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六零年代机修厂 > 48、048

六零年代机修厂 48、048

簡繁轉換
作者:白静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杜思苦两人起得早,到机修厂的时候还不到八点。

“小杜,你怎么又回来了?”保卫科的同志很吃惊,不是昨天才走吗?

家里人病重,不得守几天?

“人救过来了,没事了,”杜思苦道,“大哥,大门打开一下,我把拖拉机还给维修部。”得把拖拉机开到厂里头。

保卫科的人赶紧开了中间的大门。

不忘问:“你不用回家照顾?”

“我爸请了长假,他说他来照顾,”杜思苦解释道,“病的是我爷爷,我一个女的,毕竟也不方便贴身照顾。我们走了,回头见。”

机修厂路很宽。

拖拉机都能开到女工宿舍去,当然,这只是说说。

杜思苦准备把拖拉机开到食堂,“秀红,你去食堂吃点东西,不用管我,总务那边应该给我批了假,我回头自己过去吃。”

袁秀红:“思苦,等会。咱们先不去食堂。先去仓库,我有东西要放仓库里头。”她指了指自己的工具箱。

她准备把东西藏到仓库里头。

这东西放宿舍不安全,仓库那边东西特别多,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好。”

杜思苦把拖拉机开到了仓库,袁秀红先跳下车,杜思苦把工具箱递过去。

袁秀红接过工具箱,“你去还车吧,我等会自己去食堂。”

杜思苦点点头。

袁秀红速度极快的往仓库大门走去。

她是库管,有钥匙。

仓库这边的同事都是踩点上班,这会都没来呢。

杜思苦之后就把拖拉机开往维修部,路上碰到小何了。

小何直接上了拖拉机,让杜思苦捎他回去。

他纳了闷了:“你怎么又回来了?你家这病人,现在怎么样了?”昨天广播说重病,一般人听了,都觉得人应该是不行了。

怎么今天就来了?

杜思苦:“救回来了,现在病情稳定了,家里有我爸妈照顾,就让我回来上班了。”她还说了一句,“医院还是挺花钱的。”

噢。

那小何明白了,生病住院,这钱确实不经花。

小杜回来上班赚钱了。

也该这样。

杜思苦问他:“你们跟农机厂一块修拖拉机,谁赢了?”

“当然是我们厂!”小何一脸骄傲,“你不知道,我们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就守在路口,有过来修拖拉机的,我们就给哄到我们机修厂这边了………………”

而且,还有人更聪明些,四处打听,知道有的机器了,主动上门修。

这都算在修理数量里了。

总数他们机修厂是赢的。

不过,小何又叹起气来:“就是最后上台讲话的时候,咱们口才不如农机厂的,我瞧着主务的脸色好像不太好。”

“个人先进谁得了?”

“有三个人,提交上去了,这奖还没评下来。”

小何资历浅,这次没他。

杜思苦眼看着维修部到了,把拖拉机开了进去,随口一问,“有人认识的吗?”

“当然了,咱们小组的舒展评上了。”小何嘿嘿一笑,“本来还想让你猜的!”小杜竟然先问出来了。

舒晨会焊工,又会钳工,技术确实不错。

小何还悄摸说呢:“你不知道,修拖拉机车头那会,评审小组的人给他加了不少分呢。”

也算是沾了他们小组的光。

“这拖拉机停哪?”杜思苦问。

“等会,”小何左右一看,见没人,“小杜,你让让,我坐中间,你教我怎么开。“

就没这么巧的。

教车的时候,小杜在。

这会又没人,场地大,小何正好学两手。

杜思苦事先说好:“最多二十分钟,等会我还要去趟总务。”还得去食堂吃东西,昨天折腾了大半夜,今天又早起。

现在肚子还挺饿的。

“不用二十分钟,十分钟就够了。”小何说道。

再过十分钟,他师傅就该来了。

拖拉机上零件小何熟得很,他现在缺的就是开车的技巧。

“启动的时候要踩油门,方向盘……………”

杜思苦教得很认真,尽量用简单的话让小何听懂。

这一踩,一转,小何还真把车开起来了。

“停停停,踩刹车,别撞上了。”

“慢点,你油门踩狠了。

这开着开着,小何觉得自己也成半个拖拉机手了。

嘿,感觉他会了。

十分钟终于到了。

杜思苦摸了把汗,从拖拉机上跳下来,教人开车这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比她自己开车还累呢。

小何依依不舍的下来了。

杜思苦问:“小何,这柴油是什么价?”昨天加今天,一共开了五个多小时,一小时得费几公斤柴油吧。

“一毛钱一公斤。”小何说,“你给个一块钱算了。”

杜思苦看了一下油箱,摸出了二块五毛钱,递了过去,“车上的备用油我都给用了,这油我也不知道哪有卖的,你就辛苦些,自己买。”

“太多了。”小何抽了两块钱。

杜思苦把五毛钱收回来了,然后指着拖拉机上说:“卡座下面的工具箱里有瓶罐头,特意留给你的。”

“小杜,你家里困难,跟我客气什么。”

小何上拖拉机就在把罐头拿下来还给小杜。

杜思苦:“昨天我看到一箱子,十二瓶呢,家里的。”

十二瓶!

那小何就不客气的收了,“那就多谢了,柴油的事你放心。”他会买好的。

杜思苦走了。

去食堂。

肚子已经在咕咕叫了。

总务。

宋良一早就来了总务,他这边有点事找顾主任。

“你想把户口转过来?”顾总务问,“办过吗?”

“没办过。”

顾主任是知道宋良加入了机修厂轻量化柴油机的开发计划的,这小宋是厂里彭科长挖过来的技术人才。

得多上心。

顾主任就把迁户口需要的东西告诉了宋良。

写得很仔细。

宋良都记下来了,同时也拿到了机修厂这边准迁证,跟工作证明。

他问:“最近厂里有办户口的吗?”

还真有一个。

小杜。

顾主任道:“倒是有一个,只不过昨天她家里出了点事,这会人不在厂里。”

刚说完,就传来了敲门声。

宋良见顾主任这边忙得很,站起来告辞。

“进来。”

敲门的正是杜思苦。

听到顾主任说进来,她就进来了。

“小宋,等会。”顾主任把走到门口的宋良喊了回来,“这位小杜就是前一阵把户口从家里迁过来了,你要是有不懂的,就问问她。”

小杜迁户口这事办得特别快。

一般迁户口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啊。

“小杜,这位是宋良宋技术员。”顾主任给两人介绍着,“小宋,这位是杜思苦,她是一车间的。”

杜思苦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宋良。

迁户口?

这事她还真熟。

宋良朝听到杜思苦三个字,愣了一下。

他记得昨天广播里说的家人病重的那位就是叫杜思苦。

是眼前这位吗?

宋良:“你好,小杜同志。”这位小杜同志他们是第二天见了,之前在食堂见过的。

“宋同志,你好。”

杜思苦跟他点了点头,男主角三个字倒是没了,不过,下面多了一行小字,女二即将出现。

女二?

还有女二,难道是在他们机修厂?

杜思苦有点好奇,但不多。

“小杜同志,迁户口的事我没办过,到时候可能会麻烦你。”宋良说。

“这挺简单的,只要我在厂里,且不忙,肯定会帮忙的。”杜思苦决定看情况再说,先答应,要是宋良这边麻烦事多,那她就忙,没空。要是宋良这边没什么麻烦事,那她会当一个好同事,提供帮助的。

不过女二啊。

会是谁呢?

宋良走后。

杜思苦抢在顾主任问她之前,说了:“我家人救回来了,我可以回来上班了。”

昨天那个大广播,只怕全厂都知道了。

从进机修厂开始,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会问一句她家时的情况。

顾主任:“我还说你会晚点过来,今天给你批了假,算是把国庆两天都给补上了。你是要销假还是上班吗?”

“国庆的假。”不扣工资的。

杜思苦:“那我还是休一天,我昨天忙到半夜,今天早上天没亮就起来了,开着拖拉机过来。”

累死了。

更别说昨天下午还在外面溜达了一圈。

顾主任:“行,那就休一天,接下来一周你可就没假了。”

杜思苦觉得没问题。

顾主任:“刚才那位宋良同志,是咱们厂新来的技术员,厂里要重点培养的。他户口这事你上上心,但是他问你,你知道的,都告诉他。”

杜思苦:“好。”

答应肯定要答应的。

话说完了,顾主任见杜思苦还不走,就问,“还有事吗?”

“主任,有。”

“你说。”

“我有一个想法,咱们厂有拖拉机,想学拖拉机的人不少。我觉得咱们厂可以开一个拖拉机培训班,多教几个拖拉机手出来。等明年不管是收粮,还是送货,咱们厂可用的人才就多了。”杜思苦继续说,“如果培训班办理好,咱们还可以招收厂外的人过来学习,他们付学费,咱们教上一个月......”

这事是杜思苦早上想发的,一呢,昨天小何跟小赖帮了忙,他们想学开车,这算是报答。

二来呢,也可以把三哥塞到厂里来学开拖拉机。

她是厂里员工,到时候还是教开车的师傅,把三哥塞进来这边不至于不同意。

实在不行就给个内部员工价………………

顾主任盯着杜思苦看了一会:“我看你就是闲不下来。”

这事,别说,还真不错。

杜思苦:“我就是想为厂里多添点人才。”

“这事我记下了,回头看上面领导怎么说。”顾主任道,“扫盲班的事你可别忘了,你排在周三。”

“好。”

杜思苦只记得几号,可不记得今天是周几,回头翻翻日历,食堂好像就有日历。

她从总务出来,去了车间。

“小杜,你家里人......”

“好转了。”

“小杜,你怎么今天就过来了?厂里没给你批假?”

“批了一天。”小杜问,“肖哥在吗?”

杜思苦昨天从纺织厂买的毛线,肖哥应该带回来了。

“这呢。”

一个平头小伙子站在杜思苦跟前,他上半张脸有点黑,眼角还有褶子,下半张脸倒是挺白的,尤其是下巴那一块。

跟上面是两个色。

“我就是你肖哥!”肖哥黑着脸,“你瞧半天了,还没认出来啊?”

杜思苦真没认出来。

昨天留着胡子的肖哥,一脸苍桑,像是过了半辈子的人,今天这位留着小平头的,说实话,除了黑点脸上的褶子多点,还挺像年轻人的。

尤其是这张偏圆的脸。

“老肖,哎哟,现在得喊小肖了吧,你这威猛的大胡子怎么给了?我刚才瞧见都不敢认。”

车间的人打趣肖哥。

这一捣鼓,这肖哥起码年轻了十来岁。

肖哥这是受了刺激吧。

杜思苦没敢问。

不过,毛线还是要拿的:“肖哥,我那毛线你带回来了吗?”

“带了,你中午过来拿。”

“好。”

医院。

文秀早上找到了三表哥,让三表哥带着她去买了药,医院的药齐全一些,但也更贵一些。

杜家老三觉得,要不还是去大院那边的卫生所买,会便宜一些。

“表哥,我带了钱。”文秀从口袋掏出不少钱,有五块钱,有大团结,还有两元的,一元的,零零碎碎的,足足抓了一把呢。

“哪来的?”

“我妈衣服口袋里的。”文秀昨天收拾衣服翻到的,还有夹在书页里的,她都给拿来了。

还有她的压岁钱。

她妈的钱她没有拿完,存折里的就没动。

主要是她不会取。

她书包里还有一包红糖呢,是姥姥给她妈买的,就在屋里。

之前姥姥给了表哥他们红糖,她妈吵着也要了一份回来,还有果糖,都有。

都装进了文秀的书包里。

家老三:“等回家,你只怕要挨捧。”

随便拿大人的钱,还不说,这要他干这事,他爸得把棍子抽。

上回他拿他妈那钱是奶奶在前面顶着,所以才没事。

“我不怕。”文秀咬咬牙,“我要给我爸冶病。”大不了就是被她妈骂一顿。

她妈舍不得打她的。

既然有钱,那就好办了。

买药。

冶咳嗽的,冶发热的,冶风寒的…………………

还有消炎的。

杜家老三都给买了一些,正好杜爷爷杜奶奶住院,借着两老的名义买药,方便得很。

文秀不光买了药,还买麦乳精。

医院竟然有卖的!

三块钱!

医院营养科就有卖的。

文秀想买三瓶,被杜家老三拦住了,“寄包裹还要邮费的。”

就买了一瓶。

可就算是这样,也只剩一块六毛钱了。

杜家老三算着邮寄的费用,上次给他二哥寄东西,就花了五块钱。

等会。

杜家老三现在手里有十块钱,再买一瓶麦乳精送给邮局的那位走人情,还能剩下七块钱,加上文秀的一块六毛钱,付加急包裹的费用应该够了。

麦乳精一罐会不会太少了?

杜家老三琢磨了一会,去了杜爷爷的病房:“爷爷,罐头还有剩的吗?”再加一瓶罐头,应该够了。

杜爷爷已经起来了,他打算今天就回家。

不过这事他还没有跟孩子们说。

杜爷爷问老三:“有倒是有,你要喝?”他是打算留给老婆子喝的,等回去以后再买。

老三这会想喝罐头啊?

“不是。”杜家老三沉思片刻,觉得给姑父寄东西这事还是得跟爷爷说一下。

文秀是偷偷从姑姑那拿钱的。

回家只怕要挨打,要是有爷爷护着,小姑就没办法了。

“爷爷,是这样的,昨天看到了姑父的来信。姑父好像在农场病了,文秀想寄些药过去,”杜家老三看着杜爷爷说,“她一个学生,手上也没钱,昨天就在小姑那翻了一点钱出来,刚才全买药了。”

杜爷爷一下子沉默了。

小郭。

是他家得敏对不住人家。

杜爷爷手放在胸口上来回动着,给自己顺气。

得敏的事他现在不能想,这一想又该生气了。文秀是好孩子,知道心疼她爸。

杜爷爷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这钱是昨天杜爷爷的老朋友们过来看他,塞到他口袋里的。

一人一块。

一共五块钱。

杜爷爷把钱递给老三,“你先拿去用。”

然后又拿了两瓶罐头出来,“都给寄去。

“爷爷,罐头容易碎,不好寄。”杜家老三接过罐头,“听说农场那边对成分不好的人管得严。这罐头我是想拿去给邮局的一位朋友(老四朋友的姐姐),看那边能不能帮个忙,把东西送到姑父手上。”

“我跟你们去。”

“爷爷,您就在这好好休息,这事我能办,真的。”杜家老三可不敢带着爷爷去邮局。

这会没画,得走过去。

杜爷爷想去。

杜家老三看到救兵了:“爸,爷爷想出门,您快拦着他。”

杜父手里端着肉丝面条,飞奔了过来。

这是给杜爷爷买的吃的。

杜爷爷昨天嫌粥没味,今天杜父就去买了面条,加了肉丝的。

“爸,您怎么起来了,快躺下。”

杜家老三顺利离开。

他带着文秀去了余凤敏姐姐所在的邮局。

杜家老三进了邮局,找人打听,“同志,我找余凤娇,请问她在这吗?“

这邮局同志一听他是找余凤娇的,换上笑脸,带着杜家老三跟文秀过去了。

“凤娇同志,有人找你。”

余凤娇出来了。

她个子不高,笑眯眯的,看着很和气。

刚才有同事说有人找她,还以为是熟人,可这两人,她好像没见过。

“你是?”

杜家老三:“我妹妹是凤敏的好朋友,叫杜思苦,是这样的,我们有个包裹想寄出去,办加急。”说着把麦乳精跟两瓶罐头往余凤娇手上递,“这事还得麻烦您一下。”

刚才邮局引路那人提到余凤娇脸上就带了笑,看得出来,余凤娇在邮局还是说得上话的。

“你是小杜的哥哥啊。”余凤娇不能收这东西,“这东西我可不能收,你拿回去。”

她又道,“放心,一个加急的包裹,我这边能办。不过,我得说好啊,不能有违禁的东西,要不然查出来我这边可就难办了。”

杜家老三把东西放到余凤敏的工位,说:“我们是寄的用的跟一些药,没有违禁的东西,绝对没有。”

那何必找她呢?

余凤娇不太明白,“你们是有什么难处吗?”她和气的问。

文秀红着眼就要说自己父亲的事,杜家老三赶紧捂了文秀嘴。

这是邮局,人多眼杂的,没别说话。

杜家老三:“那地方有些偏,是农场。”

余凤娇一听就明白了。

农场。

东西倒是好寄东西,可能不能到收件人手里那就不好说了。

下放到农场的人,身份都不好。

杜家老三:“收件人是我亲戚,他病得很厉害,我们就想寄些药跟一点红糖过去。”他也不瞒余凤娇。

“我们就是想把东西寄到我亲戚手上,您这边能帮个忙吗?”

余凤娇琢磨一下,问,“你亲戚是干什么的?”

“教书的。”

铁路家属大院。

杜得敏早上收拾东西,发现她的钱少了。

少了足足十几块钱呢,还不算那些零零碎碎的,几角几分钱。

昨天就于月莺一个人在家。

这钱是谁拿的长眼睛的都知道。

杜得敏没找于月莺,她犯不着跟一个小辈吵,她直接找了要出门的杜母,“大嫂,有件事我跟你说说。

杜母道:“我要去贺家一趟,有事回头说。”

“大嫂,这事等不了,”杜得敏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把口袋全翻了过来,“我屋里的十几块钱不见了,昨天谁在家你是清楚的。”

杜得敏看了一眼从西屋出来的于月莺,向杜母,“这事你说怎么办吧。”

杜母眉头一皱。

小姑子看于月莺是什么意思?

怀疑这钱是月莺偷的?

昨天,好像也确实只有月莺在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