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530辞官

隆万盛世 1530辞官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3 04:07:21 来源:源1

人都离开值房后,魏广德也无心工作,静静的梳理了自己现在的官职。

别说,乌七八糟的官职还是一大堆,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建极殿大学士,特进荣禄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

明朝中枢有三公三孤,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虽然是虚职,但地位尊崇。

特别是太师这个职位,在魏广德记忆里,貌似只有李善长才获得过。

大明有很多人获封太师,但绝大部分都是勋臣,以文官获此官职,仅有李善长一人。

当然,现在要加上张居正。

李善长,那可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不过此时魏广德脑海里冒出来的却是“胡惟庸案”。

就算是李善长,最后也是因为卷入此案,最后落个被斩的下场。

微微扭头,魏广德看向后宫,他的视线似乎已经穿墙而过,看到了慈宁宫和慈庆宫。

他不知道,两位太后知不知道这些,这个太师的加封,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不过好在他现在的官位距离张居正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别看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但人家的散阶和勋阶都是一品,而魏广德还是二品。

他能穿正一品的朝服,那是因为太保、少师的身份,大学士的殿阁上也还有继续抬升的高度。

特别是如果他晋级首辅,建极殿大学士必然会升级为中极殿大学士。

好吧,这也是首辅的牌面,肯定是最尊贵的殿阁称号。

内阁里的动静,自然很快就传到宫外,传入张府。

同时,消息也飞速在六部五寺等衙门里传播开来。

这可是太师啊,大明的第二位文官太师。

李善长是在洪武三年获封太师,洪武二十四年赐死。

而最近的一位太师,则是前成国公朱希忠,在嘉靖四十二年封太师。

许多人,只感觉张居正得到的皇恩浩荡,但也有极少数非常敏感的官员,私下里有些担心这位为国操劳一生的肱骨未来的命运。

真的是荣耀加身后,封无可封之下,接下来会不会鸟尽........

而张居正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张嗣修搀扶下在花园里散心,随着出门走走,张居正心情也舒畅多了。

人躺在病榻上,精气神始终还是恢复不过来的。

而出门走动,活动活动手脚,对这样的病人来说,会加快恢复速度。

“老爷,大喜了。”

就在他们走了一段路累了,小厮端来凳子,让张居正坐下休息的时候,游七带着姚旷就走进了花园。

见到张居正当面,当即欢喜的说道。

“呵呵,什么喜事?”

张居正颔下美髯已经又精心打理过,虽然不似年初那般,但比之前些天干枯的样子已经是焕然一新。

“宫里传出消息,内阁草拟了封老爷为当朝太师的旨意,现在旨意已经送到司礼监等待批红,应该是这两日就会发出来了。”

游七忙不迭献媚说道。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旁边的姚旷也是急忙行礼道喜。

张居正听到他这刚大病初愈,宫里就要封他为当朝太师,还略微有些惊诧,旁边的张嗣修也跟着出声附和道:“爹,你这又加官进爵了,是好事儿。

看看当下朝堂上,还有谁敢对我们张家说三道四的。”

这俩月,张居正卧病不起,府外各种传言可没少过,而且都不是什么好话。

甚至,一些之前靠着张家起复的官员,背地里也没少说这些风凉话。

概因为张居正在床上一躺就是两个月,难免不让人怀疑其是否还有机会出来。

现在好了,爹的身体刚有起色,宫里就给了封赏,可见老爹在宫里面还是有的。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就在这时,周围伺候的小厮和丫鬟这会儿也齐齐跪下给张居正道喜。

“呃,好,好,府里下人都发两月赏钱。”

张居正也回过神来,虽然脸上浮现出笑容,但仔细观察却能看到有那么一丝勉强,似乎是在强颜欢笑。

“谢老爷......”

听到发赏钱,周围的下人又是齐齐感谢。

“思永,扶我回房,另外叫你的兄弟们都过来。”

张居正对张嗣修发话道。

“好。”

张嗣修急忙派了两个小厮去请大哥和三弟过来,他则扶着张居正往卧房走去。

等张敬修、张懋修赶来进屋,还没有向自家老爹贺喜,就察觉到屋里气氛似乎有些不对。

“封太师的消息,冯公公那里有消息传递过来吗?”

张居正靠在躺椅上,身上还搭着被子,其实这会儿天气很热,一般人是完全不需要的。

可是,张居正身子骨还没有恢复,直接躺着担心伤了身子,所以还是搭了床薄棉被。

不过在张敬修进屋来后,张居正还是迫不及待问出这句话。

一切还是因为,张敬修是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人,也是这段时间里张家对外联络的人。

“父亲,冯公公那边没有消息传来。”

张敬修脸上的笑容消失,虽然还不明就里,可他也觉察到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按理说最先知道消息的应该是冯保才对,以他和自家的关系,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自家才是。

可是,张府却没有收到冯保那边递过来的消息。

其实,冯保一开始也和绝大部分人一样,都以为是两位太后看重张太岳,所以要给他加封太师。

只不过,当他赶到乾清宫里,把太后那边的意思告诉万历皇帝以后,小皇帝少见的踌躇了片刻才点头。

去司礼监的时候,冯保才琢磨出一点味道来。

万历皇帝应该是没有想这个时候就封张居正太师的,毕竟张居正虽然对大明朝廷劳苦功高,可最近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而是一直在家养病。

虽然朝局稳定,这其中不止是魏广德等人维持的功劳,也有前些年张居正改革之功,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朝廷财政的丰盈,张居正居功至伟。

但是别忘记了,这两年给张居正的封赏也是没少过,可以说这些封赏已经酬功了。

这次张居正病愈归来,朝廷就算示好,送些珍贵滋补药材即可,也更实用,真没必要封太师。

可是,太后还是决定给他太师头衔。

想到这里,冯保都已经不敢继续往下去想了。

自然,他也不会给张府传递消息,而是一板一眼按照规矩办事。

把条子送到内阁拟旨,司礼监准备批红报六科,登记后派人传旨就是了。

“父亲,会不会是消息误传?”

张懋修这时候忽然问道。

“三弟,应该不会的。

此事是内阁里传出来的,如果这样的消息都能误传......

张嗣修没有继续说下去,虽然张居正两个多月没去内阁上值,可早就安排好人盯着那里。

非常机密的消息,或许如果张四维不悄悄知会他们,张府就不会知道,但拟旨这样的信息肯定是不会弄错的。

毕竟,旨意又不是密旨,最后都是要公开发出来的。

“父亲,难道这道旨意.......不善?”

张敬修这时候终于开口,小声问道。

此时屋里只有他们兄弟三人,还有就是年迈的老父亲。

卧房外的下人都被赶到院子里,卧房周围已经空出来了。

“接了这道旨意,老夫就封无可封了,算是走到尽头。”

张居正倒是看的淡薄,很是平淡的开口说道。

三人都知道封无可封是什么意思,自己父亲现在是真真的位极人臣,不可能有人能超越。

可是如此,若继续在朝为官,再做出点功绩来又该如何?

三人到这时才理解到这道旨意内含的深意,几乎是把张家逼到绝路上了。

“其实,一月前善贷来府上时,就和我提过,让我以身体不适为理由,提出自己不适合继续担任首辅之位,请求致仕回乡…………

唉,看起来,他是对的。

老夫现在的位置太高,木秀于林,已经让宫里贵人不放心了。”

张居正用低沉的语气说道,话语中还带着一丝沙哑。

本来这次病愈,他还想继续为国家工作两年,现今推行的改革基本已经落实,眼看着就是开花结果,收获的季节了。

他清丈田亩,那过瘾被豪强勋戚霸占的田赋收上来,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搞“一条鞭法”,同时摊丁入亩,直接把复杂繁琐的税赋合并成一条银子征收,极大地提高了财政效率。

他搞“考成法”,用量化考核逼着官员干活,谁懈怠就?蛋。

结果就是国库充盈,边军有饷,老百姓负担也轻了,换句话说,他几乎让一个半死不活的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可是现在,或许他做的事太多了,已经让宫里贵人隐隐有了某些担心,真的打算鸟尽弓藏了。

“父亲,陛下怎么能这样.....”

“住嘴。”

张懋修正待出声抱怨,就被张敬修喝止住。

张居正一次看了三个儿子,视线最后还是落在张敬修身上。

“老大说的是对的,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些话不要再提。”

张居正此时有些疲惫的说道,随即话头一转继续道:“这次叫你们过来,就是老夫准备接旨后进宫谢恩,同时递上致仕的折子。

老了,我还想活着回到老家去,也算是落叶归根。

而你们,我希望到时候也向宫里讨个恩典,随我一起回江陵去,等上三五年再谋求复出。”

听到父亲叫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也离开,三人都是低头不语。

“之所以叫你们三人,也是因为你们是科举的进士,不似允修是萌恩典做的官儿。”

张居正继续说道。

他有四子一女,老大张敬修和老三张懋修都是万历八年的进士,特别是张懋修,还是万历八年的状元。

当然,他这个状元,多少是朝中大臣们看在他的颜面上,故意往上抬的。

而万历皇帝当时也真服张居正,所以直接给他状元头衔。

此时私底下没少被人议论,倒是老二张嗣修万历五年的进士,应该是实打实考出来的。

当然,张家三子学识上也没问题,不过科举这事儿,真不是有实力就一定能考出来的。

多少惊才绝艳之辈,最终还不是没考过乡试、会试这一关。

这三个算得上读书种子,那家里老四就差点,虽然也是饱读学士教导,可终究贪玩,最后没有走科举,而是和严世蕃一样以父功恩荫尚宝司丞。

这样得来的官身,张居正当然是看不上的,可终究是自己的孩子。

这次离开,他就打算让张家走个干净。

老四那里,一句话的事儿,本就是靠他得的官儿,但是这三个儿子,都是辛苦科举获得的官职,让他们走,难免心中不满,这才叫来,把情况和他们说个清楚。

“父亲,我们离开,就真的能避开那些人?”

张嗣修迟疑着问道。

张居正这一套改革动作,得罪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

文官集团、地方豪强、勋贵权臣,几乎人人心里骂他。

只是人家不敢说,因为背后有皇帝,少年天子给他撑腰。

这就留下一个伏笔,你活着的时候,别人忍;可你一旦倒下,所有仇全会一股脑算到你头上。

这些,张家人未必不知,只是此时张居正还在,自然不必担忧。

“回去以后低调做事,兴许可以避过去。

京城里,有双林、善贷在,应该能帮我们一把,不会让这些人胡闹的。”

张居正其实底气也有些不足,当初很豪情的说出“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可真到时候,多少心里还是有担心。

“父亲,魏阁老或许能帮忙护一护,可冯公公那里,怕是未必有用。”

张嗣修忽然道。

魏广德和张居正的政见时和时分,属于那种站的找走得开的角色,而冯保可不同。

“真到那时候,就看陛下的心意了。”

张居正摇头道,“双林会如何,我们管不到,但善贷当初和我有过承诺。

最多可能遭点罪,但绝对不会太重。

除非,陛下有心处置,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当初严家大案,徐阁老最终只处斩严世而没有处置严嵩,其实就是先帝没有此心。

否则,严嵩就算有一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而到了先帝薨逝,隆庆帝时期再想找严嵩踪迹,却已经不能了。

那都是魏广德把人藏起来了,不让徐阁老找……………”

说到这里,张居正自觉失言,立时闭嘴。

“父亲,严嵩还活着?”

张敬修忽然问道。

“没了,隆庆四年就没了,此事不要再提。”

张居正开口道。

“我愿意随父亲回乡,我这就写请辞奏疏。”

张敬修开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