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39、039

六零年代机修厂 39、039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路上四个轮子的车很少。

杜思苦一路开过去,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车,开了大半个小时,就碰到了一辆从乡下开往市里的大巴车。

车上挤满了人,窗户看去,还有鸡在里头飞。

“小心,小心,有车来了。”孙组长生怕杜思苦的拖拉机跟大巴车撞了。

杜思苦有打着方向盘往旁边转。

很快,两车就稳当的通过了,一点都没擦着。

孙组长抹了把汗。

“师傅,你真厉害,要是换了我,肯定就撞上了。”小孙刚才看到两车挨得那么近,都想从拖拉机上跳下去了。

杜思苦:“这是两车道,有车过来没事的,撞不了。”

那小巴还没公交车大,一人占半边路,只要好好开,没事。

不过杜思苦发现了,就小孙这个心理素质,教他开车容易,想让他上路遇着车不出事故,只怕有点难啊。

开着开着前面有两个叉路口,一个是开往市里的路,水泥路,平整理很。另一条是开往乡下的路,是石子路。拖拉机的底盘高,别说石子路,就算是黄土路,一样能通行。

“孙组长,接下来咱们怎么走?”

杜思苦问。

应该要去乡下的生产队的,但是,刚才听孙组长说了一嘴,说要去农机管理部门。

“先往水泥路走,农机管理站就在那边。”孙组长把手上的资料整理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用档案袋装好了,“咱们把你的申请资料交上去。”

“好。”

杜思苦开着拖拉机就往水泥路那边去了,行驶了大概十几分钟,她看到了孙组长说的农机管理部门了。

门口挂着农机管理站的牌子。

后面是刷了白墙的两层大楼,门口是大铁门,开了一边的门,旁边有个保卫亭。

“小孙,你留在这里,小杜,你跟我进去。”孙组长领着杜思苦进去了。

小孙在留在外头看拖拉机。

孙组长来过这边很多回了,在农机管理站早就混了个脸熟。

孙组长交了资料,跟大家介绍着杜思苦:“这是小杜,我们拖拉机厂的新人,年纪轻轻的就会开拖拉机了,这次过来就是要考个驾驶证。这次长和大队那边忙不过来,让我们派人过去………………”

孙组长跟农机管理站的人聊了一会,意思很明显,让这边帮忙加急办,小杜这边还要好几个生产大队要去呢。

是去干正经事,收粮呢。

“孙主任,你放心,你们厂的我们肯定加急办。”农机管理站的人把杜思苦的资料放到了最上面。

收粮是最要紧的事。

“您们这边有没有临时的拖拉机驾驶证啊?”孙组长又问,“我想着下了乡,怕那边村民不放心。”

农机管理站的人有些为难了。

杜思苦一听,立刻把小赖开的机修厂拖拉机手的证明信递了过去,“同志,您看看这个,有了这个证明信能帮我办一张临时的证吗?”

机修厂的拖拉机手!

农机管理站的人道:“行是行。”不过,他不确定的看着杜思苦,“你真会开?“

杜思苦往外面一指:“我们厂拖拉机就是我开过来的,要不您跟着我出去,我开给你看看。”

还说呢,“我不光会开,还会修呢。”

“走,去看看。”

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站起来就跟着杜思苦走了出去。

孙组长紧随其后。

心里琢磨着,这小杜准备得还挺齐全,办事能力可以啊。

要是有机会的话,还真可以把小杜调到拖拉机厂来,又会的开拖拉机,又能修车。

还这么年轻。

杜思苦坐上拖拉机,熟练的开了两圈,给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看。

向前,转弯,刹车。

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点点头,这位叫杜思苦的女同志看着小,户口本上年纪也小,但是这开车的手艺是真不错。

他又问了一些杜思苦拖拉机的机械常识,以及交通规则。

临时抽问的,问的还是一些难点题。

都是昨天那三本书的内容,杜思苦一下子就答出来了。

那三本书她现在可是会背的。

“行,这临时驾驶证我现在就给你办。”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笑着说,“你这要是正式考,也不是不愁的。’

肯定能拿到驾驶证。

杜思苦跟着工作人员进去了,再出来时,手上拿着的正是纸质折页的临时拖拉机驾驶证。

上面班还有机农机管理局的章子。

之前机修厂的证明信也还给杜思苦了。

杜思苦把信跟临时驾驶证放到了一起,贴身放着。

“拿到了?”孙组长问。

杜思苦点头:“拿到了。”

接下来去生产队帮忙就没什么可担心了。

杜思苦信心十足。

“走吧,咱们再回到刚才那条石子路上,长和大队就在那边。”孙组长指路。

拖拉机继续出发。

机修厂。

袁秀红回来了,三轮车已经还给邻居了,邻居还把她夸了一顿,说车子洗得特别干净,轮胎气也打得足。

说得袁秀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是坐公交车回机修厂的。

袁秀红去了仓库。

“小袁,卫生所那边说让你过去一趟,仓库这边的事先放放。’

“好。”

袁秀红去了厂卫生所。

卫生所这这边有三个病人,小谢医生一个人忙不过来。新来的黄护士扎针技术很一般,是今年才分过来的新人,卫生所的病人一多,黄护士就手忙脚乱的。

厂卫生所本来还有一个向医生,他在这边干了五年了,医术更好,只不过最近像是有什么事,老请假。

同样的,经验更足的罗护士家里有事,今天请假了。

这不,就赶紧托人带了口信去仓库那边,要是袁秀红同志来了,让她赶紧去厂卫生所帮忙。

“秀红,你可来了。”黄护士赶紧把针头递过去,“这人血管太细了,我这针扎了三回,都没扎进去。”

要打针的那人看到袁秀红也是松了口气,“小袁,你来吧。”

袁秀红认得这人,姓汪,她之前救过这位汪阿姨。

一来一回的算是熟了。

汪阿姨人不瘦,应该说有些胖,但是血管细得很,不好扎针。

“等我洗洗手。”袁秀红去后面洗了手,擦干净后戴上手套,拿止血带系到汪阿姨的手上,“汪阿姨,握拳。

“好嘞。”

汪阿姨紧紧握住拳头。

袁秀红拿棉签沾了碘酒,消毒。

再一针扎进去。

很顺利。

一扎就进去了,也不痛。

汪阿姨很满意,“小袁,你怎么就不喜欢卫生所呢?你看你这手艺不来卫生所真是可惜了。”

袁秀红解开了止带系,笑着道,“我就喜欢清闲的工作。”

厂卫生所这边有时候清闲,有时候忙到半夜都歇不了。

汪阿姨这边解决了,旁边还有一个扶着额头嚷着头疼的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儿所的冯所长。

早上庞月虹带着一堆的东西回了托儿所,还说要住下来。

庞月虹还说了,她要把托儿所当家,她在这边好好干。

决不会让冯所长失望。

冯所长听得头都要炸了。

这小庞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昨天小庞可是答应她的,以后不来托儿所了,这到第二天就变卦了。

这人怎么能这样?

冯所长气得头疼了一下午。

她还不好叫保卫科的过来把庞月虹赶走,毕竟庞月虹现在还是托儿所的正式工,厂里也没有开除庞月虹。

这叫什么事。

结果,下午又收到了三封投拆信。

冯所长的头疼了一下午,这受不住了,就来卫生所了。

“谢医生,你给我开点止痛药吧。”

“这边止痛药用完了,向医生已经去买药了,你等两天吧。”小谢医生说道。

止痛药也没有,这可怎么办。

冯所长怕自己晚上睡不着,以前也有过头疼,不吃药好不了。

汪阿姨突然道:“小袁,你不是会扎针吗,要不你帮冯所长试试。她这头疼,是老毛病了,要是不没止痛药,今天晚上一晚上可睡不着了。”

袁秀红愣了一下。

其实中医最近处境不太妙,她都不想让人知道她会针灸。

但是这次也没拒绝,只是告诉冯所长:“我就是看别人扎过,但是不熟,您要试试吗?”

“试试。”冯所长赶紧道。

先试了才知道有没有用。

厂卫生所是有针灸的工具的。

黄护士把针灸工具搬了出来,递给袁秀红。

袁红秀找到火柴点了酒精灯,拿出针,针尖在酒精灯上面烧一烧消消毒,然后再看准穴位下针。

她在冯所长的头上扎了三根针。

“还疼吗?”

冯所人惊奇的发现:“好像不疼了。”

么有效啊。

比吃止痛药还快呢。

汪阿姨笑着说:“你看看,我就说小袁有本事吧。”

“那是,“黄护士附和着,“可惜秀红不肯过来帮忙啊。”厂里那么工人,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卫生所,这病人哪看得过来啊。

小谢忙完那边的病人,过来正好听到这句话,于是对汪阿姨道,“您跟厂长说说,让小袁调过来呗。”

跟厂长说?

汪阿姨认识厂长啊?

都不是一个姓呢,不是亲戚吧。

袁秀红有些意外。

汪阿姨摇头:“这次只怕不行。”

前几天她跟老彭提过车间太辛苦了,就把小袁红调到仓库当库管了,这才过去又要调动,只怕她家老彭心里不舒服了。

到时候对小袁不好。

书店。

杜家老三来书店了,他去过图书馆了,拖拉机有关的书都被借走了。于是就想着到书店看看,这边有没有存货。

这次他绕了个远,到小唐姐姐的书店来了。

他是想着,起码算半个熟人,这书不能不买,让他先在书店里看看。

杜家老三一进门唐小堂就看到他了。

这杜家的人怎么又来了,礼都送过去了,小唐的东西也拿走了。

这次过来有事?

唐小棠打量着杜家老三,没进煤厂就是干净,等日后进了煤厂,跟个头似的,再怎么洗指甲缝里都是黑的。

“杜三哥?”

“咱们同岁,你叫我社全吧。”

唐小棠问:“你过来是买书的?”

“你这边有拖拉机的书吗?”杜家老三问。

“有。”唐小棠带他去了农具机械工具书那边,很快就抽了两本出来,“你看看是不是这两本?”

杜家老三看着上面的书名,跟杜思苦信里的书名对比了一下,是这书名。

就是少了一本。

杜家老三:“我能在这看看吗?”

唐小棠一下子就懂了,这小子是过来蹭书看的。

行吧。

“你看吧,我们这边五点下班。”

“谢谢大唐同志。”杜家老三看过标价,一本五块钱,一本一块多。

拿是能拿出来。

只是他现在搬到冰棒厂那边了,要花自己钱了,得节省着用。

什么大唐。

“我叫唐小棠,不叫大唐,不行你叫我唐同志。”唐小棠不高兴,正准备走,忽然又回头问道,“你家隔壁那个叫沈洋,离婚了吗?”

沈大哥啊?

杜家老三想了一下,“应该没有分开吧,像是和好了。”听他妈说的。

和好?

这是搞笑吗!

唐小棠不可思议:“他媳妇不是跟一个革委会的小领导在一起了吗,还能复和?“

这会子,那革委会的小领导都上那女的家去提亲了吧。

杜家老三看着唐小棠,打量了一番:“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唐小棠自觉失言,赶紧找补:“买东西的时候碰到了。”多的就不说了。

总不能说是梦里看到的吧。

她前一阵开始做梦,一开始这梦还断断续续的,后来就连上了,到现在,已经梦到后面多少年了。

至于她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那肯定是梦里她跟沈家人扯上关系了啊。

杜家老三拿着拖拉机的书看了起来。

脑子里不时闪过唐小棠刚才说过的话,隔壁大哥的前媳妇跟革委会的小领导好上了。

沈大哥知道这事吗?

沈大哥是个好人,上次还把自行车借给他用。

会不会是那个何的两头骗呢?

想到这,杜家老三有些坐不住了。

杜家。

杜得敏吃饱喝足,去了冰棒厂,她打算对着冰棒厂混混时间,晚上再回家。

她走时不忘提醒社奶奶:“妈,你记得去接文秀放学啊。”

杜奶奶:“文秀就比老五小一岁,她来铁路中学好几天了,这上下学的路应该认熟了。又不是小孩子,哪里还用去接。”

杜奶奶锤着酸痛的腿,有些走不动了。

杜得敏道:“那您帮着看着点。”

说完便走了。

唉。

杜奶奶看着得敏的背影,叹了口气。老爷子有一点说对了,得敏这么大个人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这么些年都没什么长进。

也不知是好是坏。

杜思苦三人到长和大队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

其实真正说起来,长和大队算是在阳市的远郊,不算特别远。

刚才从岔路口开过来,还不到一个小时。

“孙主任,可算是把你盼来了!”长队大队的鲁队长带着大队的人过来了迎接了。

他们早就听到拖拉机的引擎声了。

“鲁队长,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小杜,杜思苦。我们拖拉机厂的女拖拉机手,这次就是她来帮你们收割稻谷。”孙组长(大队的人喊孙主任)又给杜思苦介绍长和大队的人,“这是鲁队长,长和大队的田多,他们可是交粮大户,这次他们大队收割排在第一位。”

长和大队的田多,产的粮食多,上交的公粮也多。

市粮食局那边早就叮嘱过了,这拖拉机厂要优先考虑长和大队的抢收问题。

“鲁队长,你好。”杜思苦伸出手。

鲁队长热情的跟杜思苦握着手。

心里却是迟疑,这小姑娘太年轻了,真是拖拉机手吗?

会开拖拉机吗?

要不是这小杜是孙主任亲自送过来的,鲁队长都担心拖拉机厂是不是随便派了个人过来糊弄他们。

“天还没黑,要不现在就开始收割吧。”鲁队长提议。

他要趁着孙主任在,看看杜思苦的水平。

“小杜,你看看拖拉机还有没有油。”孙组长对杜思苦说道。

还有柴油,就是不多了。

杜思苦把拖拉机上的备用柴油加到了拖拉机里,这下差不多满了。

“孙组长,现成就下田收割吗?”杜思苦问。

“你是要累的话,可以歇一会。”孙组长说完,看了眼鲁队长。

还歇一会?

鲁队长打量杜思苦的眼神更加怀疑了。

“不用,我不累。”杜思苦问孙组长:“就这样直接收割吗?”拖拉机上的配套收割刀片早上出来的时候,孙组长没让带,说用不上那个。

“长和大队这边有联合收割机,等会你用拖拉机牵引收割机就行了。”孙组长说道。

和大队早就租好了收割机跟割晒机。

在大队里仓库里。

会得抬出来。

“不用这么费劲,我跟你们一趟,到时候把把收割机拖出来。”杜思苦上了拖拉机,把行李都交给了小孙,又跟孙组长说道:“孙组长,晚上我们是住在大队吧,要不让小孙把东西先放过去。”

等会要去田里了,这行李万一被震下来了可就不好了。

“鲁队长,你这边给安排个住处吧。”孙组长指着小孙,“这是我侄儿,你多多照顾一下。”

鲁队长一口答应:“那是必须的。

他还说这憨头憨脑的小子是谁呢,原来是孙主任的亲戚。

关系户啊。

杜思苦启动拖拉机引擎后,打开水壶喝了口水,然后开着拖拉机去了长和大队的仓库。把收割机给拉了出来。

之后开到要收割的田边,直接下田。

田埂跟路面之间有高度差,就这么下去杜思苦心里还有点打鼓呢。

在鲁队长火热的目光下,杜思苦还是把拖拉机开下去了。

她知道鲁队长这会还不信任她,没关系,把稻谷都给收割了,这信任的大门也就打开了。

在鲁队长看来,这小杜开着拖拉机下了田,一气呵成。

技术太牛了。

收割起来更牛,这小杜开着拖拉机在田间就跟玩似的,尤其是到割到田那头的时候,一个拐弯,又过来了,继续收割。

小孙跟孙组去放行李了,没一会,孙组长回来了,小孙还留在那边,小组长没让小孙过来。

长和大队的鲁队长虽然说人不错,但是这大队的村民怎么样孙组长是不敢保证的,这头一回来,还是谨慎点好。

孙组长安排小孙在歇的屋子守着行李。

小杜带的东西挺多的,他怕那些不长脑子的村民惦记,到时候摸走几件可就不好了。

这人性不好说。

有淳朴的,也有那贪心的。

鲁队长看到孙组长过来,赶紧过去夸道:“孙主任,这小杜真不错啊!”瞧瞧,这才一会的功夫,这块田就收割大半了。

真好。

这拖拉机就是好用。

“要是人不行,我也不敢给你送过来啊。”孙组长笑着道,“鲁队长,你们这边收割得二天吧,小杜跟我家小孙在这边,你可要多照顾啊。当初可说好的,包吃包住,这事没错吧。”

“包吃包住肯定没问题,可孙主任,两天太少了,五天怎么样。我们不光要收割还要割晒啊,割晒机我们也租了。”鲁队长想着法的把时间拉长。

两人就这事商讨了起来。

铁路家属大院。

杜奶奶走一步歇三步的终于回到家了,在院子里坐了好一会,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屋贴膏药去了。

杜母下午带着于月莺出了趟门,去供销社买布去了。

扯了三尺布,准备给于月莺做个上衣。

布料样式是于月莺自己挑的,就是这三尺布她觉得太少了,怎么着也得五尺吧。

姨妈非说布票不够。

月莺也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想想法子了。

杜母一回来就闻到膏药味了。

看来婆婆回来了。

杜母把东西一放,去了杜奶奶的屋子外头,“妈,你在屋里吗?”

杜母在外头喊了两声。

困倦得睡过去的杜奶奶被这声音吵醒了,慢腾腾的起身出来开门。

杜母一直站在门口没走,她听到屋里的动静了,等了一会,门开了。

“又怎么了?”杜奶奶声音都没什么力气。

“妈,老三要谈对象了,”杜母看了眼在那边假装忙活正在偷听的于月莺,挤进壮奶奶的屋里,关上门,“你知道谈对象是要花钱的,我那存折你该还我了吧。”

之前说是怕她花钱补贴娘家妹了,现在人早走了。

这补贴无从说起。

杜奶奶迟疑了一下,这彩月妹妹的女儿不是留在这了吗?

万一呢。

杜母不高兴,“妈,你捏着我的钱不放,是不是想给得敏用啊?”

要不然这老太太怎么把她的钱捏得那么紧。

老爷子可是有退休金的,老两口应该有存款才是。

这话杜奶奶可不爱听,沉了脸:“胡说什么,你妹妹有工资,哪用我补贴。”

她帮老大两口子管着钱,就是怕他们瞎花。

“那就好。”杜母继续说道,“存折您想拿到什么时候,要这老三结婚这彩礼钱喜酒钱你出?”

要是能不动存折里的钱,让老两口出这钱,那她这存折愿意放到老太太这。

杜奶奶听了一会,这才转过弯:“老三找对象了?”

杜母道:“隔壁小刘说的,那姑娘长得斯文秀气,来过家里了,爸还见到了,说是满足得不得了。”

你没见着?“

“我早上出门买菜去了。”

找对象是好事。

杜奶奶转身找存折去了,同时不忘问:“老三的工作怎么样了,你问过有胜(杜父)吗?可别把老三的人生大事给耽误了。”

这工作好不好,工资多少钱,关乎着以后成家的生活质量。

这可马虎不得。

“估计是不成了,到时候让他再打听打听别的吧。”杜母提到这事也是叹气。

炉工虽然累,但是干上一年,就能涨工钱,而且后还可以升副司机。

司炉工被老卫的小儿子给抢去了。

这工作偏偏就没了。

杜奶奶听着心里叹气。

老头子倔得很,不肯给孙子们找个好工作。老大是工作调动,离家远远的,老二是堵了气不回来。就剩老三个人孩子在家,再不给找工作,要是耽误找对象……………

奶奶决定晚上劝劝杜爷爷。

这可是亲孙子,有血缘关系的,怎么偏偏只帮外人的忙,不顾家里孩子的死活呢。

杜母等得有些急。

这找半天了,怎么还没找到存折?

“妈,找着了吗?”

“另急。”杜奶奶又翻了另外的抽屉柜子,又不在?

她明明记得是放在这一块的。

怎么不见了呢?

杜奶奶找了很久,她跟杜爷爷的私房钱都给找出来了,愣是没找到杜母的存折。

这真是怪了。

谁来她的屋摸东西了吗?

杜奶奶越想越不对,她转过身,狐疑的看着杜母:“你没自己拿回去?”

这说的干什么话!

杜母:“妈,你不会是不想给了,随便找个理由吧。”还赖上她了。

“我可没拿。”

再说了,她有老太太这屋的钥匙吗?

老三从书店出来,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还是回趟家。

要是沈大哥在铁路家属楼这边,他就把今天从唐小棠那边听到的消息告诉沈大哥,要是在粮食局,那就没办法了。

老三一路心事重重。

到了铁路家属楼,正往沈家走呢,就听到自家那边传来了极大的争吵声,好像是他妈又跟奶奶吵起来了。

老三没仔细听,也不知道两人在吵什么。

杜家老三到了沈家门口:“刘姨,事沈大哥今天回来了吗?”

隔壁。

于月莺时时盯着沈家的动静,看到老三在沈家门口,赶紧过去。

“不知道呢,你有事找他?”

“不是什么大事,沈大哥要是不在,我就回去了。”杜家老三往外走,刚转身,差点跟于月莺撞了个正着。

“表姐,你怎么在这?”

“我在院里看着像你,过来瞧瞧。”于月莺嘴上是这样说,可眼神却是往沈家看。

杜家老三往自家走。

于月莺又多瞧了两眼沈家,确定沈洋没回来,这才跟着杜家老三回了杜家。

杜母存折不见了,杜奶奶非说是杜母自个拿回去了,为这事吵起来了。

杜母气得晚饭都没做。

都饿着吧。

粮食局。

沈洋在局里加班呢,传达室那边送来口信,“小沈,你家里人说有急事找欠,让你回家一趟。”

急事?

能有什么急事?

沈洋心里虽然不太相信,可又真怕家里谁出了什么事,或者生病了。

工作一收,赶紧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沈洋到了家,冲进屋里,一看爸妈,都好好的。

他松了口气。

然后问:“妈,你还打电话去我单位了,什么事啊?“

“隔壁杜家老三说有急事找你呢,你去瞧瞧。”刘芸说道。

她就是一个借口把儿子叫回来。

沈洋半信半疑的去了隔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