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不要让本宫当了寡妇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不要让本宫当了寡妇

簡繁轉換
作者:橙汁儿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12:32: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平心而论,杨易是不想去的,但是武皇后都这么开口了,他也实在不好拒绝,否则武皇后如何下得来台。

当下,杨易只有拱了拱手,对武皇后道:“微臣谨遵天后娘娘旨意。”

武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事情交给杨易,她还是放心的。

此次本该是李旦作为主角的宴会,却因遭遇这场叛乱而草草收场。

遭遇了这种大乱的事情,无论是谁也没有心思继续吃喝下去。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众人便全部退了下去。

一个身着宫装的妇人抱着襁褓里的婴孩,来到李旦面前,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大殿,颇有些无奈。

“这世道真是不太平。刚刚历经兵变,现在大唐又起了叛乱。好在有天后娘娘坐镇大唐,麾下又有无数精兵猛将,区区叛乱,陛下也不用担心了。”

李旦闻言,不由得有些苦笑。

他看了一眼德妃怀中的儿子,意味深长道:“这的确是不用担心,因为朕的皇位早就被无数人觊觎,这也是因缘际会才登基上的,只怕这皇位也是坐不久的,只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吧。”

这话说得旁边的窦德妃脸色微变。

倒是怀中的三皇子李隆基面带微笑,向自己的父亲伸出手来,咿咿啊啊地叫着。

杨易被任命为平叛元帅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

这个消息当然也被占据扬州的李敬业得知。

李敬业知道是杨易亲自率军前来,心里也颇有压力。

扬州衙门此时已经被李敬业占据,李敬业一人站在衙门内的别院内,屋子内空无一人,只有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面牌位,正是其子李嗣的灵位。

他沉默了许久,自言自语道。

“杨易虽不可小觑,但是此人的人头,我必然将其取下送到你的案前。”

他拳头握紧,语气平静,却是带着肃然的杀气。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容许他再后退或者后悔了。

既然朝廷不给他活路,那他就先发制人,推翻朝廷。

他那位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爷爷也想不到,自己的子嗣有朝一日会沦落到这般地步吧?

李敬业嘴角泛起一丝自嘲。

两日之后,公主府外,天还未亮,丝丝凉意顺着微风钻入脖颈与衣服立领之间。

杨易颇有些无奈地看着面前的太平公主,正在帮他整理衣领和铠甲。

当然,这些东西其实早在出门之前,红袖等丫鬟就已经帮他处理过了。

公主殿下此时也无非是拍拍衣服上和铠甲上的灰尘罢了。

但是公主殿下显然乐在其中。

太平满意地拍了拍杨易胸口的护心镜,微笑道:“此次平叛,应当是手到擒来。这叛贼占据一城,虽说有十万人余,但对你来说不成问题。”

“你可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不要冒风险,不要逞英雄,也不要将自己陷于危险之地。”

杨易嘴角一抽,瞥了一眼远处等候的将士们。

他低声道:“我乃是主将,自然要身先士卒。如果当个缩头乌龟,如何能够带领手下的将士?”

太平眉头皱起,颇为不满道:“你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将,可不是什么冲锋陷阵的莽夫。难道除了你之外,大唐就没有其他可以冲锋的人了吗?本宫可不信。”

杨易有些无奈地辩解道:“虽然说有其他的人,但是我作为主将,如果能够冲锋的话,显然也是能够鼓舞士气。总不好叫别人上去冲锋,自己躲在后面吧。”

太平撇了撇嘴,鼓着腮帮子,乌溜溜的眸子瞪着他道:“怎么就不能躲在后面了?你早已经证明了你的勇武,不必再在战场上面身先士卒了。”

太平的话让杨易颇为愕然,他摇摇头笑道:“话虽如此,但是公主殿下身为大唐的镇国太平公主,怎么能够忽略其他将士的死活,只在乎自己丈夫的安危呢?”

这句“丈夫”倒是把公主殿下说了个大红脸,不过公主殿下仍然是坚定地看着杨易,认真道:“纵然你说的大道理有一百个对,一千个对,但是本宫还是这句话,管好你自己的安全。本宫要看到完完整整的你回来,至于其他人

的死活与本宫何干?”

“纵然如你所说,本宫是镇国太平公主,理应将大唐的将士安危放在首位,但是本宫做不了这么虚假的人。要说重要,这些人哪里比得上你在我心里的重要。”

“本宫可不想假惺惺地说什么这些人比本宫的未来夫君更加重要一些。如果有朝一日,要让本宫选择的话,本宫宁愿选择让你活着,就算代价是其他人都死了。”

杨易一阵愕然。

公主殿下的话,着实冷漠无情,若是让那些大唐的将士听了,恐怕要无比心寒。

Fit.......

杨易无奈地笑了笑,公主殿下向来就是这么直接。

要说虚伪,他又何尝不是呢?虽然嘴上说的轻巧,但是实际上要让自己站在公主殿下的角度去选择的话,恐怕也会做出跟她一样的选择。

只是比如他这样的人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粉饰自己,而公主殿下绝不更改自己的想法,公主殿下向来便是如此坦然,哪怕因此还招来一些非议。

杨易伸出手来轻轻戳了戳太平公主的额头。

他微微一笑:“公主殿下的话我知道了,不管如何,我定然会安全归来。毕竟我还没有娶到公主殿下。”

太平颇有些羞涩,捂着额头白了一眼杨易,嘀咕起来:“你可不要让我当了寡妇。”

话还没说完,她又“呸呸呸”了几下。

“都怪你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区区李敬业,难道还能把你怎么样不成?拿下他不应该是轻而易举吗?”

杨易笑眯眯地点点头。

“公主殿下说的是,区区李敬业又何足挂齿?公主殿下在家里等着我吧。”

说罢,他捏了捏公主娇嫩的脸蛋,便转身大步离去了,留下一脸愕然的太平公主。

好一会儿,公主殿下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这厮占了便宜。

她轻啐一口,瞪了一眼某人远去的背影嘀咕起来:“还没成婚呢,说的好像我都已经是你媳妇儿一样。”

旁边的红袖一脸木然。

这位公主殿下爱情的酸臭味都已经溢满了,还口是心非呢。

杨易率领的军队向扬州进发,他虽然并未将李敬业放在眼里,但是仍然让手下人不停的收集着关于此人的消息情报。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哪怕李敬业在历史上注定是失败的结局,但是他也不会因此而小看他。

两日后,李文总大步走进来,朝着杨易拱拱手。

“大帅,这几日李敬业并非按兵不动,而是调兵遣将去攻占金陵。他妄想将金陵夺取,稳固江南霸业。若是等他将金陵城拿下,稳固了江南半壁江山,凭借江南富饶之地,难免不会给朝廷造成极大的掣肘。”

杨易神色不动,沉吟道:“李敬业此举不过是将自己往败亡的境地更推了一步罢了,不必放在心上。金陵城固若金汤,不是他短短时间内就能攻陷下来的。反而是他此举会让天下人识破他的狼子野心。”

李文总有些不明所以,微微皱眉,旋即大着胆子问道:“大帅这话,末将有些听不太懂......”

杨易微微一笑道:“李敬业打着匡扶废太子李贤的名号,占据了扬州,还发了檄文震动天下。让天下人以为他才是李唐忠臣,所以短短时间内才能让他聚集如此多的兵马。”

“但是他此举攻占金陵,而不是直取长安勤王,岂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天下人,他此举是为了稳固江南的半壁江山,以此割据称霸为王。这跟他打出来的口号可谓是南辕北辙,天下有识之士看出他的狼子野心,必然不会去投

靠。”

“而在我大唐军队的围剿之下,在没有人去投靠他的情况下,纵然他强行征募老弱病残的百姓,又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呢?相较而言,只要我们稳扎稳打,此战必胜!”

李文总闻言,心里恍然大悟,顿时对这位声名赫赫的杨家令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恭敬道:“大帅高瞻远瞩,那吾等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杨易淡淡一笑道:“李敬业的军队分散在都梁山、淮阴一带,其分兵驻守,兵力分散。我军完全可以逐个击破。你传我命令,全军调转方向直奔淮阴,务必要在短时间之内将淮阴拿下。”

“李敬业等人的叛军需要一场大战的胜利来巩固军心,否则便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我们越快拿下淮阴,就能够越快地击溃他们的军心,从而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李文总闻言,立刻应声退下。

杨易淡淡一笑,这场战争不需要太多的计策谋略,只需要堂堂正正地碾压过去,就能够将这场战争打赢。

李敬业此人跟他的爷爷英国公李?差太远了。

此人胸怀野心,但是又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不过是给自己掘了坟墓而已。

他以穿越者的眼光来看待这场叛乱,只觉得李敬业等人太过儿戏,而骆宾王等投靠的人也是跟错了人。

虽然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有决断能力的,但是奈何李敬业心怀叵测,并不如嘴上说的那般要匡扶李唐、驱除霍乱大唐的妖后,而是想要自己称霸。

大唐还是有不少人对这位武皇后不满意的,倘若他真的能够带兵长安,入朝勤王,至少还能吸引不少有识之士的加入去对抗武皇后,朝中不满武皇后的大臣未必不会给此助力的机会。

但是此人一心想着据地称王,便注定已经是死路一条。

此人身在局中尚且不自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一眼便能够明了。

正如他刚刚所说,真正有本事的人看透了李敬业的狼子野心是不会去投奔的。

三日之后,杨易的兵马突袭淮阴。

此地作为兵仙韩信的故乡,背靠淮水,水利交通发达,乃是不可多得的富饶之地。

李敬业占据此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依靠江南半壁江山对抗整个大唐。

淮阴城上,众多将领看着城下密密麻麻扑面而来的大唐将士,一个个脸色惊慌。

他们驻守此地的不过两三万人,而对方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

如此庞大的军队又是王道之师,他们则是被打成叛军的标签,士气相比之下远远不如。

滚滚烟尘席卷而来,像是一张大网,仿佛要将整座城池笼罩。

杨易坐镇军中,远远地看着城池,神色平静。

他缓缓拔出手中的长剑,沉声道:“杀!”

说罢,他立刻拉动缰绳往前冲锋,身后众将士跟着他,向着面前巍峨的城池冲锋。

短短不到半日,淮阴城便已经被杨易攻下。

淮阴城失陷的消息一经传开,李敬业军中士气顿时大减。

要知道他们这手下的十万兵马大部分都是未上战场的百姓。而杨易手中的军队可都是全副武装的朝廷精兵。

本来占据江南想要抵抗大唐的想法就已经是颇为冒险,现在首战失利更是引得军中不少人心惶惶,更有甚者直接逃离。

李敬业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立刻下令,将逃兵通通抓回来,拖到军中斩杀以儆效尤。

又过了两日。

扬州匡复府内。

这座匡复府是李敬业在扬州修建的三座王府之一,他自称匡复上将,领扬州大都督的职位。

一个下颚留有长髯的中年儒生大步走进来,面色带着焦急,他正是李敬业的军师魏思温。

李敬业刚叛乱的时候,魏思温建议他兵发长安,向天下人证明他拥立李唐皇室而反对武皇后的决心,赢得天下有识之士加入他们的军队。

但是右司马薛仲璋却是认为应当南下直取金陵。

李敬业出于私心,听取了仲障的计策。

到如今失去了民心,魏思温心里是又急又恨,但是他已经加入了李敬业,直到此刻也已经不能够后悔了,只得跟着李敬业一条路走到黑。

他朝着李敬业拱拱手,严肃道:“大将军,杨易的军队已经攻陷了都梁山和淮阴。如今已经兵临城下,还请大将军早早做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