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七十五章 考场外传来惨叫,我猛猛答题

大明神探1546 第七十五章 考场外传来惨叫,我猛猛答题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五章考场外传来惨叫,我猛猛答题(三更)(第1/2页)

京师东北。

安定门内大街。

国子监。

此地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彝伦堂和敬一亭,附属建筑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

京师国子监在后世都能参观,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海玥遥遥望着前门,隐隐有种穿越时空之感,朱红的墙壁、古老的建筑,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好吧!

啥都没看出来,根本不一样。

毕竟现在才是明中期,后来经过清朝扩建修缮,又有战争损毁,与后世参观的地方,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都有很大的改变。

相比起他的端详,海瑞和林大钦迎着旁人的目光,多少有些不自在。

他们身上的衣衫虽然没有浆洗得发白,却也十分朴素,而其余赶到的学子,看似穿的是士子的月白襕衫,所用的面料却大多是杭绸吴绫,腰带以牛皮为基,缀有白玉,扇坠荷包亦是名家贵品,风流倜傥,满眼的富贵气。

这些学子见了海玥三人组到来,目光不是鄙夷,而是满满的诧异。

能知道今日补录招生的,怎会是这般穷酸学子的模样?

有的人很是迷惑,有的小机灵鬼则琢磨起来,莫非今日的考官喜欢寒门士子?

正想着要不要去换一身衣裳,再来应试,增加几分把握,远处传来骚动。

“那是……桂三少么?真是桂三少!!”

“哪家桂……噢!!”

“桂阁老……嘶!!”

伴随着周围气温的陡然升高,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国子监前。

为首的一位面如冠玉,庭如满月,一袭月白锦袍,腰间系着羊脂白玉带,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贵气,唯独的缺陷就是个子矮了些。

位于这位贵公子身后右侧的,则是身高六尺有余的壮汉,宽阔的肩膀将锦袍撑得笔挺,愈发显得健硕阳刚,只是眉头紧锁,看向左右的眼神也有些咄咄逼人,颇具凶相。

“啧!此人就是武定侯府的赵七郎了吧?听说桂公子为人随和,这位赵七郎嘛,怕是万万招惹不起……”

“另一边的是谁?”

“没听过……应该不重要……”

不重要的是严世蕃。

那年十八,跟着如喽啰。

没办法,为首的是当朝次辅桂萼的三公子桂载,身世出众,足以引得众人瞩目;

另一位是武定侯郭勋最宠爱的内弟赵晨,顶尖的权贵子弟。

相比起这两位,严世蕃无论是家世还是相貌,都逊色不少。

这般一比较,就没了存在感。

严世蕃平日里习惯了,只是这回见到海玥也朝着这边打量,微微露出一丝尴尬,遥遥点头示意。

‘咦?’

海玥点了点头,以作回应,心中却有些奇怪。

六天前,严世蕃登门拜访时,只说了今日会开放补录,却没有说他和同伴也会来,参加此次国子监补录。

这其实很奇怪,因为如桂载、赵晨、严世蕃这类高官显贵的子弟,完全可以用父荫为国子生,历史上的严世蕃,就是以父荫,在明年入国子监读书的。

和纳捐不同,这是官宦子弟应有的权力,没什么可丢人的,当然如果能堂堂正正考进来,名声肯定更好听。

可桂载和赵晨瞧着年龄,比严世蕃都要大个几岁,要考早考了,怎么突然会心血来潮,参加此次补录呢?

显然带有这个疑惑的,不止海玥一人,见到桂载、赵晨和不重要来到国子监门前,居然也开始等待时,众人不禁变了脸色。

不是?你们这种背景的也来考啊?

这不是占名额么?

有谨慎的学子眼珠转了转,干脆往后退去,悄悄溜走,连考都不考了。

但更多的学子震惊之后,又露出热切。

如果能一批考入国子监,跟桂阁老的儿子当了同窗,结下深厚的友谊,这是什么机会啊?

祖坟要冒青烟了!

胆子最大的一批学子,甚至开始上前攀谈,无论有没有当同窗的机会,都先混个脸熟。

不过桂载似乎另有心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赵晨更是沉着脸,理都不理。

严世蕃见状倒是上前交谈,温文尔雅,如沐春风,可大家不是来跟他说话的,争相在桂载面前露脸。

“铛!”

这般关系奇妙之际,一道梆子响从集贤门中传出,补录报名的时间来了。

“请!”“请!”

大伙儿纷纷谦让,最终簇拥着桂载,朝里面走去。

海玥三人暗暗摇头,跟在后面,一块走了进去。

入了国子监没多远,就见一处院落前,挂上了木牌,上面写明退籍十人,补录十人,报名限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五章考场外传来惨叫,我猛猛答题(三更)(第2/2页)

进来的,差不多就是百人,可见这种补录每个月都有发生,大伙儿已经形成了默契,知道消息的不争抢,想要争抢的也得不到内部消息。

到了一张长长的桌案前,开始如同科举一样,将籍贯、年龄、姓名、户籍写了上去。

跟在海玥后面的学子探头一瞧,顿时发出一声惊咦。

原以为是拿捏考官喜好,装作贫寒士子来应试,结果不是装的,是真的岭南人!

竟能知晓这等门路,背后定有贵人指点,不容小觑啊!

一百人并不多,很快录完,拿上简易的考牌,来到旁边的考场。

说是考场,其实就是国子监内的屋舍,窗明几净,桌案整齐,每二十人一间考场,分五个考场。

海玥三人走在最后,报名也是相对靠后,此时就发现,前面的桂载、赵晨和严世蕃,并没有与其他人一起考试,而是进了一座院落。

林大钦奇道:“他们不考么?”

海瑞淡淡地道:“自是考的,只是不与我等一起。”

林大钦嘟囔道:“真不公平……”

海玥笑笑:“我们全力发挥,拿了剩下的名额便是!”

确实不公平,但相比起未来小阁老的所作所为,这种算个啥?

大礼仪新贵中,张璁家教极严,是传统士大夫作派,桂萼和方献夫或许逊色一些,底线却也比起后面的那些强多了。

所以对于桂载三人的出现,海玥反倒没什么气愤,本来出现在这里的,其实都是开后门,他也不例外,哪怕对方占据三个名额,好好发挥,拿下剩下的便是。

海瑞和林大钦也连连点头,默默给自己鼓劲。

当学子入座,试卷来到手里,扫了一眼题目,海玥的眉头就扬了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效死而民弗去——试论海疆安民之要?’

‘国子监的难度果然不一般!’

这个题目就是标准的截搭,前一句出自《论语·颜渊》,后一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将孔子治国三要素“食、兵、信”与孟子民本思想嵌套于海防议题,既考察经义贯通能力,又检验考生的思维,是标准的“以经术润饰吏治”。

不愧是国子监,出题人水平不简单啊!

这题想要答好,更不简单!

‘幸亏这段日子跟未来的状元郎苦学了,不然还真得露怯!’

海玥神色郑重,心中十分庆幸。

如果他这段时间没有跟着林大钦一起学习,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是琼山时期的备考状态,这回就要出丑了。

自己想求个最基本的公平,结果公平的结果,就是你水平不够,真的考不上,岂不滑稽?

不过海玥也有些奇怪。

以他强大的记忆力和背范文的手段,面对截搭题都感到棘手,周围同样应试的京师学子,按理来说更该束手无策才对啊?

可他目光稍微瞄了瞄,发现一部分学子怔怔地看着题目,开始抓耳挠腮,另一部分学子嘴角则勾起一个富裕的弧度,胸有成竹地开始落笔。

‘这是透题了?’

‘也对,科举正试都有作弊的,国子监补录,更是在所难免!’

‘透题就透题,若是连入学考试都过不了,后面如何与天下各州县的举子同场竞争,考取进士?’

海玥反倒昂扬起斗志来,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答题中。

时间流逝,就在他渐渐找到节奏,下笔越来越快之际,一声凄厉的惨叫陡然从屋外飘了进来。

“啊——!!!”

考场一惊,众人吓了一大跳,顿时一阵骚动。

别说监考的书吏走了出去,有些答题的学子甚至离席,探头探脑地朝外面瞧。

唯独三张座位上的考生充耳不闻,奋笔疾书。

海瑞心志沉稳,林大钦最是投入,海玥则见怪不怪。

古代治安就是差,整天出事,他习武就是应付这类情况,现在考试更不会分心。

好机会!

写写写!

于是乎,当梆子声响起,怨声载道的声音接连响起:“哎呀!我还未写完……”“外面鬼叫什么啊?吓得我后面背的什么都忘了!”“这可是两百两银子买来的啊!回去老爹要打死我……”“啊?你只要两百两么?为什么我是三百两!”

就在海玥神清气爽地交卷,觉得自己这次发挥得不错的同时,被场外干扰的学子,忿忿地走了出去。

然而抱怨声很快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惊骇与八卦:

“桂三少爷那边死人了!”

“死者是谁?”

“无论是谁……都出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