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第339章 书生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第339章 书生

簡繁轉換
作者:琼楼健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筵席终于结束。临走时,道一等人聚在一起,马兮彤对他和耶律兄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让那两个书生走,又不安排人来,这是何意?“

道一说:”一定是那两个大人物又不来了,座位就没人坐了。“

马兮彤和海龙羽齐声发笑,表示不信道一的说法。

耶律炳嘴角一撇:”两位姑娘想知道究竟也不难,我这就去打听一下,两位稍等。“

耶律志说太晚了,一时半刻肯定打听不出。耶律炳瞥了一眼哥哥说:”那是你,我去打听就行。“

不过,他又想了一下,还是让两位姑娘先回住处等着,他稍后打听好就回去告知。

”你可别来得太晚。“马兮彤嘴唇扁起。

耶律炳把胸脯一拍。”姑娘放心,瞧我的本事吧。“

于是,耶律炳留下,其余四人离开了金帐。在马兮彤的提议下,四人一起来到两位姑娘的住处。

等了一会儿,耶律炳没来,马兮彤笑着对耶律志说:“你弟是不敢来了吧?他这么快就能打听出才怪。”

耶律志脸上微笑。“别小瞧了炳弟。他蒙古话比我好太多,而且很会结交。我看他不光和广宁王的人已经很熟,就是乃颜王爷的手下炳弟也已打上交道,他们才来这么几个时辰......”

正说到这里,帐篷外传来脚步声,耶律炳来了,脸上还带着莫名的兴奋。

他一进帐篷就得意地对众人说:”这事我已经全知道了!乃颜后王的人对我说,乃颜王爷最看不起的就是书生,广宁王也是疏忽了,竟请了他们来。乃颜王爷瞧见,说要赶他们走。广宁王哪敢违抗,只好找了个借口让他们走了。“

马兮彤一听,眼睛立即睁大。”竟有这种事!他凭什么看不起书生?“

耶律志在一旁叹口气说:”国朝以弓马取天下,儒生即救不了金,也救不了宋,自然被众多宗室亲贵看轻。何况世人皆传言,辽以释废,金已儒亡。从前大辽重佛,花重金到处修佛寺建佛塔,耗尽了国力。金国后来也重用儒生,王公大臣看重孔孟圣言,原本尚武风气不再,因此而亡。“

”儒学怎么啦?“马兮彤脸上不平,”孔子教人以仁,孟子授人以义。少了仁义二字,人就如同畜生一般。还有,孝道也是孔圣人极力推广,为人若不忠不孝,也和猪狗没什么两样。学点儒有什么不好?”

道一也说:“对呀,我听说太子殿下就是从孝经学起,熟读圣人经典。皇上也很早就立了太学,延请天下儒士讲学。连皇上都这么看重儒学,他乃颜区区一个后王,凭什么看不起?”

马兮彤听了连连点头。

耶律志说:“皇上不过做个样子而已,要是真看重儒学,早就恢复科举了......唉,这着实委屈两位书生了,还是广宁王请来的,连个筵席也吃不成,不知他们为何要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受气。”

“也不一定。”耶律炳在一旁道,“广宁王的人让他们明晚再来,这筵席要摆三天呢。”

马兮彤嘴角一撇。“还明天呢,头一天就赶人走。明天人家会来才怪。”

随后,几个人为两位书生还敢不敢来赴宴又议论了几句。耶律志对马兮彤道:“我说的没错吧,炳弟这么快就打听得一清二楚,刚才你还不信。”

马兮彤瞥了耶律炳一眼。“行,你厉害。”

耶律炳眯着眼对马兮彤笑道。“我厉害的地方还多着呢,你以后就知道了。”

马兮彤见他目光闪烁,立即嘴巴扁起,不再答话。道一见马家小姐冷下脸来,立即提出告辞,耶律兄弟也只好一同离去了。

......

第二天吃过早饭,马兮彤想到处走走,看看乃颜王爷来了以后周围有什么不同。广宁王的大营里只是忙碌了许多,她走到外面一看,却大吃一惊。

只见远处乃颜车队昨天停住的那块高地上已经出现一大片帐篷,中间还有一顶小金帐,乃颜的庞大车队就环绕在这些帐篷周围,一辆紧连一辆,车上还竖起了厚实的木板,如同城墙一般。原来这些大车还有这样的用处,马兮彤不由暗自惊叹。

她还注意到,乃颜的金帐顶上树立着一个标志,象一个叉叉,不知什么意思。除了乃颜王爷的车城,他带来的大批牛马也在草原上放牧,和广宁王的牛马一起。两边的牧人共同看管,显得很亲近。

到了晚上,广宁王大营中再次摆起筵席。与昨天不同的是,除了金帐外,不但附近几座大帐篷里设了宴,连广场上也摆着大堆的酒肉,篝火熊熊燃烧。

今天的筵席极为随意,广宁王的士兵和乃颜后王的将士,还有双方的随军家人都来参加。男男女女一身盛装拥挤在广场上,随着鼓乐奏响,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广宁王和乃颜后王也来到广场中慰劳将士。

喝过酒,吃过肉后,男男女女又开始在广场上跳舞。男的一圈围住两位王爷,女的一圈围住两位王妃,一边环绕,一边载歌载舞。到处长袖飞舞,歌声嘹亮,气氛极为热烈。

两位王妃也展现了奔放的舞姿和美妙的歌喉。马兮彤看得目瞪口呆,从小她只知道卑微的歌女和伎人会唱歌跳舞,哪里见过皇后王妃在大庭广众面前歌舞。

广场上的歌舞还在进行,马兮彤终于看累了,就拉着道一躲进广场边上的帐篷里,打算安安静静地吃些东西。一进帐篷,两人愕然发现除了几个喝多了酒的广宁王部下,角落里竟然坐着昨天看到的两位书生。两人面对面互相敬酒,在周遭的阵阵歌舞声中显得怡然自得。

马兮彤心中好奇,和道一上去打招呼。两位书生请他们一起坐下来。道一拱手说:“恕在下失礼。在下与两位先生也见过数回了,竟然不知道两位的名字。”

年长的书生忙还礼道:”在下姓颜名礼,这位是拙弟颜信。“

随后,颜礼也问了道一和马兮彤的名字。道一又问两人来临潢做什么。颜礼说:“我兄弟受广宁王爷聘请,要在此地开设一间书院。”

道一眼睛一亮。“难怪王爷亲自到广宁府去迎接二位。”

马兮彤却眉头微皱。“我记得广宁王对我说,两位是医生,我见两位一身儒士打扮,当时还觉得奇怪。”

颜礼捻须笑道:“王爷说的不错,我兄弟也是大夫。”

“这怎么会?“马兮彤眼睛睁大,”术业有专攻......两位究竟是来教书还是行医?”

颜礼仍然脸上微笑。“姑娘从南方来,或许不知。国朝初立时,只知有医,不知有儒,因此我等书生多以医术进用。儒学大家耶律楚材能受太祖皇帝重用,只因他精通医术和占卜,而非儒学。当今皇帝当年亲征大理时,身边常带一位儒医,不但看病疗伤,也同样出谋划策。因此国朝极为看重医术。太医院视为二品,远在唐宋辽金五品之上。我兄弟便是太医院出身。“

“原来如此。“马兮彤嘴唇微扁,”那两位应该是医生才是......太医院又不攻儒术。“

”姑娘可错了。“颜信在一旁正色道,”太医院亦设不同教师,以儒学教授,术成后即可在太医院任职,进而为官。“

马兮彤呵呵一笑。”这倒是方便得很......既然如此,两位为何不在京城当官,要来这偏远之地开什么书院,是不是广宁王盛情难却?“

”我们......“颜信欲言又止。颜礼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

正在这时,只听帐篷外一响,随即呼啦啦涌进一伙人,有的已经喝得半醉。为首者看上去倒很清醒,他一见到两位书生,立即冲了上来,眼睛瞪圆。

”王爷昨天把你俩个赶走了,你俩个怎么今晚又来,你俩个的胆子难道比刚出生的小牛还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