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平拔剑!杨易在她心里的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平拔剑!杨易在她心里的

簡繁轉換
作者:橙汁儿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12:32: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阿尼玛卿山吐蕃大败之后,两军均是克制起来,保持冷静,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蓄势待发。

而杨易和薛仁贵则是以阿尼玛卿山为根基,在此地作防守。

这座吐蕃人眼中的神山,易守难攻,距离乌海城不远。

而论钦陵也并未轻举妄动。

阿尼玛卿山并不是一个容易进攻的地方,尤其是吐蕃刚刚打了一场败仗,现在更需要的是休整。

阿尼玛卿山。

“杨老弟,你这望远镜真是神了!居然能够看到乌海城中的景色。”

薛仁贵摩挲着手里的望远镜,爱不释手,语气中带着惊讶与赞叹。

旁边的杨易微笑道。

“等到回长安,我也送薛兄一套。”

薛仁贵眼睛一亮,笑呵呵道。

“好,一言为定。”

“那这望远镜可以还我了吗?”

“再给老哥耍耍。”

片刻后。

薛仁贵恋恋不舍的将望远镜交给杨易。

这望远镜当真是军中神器,有此物便洞察敌人的一举一动。

难怪杨老弟能够不声不响的摸到石堡城。

他有些钦佩的看向杨易,旋即捋了捋胡须,颇为疑惑。

“杨老弟,你这些日子为何一直让手下人搜寻大量的杉木,还有动物皮革?”

“要不是这阿尼玛卿山够大,这里面的动物非得让你打绝种。”

杨易拿着望远镜站在阿尼玛卿山的山顶上俯瞰远处的乌海城,整座乌海城在庞大的阿尼玛卿山面前便显得渺小起来。

他听到薛仁贵的话,微微一笑。

“薛兄,敢问以我们如今的辎重情况来看,在这与吐蕃交战最多能够持续多久?”

薛仁贵眉头微微蹙起。

他沉吟道:“不会超过两个月。”

杨易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不错,只有两个月不到。”

“那两个月,能打败论钦陵么?”

薛仁贵脸色肃然,摇了摇头。

“乌海城坚不可摧,论钦陵又是吐蕃名将,若是执意龟缩不出,耗着我们,除非数倍于论钦陵的战力,否则都不能奈何的了论钦陵。”

杨易微微颔首。

“区区两个月想要攻下坚固如铜墙铁壁的乌海城,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不懂打仗,但是也知道这么耗下去,对大唐百害而无一利。”

“越是拖下去,胜利就越倾向吐蕃。”

“所以,我大唐想要赢,就要速战速决。”

薛仁贵苦笑。

他如何不知道要速战速决,正是因为心里一直抱着这个想法,所以才会陷入论钦陵的计策差点导致自己功亏一篑。

他担忧道。

“论钦定然知道我们的想法,他若是就是以守势面对我大唐,我们估计也奈何不了他。’

杨易嘴角翘起一抹危险的弧度,眸子直勾勾的看着脚下的乌海城,语气平静。

“既然如此,那便剑走偏锋,赌上一把。”

乌海城。

“回元帅,大唐的军队自始至终都固守阿尼玛卿山,没有丝毫动静。”

一个吐蕃副将恭敬道。

论钦陵眉头微微蹙起。

在他看来,杨易、薛仁贵这时候应该尽快联系河源的黑齿常之等人攻打乌海才对。

越是拖下去,越是对大唐不利。

他不相信薛仁贵那个老家伙会不懂这样的道理。

但是偏偏对方静悄悄的,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如此诡异,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他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再探再报,另外把那些在长安的谍子都用起来吧。”

“几十万大军在外面,毫无动静,我不信大唐的皇帝放心。”

给对方将领泼脏水这种小计策,历来便是上不得台面的,不过若是能够稍微给战争添加些变数,他也是乐意的。

就好比战国四大名将被郭开干掉两个,这种离谱的事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论钦不指望那些吐蕃潜伏在长安的间谍能提供什么帮助,不过对于现在的局面而言,哪怕是能够让水面稍起一丝波澜,都是好的。

杨易和薛仁贵在阿尼玛卿山,按兵不动,到底是打什么主意,着实让他有些费解。

既然如此,他就把水搞浑了,能增一分胜算是一分。

此次吐蕃、大唐之战,谁输了谁就要伤筋动骨。

论钦可不愿吐蕃被重创。

众人纷纷拱手。

“是,元帅。”

一个月后。

阿尼玛卿山的唐军和乌海城的吐蕃军队除了小规模的摩擦之外,依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而此时的河源,黑齿常之,程务挺等人汇合,十几万人囤积河源,将河源的吐蕃士兵击退后撒六十里地。

长安。

前线的情况经过一个月的发酵,也渐渐传到了长安百姓的耳朵里。

经过有心人的传播。

渐渐掀起一些谣言,诸如杨易、薛仁贵按兵不动,意图勾结吐蕃,又如吐蕃早已许下高官厚禄,杨易、薛仁贵早已经暗中投降,又如论钦陵将女儿许诺嫁给杨易,只要他投降之类的流言蜚语。

这样谣言经不起丝毫的推敲,但却是莫名其妙的掀起来,在长安这座平稳的“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

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讨论的格外激烈。

人性的幽暗莫过于此。

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杨易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便已经是伯爵的爵位,又有偌大的名声,嫉妒的人不在少数。

眼下见到杨易似乎有些“身陷囹圄”的趋势,不少人添油加醋,张嘴就是杨易已经叛变,否则怎么会一个月来按兵不动?

这些眼红的人大多是集中在士绅阶级的年轻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年纪与自己相差无几的杨易却是比他们优秀,让他们心里颇为嫉妒,眼下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反正他们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而普通的百姓们大多数是自发维护起来,杨家令和公主殿下解决天花的功绩至今还在许多人之中口口相传,真正对他们好的人,百姓们当然是看得见的。

公主府。

“哼,这群人当真是一群蠢货......这种一戳就破的谣言,居然也能够让这么多人信。”

太平公主殿下语气冰冷,乌黑透亮的眸子里满是愤怒。

旁边的红袖也是义愤填膺,挥了挥小拳头。

“都是笨蛋!”

“杨家令怎么可能会叛变啊!”

尉迟秀也是愤怒的瞪大眸子,饶是她脾气柔弱,这个时候也是颇为愤怒。

杨家令分明是个好人!

怎么可能叛变呢?

长孙璃月倒是神色平静。

她瞥了一眼暴怒的公主殿下,难得的没有跟公主殿下拌嘴,而是安慰道。

“这不过是敌人的小把戏罢了......不会对局势有丝毫动摇。”

“二圣更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相反,敌人耍弄这种小手段,正说明他们束手无策了。”

太平一愣,黑白分明的凤眸竖起,看向长孙璃月。

“什么意思?”

长孙璃月轻轻一笑。

“我虽然不懂打仗,但是也知道两军对垒,争的便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吐蕃现在估计是拿郎君没有丝毫办法,所以才出此下策。”

“除了暴露吐蕃埋在长安的碟子之外,毫无任何益处。”

“换一种说法,他们现在也摸不清唐军的虚实,只能通过战场之外的手段来扰乱军心。”

太平闻言,微微颔首。

“你这疯女人倒是说的有些道理.....

“哼哼,这群吐蕃人真是卑鄙。”

“打不过那厮,就要来的。

“好在我长安大多数百姓还是讲道理的,知道这种谣言毫无根据,都是恶意揣测。”

“对了,那你知道他为什么按兵不动吗?”

长孙璃月脸色一僵。

这公主殿下真把她当军师了。

她懂个锤子的军事。

能够抽丝剥茧的事情分析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她哪里能猜得到杨易为什么按兵不动?

她没好气道。

“公主殿下这是把我当张良了?”

“若是郎君的心思有那么好猜,论钦不早就洞察了?”

太平想想也是。

她不由得挺起胸脯,轻哼一声。

“这厮虽然平日里不怎么正经,但是才能还是有的。

“本宫倒也是很好奇他现在到底想要干什么?”

尉迟秀颇为崇拜道。

“杨家令向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定然是在想法子怎么打败吐蕃。

“说不定已经想到了,正在准备呢。”

太平不禁莞尔。

这尉迟秀比她对杨易的信任都足。

她虽然相信杨易能够干翻吐蕃,但是区区一个月就能有办法,这也太夸张了。

这时.......

一个仆人走进来,恭敬道。

“公主殿下......“

“太子派人其来,求见公主殿下。”

太平眉头微微一皱。

太子?

她淡淡道。

“让他来见本宫。”

仆人连忙道:“是,公主殿下。”

片刻后。

一个身着宫廷服饰的太监走了进来,恭敬的朝太平等人行了一礼。

“奴婢见过诸位娘子。”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语气冷淡。

“太子很闲吗,又有什么事?”

自从那次之后,她跟太子本该水火不容,但是父皇将二人叫过来训诫了一顿,拿兄友妹恭的大道理说了好半天,本该两人不再针对,奈何这位太子临时举荐杨易,让公主殿下心里委实怒不可遏,现在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那太监连忙道。

“回公主殿下,太子殿下派奴婢前来送来请柬......”

“适逢安乐公主周岁,请公主殿下前往东宫赴宴。”

“尉迟娘子、长孙娘子也在邀请之列。”

太平眉头一蹙,冷冷道。

“本宫那侄女周岁?”

“本宫之前怎么没见太子有动静?”

那太监解释道:“回公主殿下,太子体恤前线作战将士艰苦,财政吃紧,便不打算大肆操办,浪费钱财,只是请诸多亲友聚一聚,所以才如此低调,正是太子殿下的仁德啊。”

尉迟秀、长孙璃月面色古怪。

太平冷哼一声。

“你回去吧,本宫没空。”

那太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早就知道公主殿下嚣张跋扈,没想到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

自己亲侄女的周岁宴都不去,这是跟太子势同水火啊。

他连忙道:“公主殿下,此次太子殿下邀请您,也有二圣的意思,您若是不去,那未免太冷清了些……………….”

太平面无表情。

“你拿二圣压本宫?”

那太监汗流浃背,连忙道。

“奴婢不敢。”

太平冷哼一声。

“请柬放下,滚吧。”

那太监如蒙大赦,连忙放下手中的请柬,连滚带爬的跑出去。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看向太平。

“公主殿下怎么又改主意了?”

太平撇撇嘴。

“本宫倒是要看看这太子挑在这个时候把本宫叫去,弄什么把戏!”

尉迟秀、红袖面面相觑,旋即才反应过来公主殿下口中的“这个时候”是什么意思。

太平瞥了一眼长孙璃月。

“有你的请柬,你去不去?”

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去,当然去,我也很好奇,太子想要做什么。”

东宫。

此时,已经来了不少宾客,也摆下了几桌宴席。

正如那太监所言,太子殿下深明大义,知道此时战事吃紧,便不铺张浪费,大宴群臣,而是仅仅邀请了一些亲友,甚至连宴席也是颇为简单,寥寥两三桌,菜肴也较为简单。

让不少人对这位太子殿下颇为敬佩。

殿内,此时已经来了一些人。

其中卢国公、英国公的儿子赫然在列。

在太子之位上呆了一年,李显也不是没有拉找到一些重要的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五姓七宗的大族子弟,又或是皇族宗亲,能够站在此地的,祖辈最差也是个国公。

其中包括相王李旦也在。

程佑笑眯眯道。

“李兄,你妹妹最近还好吧?”

李嗣?了程佑一眼,冷冷道。

“不劳程郎君操心了。”

程佑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虽然跟太子殿下走的很近,但是不代表他跟李嗣关系就好,能够揶揄李嗣,也是他的恶趣味。

他嘀咕道。

“听说李兄跟杨家令曾有过赌约,不过最后李兄怂了?这是真的吗?”

李嗣眼皮直跳,不由得怒视程佑。

这混蛋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绝对是故意的!

上次他跟杨易的事情虽然颇为**,但是这种事情在宫中本来就不可能?得住。

凭借程佑的身份,想要知道,也不是难事。

不过知道归知道,说出来明显是不给他丝毫面子。

这时.......

一阵嘈杂声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

公主殿下一马当先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笑吟吟的长孙璃月。

站在太子身边的长孙元翼见到长孙璃月微微一愣,旋即若无其事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这妹妹不可能来东宫,没想到居然过来了。

这丫头似乎从未有如此闲暇的心思,今日这是怎么了?

见到公主殿下,众人纷纷行礼。

太平微微颔首,大大方方的走到太子面前,面无表情。

“我那小侄女不知不觉都一岁了,太子不早点通知,害的本宫连礼物都没准备上。”

李显脸上带着笑容,明显发自内心的高兴。

他笑眯眯道。

“亲姑姑,亲侄女就不必客套了。”

“你既然来了,就坐下吧。

“等会就要抓周。”

太平轻哼一声,倒也走到一边坐下。

她还真是空手来的,多花些时间准备半点,她都觉得浪费时间。

旁边的长孙璃月、尉迟秀则是朝着太子微微一礼。

片刻后。

安乐公主被太子妃韦氏抱出来,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主殿下此时不过是襁褓里的婴儿,既看不出历史上描述的天姿国色,也看不出半点阴险狡诈。

众人纷纷道出吉祥话,祝贺安乐公主,听得太子不时哈哈一笑。

又过了一会,抓周结束,便开始用宴。

一边的程佑忽然搓了搓手,笑道。

“公主殿下,这个......我有一事想要请教公主殿下......”

周围众人一愣,有些好奇的看着程佑。

这位卢国公的儿子,显然也继承了祖辈的奸诈和油滑,倒是很少见到他有这般紧张的状况。

太平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程佑。

她跟程佑不熟,不过也没有什么仇怨,当下微微颔首。

“不知道程都尉有何事?”

程佑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知道公主殿下可否认识杨家令的妹妹?”

桌上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面面相觑。

那个杨家令居然还有个妹妹?

尉迟秀也是一怔,瞪大眼睛看着公主殿下。

长孙璃月眉心跳了跳,有些愕然。

杨易还有妹妹?

她怎么不知道?

**:“......“

杨易那有没有妹妹,她是最清楚的了。

只是这话能说吗?

她轻咳一声。

“本宫不认识。”

程佑一脸遗憾。

“好吧。”

旁边的李旦有些好奇的笑道。

“程大郎,你问杨家令的妹妹作甚?”

程佑迎着众人好奇的目光,不由得嘿嘿一笑。

“你们不知道啊,这位杨家令的妹妹生的那叫一个天香国色,绝色倾城。”

“我跟李兄见过一面,自此之后,寻常女子都难以入我眼啊。

众人闻言哑然。

李旦越发好奇起来。

“到底长什么样子?竟然美貌至此?”

程佑眉头一挑,振奋道。

“天色灰暗,我也没有看得清楚,但是凭我老程的眼力劲,一瞧便是绝色美人。

“李兄可以作证。”

众人的目光顿时落在冷着脸的李嗣身上。

李嗣有些尴尬的点点头。

虽然他跟杨易有仇怨,但是那天晚上惊鸿一瞥之下,那杨易的妹妹的确是倾城之姿。

李旦顿时颇有些兴趣,他笑呵呵的看向太平。

“太平,你回头问问杨家令他妹妹的情况.....为兄倒是想要看看什么模样,连看都没看清楚,就能让程大郎念念不忘。”

太平面无表情,心里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谁能成想当初那厮把自己带出去,居然能够在今日闹出个误会来。

她语气冷淡。

“本宫怎么没听说过他有个妹妹,说不定是情妹妹,不好意思当着你二人的面直说罢了。”

说这话的时候,公主殿下心里微微有些羞涩,脸色有些不自然,只有刚刚听到妹妹二字就感觉不对劲的长孙璃月察觉到了。

长孙璃月心里嘀咕起来。

看来这位公主殿下跟杨易还有许多她不知道的秘密啊。

可恶,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承认这位公主殿下长得美,但是她也不差啊。

公主殿下这话落下,程佑、李旦顿时一脸讪讪,好似太平说的也对,万一是杨易的情妹妹,那他们这么好奇,岂不是有些唐突了?

程佑尴尬一笑。

“那就当我老程没说过,公主殿下可别再跟杨家令说了。”

李旦也是轻咳一声,没再吱声。

旁边的李嗣面无表情,提起杨易,他便感觉浑身都不痛快。

坐于主位的太子李显笑眯眯道。

“提起这位杨家令,孤最近倒是听说了一些流言,你们听说了吗?”

气氛顿时微微一变。

众人有些愕然,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为何忽然提起这一茬。

太平眼神微微发冷,面无表情。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看着李显,心里微微摇头。

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这位太子估计坐不久。

她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旁边的哥哥长孙元翼,心里有些嘀咕。

自己这个大哥还真是太子质检员,好似只要一靠哪个太子,太子继位的概率就愈来愈低。

李嗣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好叫太子知晓,我听说了,不过是些许谣言罢了,说什么杨家令有异心,被吐蕃人收买,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全都是民间胡扯的。”

李显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不错,孤也是这么以为的………………”

“那杨家令可是我大唐的忠臣,怎么会叛出大唐呢。”

“我听说杨家令初至大非川,还给了论钦陵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人物,非池中之物,吐蕃就算是想要收买他,也很正常,但是孤觉得他不可能背叛大唐。”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

这位太子殿下虽然看似在给杨易解释,实则半句不离吐蕃收买杨易。

不少人也琢磨清楚了,这位太子殿下是在恶心太平公主。

早就听闻太子和杨易、太平公主有隙,今日真正见到了,才知道这仇怨恐怕是不小。

旁边的长孙璃月眉头微微蹙起,心里越发不屑。

这位太子跟杨易一比,提鞋都不够,也就靠着太子的身份蹦?两天。

尉迟秀乌溜溜的眸子瞪大,有些不满,但是又不敢说。

毕竟这可是太子。

见到太平面无表情,李显心里越发痛快。

他被太平恶心了好几次,这次也轮到他来恶心恶心太平。

本来还在想怎么把话题扯到杨易身上,没想到程佑主动牵扯上了。

他心里清楚这个谣言颇为离谱,但是这不妨碍他故意恶心太平。

杨易和太平这两人总是跟他对着干,他今天纵然不能“污蔑”杨易,也要多提几次这个话题,恶心恶心太平。

反正提起这个话题,也不算不合适,顶多算是闲谈,不算污蔑大唐将士。

李嗣听出了太子殿下的言外之意,心里一喜,旋即给太子殿下捧哏。

“殿下说的是,不过无风不起浪,也许是因为杨家令在前线按兵不动,所以才招惹非议。”

“微臣倒是觉得这么耗下去,除了白白浪费大唐的财政外,毫无意义。”

“当然,这只是微臣的浅薄之见,说不定杨家令另有法子………………”

“民间传的神乎其神,又说什么论将自己女儿许给杨易的说辞,都是无稽之谈。”

李旦不明所以,还附和道。

“是啊,杨兄弟,本王是认识的,他不可能是那样的人。”

长孙元翼眉头微微蹙紧,总感觉这气氛不太对劲。

他下意识看向长孙璃月,却见长孙璃月脸色冷淡。

李显伸手压了压,神色忧虑。

“杨家令是忠臣,这毋庸置疑。”

“不过杨家令在前线按兵不动,的确是让人费解。”

“我们跟吐蕃这一战,可谓是要速战速决,越是拖下去,越是容易导致战事不利。”

“杨家令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着实让人想不通。”

“难道他不知道这么耗下去,吐蕃必胜吗?”

众人面面相觑,太子殿下句句都是杨家令是忠臣,但是句句话中深意,却又仿佛是在暗指杨易故意拖时间,说不定就有异心。

李嗣心里冷笑,面上却是同样露出担忧之色。

“杨家令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只是战场瞬息万变,一切还是求稳。”

“他这般或有奇策,但是剑走偏锋,往往会付出代价,万一把自己给葬送进......”

他的话音未落,太平忽然冷冷道。

“闭嘴。”

殿内气氛一肃。

李嗣干笑了两声。

“殿下,您......”

太平冷冷的看着他。

“说什么不吉利的话,若是此战有不利之处,便是你们的罪责。

李显、李嗣脸上有些挂不住。

李旦连忙道:“太平......太子、李都尉也只是担忧前线情况。

李显轻咳一声,正色道。

“是啊,他手里握着这么多兵马,谁知道他现在打着什么主意,孤也不是说丧气话,而是凡事有个万一,应该做好万全之策。”

李嗣点了点头,唏嘘道。

“微臣与杨家令相识一场,也不希望他因一步之差,万一殒命于沙场,岂非天妒英才?”

话虽如此,但是他言语中的幸灾乐祸的意思,众人都听得出来。

太平面无表情,忽然豁然站起,走到一边,的抽出角落里卫的长剑。

呛啷一声,明晃晃的白刃竖起,锋利的刀口闪烁着寒意。

周围的侍卫们一脸愕然。

公主殿下拔剑的速度太快,让他们猝不及防。

众人一愣,目瞪口呆。

太平面无表情,将剑尖指向李嗣,淡淡道。

“再说不吉利的话,本宫就割了你的舌头。”

凛冽的剑尖闪烁着寒芒,一般死亡的威胁感充斥着李嗣的心里。

李嗣心里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则是恼羞成怒。

他好歹也是英国公的嫡长子。

便是太子殿下也需要对他客气三分,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居然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当众拿着剑指着他。

他心里虽然有些慌,但是还真不信公主殿下会拿剑骂他。

旁边的太子李显眼皮狂跳,颇有些恼怒道。

“太平,你这是做什么?”

“还不赶紧将剑放下。”

李旦有些傻眼,万万没想到太平脾气这么爆炸。

他连忙劝阻道。

“太平,先把剑放下。”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瞥了一眼李嗣,忽然道。

“听闻李都尉曾跟杨家令赌弩弓,最后心生胆怯,退缩了?”

长孙元翼闻言,眼皮一跳。

这臭丫头这个时候搅什么浑水?

李嗣闻言,感觉周围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对劲了。

一般羞耻忽的冲上心头,让他脸皮火辣辣的。

他跟杨易那件事,一直引以为耻,也正是如此,才极为痛恨杨易。

没想到今日被程佑拿出来嘲笑,现在又被长孙璃月给当众翻出来了。

他心里的怒火几乎喷涌而出,咬牙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他要玩命,我凭什么要陪他?”

“区区一个泥腿......”

他话音未落,面前忽然一阵寒光闪烁,李嗣心里一惊,下意识慌忙蹲下。

咔嚓。

他额头的玉幞头砰的被横切成两半,李嗣的头发断了一大截。

李嗣蹲下来,一手扶着凳子,一手下意识的摸着脑袋,脸都绿了。

妈的,他刚刚要不是蹲的快,这嘴巴要被剑光割烂。

这太平公主是真的下狠手啊。

疯子!

旁边的众人脑袋一片空白,谁也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拔出剑已经够出格的了,但是更没人想到她居然会为了那位杨家令,一言不合直接开砍,仅仅只是因为这位李都尉阴阳了几句。

这位杨家令在公主殿下心里的地位,真不是一般的高啊。

旁边的尉迟秀嘴巴大张,一脸崇拜。

公主殿下好帅!

长孙璃月眼皮跳了跳,略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公主殿下。

她对这位公主殿下心里也是颇为敬佩,她是故意刺激李嗣,本以为太平顶多拿热水泼过去,教训这混蛋,没想到公主殿下是真砍人啊。

她看了好多天杨易教导公主殿下练剑,她刚刚看的出来,这位公主殿下是奔着喉咙去的,没有半点恐吓,全是杀意。

李旦咕嘟一声,背后冷汗淋漓。

今天这事闹大了。

太平太冲动了。

杨易在她心里居然这么重要!

估计李嗣阴阳怪气的对象换成公主殿下自己,都不会被砍。

长孙元翼、程佑等人面面相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以后惹谁都不能惹杨易。

李显脑袋嗡嗡作响,他背后冷飕飕的,愣是半天没动弹,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要是刚刚他话再多点,会不会也被太平一起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