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38、038

六零年代机修厂 38、038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有人吗?

杜思苦等了一会,没见人出来,提着工具箱到了平房门口,敲了敲门。

“有人在吗?”

就冲那纺织厂的绿色布料的衣服,这里绝对是鹏子哥家。

门开了。

鹏子哥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看到杜思苦,瞧了一下:“你怎么来了?”

杜思苦把工具箱递了过去,“送这个的。”

她道,“顾主任交给了我一个任务,估计得十几二十天才回来,我怕您急着用工具箱,就给送了过来。”

鹏子哥右手受伤,左手接过了工具箱。

“鹏子哥,您手没事吧。”杜思苦看上面绷带缠得很多,有些担心。

“没事,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不能沾水,不能干活,每天得过去换药。”鹏子哥有些难受,这次本来有机会评个人先进奖的,因为这手伤,白白错过了。

本来他心里就难受,家里媳妇还跟他吵。

“那你听医生的,就好好养着。”杜思苦道,“等会我还要去拖拉机厂,我就先走了。”

挥挥手,走了。

鹏子哥看到杜思苦走远,收回目光,正准备把工具箱提进屋,却看到了外头晾衣绳上的一串绿色衣服,都把绳子给挂满了。

他脸色僵硬了。

小杜刚才肯定看到了。

他想追上去解释,可这会小杜已经走得看不到人影了。

下个月发了工资再赔钱吧。

鹏子哥闷闷的提着工具箱回了屋。

技术科。

一到上班的点,庞月虹就过来了。

她找小孟。

小孟就算躲着她,也得来上班吧。

“小孟辞职了,不在咱们机修厂干了。”技术科长告诉庞月虹。

庞月虹不相信。

昨天她还看到小孟了,今天小孟就辞职了?

这手续没这么快的。

庞月虹真诚说道:“科长,我是真想跟小孟说清楚。我保证这次说清楚,以后就不纠缠他了,您帮我一个忙,行吗?”

“小孟真不在这。”技术科长昨天还觉得小孟走得太急,到今天一看,这还真走对了。

瞧小庞这架势,找不到小孟不罢休。

“科长,您是他领导,肯定是帮他说话的。这次厂里的流言都是冲着我来的,我自问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平白被退了婚,我这心里过不去。”庞月虹直接挑明了,“反正,不见着小孟我是不会走的。”

冯所长那边要磨,小孟这边也不能放。

小孟家条件更好,想退婚可以,拿出诚意来。

庞月虹在机修厂名声反正也毁了,这会破罐子破摔,反正,他们那些人不给个交待,不出点血,她是不会轻轻放过去的。

不是她心狠,她要是这么灰溜溜的走了,以后可就什么都落不到了。

人生长着呢,她下半辈子怎么办?

家里难道能养她?

庞月虹可不想看人脸色过活。

铁路家属大院。

老三早上在饭桌上,听到爷爷说让他搬到冰棒厂的空屋子,一个人住。

还有这样的好事。

老三心里挺高兴的。

搬出去挺好的,家里这些闹心事眼不见心不烦。

吃完饭老三就收拾好了东西,等着小姑给钥匙。没想到小姑吃完饭人就不见了,屋里也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冰棒厂上班了。

杜家老三找到杜爷爷,“爷爷,小姑没给钥匙。”

杜爷爷往小姑屋里走,这门还给反锁了。

家里还有多余的钥匙,都是杜奶奶收起来放着的,杜爷爷去找杜奶奶,没找着人。

这母女俩肯定是一块走的。

社爷爷只能自己去屋里找钥匙。

老三帮着找。

这一找,就把杜奶奶从杜母那拿的存折给找出来了,正准备放回去,院子外头传来了一个姑娘的声音:

“请问社全在家吗?“

杜全,正是杜家老三的大名。

谁找他?

邮递员吗,是不是寄给二哥的东西那边收到了。

不对啊,二哥那边就算收着东西,回信也没这么快啊。

杜家老三赶紧往起来往外走,走到门口才发现存折忘了放回去,怕被他妈看到,只好往里一塞。

到了院子,看到院子外头站着一个斯文秀气的姑娘,正往这边看呢。

杜家老三认了半天,发现没见过这姑娘,再说这姑娘身上也没带邮包,不像是快递员。

他问:“你是?”

“你是杜全吗?”来的正是袁秀红,她是骑着三轮车过来的,等把信送了,再回家去。

这样省事。

“我是,有什么事吗?”杜家老三问。

是就好。

袁秀红仔细看了一下杜全的骨相,跟杜思苦有些像,应该是一家人。

她松了口气,“能借一步说话吗?”

院子里头有个姑娘正往这边探头探脑的看呢。

袁秀红可没忘记杜思苦说的,信只能交给杜全,要是别人就不给。院里那姑娘肯定不在给的范围之内,说不定不让姑娘知道更好。

袁秀红带着杜家老三往外走,边走边小声说,“我是杜思苦的宿舍的室友,这是她交给你的信,我顺道带过来的。”

说完把信递给了杜全,“这信她说只让你一个人看。”

机修厂的?

杜家老三接过信,心里有些惊讶,眼前这姑娘斯斯文文的,不像机修工啊。

竟然是机修厂的。

社全把信塞进怀里,等会再看。他邀请袁秀红去家里坐坐:“你大老远过来,进屋喝口水吧。”这三轮车的轮子都有泥了。

估计骑了不少路。

袁秀红笑着摇头:“不了,我还有事呢,就半天假,下午还在回厂里。”

时间紧。

杜全:“我家里有打气筒,要不要用?”这三轮车的车胎好像气不足了。

过了一会。

社全从家里把打气筒拿了出来,顺便把三轮车推到院里的自来水管下面,拿出刷子帮把三轮车车胎上的泥仔细刷了一遍,“气孔有泥,不好打气。”

顺便把车子底下沾泥的地方都给擦干净了。

“不用......”袁秀红的话说晚了。

杜家老三手脚麻利的把三轮车洗干净后,又把三个轮子打足了气,这才把三轮车还给袁秀红,“气打好了。”

杜爷爷从屋里打开了一瓶罐头,拿了出来,“是小袁吧。”

认出来了,老袁他孙女。

这姑娘以前在放学去卫生所的时候,安安静静的躲在角落里看书,写作业,不吵不闹的。

袁秀红扭头一看,见是杜爷爷,很是惊讶,“杜爷爷?”

他爷爷跟杜爷爷是老棋友了。

她见过两次,以前听爷爷说过。

杜爷爷笑着把罐头塞到了袁秀红手里:“拿着。”

又问,“你爷爷最近去哪了?”

“我爷爷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好,家里人接了回去,在家休养。”袁秀红想把手里的罐头还回去,罐头是稀罕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啊。

她真没想到,杜思苦竟然是杜爷爷家的人。

“进屋坐,别站在这。”杜爷爷热情得很。

杜家老三看袁秀红不自在,便过来道,“爷爷,她还有急事呢,下回有空再聊。”说着便把三轮车推到了门口,朝袁秀红使了个眼色。

袁秀红赶紧过来,把罐头递给了杜家老三,然后骑上三轮车,“杜爷爷,杜全大哥,那我就先走了。”

赶紧骑着三轮车走了。

她怕再聊下去,杜爷爷就该问她爷爷搬去哪了。

这可不能说。

杜家老三看着手里的罐头,满的,刚才那小袁姑娘一口没喝。

杜爷爷怪杜家老三:“你看你,好不容易有个姑娘上门找你,你怎么还把把送走了。”这小子木愣愣的,以后可怎么找对象啊。

说着,拿了一串钥匙给杜家老三,“你试试哪个是你姑屋里的钥匙。”

杜爷爷背着手出门了。

小肖昨天帮了忙,他得去一趟,把人情给还了。

杜家老三拿着钥匙回了屋,他没急着拿钥匙开门,先回了自己屋,把门一锁,然后拿出老四的信,看了起来。

信很长。

开拖拉机,考驾驶证。

杜家老三默默的念着这几个字,当司机可是个好职业,这比去煤厂强。老四的信上仔细的说了要读什么书,怎么报名怎么拿驾驶证。

写得特别细。

杜家老三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好,等会他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这三本书。要是图书馆没有,只能去书店买了。

于月莺看杜爷爷出门了,杜家老三也走了。

姨妈一大早跟老五一起出门了,提了菜篮子,说是去买菜。

这会家里就于月莺一个人。

她看着桌上扭开盖没人动过的桔子罐头,她拿了盖子给盖上,然后拧紧。这样就看不出来拧开过了。

她回屋照出自己的小镜子,往嘴上抹了点胭脂,瞧着太红了,又用方巾擦了擦。

这样嘴唇上的颜色就正好了。

于月莺收起小镜子,拿着罐头,出了院子,往隔壁家走去。

“刘姨在家吗?”

于月莺在沈家外面轻轻喊了一声。

机修厂。

杜思苦从鹏子哥那边回来,又去了趟总务,顾主任一早就领着大队伍走了,这会总务只有小赖在。

“你能不能帮我开个介绍信。”

小赖问:“哪种的?”

“能下乡的,能开拉开机的,又多几种。”杜思苦说,“拖拉机厂那边虽然答应帮着办,但我觉得还是咱们自己厂办一个更好。”

双重保险。

小赖瞅着她:“这边可不是什么介信绍都能开的。”

“那你就开个能开的。”杜思苦说。

类似的就行。

小赖道:“咱们机修厂在下头生产队有服务点,这样,我给你去服务点的证明信。要是有事,就去机修厂那边的服务点。”

“好。”

杜思苦觉得行。

又问了生产服务点的名字,说是在大兴生产队那边。

小赖一共给了杜思苦两封信,一封服各点的工作介绍信,另一封则是证明杜思苦是拖拉机手的证明信。

小赖再三强调:“拖拉机那封信,轻易不要用。”

要是没遇上事,就别拿出来。

“我知道!”杜思苦心里有数。

有件事她还想麻烦一下小赖,“你这边有水壶吗?”昨天骑了三个小时的车,渴死了。

“水壶啊,这没有。”

“我是为咱们厂里出差,这出行的东西就没有多的吗?”杜思苦觉得厂里不会这么穷。主要是她穷,要是她有钱,肯定就买一个水壶了。

可惜没有。

也没工业券。

“供销社肯定有,要不这样,我去给你买一个。”小赖算着账。

水壶最便宜五块钱,要工业券。

杜思苦一听供销社便宜的水壶只要五块钱,立刻说:“你借我一点工业,等我下个月发工资了,我还你。”

去生产队收割说是包吃包住,不花钱。

五块钱她还是有的。

而且下个月她有两份工资。

有钱!

“行了,我去给你买一个,等会大门口见。”小赖道,“钱肯定是要还的,这工业你先欠着。”

那杜思苦就不客气了。

下个月还钱。

不过,工业券,“下个月咱们厂发工业吗?”

“不知道,不过年底总会发的。”小赖让她安心。

到年底,什么福利都有。

小赖锁了总务办公室的门,跟杜思苦一块往外走。

小赖想一件事:“这才两天没见,你怎么就学会开拖拉机了?”

顾主任回来说的。

小杜去拖拉机帮忙的事,小赖是知道的。

“看着方叔开拖拉机学的。”

杜思苦道,“不难,要是厂里有闲置的拖拉机,回来我教你。”

“一言为定。”小赖立刻道。

这好手艺谁不学谁是傻子。

学好拖拉机,以后说不定还能开大货车呢。

开车的道理都是通的。

“拉钩。”

真幼稚。

小赖直接把小指头递了过去,“咱们可说好了。”

“放心吧,厂里想学拖拉机的人多的很,到时候我一块教。”杜思苦琢磨着,到时候寻个私,把她三哥给弄来,一块学。

到了叉路口,该分头走了。

小赖去供销社,杜思苦回宿,该拿行李走了。

到了女工宿舍。

杜思苦看到了余风敏留的字条,蜡烛,风油精,还有火柴,都给买了放到了行李里头了。

哪用得上十根蜡烛。

杜思苦心里笑着想。

行李再清一遍,衣服得带着,肥皂得带着,盆子得带着,生活上要用的东西都不能落下。

铝饭盒跟筷子也得带着。

昨天借的三本书,看完了,背熟了。

拿上了,等会到了拖拉机厂还给小孙。

吃的,都带上了。

膏药也在,她还带了薄床单,以及之前从纺织厂弄来还没来得及洗好的布。

都带上。

没别的了。

东西多不要紧,到时候系到自行车的后座。

杜思苦扛着行李下了楼,找张阿姨要了钥匙,去了一楼的杂物间,把行李系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然后把自行车推了出来。

路过宿管窗口的时候,她拿出了一根蜡烛,递给了张阿姨,“张阿姨,我走了。”

张阿姨道:“这蜡烛你拿去用,我这不缺。”又问,“去哪啊?”

杜思苦道:“出差。我有蜡烛,挺多的,凤敏帮我买了十根,要是以后不够用了,你再找您借。”

张阿姨把蜡烛了回去。

思苦笑着挥手,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去拖拉机厂得骑整整三个小时呢,先去大门口跟小赖汇合吧。

不知道水壶买好了没有。

水壶买好了,还是个军用水壶,十块钱呢!

不光水壶买了,还把里面洗了一遍,装了温开水,小赖做事就是心细。

备得妥妥的。

十块钱啊。

杜思苦心疼了一下,不过没事,她下个月工资高。

都想好了,等跟着拖拉机厂的人去了生产队收割,再苦都要忍下来,毕竟少则三十块钱,多则五十块钱呢。

比她在机修厂的工资都高!

小赖看着杜思苦自行车后座那包得跟小山似的东西,纳闷了:“就出去一趟,也不到一个月,用得着这么多东西吗?”

这跟搬家似的。

“不知道,先拿上再说。”万一有用呢。

思苦也没出去远差。

再说了,生产队条件比厂里更艰苦一些,万一什么都没有呢?

要是得花钱买,她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

就算是这个月发的五块钱工资,她手里的钱可不多。

行李鼓鼓的,机修厂的小门还出不去,保卫科的同志还把中间的大门给杜思苦打开了。

“谢谢同志。”

杜思苦骑上自行车,大门离开了机修厂。

后来传来了小赖的声音:“好好干!”

“我会的!”

江市,钢铁厂。

“宋良。”

“主任。”

“是这样的,咱们厂里最近有些人行为有些过激了,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我给你找了一个机修厂,你过去避一阵。”二车间的莫主任递给了宋良一封介绍信,“那边技术科的科长跟我是老熟人了,姓彭,你到了机修厂之后事去找他,他给会给安排的。”

宋良是去苏联留过洋的,是他们钢铁厂好不容易从上头抢回来的人才,本来天大的好事。可到了今年六月之后,倒成了祸事。

宋良在钢铁厂这两年,改进了厂里的设备,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干得挺好的。

偏就有些人揪着宋良留洋的经历不放,说他的身份可疑。

钢铁厂肯定是想保宋良的。

可惜那些年轻人火气冲,跟不要命似的,他们护得了宋良一次,二次,三次.......但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护住。

宋良坐在椅子上,接过信,久久不语。

去了机修厂,情况就会好吗?

车间主任道:“别担心,机修厂那边环镜没咱们厂这么复杂,你去了之后别提留洋的事。”他声音小了些,“老彭会帮你的,到时候你就当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不会有人盯着你的。”

宋良点头。

车间主任又道:“那边送了一个技术员过来,咱们调一个过去,这是正常调动,你不要有压力。”

“主任,我知道了。”宋良站了起来,“我去火车站买票。”

“票已经给你买好了。”车间主任递了火车票过去,“这是你的工资,还有年底的奖金,今年的粮票,布票,都在里头了。等你到了机修厂,工资会低一点。没事,以后咱们厂会补给你的。”

机修厂的平均工资比铁钢厂低,要是去了那边,开给宋良的工资太高,会引人注意的。

不好。

宋良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

“主任,那我走了。”

“我就不送你了,东西也别带了,就放着,去了那边再买。”车间主任说道。

刚才他给宋良的钱有大几百呢,够重新置备生活用品了。

宋良回了宿舍,带了一些换洗的衣服,他贴身用的东西全部装上了。

他有个行李箱,是留洋的时候带回来的。

他拿着箱子,没去火车站,而是去了客运站,买了去阳市的大巴车票。

铁路家属大院。

沈家。

刘芸纳闷的看着于月莺,黄姐的这个外甥女到她家坐了半天了,也不说有什么事,提了瓶罐头过来。

再就是抢着帮忙扫地。

这是想干什么?

“小于,你是有什么事吗?”刘芸问。

于月莺轻轻摇了摇头,“刘姨,我没事。就是家里没人,我想在这陪你聊一会。”

她是过来刷刘芸好感的。

多见几次,刘阿姨对她的印像就好了。

正说着,杜母一脸笑意的买了菜回来了。

“黄姐。”刘芸喊了一声。

杜母过来了,一看于月莺在沈家院里,愣了一下,也没说什么。

她看向刘芸:“小刘,怎么了?”

刘芸道:“没事,我早上看到你家老三进进出出的搬东西,是去哪啊?”这是找着工作了?

提这这事杜母就乐了,“是搬到冰棒厂的那个房子去,我小姑子不是想住家里吗。老五她想一个人住一个屋子,她爷爷也是宠她,叫老三把屋子让出来了。”

不,老三就搬到冰棒厂的屋子去了。

白得了一个便宜。

这屋子住久了,谁知道是谁的。

刘芸听着也笑了,“早上我还看到个秀气的小姑娘来找你家老三呢,那姑娘斯文得很,有一股子书卷气,看着就是好孩子。”

看着就好相处。

还有这事呢?

杜母完全不知道,早上她送老五出门,这会才回来呢。

“你瞧见了?”

“是啊,老三还乐颠颠的帮着那姑娘洗三轮车呢。”刘芸早上晒衣服的时候看见的。

这老三,怎么没听他说过啊。

坏了。

老三的工作还没着落呢,没正经工作,人家小姑娘就算是瞧上了,人家爹妈也不一定相得中啊。

杜母有些急了。

“小刘,我回去看看,下回再聊。”杜母急着回去。

“黄姐,你家小于还在我这呢,来半天了,也不说话,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刘芸赶紧问。

杜母看向沈家院里的于月莺,眉头一皱。

这丫头能什么事?

无非是看中沈洋了,想捡老四的便宜。

唉。

杜母道:“月莺啊,等会要做饭了,咱们先回家吧。”

回家说。

于月莺听话的嗯了一声,乖巧的跟刘芸先别,跟着杜母回到了杜家。

进了屋。

于月莺有些紧张,生怕被杜母瞧出什么。

杜母道:“你有什么想法我不管,这事呢,别怪我不帮你,你是有本事自己去争,我不拦你。”

“谢谢姨妈。”于月莺心里松了口气。

姨妈不反对就好。

“不过我

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做事出了格,丢了脸,我可护不住你。”杜母道,“我只能把你送回老家了。”

得有分寸。

“我知道的,姨妈。“于月莺低头应着。

杜母又问:“早上找老三的那姑娘你看到了?长什么模样,有没有说是干什么工作的?”

“那姑娘长得挺好看的。”于月莺说,“她一来,三哥就忙前忙后的。”多的就不说了。

至于那姑娘跟杜爷爷认得,于月莺就更不想说了。

杜母没问出什么东西,心事重重的去了厨房。

邮局。

“同志,有我的信吗?“

“什么名字。”

“杜得敏。”

邮局的同志找了一阵,没有。

杜得敏失望的离开了邮局,为什么信还没来?

她也不想想,她这信才寄出去没两天呢。

杜奶奶在外头等她,“怎么样?”

杜得敏摇头。

杜奶奶劝道:“你就耐心些,这事急不来。家里你放心,我会劝着你爸的,你以后别跟他顶嘴,顺着他就行了。”

老头子要顺气,要不然事情更麻烦。

得敏想杜爷爷,心里那股气就上来了:“妈,我冰棒厂的那屋子我自己还没住呢,就让老三弄去了。爸也太偏心了。”

从来都不为她这个当女儿的多想想。

小郭的事也是,就向着小郭,让她跟着去受罪,别人家的父亲遇到这种情况,恨不得找关系立刻就把婚给断了。

“你爸就是这个性子,你跟他急也没用。再说了,你这冰棒厂的工作还是你爸给你找的,那厂长是他熟人,要不然你这些年在冰棒厂的工作,说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你真以为冰棒厂的制度这么宽松?”杜奶奶把话说明白了。

还有那房子,要不是看到老伴的面上,像得敏这样没得过先进的员工,哪分得到房子,还是个二室的。

杜得敏:“我当年想进的是文化馆。”

没能进去。

杜奶奶无奈道:“那边你爸又不认识你几个,你自己也没考进去,怪得了谁?”

以前的旧事怎么还拿来说。

不早了,该回家吃饭了。

杜得敏:“妈,我想下馆子。”

不想吃家里的素菜,也不想看到她爸那张脸。

又得花钱。

杜奶奶看着杜得敏削瘦的小脸,一咬牙,还是找了家国营饭店。

杜思苦骑了两小时了。

她找了个平整的地方,铺了布,把馒头跟水壶拿了出来,吃馒头噎着了就喝两口水缓缓,吃完又休息一会。

腿又磨疼了。

等到了拖拉机厂,把膏药贴上。

早上出门的时候忘了贴了。

息了半小时,杜思苦起来继续,到了一点多,终于看到拖拉机的大门口了。

总算是到了。

就差最后一口气了。

杜思苦使劲蹬。

“师傅!”

小孙。

他在拖拉机厂门口呢,杜思苦腾出一只手,朝小孙挥了挥。

“师傅,我等你一早上了,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小孙赶紧迎了上来。

杜思苦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小孙帮着推自行车。

她实在是骑不动了。

“师傅,你还没吃吧,我们去食堂吃。”小孙边推着自行车边说道。

“我吃过了,对了,那三本书看完了,等会你走的时候记得拿回去。”杜思苦指了指自行车,这自行车也是小孙的。

小孙回家时别忘了带走。

“师傅,你忘了,我要跟你一块去生产队帮忙的。”小孙说,“这书我得带着,要是不懂还能翻书。”

自行车也得带着去。

乡下公交少得很,拖拉机只用农用,平常有事除了自行车,只能靠一双腿了。

“对对对,我差点忘了。”杜思苦知道小孙,但是没想到小孙要把自行车带去。

带去也好。

有小孙带路,拖拉机厂的人稍微看了一下杜思苦的证件就放行了。

杜思苦问小孙:“孙组长是怎么安排的,下午就去生产吗?”

小孙道:“我没问。”

行吧。

杜思苦等会自个去问问孙组长。

杜思苦对小孙道:“你去食堂吃饭,我去拖拉机那边练练,等会吃完你来找我。”还是那十五号拖拉机。

行李就放拖拉机上面就行了。

“好嘞。”

下午。

孙组长来了,“小杜,你户口本带了吧,来,这个表你填一填。”

杜思苦看了一下,是人员信息表。

她把自己的信息填上了上去。

“借调证明办好了,你拿着,现在你是咱们拖拉机厂的借调员工了,”孙组长该办的证明都给办了,“你的申请资料填好了吧,下午就给你送到农机管理部门去。”

说到这。

孙组长又道:“下午咱们是这样安排的,你直接开拖拉机去生产队那边,我还有小孙跟你一块去。”

先去农机管理部门,再去生产队。

拖拉机的油已经加满了。

“好。”

小孙吃完饭回来了。

小孙的行李很少,就几件换洗衣服,一块肥皂,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带。

然了,书跟自行车还是带上了。

劳系在拖拉机后面。

杜思苦开着车,出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