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413抵达旧港

隆万盛世 1413抵达旧港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7 13:15: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诗作,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国破家亡的现实,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尾联以死明志,是作者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格调大气磅礴,情感真挚自然,语言工整精妙,生动形象,语意丰富。

伶仃洋,又称“零丁洋”,珠江入海口水域,是珠江流域八门入海中东四门的总汇。

而此刻安静的伶仃洋海面上,远处海平线忽的冒出无数桅杆如荆棘刺破天幕,数百艘大大小小帆船推挤着浪涛向港口逼近。

帆布在狂风中鼓胀成连绵山脉,夕阳被撕裂成血丝,从帆与帆的缝隙间渗入海湾。

缆绳在桅顶嘶鸣,老旧的木船舷吱呀作响,帆影倒扣在水面,整座港口仿佛坠入巨鸟收拢的羽翼之下。

货舱锈蚀的青铜炮管上,鸥群惊飞如爆散的珍珠,码头的石砖在船首像投下的阴影中一寸寸龟裂。

风里裹着鲸油与火药的气息,最高那艘旗舰的?望台突然亮起火光,刹那间,成千上万的金鳞旗在遮天蔽日的帆阵中次第燃亮,像诸神在云端掷下的血色箭雨。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此时,整个庞大船队最前面的大型贡船上,两个老头扶阑而立看着远处的陆地。

他们,自然是大明派往下西洋的正副大使殷正茂和俞大猷。

广州,他们都不陌生,殷正茂在隆庆年间出任过两广总督,安抚广东上下,而俞大猷也兼任过广东总兵官,负责广东剿倭事宜。

再次回到伶仃洋,两人都是感慨万千。

这次奉旨出使,前后近两年,行程数万里之遥,对于两个老头来说有多不容易自不必说。

不过好在他们都回来了,圆满完成了朝廷的任务,比什么都强。

“到了广州港,下船老夫可要好好歇歇,真不想动了。

殷正茂捋着山羊胡笑道。

“殷大人可不能歇,还得把人送到京师,咱们的差事儿才算完成。”

俞大猷黝黑的面孔却乐呵呵对他笑道。

“这次回京,等陛下大婚后我就上疏致仕,反正这朝廷的差事儿谁愿意谁去。”

殷正茂摇着头,他在西洋的时候其实都已经萌生退意,当时还担心不能活着返回大明。

出使太凶险了,他丝毫不能理解二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到底是个什么心态,或许就是单纯为了给主子赚银子吧。

前方陆地此时愈发清晰,大地似是被巨力撕开般左右分向两边。

“珠江口到了。”

俞大猷指着前方说道。

“是啊,珠江口到了,马上到广州了。”

殷正茂喃喃低语道。

一直以来,广州紧密依靠地处南海航路要冲关联海外,充分利用珠江水道辐射内地,以港口与海外贸易的繁荣,打造城市商圈的发展形态与格局。

明朝的海洋贸易政策一改前朝的开放,实行严厉的海禁。

当时传统的对外贸易港口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唯有市舶司所在的广州、泉州和宁波三大港口,仍保持对外开放,但也常有罢革现象。

而其中,唯有广州市舶司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其管理的对外贸易范围最广,也最为繁荣兴盛。

明朝洪武三年,明太祖便在广州设立市舶司。

嘉靖二年时,泉州、宁波两市舶司遭到撤,独留广州一处管理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借此而行,民间贸易由此而兴,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明朝中后期是海外贸易的转型时期,贡舶贸易目趋衰落,商舶贸易则蓬勃兴起,占据主导地位。并形成一套新的运作机制,包括对贡舶私货和商舶征税,市舶司也从过去只掌管朝贡贸易转而负责市舶管理。

后期在市舶制度逐渐衰落、解体的过程中,“牙行”又应运而生,并发展为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业团体,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先驱。

由于航道淤积,商船已很难在广州曾经的外港扶胥港靠岸,因此外港逐渐从扶胥港转移到黄埔洲、琵琶洲一带水域,即从东江口黄埔深水湾的东边向内转移到黄埔深水湾的西边。

黄埔洲和琵琶洲,是珠江水道上的两个小岛,距广州城仅十余里,宋时就已经有中外商船停泊了。

且这里较之扶胥距离广州更近,联系更方便,是保护广州安全的最后屏障,明代这里主要停靠的是国内其他地区往来的商船。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壕镜。

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入居壕镜开展东西方贸易,壕镜作为中葡贸易的重要据点迅速崛起成为远东国际贸易中心,也被称为广州外港。

大明水师当然不会停靠壕镜,所以选择停靠黄埔洲和琵琶洲。

庞大船队的出现,顿时惊醒了岸上巡防士兵,并快速逐级上报。

好在,警钟只响起小半个时辰就停止,广州城里的官老爷可是知道有大明船队会在近日抵达广州休整。

得到消息,城里官员纷纷穿戴整齐前往港口迎候。

广州港什么时候出现过这么多的海船,当大明水师出现在广州港外时,那壮观场面就震惊了港口里一众广州官员。

风帆遮天蔽日,让港口上的官员们已经看不到远处的海平线。

港口的码头是无法同时供这么多海船靠岸的,于是船队只能分批次靠岸。

贡船,自然是优先靠岸,因为这里面不仅有大明正大使,还有西洋诸国使团。

早就训练过的广州卫所士卒整齐列队在港口附近,手中旌旗随风飘扬。

这些都是卫所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卒,为的就是给海外使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贡船靠岸,系好缆绳,搭上跳板,殷正茂和俞大猷当先从船上下来,和前来迎接的官员寒暄。

同时,他们也第一时间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命令。

“俞提督,这是兵部下的紧急命令。”

俞大猷从总督手里接过文书,冲周围官员拱拱手,就躲到一边看起来。

而殷正茂也有公文,不过就是给他规划的此次北上路线,沿线接待工作都已经做好。

兵部给俞大猷的命令,对俞大猷来说有点怪异,除了交代继续率领水师北上,护送使团周全外,就是要他尽快从贡船中抽调一艘最好的贡船立即北上天津。

一开始俞大猷还有些奇怪这条命令,贡船去天津做什么?

不过,等看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命令后,他才恍然大悟。

朝廷预备在天津集结南海和东海水师,举行水师大阅。

那先调一条最好的贡船北上也就说得通的了,朝廷大员大阅必然就是要登上这条船观看。

另外,他还需要从手下抽调一队精锐的鸟铳手和炮手训练方阵,参加京城的大阅仪式。

“嘶......朝廷这阵仗也太大了点。”

有点倒吸一口凉气,准备这么许多可是够麻烦的。

为了装声势,朝廷也是够拼的了。

俞大猷只能在心里想到,把文书收入怀里,他很快又融入官员队伍里,现在殷正茂正带着广州城里的官员迎接后面大船上下来的外宾。

当然,此时大明的地位在那里摆着,他们要表现的不过就是大明好客的一面,绝对不存在崇洋媚外的情况。

实际上,大明官员看到这些长相各异的外国人,倒是不经意间表现出一丝傲慢之态。

是的,这个时候的大明就是这么牛。

在建州女真造反前,大明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即便是拥有庞大海外领地的西班牙,或许他们有足够的金钱和装备,但整体国力依旧远远不及大明。

但就是那亿万人口,就不知道甩了西方整体几条街。

更别说被西方视为珍品,而在大明不过寻常之物的那些手工艺品,大明的生产力数倍于西方并非危言耸听。

西方唯一能和大明相比的,也只有他们集中造船所营造的航海事业和殖民地抢掠到的金银。

至于火器,还是那话,此时火器的技术差距并不大。

当在魏广德要求下大明兵器局专注研发长管炮以后,这种差距就几乎已经被拉平。

大明不缺火器专家,只是他们不务正业,喜欢捣鼓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那一窝蜂,几十支火箭连续发射。

场面确实壮观,但实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远不如火枪和火炮的组合来的实在。

还有水师的火器,那什么古代版鱼雷,反舰火箭,其实在这时代还不如大炮实在。

当然,大明水师战船上也配有弓弩箭、火砖,不过那是近距离点燃对方船帆用的,目的是为接触战做准备。

魏广德能做的,只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除,让他们集中研发提升鸟铳和大炮的威力即可。

外宾被安排上马车,这是广州知府衙门从民间富商手里借来的,否则官府还真没有这么多交通工具。

而殷正茂,俞大猷则是乘坐轿子,不过上轿前,俞大猷和殷正茂在一起嘀咕了几句,随后殷正茂先坐轿子进城,俞大猷留在码头上,对靠岸的贡船逐条进行检查。

朝廷要状态最好的船,对此俞大猷自然不敢轻忽,亲自登船检查,最后挑出两条封舟,让那些留在船上的外国使团成员看着,把船上物资卸下来,转运到其他船上。

俞大猷又亲自挑选最好的水手,拿着他亲笔签名的手令,驾驶两条封舟离岸,先一步向北行去,目标自然是天津。

同时,让手下文书快速给兵部上奏此事,请天津方面接收这两条封舟。

本来,兵部只要一条封舟,准备留在天津,让内廷的人进行适当的装扮,作为万历皇帝的御驾。

因为这个事儿,魏广德和张居正、冯保又商量了半天才获得这样的机会。

是的,没人愿意把皇帝送到海上,即便是在近海。

即便魏广德表示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封舟周围还会有多条福船保护,这才勉强说服了冯保答应下来。

水师大阅,当然是要出海才好看,若只是在陆地,绝对缺乏足够的震撼。

就在驿卒把广州的消息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的时候,南方的旧港也迎来一支高大的战舰,英国海军的杰西号风帆战舰。

绕过好望角以后,杰西号就选择直接横跨印度洋,而不是沿着海岸线航行,最大程度缩短此次航程。

也是运气很好,杰西号没有遭遇海上的恶劣天气,顺利的抵达马六甲海峡西侧。

这样一艘千吨级别的卡拉克大帆船出现在海峡里,让葡萄牙人也是一阵紧张,特别是发觉这艘船属于英国后。

如果是在以前,或许葡萄牙人会选择攻击它,毕竟在他们眼中,这片海域已经说教皇赐予他们葡萄牙的地盘。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大明水师在此处的强势出现,让葡萄牙人也不敢肆无忌惮攻击海上目标。

杰西号接近旧港的时候,就被明军早早发现。

面对这样一艘庞然大物,一艘明军炮舰快速驶来。

虽然杰西号在英国就算是现在也算是一艘巨舰,但也就是超过一般大型福船,接近贡船的水平。

而且,卡拉克船型其实和福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有个高高的船尾,只是卡拉克船船头也比福船高些。

实际上,作为正被取代的一种船型,盖伦船才是战舰、远洋商船和探险船的最佳选择。

明军炮舰接近杰西号以后,船头上德雷克用葡萄牙语和明**舰进行交流。

是的,作为持有“私掠证”的大海盗,现在的德雷克因为带回巨量财宝,已经得到英国女王的关注。

在他将一船财宝的三分之一献给女王后,他获得了女王钦赐的爵士头衔。

而现在,再次返回旧港,德雷克是以英国是他副使的身份来到这里。

“跟上,我们带你们进港。”

刚才的交流,大明水师已经知道对方是英国人,是之前曾经短暂到访旧港的那个英国船长,专程带着本国使团前来大明参加皇帝大婚仪式的,态度自然缓和不少。

随后,一大一小两条船缓缓驶入旧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