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第510章 顺路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第510章 顺路

簡繁轉換
作者:琼楼健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马兮彤迷惑地睁大眼睛。

只听张子铨继续道:“我从大都南下时只想着寻你,后来在南方各地辗转,沿途所见倒让我另有主意。

兮彤,你可知忽必烈去年东征乃颜后,江南多地纷纷举事,广东福建不下十余州都有义军活动。不瞒你说,我找你时特别留意各处山寨,以为司空山破后你还会去那些地方。

岭南历来纷乱,若只是那里有事我也不会在意。可是后来我又去了浙东一带,如婺州,处州,温州等地,那里也同样有事,这却不同寻常,加之今夏杭,湖,苏,秀四州大水,江淮民饥,我以为江南必将大乱。”

马兮彤嘴巴一张。“张大哥,你是说江南可为?”

张子铨点点头。“因此,我想和你寻找杨四十时,顺路回泉州一趟,将少林寺银库中的钱财取出,以备急用。”

马兮彤吸了口气。三年前她和张子铨去过一次泉州少林寺,也是为了取钱买海船,不料银库钥匙却不知为何不灵,银库打不开,当时时间紧迫,马兮彤献出自家船只,他们才得以北上实施营救小宋帝的计划。

想到这里,马兮彤毫不犹豫地说:“那就去泉州吧,我和大哥一起去。杨少庄主......路上找不到就算了。”

张子铨一愣,又随即问道:“道一就在建康,是否?”

马兮彤连连摇头。”我说过不见他,就是不见!“

张子铨叹了口气,想了想又说:”可万一他找来这里......“

”他不会找来的。“马兮彤的脸一下子红了。

张子铨见状呵呵一笑。“就算他不找来,万一杨少庄主又改了主意,回到这里,我们却已走了......这样如何,我们把去向告诉梁道士,只说我们去泉州。”

马兮彤点头同意。于是两人收拾东西,然后向梁柱告辞,说要向东南方寻找杨四十,并会去泉州一趟。

......

就这样,两人下了茅山,然后取道湖州向南走,并一路打听杨四十的去向。可是几天下来,一点消息也没有。两人继续向南,又过了几天,眼看就快到杭州了。张子铨说要进城找周密。

“兮彤,你还记不记得和道一住在周府的时候?唔,草窗对我说起过......”

马兮彤连连摇头。“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上回在杭州时,你和周夫子来客栈找我,让我去他府上住......”

说到这里,马兮彤想起了她那时刚报了杀父之仇,不,是见到杀父仇人梁起兴在自己面前死去,之后官府怀疑上自己,自己只好和张大哥连夜逃出杭州。

紧接着,她又想起上回在司空山遇见那个庆元雪窦寺方丈的事,善来方丈说官府仍为这事在抓她,要她避开杭州一带。

于是,马兮彤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张子铨。两人一商量,很快,马兮彤住进城外一间客栈,张子铨一个人进了杭州城。

两天之后,张子铨回来了,脸上兴高采烈。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马兮彤觉得此人有些面熟。

”马姑娘,你可还记得在下否?“中年书生向她拱手,”数年前,西子湖畔,临安故宫......“

”啊,你是谢前辈!“马兮彤又惊又喜。

她和道一初到杭州时住在周密家,半夜有人拜访周密,就是这位谢翱,又名宋累。他曾与文天祥一起抗元,因此马兮彤与他一见如故,不仅和他一起去赴西湖诗会,还陪他去径山寺找妙高方丈说理。当然,道一也一起去了。

又想到道一的名字,马兮彤立即觉得心里一阵刺痛,马上提醒自己不许再想。谢翱陪张大哥来一定有事。

果然,张子铨对她说:”我在草窗家遇到谢居士,还听到不少官府的事。如今桑哥用事,正如当年阿合马一般威焰方炽。忽必烈在东北西北都在用兵,急需财用。

桑哥便投其所好,设置征理司,专治核追钱谷。凡仓库诸司,无不钩考。若民财不足,司钱谷者需以家财偿还。司钱谷者无不破产。传闻湖广钱谷刚刚偿清,桑哥又命十二台官,理算江淮四川甘肃等六省钱谷。“

谢翱在一旁连连点头。”桑哥为钱谷一事心急如焚,衙门中人凡稍忤其意,他便要打人板子。听说连赵子昂也挨了几十板子。“

马兮彤顿时眼睛一亮。”赵孟府给打了屁股?“

谢翱又点头。”对,桑哥说他上班迟到。“

马兮彤哈哈大笑。”活该!谁叫他去给元廷卖命......“

说到这里,她又想起听梁栋说道一也在建康保护那个史弼,不由心里又是一痛。

”好了,好了,不用说他。“张子铨适时接口道,”还是来说钱谷一事。

我以为,桑哥钩考钱谷,省官为免破产,必极力于民间征缴。民怨必然沸腾。因此,江南大乱可期。谢居士对我说,台州将要举事,以恢复大宋为号,传檄四方。“

谢翱又连连点头。”对,我在雪窦寺时听说,此番领头人姓杨名镇龙,宁海人氏,乃我宋右科进士出身,熟读兵书,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杨氏于我宋世代为官,家道殷富。

临安城破后,他曾响应文丞相号召,散尽家财,聚集乡勇,与元兵死战,后暂隐松林。如今他又在联络浙东各路豪杰,年内必可再次起义。“

张子铨又接口道:”谢居士说,杨镇龙手下已有千余人。众豪杰正在暗中响应,一旦举事,人数不日便可破万。“

马兮彤听了也有些激动。张大哥总是说,举事一定要立宋帜,这回这个杨镇龙也要以宋室为号,那么张大哥一定会参加的。

”杨镇龙要立宋帜,那么他以何人为号?“马兮彤问。

谢翱道:”江南赵室子弟虽多,但散居各地,联络不便。不少族人又胆小怕事......虽然如此,听说杨公已请到一人,只是姓名不详。“

马兮彤看看张子铨。”大哥,你想怎么办就说吧,别的事不用管......任何事。“

张子铨高兴地点头。”谢居士说杨公暂不缺财用,因此我想早日前去投奔,泉州一事,可等以后再说。“

马兮彤也连连点头。”好,张大哥,我听你的。“

于是,三人立即出发,于次日渡过钱塘江,一路向东,打算经庆元(宁波)再向南转去台州。

又过了几天,三人已抵达距庆元不过十余里的望县(余姚)。在之前的一路上,他们总是选偏僻的客栈投宿,现在离杭州已远,望县又是小县,因此三人就县城中随意选了间客栈住下。

这时已到饭点,三人去饭堂就餐。里面生意兴隆,二十多张桌子几乎坐满,只有两桌空着。他们跟着伙计来到其中一桌。

他们坐下后没多久,外面又进来四五位食客,都是书生打扮,有老有少。

伙计正要上前招呼,书生的背后又出现两个人,一主一仆。主人身穿官服,年纪很轻,面目十分清秀。此人抢上两步,开口就问伙计要一张桌子。

伙计脸上犹豫,指着几个书生说:“这几位先到......”

年轻官人脸上一板。”他们不过几个布衣,你知道我是何人?“

伙计只好堆起笑脸对几个书生说:”真对不住,几位看......“

一个书生立即回答:”小兄弟,凡事皆讲个先来后到,我几个先到。“

年轻官人朝伙计一瞪眼。”我乃绍兴路判官,别忘了,这望县也归绍兴路管。“

伙计不知所措。几个书生中最年长的那个朝官人一拱手。”不知官人贵姓?”

官人脖子一昂。“姓白。”

老书生点点头。“白判官在官府做事,想必也明白事理。官人孤身一人,独占一桌说不过去,不如官人与我几个同桌如何?”

年轻官人的脖子抬得更高了。“白某不与布衣同桌。”

老书生还没反应,不知又哪个书生轻声说了一句。“哼,不过是个从七品的芝麻官。”

年轻官人顿时发怒,他大声喝道:“芝麻官也是官,就是比你几个布衣大!”

他这一嗓子让饭堂中的食客纷纷看来。忽然间,一个客人起身迎向那个老书生。

“啊呀,老先生可是湖州赵孟炎?”

老书生连忙还礼。”不敢不敢,正是鄙人。“

一听这话,堂中又有几位客人站了起来。最先来的那个对众人喊道:”诸位,诸位,这位老先生可是贵人,乃秦王赵德芳八世孙也!“

饭堂中立即像开了锅一样,众人纷纷起身,涌向赵孟炎,对他行礼。甚至有一个老人当场拜倒在地,泪流满面。那个绍兴路的白判官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饭堂里的喧闹又引来了客栈主人。伙计急忙向他说明情况。店主人听说那官人是绍兴路的判官,要伙计把桌子给他。

白判官脸上得意。不料堂中众食客当即哗然,一下子把店主人围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