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490欧洲造物

隆万盛世 1490欧洲造物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3:15:03 来源:源1

有内阁督促,礼部这次动作很快,冯保离开搬到半个时辰旨意就从内阁发出。

礼部其实已经接到消息,毕竟兵部已经传开,整个四九城的衙门都知道了。

他们也做了一些准备,只是没想到此次朝廷反应会如此迅速。

好在所谓筹备其实就是托词,礼部库房里有不少物品,挑拣出来装车就可以拉走。

而出使草原,礼部那边经过协商,也很快选定人选,于是在当晚散衙前名单就已经报道内阁。

“礼部名单,大家看看,如果没有异议,就票拟送进宫里吧。”

此时内阁阁臣还都在张居正值房,说起今日看到的奏疏,因为无甚大事儿,所说义气氛很轻松。

至于俺答汗的事儿,其实真没放在他们眼中。

魏广德伸手接过张居正递过来的奏本翻看了眼,这种事儿其实就是个过场,真不必重视。

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人名,魏广德很快就把奏本递给下手的申时行,让他也看看。

于是,奏本内阁四人中传了一遍,最后没人提出异议,自然是通过。

张居正直接票拟,让人马上送到司礼监去。

几日后,宣府南城,来自京城的钦差大臣带着几车礼物进了宣府。

或许也只有这些赏赐,才没有来自京官的漂没,毕竟多不吉利。

当然,车上也不是全都是给俺答汗的祭品,其中一半是皇帝赏赐给钟金夫人的礼物,包括大红五彩红丝衣二袭、彩缎六表里、木棉布二十匹等,甚至还有一套完整的一品诰命夫人的头饰和服色。

这些,都是万历皇帝接受内阁意见,吩咐御用监准备的。

三娘子虽然平时都是蒙古传统服饰示人,但锦衣卫的情报里却显示私底下她酷爱汉女服饰,在营地里就常身着汉服,梳汉女发髻进出。

投其所好,自然是加强一个人对大明朝廷感观的好办法。

既然选择赌三娘子诚心效忠朝廷,自然手段尽出,就为了赢得她的好感,好在汉蒙之间更加坚定的站在大明一边。

魏广德可谓背后操碎了心,不过一切似乎也是值得的。

根据密探传回来的消息,在宣府城内逗留的三娘子带领黄台吉、把汉那吉接受圣旨时就显得很兴奋,丝毫没有死了丈夫的悲痛表情。

据说,回到住处第一件事儿就是换上了大明的一品诰命的全部冠戴。

要知道,这套完整的冠戴价值不菲,是宫中预备的给贵人赏赐的物品,属于皇家赏赐品,有资格受赏赐的贵人一生也只能有一次。

这种服饰,别看就一套,平时都是专门用一个大衣柜存放,可不是一堆随意堆叠。

“钦差出关了?“

魏广德值房里,看完锦衣卫送回的消息,魏广德看向刘守有问道。

“昨日大队人马已经离开宣府前往归化城,估计五六日就该到了。”

刘守有低头答道,“另外,黄教护国法师索南加措的队伍已经过了陕西,正在往草原急行。”

之前,索南加措在川西督建寺庙,魏广德暗示四川巡抚提供便利,自然极大的提高了建造速度。

有云贵川等地土司的赞助,整个工程都不缺钱,自然进行的丝滑无比,提前完成了寺庙的建造工程。

结束后,索南加措就马不停蹄赶往草原。

索南加措虽然离开草原,但他和俺答汗之间的联系却一直保持着,何况四川巡抚也往往不经意透露一些消息,让他知道俺答汗怕是不行了。

在草原政权更迭之际,他自然要到场,不仅是为他这个信徒完成最后的法事,也是保证好不容易拉拢的蒙古实力会继续支持格鲁派,帮助他们重新回到西藏高原掌权。

索南加措离开西藏四处游历,从青海到草原,再返回川西地区,其实他大抵上已经了解了大明和蒙古以及西藏现在的处境。

三足鼎立其实有点高看他们了,但是索南加措已经意识到大明是在利用黄教,帮助黄教在草原上的传播目的,怕就是因为他们大量吸收教徒的原因。

朝廷不断抬高他的地位,不仅有示好俺答汗,还有就是他。

而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提升朝廷在西藏的影响力。

大明朝廷不仅要影响草原,还想影响西藏。

对此,对他一个已经失去西藏管理权的流浪宗教领袖来说,不过是各取所需。

大明如果愿意支持他重新执掌西藏的权利,他不介意为大明提供便利,帮助大明加强在西藏地区的影响力。

这其实也是双赢,有域外支持,格鲁教在藏地的统治只会更加稳固。

至于什么国家、领地的概念,对于索南加措来说是不存在的,他唯一的责任就是弘扬佛法,传播格鲁教义,而大明已经满足他的这个要求了,还在京城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黄教寺庙帮助教义传播。

除此以外,他手里此时还拿着大明皇帝御赐金印“朵儿只唱”,几乎已经明确了他在藏传佛教金刚的地位。

所以,他很满足,也知道该表现出他价值了。

在蒙古权利更迭的时候,坚定的站在大明一边,维持大明和蒙古的和平。

当然,如果大明和蒙古之间的矛盾已经大到无法调和的程度,他也会果断的抽身离开。

原因很简单,他需要得到两方的帮助,而是和他们交恶,哪怕只是一方不满,都会对他的计划造成影响。

蒙古人可以上西藏去,帮助他夺回政权,而大明不能。

汉人很难在西藏发挥出战力,这是历史证明过的,强大如汉唐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是没有大明支持,蒙古也很难全力帮助他。

在没有得到大明支持的前提下,蒙古绝对不可能调动大批兵马随他回西藏去,把自己的大草原留给大明。

而且,虽然明军无法上高原作战,但是大明拥有庞大大财力和物力,这都是他和蒙古所需要的。

蒙古出兵,大明出钱粮,这就是索南加措最后的诉求。

其他的,都不重要。

要得到这些,就需要体现出他的价值,值得蒙古和大明为他买单。

赶回草原,就是向大明展示他在蒙古国师的地位,即使之前在川西,他已经向大明官府发出了暗示。

当然,这也是魏广德关注索南加措的原因。

压制黄台吉,维持大明和蒙古和平关系的不仅有三娘子,还有俺答汗的这位国师朋友,他的弟子许多出自蒙古王公家族,已经在草原上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

内阁值房里,魏广德听到刘守有的禀报,微微点头,笑道:“有他在,黄台吉以后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草原上那些寺庙修得怎么样了?”

魏广德问道。

“已经完成两座,还有七座寺庙正在建造中。”

刘守有答道。

“大明承诺提供的材料可曾全部准备妥当?”

魏广德点点头,又问道。

“交付了一部分,还有约摸一半的材料还在筹备中,都是按时派人运过去。”

刘守有急忙答道。

“锦衣卫盯好此事,别让边镇闹出幺蛾子。

想想那几座寺庙建成以后,就可以容纳数千蒙古信徒,相当于我们大明一次性消灭数千虏骑。”

魏广德此时心情大好,对刘守有笑道,“不过些许耗费而已,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刘守有不禁抬头看了眼,心说次辅大人这话也是能够随便说的,把国家大事当成做买卖了。

“你不懂,你以为只是数千骑吗?

呵呵,这数千人还要蒙古一直供养着,最少让他们损失两个万户。”

魏广德继续说道。

他很得意,只是送去些建寺庙的材料,简直太划算了。

兵书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怕就是这个境界了吧。

“现在草原上那几个人,还有索南加措法师,锦衣卫都要密切监视,绝对不能有闪失。”

魏广德吩咐道。

“是,末将已经安排妥当。”

刘守有急忙答道,随即好似记起来似的,他急忙又说道:“今日出访欧罗巴使团应该进城了。”

前两日使团就抵达天津,比预计多耗时三日,因为在山东外海遭遇台风,所以封舟入港躲避风暴,耽搁了行程。

“此事礼部已有安排,会先让他们休息两日再进宫面圣。”

魏广德摆摆手,他对使团兴趣不大,只是对他们带回来的书籍和物品感兴趣。

和欧洲国家的外交关系,距离太远,过得去就行。

相对来说,此时欧洲科技水平才是他最关心的,也是几年后第二次派出使团的原因。

大明,需要时刻关注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大明提倡科研,貌似难度很大,你很难让一群之乎者也的老夫子放下身段去研究奇技淫巧,所以魏广德选择拿来主义。

当然,他也不会阻止有兴趣的人研究,劝农司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衙门。

什么直接搞出大明科学院,想想就好,别太当真。

草原上举行葬礼,和魏广德关系不大,他只需要听锦衣卫汇报后续就行,几日后他的注意力就被欧洲造物提起了兴趣。

“这个就是你们说的能动的木头人?”

乾清宫大殿,此时殿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盒子,其中一个已经被打开,从里面抬出一个木头制造的,面容呆滞的人偶。

此时,正是皇帝召见出访使团的日子,在黄极殿完成仪式后,内阁、六部九卿等重臣都被皇帝带到乾清宫,看着使团带回来的欧洲造物。

大殿外,还有十多箱子书籍。

不得不说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真的极大的提高了欧洲知识的普及,通过字母组合的文字,让欧洲的印刷技术得到极大提高,书籍广泛流通。

不过,这些书籍都不是今天他们关注的重点,而是据说是神圣罗马皇帝上贡了一个可以活动的人偶。

说上贡是使团有点自夸,其实就是一件礼物。

他们送去大明皇帝“御赐”之物,对方的回礼。

在魏广德眼中,使团中有官员转到发条后,人偶开始在大殿里走来走去,右臂在胸前摆动,左手举起木制小十字架,还能转头,点头、翻白眼,口唇张合似是在念经,并不时地把十字架放到唇边亲吻。

“这个十字架可以换成念珠一类的祭祀物品,是活动的。”

那官员还在人偶旁边解释道。

“真是巧夺天工。”

万历皇帝此时已经离座上前,围着人偶左右观瞧。

人偶就半米高,小皇帝还是弯着腰仔细观看。

此时,张居正、魏广德等人也都已经上前围观。

就在众人惊叹的时候,魏广德忽然笑道:“这不就是个小巧的座钟吗?各位府上也有,那个到时辰就叽叽喳喳乱叫那东西。

估计木头壳子里面,就是丝盘一类的东西,在让人偶做出这些动作来。”

去年皇帝大婚,欧洲使者来到不少东西,大部分送给了皇帝和官员们,还有少量在京城高价兜售,被京城的富商巨贾竞得。

其中欧洲的钟表就是最被追捧的一类,确实制作精良。

张居正和魏广德,还有小皇帝身上,此时都带着欧洲人送的怀表。

至于座钟,或者叫自鸣钟,也是有的。

魏广德一开始听说自己会动的人偶,他还以为是什么黑科技,这时候就有机器人了。

可一看就明白,其实和座钟是一类东西。

“精巧是精巧,可就是个玩意儿。”

魏广德说完话,使团中有人倒也附和道,“确实和魏阁老所说,和座钟类似,这里有木板,可以拆卸,是维修用的。”

说着,先前那人取下活板,确实和他们家里的座钟差不多的东西。

“陛下评价精准,确实巧夺天工。”

魏广德笑道,没忘拍小皇帝龙屁一下。

至于其他东西,都是很精巧,否则也绝对不会被使团从遥远的欧洲带回。

不过,当打开一个长条形箱子,从里面拿出一支长枪,魏广德见此问道:“这是欧罗巴最新的燧发枪?”

“魏阁老,这叫转轮打火枪,这里枪机是转轮,像上发条一样可以扣动机关连续打火。

燧发枪面临的问题,就是发火率不高,因为材料原因,有时候连续打几次才能把成功。

不过燧发枪其实算十六世纪末的产品,而转轮发火枪历史更早。

只是转轮发火枪有个劣势,就是造价高昂,燧发枪其实就是乞丐版发火枪。

“夷人的东西确实很巧妙。”

等一样样看完欧洲造物,万历皇帝感慨道。

“此次最大收获,还是航海和建筑书籍。”

魏广德心里却想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