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第543章 贩盐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第543章 贩盐

簡繁轉換
作者:琼楼健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子铨毫不犹豫地点头。”好,我就去会会这几位。何时去?”

黄福说天亮之后就走。张子铨又问在什么地方,黄福说在汀州,张子铨想了想,又点头说好。

黄福接着反问道:“张大哥,你和马姑娘这几年怎么过的?”

张子铨道:“离开唐石谷后,我去了西川,想在那里起事,不料出了叛徒,起事失败,只好返回临安,在那里遇见了马姑娘,我们随后一同北上辽东。“

“去辽东做什么?”黄福脸上讶异。

张子铨想了想说:“我听闻忽必烈与草原上几个东道诸王不和,便看看是否有机会让他们互相争斗。没想到他们真的打起来了。

可惜乃颜实力不济,数月之后便战败,我和马姑娘只好回来,路过浙东时正赶上杨镇龙起事,我们也参加了。”

“那你们怎么会到这里?“黄福又脸上惊讶,”杨镇龙还在造反呀。”

张子铨叹了口气。“我本以为杨镇龙要立宋室后人,这才去参加,没想到他却自己称了帝,我和马姑娘便离开了。我们打算去泉州,路过宁德,这就遇上了你。”

黄福哦了一声,然后转脸看向马兮彤。

“我记得你和张大哥不是一起离开唐石谷的,你去了什么地方?”

马兮彤嘴唇一扁。“我回了广东,然后去杭州玩,就在那里遇上了张大哥。”

”啊......“黄福眨了眨眼睛,”我记得你是一个人走的。对了,后来那个毛道一说去找你了,他找到你没有?我记得那时他对你好得很,他......”

“不许再提他!”马兮彤立即打断。

黄福一愣,随即像明白似的哈哈笑道:“好,好,我不提便是......嗯,我记得那时你还有个小丫头,叫可儿,对不对?她在哪里?”

“我卖了。”马兮彤冷冷回答。

黄福又一愣。“可惜......那么梨花和高理呢?我记得他们一起走的。后来你遇见过他们没有?“

马兮彤沉默下来。她和张子铨乘船去辽东其实是为了接走小宋帝,梨花和高理也一起去了。没想到船在紫雾岛附近失事,梨花和高理不见了,这几年也一直没消息,应当是在翻船时就死了吧。

黄福见她不答话,又问了一遍。马兮彤这才回过神来,说没见过。黄福也没再多问,说天亮就要出远门,让她和张子铨好好休息,自己还有事要安排。

然后黄福就起身离开了屋子。马兮彤立刻问张子铨:”黄福怎么说要出远门?这个汀州究竟在哪里?“

张子铨回答,汀州是福建上四州之一,离宁德有四五百里。

马兮彤听了很惊讶。”这么远?那我们还去不去泉州了?“

张子铨脸上微笑,说汀州离宁德很远,离泉州却很近。

马兮彤这才放心,然后她想了想又问:”张大哥,刚才黄福说要造反,我听他讲得挺有道理,大哥的意思却似乎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

张子铨道:“我看黄福将事情想得过于容易,尤其山客一方。若真要起事,盐民船民虽精,人数实在太少,山客才是主力。可据草窗先生得来的消息,福建山客这两年人心思定,眼下未必是鼓动他们造反的时机。”

马兮彤点点头,可心中不以为然。她想,黄福既然要走几百里去会山客首领,那总应当有些把握。

......

天亮之后,黄福召集了几个干练的手下,就带着马兮彤和张子铨出发了。他们沿着一条山道向西走了十多里,然后就在路边停了下来。马兮彤以为要休息,谁知黄福迟迟不下令上路。马兮彤一问,黄福说在等人。

这一等就到了中午。马兮彤正不耐烦,随着不知哪里传来一阵吱呀吱呀的声响,山道上来了一支长长的队伍,竟有一百多人,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大多数每两人就用一根竹杠担着一支装得满满的麻布包,包上有字号和花押。

黄福带手下立即迎了上去。张子铨在后面小声对马兮彤说,这些袋子里装的是盐。马兮彤这才恍然,恐怕这就是黄福贩私盐的队伍。

可是,她一想又不对,那些盐袋上都有字号和花押,怎么看也不像私盐,反倒像是官盐。马兮彤也没多问。只见黄福和对方领头的一个人打了声招呼,就让马张二人过来。

黄福介绍说:“这位是广叔,这一路上全要听他的话,不是我的话。”

马张二人点头答应,就和黄福和他的手下加入了这支贩盐的队伍。整支队伍一路向西,走了两个多时辰后,山道边出现一座房子,前面有十多个官军在把守。马兮彤立刻紧张起来。

广叔却像没事似的朝房子走去。没过一会儿,他带着一个当官的和几个士兵回来。两人来到盐队前,广叔递上一叠票据。那当官的对着每一袋盐核对了票据,完了在盐袋和票据上都盖了戳,便下令放行。

盐队过了这道关卡,又走了一程,天色渐暗,队伍便在道边休息。

黄福笑眯眯地来到马兮彤身边,一边啃着干粮,一边问她走得累不累。

马兮彤说不累,然后叹口气道:“黄帮主,看来人家说你贩私盐,恐怕并非事实。你这明明是官盐呀。”

黄福哈哈大笑。“不,不,这些是私盐。”

马兮彤脸上迷惑。“你这些盐不都有票据?白天那当官的也验过了。”

黄福又是大笑,然后眯着眼对她说:“姑娘想知道这其中奥妙,就得先改改口,别叫我帮主。我也不是帮主,这儿的人都叫我福哥,你也叫我福哥吧。”

马兮彤脸上发红,觉得这两个字有点叫不出口。

黄福见她不肯,又劝道:“这也是为安全起见,你叫我帮主,要是让有心人听去,人家就知道我是头领。我不是说这一路上都要听广叔的么,你再看我这一身打扮,旁人就认不出我了。”

马兮彤一想也对,只好咬着嘴唇叫了声“福哥”。

黄福大喜。“那我就叫你彤妹了。”

马兮彤只好默认。黄福继续道:“我告诉你吧。一纸盐引是四百斤盐,平分成两袋装。盐场里出来便封了口,花好押。每只盐袋上都有字号,与引票上相符。一路上各个关卡都要核对盖章。”

“那你还说是私盐?”马兮彤脸上好奇。

黄福脸上微笑。“可我那一袋里装着三百五十斤,一张盐引可以卖七百斤盐。”

马兮彤嘴巴半张。“啊,这也行?盐袋不是在盐场里就装好花押的么?”

黄福哼了一声。“彤妹,你以为贩私盐光靠我们这些贩子就行了?盐场里没人可不行,而且这一路上各个关卡都已打点好。你以为白天那当官的看不出我这一袋里装了多少斤?”

马兮彤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私盐那么多,地方上得了好处的不知有多少。

黄福说完,一旁张子铨也凑了过来,开始问他有关福建盐场和贩盐的事。黄福一一作答,并时不时和马兮彤套话,一口一个彤妹叫得亲热。马兮彤虽然心中不喜,也没显露出来。

......

就这样,他们这支百多人的队伍一路向西走了七八天,每天都会路过至少一处关卡,每处都要验票盖戳。

黄福说,到了目的地,盐商卖了盐,还要拿盐引和空盐袋去当地转运司核实。马兮彤心想,管得还真严,怎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私盐还是照卖不误。

这天,他们过了最后一处关卡后,盐队却一分为二,其中七八十人担着盐,由广叔率领,继续前进。其余三十人,人手一根大竹杠,却只扛了几袋盐,并踏上一条岔道。这些人由黄福带领,

马兮彤问他为何要分开。

黄福说:“那些盐是要运到建宁府去卖的。宁德出的盐只该往那里卖,引票上一个又一个戳就是为了确保盐卖到指定地区。”

马兮彤指了指黄福身边。“那这几袋呢?”

“这几袋可以去汀州。”

黄福说完这句,就指挥手下上了路。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急行,一连走了三天。这期间黄福十分警觉,夜里也是一半人睡觉,一半人醒着。马兮彤也不自觉地变得很小心。

到了第四天中午,他们正在路上走着,两边山林里突然冒出五六十个人,拦住去路。这些人都是平民打扮,个个手里却有刀枪,为首的一个大汉挥舞手中刀叫道:“快把盐放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