鼓鼓道。

“你这是小看本宫,虽然这精妙的诗词本宫做不出来,但是鉴赏本宫还是会鉴赏的。”

杨易故作惊讶,有些好笑地看着公主殿下。

“那公主殿下是怎么鉴赏的呢?”

太平轻哼一声,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淡淡道:“这宋之问的辞藻精不精妙,华不华丽,本宫不知道,反正本宫就是听起来觉得他这文章软绵绵的,没有力量。尽是谄媚之语,听着本宫只想睡觉,那肯定不是好诗词。”

杨易有些哭笑不得。

公主殿下这番言论显然还就是全凭感觉在鉴赏了,不过他倒也没有否定公主殿下的话。

这宋之问虽然在后世的评价之中文学成就也是非常高,但是在他看来人品很有问题,写出的诗词自然也是极尽谄媚之语,也难怪公主殿下看不上了。

两人在这嘀嘀咕咕,旁边的人自然是不知晓的。

殿内气氛颇为融洽,不少人在议论着宋之问的这首诗词,当然赞誉占大多数。

宋之问得到了天后娘娘的肯定,心里极为高兴,面色红润,脸色激动起来。

能够让天后娘娘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的路也走得通畅!

这会儿,杨炯的诗词也做好了。

薛元超照例拿出杨炯的诗词仔细看了一眼,略有些惊诧地瞥了一眼杨炯。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抑扬顿挫地念起来:“甲乙遇灾年,周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气七重悬。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全诗极长,一共五十二句。

当他洋洋洒洒将这一篇长诗念完,乾元殿内已经是鸦雀无声。

比起宋之问的诗句,这首长诗依然是赞颂大唐,但是从立意到情感无不是更胜一筹。

就连武皇后也是微微侧目,略有些惊诧地瞥了一眼杨炯,微微颔首。

“很好。”

李旦也是微微一笑。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说得好。’

“不愧是薛尚书举荐的人才。”

薛元超也是面露矜持之色,毕竟这杨炯和宋之问都是他发掘出来的人才,能够得到天后娘娘的称赞,显然他也是与有荣焉。

旁边的武三思连忙站出来拱了拱手道:“恭喜天后娘娘得此二人,我大唐又添栋梁之才。”

武三思如此谄媚,让不少人眉头微微蹙起。

虽然说拍天后娘娘和皇帝的马屁,是政治正确,但是这位天后的侄子未免也太不顾身份了些,简直是叫人无法直视。

不过碍于天后娘娘的面子,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至于那些趋炎附势之人,见到武三思跳出来,生怕自己称赞得迟了,也是纷纷站出来对武皇后歌功颂德。

武皇后只是微微露出笑意,似乎颇为愉悦。

宴会到了此时便已经接近了要结束的时候。

众人心里也是颇有默契。

武承嗣连忙站出来笑道:“如今距离子时只剩下一炷香时间,今年就算是翻篇了。薛尚书为天后娘娘献上两位栋梁之才,作诗庆贺,这诗词着实作的漂亮,均为传世佳作,的确是才子,不过我大唐还有一位大才子.....

他顿了顿,微笑道。

“在下久闻魏国公颇有才学,不如这宴会最后迎接新年,就由魏国公贺诗一首,以此庆贺今年我大唐不斐功绩,三才子贺新年,日后必然传为佳话。

众人一愣,目光纷纷落在了杨易身上,眼神有些古怪。

他们谁也没想到武承嗣最后会提出来让杨易为宴会收尾。

一般而言,这元日大朝会结束之后,最后由皇帝或者天后说两句话便算今天就结束了。

不过武承嗣的这句话说出来倒也不算错,毕竟前面有两位弘文馆的学士献诗,而杨易在大唐又素来有麒麟之才的称呼,这还是先帝对杨易的爱称呢。

眼下这一年结束,让杨易来做个收尾,倒也的确是一时佳话。

当然也不乏有一部分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毕竟这位杨家令今年可谓是春风得意,年纪轻轻就走到如此高位,要是没有人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倒也想看看这位杨家令的才能如何?要是能看看笑话,那也是十分不错。

武皇后也是一愣,没想到武承嗣会把话题牵引到杨易身上。

她瞥了一眼武承嗣,眼神平静深邃,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武承嗣心里有些发虚。

他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的变化,顿时有些后悔起来。

他敢对天发誓,他请杨易来为宴会以及今年收尾绝对是出自善意,也是一种示好。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杨家令才华横溢,想必作一首诗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让其最后为宴会收尾压轴,绝对是展现自己才能,表现自己的大好事。

他主动提出来将这个机会送给杨易出风头,也是有意地去示好,但是现在看来怎么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

殿内众人各有心思,似笑非笑的在武承嗣和杨易身上打转,其中不乏恶意和嘲讽,狄仁杰也是一怔,若有所思地看向杨易。

唯有杨炯和宋之问两人颇为惊喜。

他们两个初露头角的新人如果能够跟这位大名鼎鼎的杨家令一起传位一时佳话,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大有裨益。

杨易也是微微一怔,有些莫名其妙地瞥了一眼此时已经汗流浃背的武承嗣。

他其实也有一些纳闷,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刚刚受到武皇后信任的武家子弟会突然提到自己。

旁边的太平瞥了一眼杨易。

“怎么样?你行不行?不行的话我就替你把它回了。”

公主殿下自然不知道这话对于男人的攻击性,语气中还透露着关心之色。

杨易眉心隐隐跳了跳,朝公主殿下微微一笑。

“行,男人怎么能不行?”

太平一怔,腮帮子微微鼓起,总感觉这厮这话有些意味深长。

她撇撇嘴,嘀咕了几句登徒子之类。

武皇后看向嘀嘀咕咕的两人,微微一笑,目光和蔼。

“子安,你意下如何呢?”

杨易拱了拱手,俊俏的脸上浮现一抹酒意的红晕。

“微臣不胜酒力,有些微醺,若是作的文章普通,还请天后娘娘恕罪。”

武皇后淡淡一笑。

“贺词本是喜事,你不要有压力。”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

这位杨家令在天后娘娘的面前,还真是得宠啊。

武承嗣、武三思,心里颇为嫉妒。

他们若是能有杨易这般在武皇后面前的地位,那做梦都能笑醒。

众目睽睽之下,杨易踉踉跄跄的起身,刚走一步,脚崴了一下。

杨易眉头微微一皱,低头看了一眼,竟是脚底下的长靴因为久坐,略微滑落,他刚刚站起来的时候便是脚后跟后移,踩到靴子后面了。

他略一思索,刚想要蹲下来,将靴子提好,便见到旁边坐着的公主殿下忽然伸出雪白的玉手,将他的靴子口边捏住,微微上提,滑下去的皮靴便一下子绷直,他的脚边顺理成章的踩到底,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杨易一怔,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太平。

这位公主殿下面无表情,似乎只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过耳根的红润却是出卖了她内心的羞赧。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一般而言,就算是娶了公主,成为驸马,也得不到公主这么细致的对待。

毕竟公主为君,当然不可能伺候驸马。

但是这位杨家令却是不一样,如太平公主这般如此有权势的公主居然舍得拉下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自己的情郎提鞋子,实在是从未见过。

远处坐着的薛仁贵等人颇为感慨。

“杨老弟真是吾等男人的榜样。”

旁边的李文总,程务挺等人连连点头,颇为羡慕。

自立国以来,娶大唐公主的功臣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让公主心甘情愿的这么低声下气的,杨易还是第一人。

要知道,大唐的公主那可是一等一的难搞。

君不见之前的高阳公主,那可是驸马噩梦。

当初的高阳公主跟如今的太平公主殿下比起来,权势地位上那又差远了。

但是如此有权势的太平公主却能够为杨易提靴子,足以可见杨易的本事。

男人有没有本事,看他搞定的女人质量高不高就能看出来了。

众人均是对这位杨家令生出一丝敬意。

便是狄仁杰心情糟糕之余,也有些懵。

武皇后挑了挑眉,嘴角扯了扯,似笑非笑。

杨易瞥了一眼公主殿下,微微一笑,旋即径直走到旁边的桌子边。

杨炯,宋之问连忙欠身往后退了几步,让给杨易位置。

杨易捏着笔,蘸了蘸墨,轻轻一笑,旋即落笔。

从系统中得来的瘦金体书法真意传承,让他对书法的造诣已经达到了一流书法家的地步,绝不逊色于当代的书法大师,只是随便勾勒几笔,纤细刚劲,峻利硬朗的字体便跃然纸上,让不远处的杨炯、宋之问看的呆住。

他们虽然是在这殿上颇为卑微,但是内心中也是有着骄傲的,毕竟他们也是从小就是神童,在赞誉中长大,诗词歌赋均是极为出挑,书法也不例外。

但是他们现在只是远远看上一眼,便被杨易的这一手纤细刚硬,冷峻优雅的字体给震慑住了。

这是自成一派的宗师笔法。

两人目瞪口呆。

薛元超有些奇怪两人的反应,但是碍于身份,年纪,当然不可能趴过去看,只是有些好奇的站在远处。

少顷。

杨易眉头微微一凝,在砚上又沾了沾墨水。

不多时。

似乎又干涸了,他再度沾了沾墨汁。

众人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刚刚磨好的墨历经宋之问、杨炯到现在,过了不少时间,在如此寒冷的气候,墨中的胶会变得更加黏稠。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点粘稠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顶级的书法大师而言,稍许的迟滞,都会影响最终字体的美感。

薛元超眉头一紧,犹豫了一会,便准备去给杨易磨墨。

他刚踏出一步,耳畔便传来武皇后威严冷艳的声音。

“本宫来吧。”

薛元超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这是谁的声音。

一道身影从身边掠过。

他眸子一缩,呆滞的看着身边走过的武皇后,脑袋一片空白。

这………………………………这杨易有何本事,能够让天后娘娘亲自磨墨?

殿内众人见到武皇后走下来,也是有些奇怪。

直到这位天后娘娘走到桌边,拿起墨锭轻轻磨动,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面露愕然,差点惊掉自己的眼球。

天后亲自磨墨?

这杨易得多大面子啊?

武承嗣、武三思心里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这杨易何德何能!

居然让这位天后亲自磨墨,这可谓是天大的荣幸。

薛仁贵、狄仁杰等人也是愣住,看向杨易的眼中只有惊愕和敬佩。

太平公主一愣,有些嘀咕。

她本来想要去磨墨的,结果被母后抢先一步。

杨易也是一怔,不过也只是微微一笑,旋即便将精力全神贯注在自己的文章上,大成的瘦金体让他融会贯通,写字简直是一种享受。

片刻后。

杨易停笔,松了口气,将笔架在一边。

旁边众人心里一凛,顿时打起精神来。

他们在远处看杨易写了这么久,也知道这位杨家令绝不会是写诗词这么简单,说不定是骈文,也有可能是文赋、律赋一类的赋文,就是不知道这位杨家令的文采如何,不少人心里期待起来。

众目睽睽之下,旁边的薛元超上前一步,将那文章拿到手中,微微一笑,看了一眼,正准备朗诵。

“六王毕,四海......”

忽然。

他声音戛然而止,脸色一凝,瞠目结舌,眸中隐有震撼,似乎被这篇文章给惊住了。

薛元超眉头微微蹙起,沉浸进去。

好一会儿。

这位尚书仆射猛的抬头,有些愕然的看了一眼杨易,面色说不出的古怪,却又没有再朗诵了。

众人被这位薛尚书的反应弄得一愣一愣,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武皇后挑了挑眉,走上前将薛元超手中的手稿拿走,仔细看了几眼,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打着哈欠,似乎酒意上涌,要睡过去的杨易,威严冷艳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

其几千万落………………”

众人闻言,均是面色肃然,眸中闪过震撼。

好的文章光是听一段就能听出来了,杨易的这篇文赋绝对是绝顶之姿。

没想到这位杨家令写文章也是一把好手,难怪元超刚刚那副表情。

杨炯和宋之问的那诗词在这篇文章面前,顿时索然无味。

不过随着武皇后的声音继续念诵下去,众人的脸色也是愈发惊愕。

狄仁杰目光复杂的看着杨易,有些惊讶。

杨老弟这是......

杨炯、宋之问面色复杂,这文章写的,对他们而言,简直是个恐怖故事。

还一时佳话?可千万不要因为这文章把他们也给牵连了。

武承嗣、武三思一脸懵逼。

这人疯了?

太平捧着脸,直勾勾的盯着杨易,眨了眨乌黑透亮的眸子,抿了抿唇。

这家伙的文采还是那么好。

片刻后。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武皇后的声音落下,空荡荡的大殿内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保持沉默,目光复杂的看着杨易。

而这位站在权力巅峰的天后娘娘只是嘴角微翘,笑容始终不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