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兄(重生) > 16 补伞

为兄(重生) 16 补伞

簡繁轉換
作者:小河边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6补伞(第1/2页)

赵明宜见过很多种贵气。

譬如她祖父,是那种十分低沉的,沉淀多年的老臣的气韵。像二姐明禾,从赵家嫡女到永安郡王妃,身上的那种雍容华贵是她在自己身上永远也找不见的。

而如她兄长,则更多几分锋芒,像刀刃尖端的寒光。

可石亭上这位,赵明宜看见他的时候,只能想到文雅一词。就像他那身靛青色的常衫,这个颜色很衬他。可是这人未免也太霸道了!他一个人在这儿,让这里上山下山的寺僧香客都不方便过去。

“我是来挖兰花儿的,只是您身边的人将这条道守着,我想从这边过去。”她直直地看向那边,并不想空手而归。也不想助长旁人这般霸道的作风。

王嗣年没想到这姑娘性子还挺直。

他挑了挑眉,挥手让身边的人下去。

赵明宜上了石亭。

寺僧引她往上走,等走远了,往后看不见人,才小心地跟她道:“哎呀姑娘,您说话莫要这样直啊,咱们这儿来往的香客都不晓得是谁,有些来头可不小,咱们别得罪了人。”

“可他这样也不好啊。”她扶着梨月的手往上走,不小心踢着一块石头,脚麻麻的:“这些日子香客这样多,他这般在这坐着,我们都走不了了。”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僧人挠挠头,只看这小姑娘一身穿着打扮,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想来才这样不惧怕!

挖兰花儿什么的,实在只是祖母的借口。不过文殊兰这花儿,确实不负它的盛名,眼下虽还未开花,枝叶却已经很好看了,细长瘦挑,风情雅致。

跟石亭上那人却是很像。

她笑了自己一声。暗道果然人都是看长相的,他那样霸占了一整条路,她却还是记住了他的面容。实在是令人不耻。

“我们走吧,有三四棵足够了,剩下的就让它们长在山野里吧。”

僧人用干净的巾帕包了一些土,将这花儿的根牢牢系住了,又引她们下山。下山的路上倒是没再遇见那人,只是亭中多了一位穿着蜜合色裙衫的姑娘,在亭中坐着,有小丫头陪伴着。

天渐渐地沉了。山腰上刮起风来,越来越大,许多花瓣儿从树上落下,树叶刮得沙沙作响。寺僧抬头张望,高喊道:“似乎快要下雨了,咱们快下山去吧。”

说罢又急忙跑去亭中,叮嘱里头坐着的人快快离开,又赶忙过来引她们下山。

天边闪过一道电光,空中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打在身上很有几分湿意。

王嗣年早早离开了石亭。身边的侍从拿出随身带着的油纸伞,一边打开撑在头顶上,一边说道:“大人,那边赵姑娘还在那儿呢,也不知道有没有带着伞……夫人让您来见她,总不好让姑娘家淋了雨。”

闻言,走在前头的人顿了顿:“你去最近的禅房找知客师父,让他们往后山去一趟。”而后又思衬了一下,叮嘱了一句:“告诉师父再往山上走一遭,上头恐怕还有一位姑娘,要接便一块儿接回去吧。”

说罢,穿过寺庙的中园,转身往大殿走去。

禅房花木越来越深,从树枝上落下的雨水滴答滴答,响起有节律的声音,他正要往大殿后的禅房走去,却在经过庑廊的时候听见一道柔软清脆的声音。

“那能不能用皮纸呢,皮纸韧些,也吸水,跟这把伞用的材质很相近?”

他看见那个姑娘坐在香案的一旁,她身边还有一个丫头,两个人围着坐在椅子上的知客师父,桌案上还有一把漂亮的青花纸伞,只是看起来似乎划破了,裂出一条手掌长的纹路。

知客师父有了些年纪,闻言笑了笑:“姑娘,皮纸确实可以,只是太硬了,而且你这伞已经破了,若要再补,也不像从前这般好看。何必废这个心。”

“哎呀您说可以补好的。”

她应该很喜欢这伞,手指轻轻地摸了摸那绘了文竹的伞面,拂去上头蹭起的毛边。

是方才在山腰碰见的姑娘。

知客师父摇摇头走了,独留她跟那个丫头在香案旁相对着。她头上的凤尾蝶簪子垂了下来,莹白的指尖不住地抚着伞骨,看起来有些懊恼。

“你想要补好它,用皮纸是不行的,得用宣纸。”王嗣年见她低着头,红润的唇瓣紧紧抿着,眉头也拧了起来,不知怎的便走了过去。而后拿过她手里的伞,打量了一下:“你这用的是双丝路的生宣,这种纹路用皮纸补出来不成样子。”

赵明宜顺着那双手往上望去,正对上一双深色的眼眸。

她顿了顿,目光又落到青花的伞面上。

没听懂。

王嗣年也顿了一下,他没想到她听不懂。便将那把纸伞撑开,指着上面细小的纹路给她看,告诉她什么是生宣,熟宣,什么是单丝路,什么是双丝路。

赵明宜终于听懂了,她看了眼这人,只觉得他好高,抬头看他十分费力。小声地说了声谢谢,伸出手,想将那把伞接过来,拿回家去找人修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6补伞(第2/2页)

她很喜欢这把伞,是舅舅在去年生辰时找人给她做的。今日是想带来寺里上桐油,便拿了出来,谁知方才下雨,在路边让树枝刮破了。

王嗣年听她的声音,只觉着她年纪真的应该很小。看向他的眼睛无比干净,像小鹿一样。

也不知道方才为何将她错认为赵家的姑娘。母亲怎么可能让他见年纪这样小的女孩儿,他已经二十有八了,这怎么合适呢。

“你带回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给你补的。”他看着她小心地伸出手想要接过去,还是将那把伞放回了她手上。

“不是找宣纸就可以吗?我家里有很多,你刚刚说找双丝路的,我记住了。”她轻轻地道。赵明宜想不到这样霸道的人,竟然还懂这个,还愿意详细地说给她听。

果然人不可貌相。

王嗣年顿了一下,忽然笑了。

那女孩儿捧着伞渐渐走远,身后跟着的侍从走上前来,躬身说道:“应该是河间府赵大人家的小姐,是与夫人约好了来上香的,他们家老太太也来了,咱们家三少爷也在后院禅房。”

王嗣年了然。

按着赵溪亭那样强势的脾性,他疼爱的那位应该在后院见颂麒。

这个保不齐就是他们家另一位小姐了。

雨渐渐大了起来,他往殿后去换衣裳,随后匆匆离开。

赵明宜捧着伞回了禅房,林氏见她半臂衣袖有些湿了,皱了皱眉:“怎么要你亲自去,让云珠走一趟就好了。”说罢接过她手里的伞,仔细地看了看,安慰她:“也没什么,你若喜欢,我让你舅舅再使人做一把,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怎么能一样。”明宜任梨月帮她擦衣袖,笑着说道:“怎么能仗着舅舅能让人做,就不爱惜呢。”

今天虽下了雨,天气却热,她后背有些汗湿了。额头上的碎发沾了雨,湿漉漉的,髻上的凤尾蝶微微垂了下来。林氏一边让她去梳妆,一边跟她说王三少爷已经到了。

“你先梳洗一下,换身衣裳再去房里。”

她应声去了。

只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些,另一边禅房传来低声说话的声音,她刚穿过庑廊,便见明湘也往这边过来,软着声儿走过来:“我方才看见六妹妹,似乎是往这边来了,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去她要去哪里,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赵明宜与她迎面对上,只见明湘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的公子。眉目清秀,面庞白净,那双眼睛倒是十分亮,很有几分少年气。

他们就在庑廊碰上了。

“六妹妹,你怎么在这儿!”明湘好像才看见她,眼中有几分奚落,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怎么弄得这样狼狈,这是去哪儿了?”

王颂麒也看了她一眼。

只觉赵家的另一位小姐……漂亮得实在抢眼。

她上裳湿了半臂,怀里抱着一把伞微微挡着,鬓边湿漉漉的发落了几缕在耳后。脖颈修长,白净如凝脂,也不看他,目光只望向她的姐姐。

“这是哪儿的话,我不过是去找知客师父帮我修补东西而已,五姐姐总是找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急事呢。”她不轻不重地回了明湘一句,侧身向王家少爷行了半礼,很快就去换衣裳了。

她现在确实有些不像话。见谁都不便宜,不如先回去收拾好。

回到偏厢的时候,她才听见梨月说这位三少爷明年三月就要参加春闱了。

“明湘小姐身边的丫头说的……”梨月皱了皱眉,还是忍不住地嘀咕:“说得好得意,好像三少爷已经是她们家姑爷了。”

梨月十分愤愤。

在她看来小姐分明也不差,可是她们今天实在太狼狈,还让人给撞见了。说不得是湘小姐故意带着三少爷来的……

赵明宜一边安抚她,一边任由云珠给她挽发。换了身茶色潞绸绣玉兰花的裙子。

而后才去禅房老太太那里。

.

王嗣年今日并不休沐,却专程腾出空来往大音寺走了一遭,见了母亲为他选的光禄寺卿赵风言的女儿,这才匆匆赶回刑部处理堆积的事宜。

等忙完之后,已经到了午间。

天边晴朗无云,碧空如洗,随意吃了些衙署的堂食,正要回刑部值房,却见衙门外停了架车轿,那一旁候着的侍卫可不就是周述真。

回了值房,果然见堂内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人。

绯红的官服,一如既往的冷淡模样。手边放着一盏清茶,也不见他喝。

王嗣年罕见的多看了他两眼,忽然想起晨间那个小姑娘来。他们应该是堂兄妹,可是为何一点都不像,不过这也没什么。……倒是这一家子模样都一致的出色。

百里挑一的好相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