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502张鲸

隆万盛世 1502张鲸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25 来源:源1

1502张鲸(第1/2页)

大明朝历史上有两个皇帝的女人是绕不开的,一个叫万贞儿,一个叫郑梦境。

而在史书上,当然不会记载她们的名字,于是在姓氏之后加上的都是同样两个字——“贵妃”。

万贞儿,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人,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嫔,荣冠后宫。

万贞儿四岁时因为父亲万贵犯了错而流放至霸州,从而被选入明朝宫庭,一开始是孝恭孙皇后的宫女。

长大后被孙太后派遣至东宫去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朱见深,作为朱见深幼年时期的宫女。

明宪宗十八岁即位,万贞儿三十五岁,每次明宪宗来看看后宫时万氏都会随侍在侧,是明宪宗一生中最喜爱的夫人。

成化二年正月,生下明宪宗的皇长子,明宪宗大喜,特遣中使祭祀诸山川,三月封万氏为贵妃,同年十一月,皇长子因疾不幸夭折,成化十二年十月进封皇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因暴疾过世,享年五十八岁,明宪宗为此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西南。

万贞儿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为皇贵妃的人物。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请求削去万妃的谥号,鱼台县丞徐顼则请求逮捕当时诊视纪太后的诸位医官,并逮捕万氏家属,查问纪太后过世时的真实状况。

不过,孝宗表示这违反先帝的意思,拒绝了他们。

或许是因为自小家道中落的缘故,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孝恭孙皇后的喜爱。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捕去,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以郕王朱祁钰暂替皇帝位,立朱见深为太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万贞儿也被孙太后派去照料年仅三岁的朱见深。

从此,幼小的太子与万贞儿形影不离。

后来,朱祁钰产生了废掉朱见深,立己子为太子的念头,并付诸行动,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己子朱见济为太子。

从立太子到废太子全程,只有万贞儿守在其身边照顾他,因此朱见深便对万贞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情。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成功,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直到其登基,两人都是形影不离,如漆似胶。

当然,更多人关注的其实是宪宗皇帝差点绝嗣这个事儿。

无独有偶,万历朝的郑贵妃似乎也是在重走万贵妃的老路,只不过她有儿子,还差点成功了。

郑贵妃名梦境,万历九年九月,郑氏在宦官为神宗选妃时入选,万历十年三月郑氏被册封为淑嫔,万历十一年七月被册封为德妃,万历十二年七月被册封为贵妃。

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诞皇第三子朱常洵,二月被册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朱翊钧病逝,遗命晋郑氏为后,朱常洛登基后勉强应允。

旨意传到礼部,礼部上疏谏止,郑氏封后一事作罢。

崇祯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郑氏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十一月入葬十三陵陵区银钱山东麓的神宗朱翊钧妃坟。

《明史》记载,万、郑两贵妃,亦非有阴鸷之谋、干政夺嫡之事,徒以恃宠溺爱,遂滋谤讪。

所以,后世野史流传万、郑两贵妃因为担心皇位旁落而暗害怀孕妃嫔和皇子之事,大概率不可信。

不过,恃宠溺爱,遂滋谤讪却对皇帝言行影响巨大,特别是万历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发生国本之争,导致万历皇帝对朝政不甚关心,多少也影响到他对政局的判断。

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后,又兼并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终于在十多年后正式打出国号“金”,开始反叛大明。

当然,历史已经被改变,导致努尔哈赤被俘,来在李成梁身边的女真叛将阿台和阿海早已作古,李成梁也被魏广德调往缅甸坐镇。

除非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征讨建州女真,顺手杀掉觉昌安和塔克世,努尔哈赤或许还有机会尝试在戚继光身边蹦跶一下。

下午,魏广德就在值房收到张科送来的条子,言城里各处取暖房煤炭准备充足,房子已经有不少百姓聚集避寒,今冬京城当可安然度过。

并说兵马司和宛平、大兴二县差役前些天就出动,在村落中寻找孤寡,并送入城中暖房过冬,京畿周边百里,当不会有人因饥寒冻饿而死。

魏广德看过条子,当即就让芦布送到首辅值房去,请张居正也看一下。

上午临离开首辅值房时,他还问过一嘴。

有了张科的条子,当可让他放心。

张科任事稳重,张居正也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这个满意是说做事,而不对人。

若是对人,想来张居正巴不得把兵部和工部的尚书、侍郎都换一遍,换成他的人。

这样不管做什么事儿,才会如臂使指,轻松驾驭。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高层都要结党的原因,不结党,没有共同的利益,指挥起来就很不方便。

寒风依旧,在飘飘扬扬的雪花中,大明进入了万历十年。

万历朝如何?

自万历初年张居正摄取相位,一边对前相高拱的遗留政策进行“清算”,一边就是推行自己心目中的改革,力推考成法,裁撤冗员、提升官员办事效率,由通过控制六科强化内阁权威。

这一系列举措后,让万历初年呈现出的是朝局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间大行开海之举,通过海贸攫取巨额白银流入大明国内。

而在即将因为白银流入而引发剧烈通货膨胀时,魏广德及时出手,以铸币和金银调控的方式,减轻了因白银大量流入而引发的金融风险。

虽然物价不可避免的上涨,但还在可控范围内。

可以说这一世的万历朝初期,比原本历史更加成功。

之后更是组建水师剿倭,获得半个吕宋及收复旧港,清剿了倭寇长期盘局的东番岛,平定了大明周边最强大的反明势力缅甸。

一系列举措,让大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之外,又不断向外释放出强大的影响力,东亚及东南亚大明的权威已经空前高涨,无人敢于冒犯。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张诚,你看看,魏师傅这张条子是什么意思?”

万历皇帝朱翊钧手里拿着一张内阁递上来的条子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502张鲸(第2/2页)

“这奴才愚昧,看不是魏阁老的意思。”

张诚诚惶诚恐答道,根本不敢看皇帝的眼睛。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是真看不出来还是不敢说。”

朱翊钧盯着张诚,厉声问道。

张诚被皇帝一问,立时跪倒在地不敢吭声。

“滚出去。”

见此,朱翊钧也没了兴趣,大袖一挥就把他撵出了御书房。

随他而来的几个司礼监太假也跟着张诚慌忙出来,不过却不敢走远,只在殿外廊下等候。

“朕不过就封了个妃嫔,也值得魏师傅递条子进来,哼.”

屋里的万历皇帝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他心里有些对魏广德不满意,因为他认为册封妃嫔是他皇帝的权利,内阁如何能干预。

虽然他知道,魏广德这条子,八成还是两位太后拾掇的。

魏广德不上,难道让病榻上的张居正上奏?

走回御书案前,万历皇帝再次拿起魏广德那张条子,盯着上面“皇长子”三个字儿,反复看了半天。

好吧,他对宫女王氏绝对看不上,姿色一般,当时也不知道是如何迷了心窍。

可关键她怀孕了,还生下皇长子。

到现在,母后连番数次找他要给王氏封号,被他一番推诿,现在让外廷也上奏了。

他明白,如果这次继续视而不见,怕是宫里那点丑事就遮不住了,魏广德应该只能以奏疏的形式公开上奏,逼他给宫女王氏一个名分。

找冯保商量,肯定不行,他就是母后安插在他身边的人。

找张宏?

可这个人貌似也比较忠厚老实,做事一板一眼,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陈矩,他就是和魏师傅穿一条裤子的

一时间,万历皇帝朱翊钧忽然感觉好像自己身边怎么就没个自己人。

本来他以为魏师傅会帮他的,没想到还是扛不住母后的要求,上书请他给王氏封号。

魏师傅都这样,就算叫来陈矩,他肯定也会劝他听太后的话,给王氏一个名分。

烦。

现在的万历皇帝是真的烦,由不得他不想到祖父嘉靖皇帝身上,幼年被从安陆接到京城,就因为是走大明门入宫还是走东华门入宫,就敢和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怼上。

一句“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就坚决不按照内阁和礼部制定的方案走东华门入宫,居文华殿。

他也好想像祖父一样硬杠一次母后和内阁,至于条子上写的“皇长子”,他打心底是不认的。

即便这俩月,魏广德上课,多次给他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他听着都烦,自然是全没当一回事儿。

万历皇帝在御书房里生着闷气,乾清宫宫门外,一个太监正手捧木盘,上面放着个玉爵大步向宫门走来。

宫门外內侍不敢阻拦,在他到来后还殷勤的行礼。

“张公公,您来了,这是给皇爷送来什么宝贝。”

“张公公,您请。”

“你们好好当差,有出头那天。”

那太监对几个献媚內侍吩咐道,随即就捧着木盘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走进了乾清宫。

御书房外,张诚带着几个司礼监太监站在殿外,等着里面的动静,不想却看到一个太监蹑手蹑脚走来,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都是大感好奇。

“张鲸,你拿的是什么?”

“张公公,这皇爷让银作局做的玉爵,今日完成,我就给送过来了。

你们这是”

张鲸站在门外,小声回答一句,随即也注意到殿门外侯立的几个太监,心中感觉有一丝不妙。

皇爷心情怕是不好,自己这会儿进去,会不会被打出来?

“谁在外面,滚进来。”

他们说话声音不大,可还是被正在气头上的万历皇帝听到,不由得对着外面怒喊道。

也是巧,无可奈可的万历皇帝正在书房里来来回回踱步,刚巧走到靠近门口的地方,就听见张诚和张鲸的对话。

“是奴才张鲸(张诚)。”

两人心里都是大惊,但还是答道。

随即,张诚推门,带着张鲸走进御书房。

“奴才该死,惊扰皇爷。”

进门后,张诚就直接跪下了。

张鲸手里还捧着托盘,不过这会儿也颤颤巍巍跟着跪下。

万历皇帝没理张诚,而是看向张鲸手里的木盘,上面一个玉爵已经映入他眼帘,不由就是一亮。

“做好了?”

万历皇帝已经走到张鲸面前,伸手拿起托盘上的玉爵。

“银作局那边按照皇爷的要求,已经做出来了,请皇爷御览。”

张鲸急忙答道。

此时在万历皇帝手中的正是一件金托玉爵。

该器物由金托和玉爵两部分组成,金托盘以游龙纹装饰,托座设计为高山形结构固定玉爵足,玉爵身刻有双龙戏珠、如意云纹及“万““寿“字样,寓意“寿山福海““万寿无疆“。

金托盘上镶嵌红、绿、蓝宝石,采用玉雕、宝石镶嵌与爪镶工艺,玉爵采用新疆和田白玉制成,形似商周时期青铜爵。

玉爵的雕工堪称惊艳,爵流和爵尾的外壁各雕一正面龙,龙的前爪上各托一字,流部为“万”,尾部为“寿”,已是常人不可仰视之宝器。

仔细端详一阵,万历皇帝似乎很满意这件宝贝,嘴中不由说道:“不错,甚合朕意,起来吧。”

等张鲸欢喜的起身,万历皇帝看了眼还跪在地上的张诚,这才又说道:“今日就到这里,那些奏疏明日再看。”

“遵旨。”

张诚答应一声,这才起身,缓缓退出屋去。

万历皇帝拿着玉爵回到御书案后,还在反复把玩好一会儿才注意到还站在门口的张鲸。

好像忘记让他走了,万历皇帝心说道。

于是放下玉爵笑问道:“你叫张鲸,张宏的干儿子?”

太监里那点事儿,皇帝其实也知道。

万历皇帝也就是记得好像见过此人,跟在张宏身后的。

张宏是个老实人,和冯保不是一路。

念及此,万历皇帝心里忽然一动,不是冯保、陈矩的人就好,正好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