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九十六章 嘉靖的处置(三更)

大明神探1546 第九十六章 嘉靖的处置(三更)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六章嘉靖的处置(三更)(第1/2页)

乾清宫。

黄锦悄无声息地来到朱厚熜身后,并没有急着递上案卷。

因为朱厚熜正在批阅手中的奏章。

内容又是参夏言的。

上疏之人正是霍韬。

朱厚熜微微凝眉。

嘉靖七年四月,朱厚熜升霍韬为礼部右侍郎,霍韬两次推辞,态度强硬,六月大礼议定,朱厚熜又准备破格任命霍韬为礼部尚书,霍韬依旧推辞,不肯就职,其核心就是他不愿意让外界认为,他支持天子的大礼议,是为了自己升官。

士大夫的秉性如此,朱厚熜很了解这些人爱惜名声的特点,对此还是赞许的。

但现在霍韬所作所为,就显得可憎了。

你自己不愿意接受圣眷,也不允许别的臣子受宠么?

朱厚熜对于支持大礼议的一批官员,容忍度是很高的,霍韬三番五次上奏参夏言,他都没有理会,意思已经很明显,让对方知难而退,结果霍韬依旧锲而不舍,终于让他的容忍度到了一个极限。

‘罔上自恣,该受一个教训了!’

朱厚熜已经决定,让霍韬去狱中走一遭。

当然,不是锦衣卫的诏狱,那太折磨人了,便在都察院的监狱吧!

此举不仅是让霍韬不要这般自以为是,更要警告张璁、桂萼一行,别以为他们最近谋划一起针对夏言的小动作,朕不知道!

定好了对大礼议新贵的敲打,朱厚熜又转而思索如何支持这帮朝臣。

新政改革的推行后,各方面的压力比他想象中还要大得多。

革除弊政说起来轻巧,好似只要京师里的君臣齐心协力,就能上行下效,厘革宿弊,振兴纲纪。

实际上的情况是,连北直隶都不能完全贯彻,更别提另外的一京十三省了。

一位位巡按御史上禀的奏章,令朱厚熜感到触目惊心,尤其是广东巡按御史吴麟的奏报。

两广之地在嘉靖眼中,一直印象不错,然而区区一个扯着方献夫虎皮作威的子侄,就能克扣贡珠,假造民乱,上下不轨,令三司衙门烂得那么彻底!

其他行省,想必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将朝廷下达的任何政令扭曲成乱民之政,最后还要把责任扣在朝堂君臣身上。

‘如此下去,新政势必废止!’

‘安南内乱……’

‘可是良机?’

朱厚熜又想到了那个只有一个外藩人的外藩使节团。

单单是一国出使的王子和使臣被杀,死的就剩下一人,便反应出了安南内部的争斗有多么激烈。

可惜最后活下来的是一位郡主,黎氏正统的安南王,又已经被叛臣莫登庸弑杀,朱厚熜必须考虑到,这个女子身上还有多少黎氏正统的大义名分?

所以他明明派遣锦衣卫南下,亲自接对方入京,但真正入了京师后,却不急着接见。

一方面让礼部与那位芳莲郡主接触,探一探对方的口风。

从反馈来看,此女很聪明,只说是恢复外藩贡祀,礼敬宗主大明,令嘉靖颇为满意。

另一方面也令两广遣人手深入安南,探听当地的局势,看看是否有趁乱出兵的机会。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朱厚熜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通过“祀”的礼法,确定自身统治的合理性,掌握皇权,但想要让整个国家振兴,礼法改变不了,还得看“戎”!

这一系列国事,在朱厚熜二十四岁年轻的脑子里,瞬间就过了一遍,黄锦甚至都没有发现主子在沉思,就见那只修长的手掌探过来,将锦衣卫特呈的卷宗拿了过去。

“嗯?”

朱厚熜对于卷宗的厚度先是一奇,然后微微颔首,翻开仔细阅览。

一页页翻看着。

不厌其烦。

可很快。

速度就慢了下来。

越来越慢。

翻动书页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黄锦面色微变。

他熟悉这位主子,若非心头怒火大盛,绝不会露出如此明显的变化。

事实上,黄锦还是低估了卷宗带给朱厚熜的冲击。

如果换个角度,就能发现,这位大明天子那张清瘦的脸上,已经浮现出了暴怒与狰狞。

‘安敢欺朕!!”

理清了国子监凶杀案的脉络,朱厚熜就认定,之前的李福达一案里面,郭勋也绝对不是冤枉的。

这个得自己信任的勋贵居然真能庇护了白莲教徒,让反贼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的太原卫指挥使!

不然的话,此次岂会机关算尽,以自污来取信于他?

不就是做贼心虚么!

最令嘉靖愤怒的是,他险些就被蒙骗了。

在听到桂萼之子,杀害了郭勋的内弟后,第一反应就是又有人针对大礼议新贵,挑拨这些重臣之间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六章嘉靖的处置(三更)(第2/2页)

这个观念一旦形成,那郭勋接下来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不知骄横跋扈到什么程度!

‘郭勋!郭勋!!’

朱厚熜眼中闪过杀意。

郭勋的所作所为,性质和霍韬完全不同。

他可以容忍霍韬上书对夏言的弹劾,那属于臣子之间的交锋,身为天子甚至乐于见得,顶多小惩大诫。

但郭勋完全是冲着他这位天子来的,仗着昔日的些许功绩,一而再再而三地欺瞒戏耍。

该杀!

然而这抹杀意涌现上来,朱厚熜深吸一口气,又缓缓闭上眼睛。

片刻后,他站起身来,快步来到龙纹灯前,打开了杭纺纱罩面。

黄锦跟着上前,就见卷宗伸向蜡烛。

火焰吞噬着卷曲的书页,待得燃烧到大半,朱厚熜随手将之丢入盆中,眼神幽幽。

大礼议新贵正在推行新政,这个时候一旦处理郭勋,势必会引发朝野局势的一系列震荡。

郭勋死不足惜,但自他登基以来要扫除积弊的努力,也要付之于流水了!

况且要处理一位勋贵,得有拿得出手的理由,李福达一案已成定局,是绝对不可能翻案的,那么郭勋犯了足以论死的大罪?单单是庇护宁王余孽还不够!

最后勋贵里面,他也需要有人支持,郭勋的武定侯来之不易,一直态度坚定地支持大礼议,拿下了此人,谁可以替代?

所以现在还不是时候。

黄锦跟着这位主子,脑子还有些迷糊。

他不是聪明人,却知道主子不发一言,自己就不该说任何话。

主子说什么做什么,传达下去即可。

处理完卷宗,嘉靖回到御座,继续批阅今日的奏章,但看着看着,突然开口:“告诉王佐,国子监的两个监生不畏权贵,彻查真相之举,实乃我朝学子风骨之典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锦衣卫去帮帮他们,勋贵家即便有什么丑闻,也不必遮掩!”

……

“卷宗没了?”

得到结果的王佐,默默松了一口气。

他将案情原封不动的禀告,除了对陆炳所说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觉得武定侯郭勋不是能轻易扳倒的,真要把结论禀告上去,反倒让陛下为难,那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指不定还要倒在武定侯之前。

现在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

卷宗没了,就代表着,要把韩鹞子和鹞子班的剩下人,悄无声息地处理掉。

锦衣卫最擅长这种事。

“陛下还说了,‘国子监的两个监生不畏权贵,彻查真相之举,实乃我朝学子风骨之典范……’”

当黄锦一字一句地将天子的话复述了一遍,没有半点删减修改之后,王佐又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国子监的两个监生,不会是旁人,正是韩鹞子交代出来的海玥和严世蕃。

这两位之前就扛着郭勋的压力,言明案情有蹊跷,其后又在探访追查,甚至找上了鹞子班。

若无他们的禀告,锦衣卫此番也无法这么快地接近真相,而现在让锦衣卫相助,更无须遮掩勋贵家的丑闻……

王佐明白了,唤来陆炳,将圣意传达下去,对着这个实质上的弟子道:“你可明白?”

陆炳眨了眨眼睛,缓缓地道:“赵七郎于国子监遇害,总要有个说法!”

王佐点头:“是。”

陆炳接着道:“桂阁老的三子有杀人嫌疑,也不想一辈子背上这等杀人嫌疑!”

王佐点头:“是。”

陆炳道:“赵七郎是被人逼死的,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身世,这是丑闻,武定侯不愿声张,就行此残忍之举!”

王佐道:“我看就是如此。”

陆炳道:“而鹞子班已经覆灭,市井之间暂时无人引导民间说辞……”

王佐露出笑意:“不错。”

陆炳眼睛亮了起来,只是还有些迟疑:“但武定侯此番费尽心机,不会没有准备,便是没了鹞子班,他应该也能够自证清白……”

王佐道:“所以需要我们锦衣卫出马,别人惧他武定侯,我们难道怕他么?”

“当然不怕!”

锦衣卫若是怕勋贵,那就是倒反天罡了,要知道这个特务机构创建出来,就是太祖为了制衡勋贵和权臣的,后来在永乐帝手中,更是对建文旧臣进行了血洗,诏狱关的就是这类平日里在外面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权贵人物。

而今郭勋即将成为下一位。

或许还没到直接关进诏狱的时候,可有些事情完全能做一做。

王佐总结道:“有些人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合该自作自受!去吧,履行锦衣卫的职责,毋须有什么顾虑!”

陆炳心悦诚服,压住了拼命上扬的嘴角,领命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