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这个排名了不得啊!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这个排名了不得啊!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九十五章这个排名了不得啊!(第1/2页)

张玉阳接过答卷,眼神随意地落了上去。

黄绾轻轻屏住呼吸。

同考官通过的卷子,叫荐卷。

一旦成了荐卷,被取中的把握至少就有五分。

而副主考看了,若也中意,在荐卷上批一个“取”字的,那上榜的机会一跃至九分,堪称十拿九稳

因为两位主考官在官场上的地位基本相当,有时候副考官甚至官位要更高一些,只是士林资历略逊。

比如黄绾与张玉阳就是如此,黄绾是大礼议新贵,礼部左侍郎,张玉阳虽是文渊阁大学士,却无实权,那么张玉阳自然不该驳黄绾的面子。

张玉阳之前也确实是如此的,他已经是半退休的人物,官场上没必要与实权在握的大礼议集团争锋,个人也认可黄绾的造诣水平,可他拿过卷子,视线随意地扫了几句后,眉头顿时一动。

不仅是因为这份答卷的水平属实有些次,更在于文章风格,他早早见过。

就在会试考官定下后,严嵩托人私下里登门,提出一个请求。

张玉阳在初听到请托时,是很震惊的,他认为这位清流领袖,是为其子登科说情的。

但很快,张玉阳惭愧地发现,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严嵩并不是请求让他的儿子严世蕃上榜,恰恰相反,他是要让自己的儿子落第。

当然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

严嵩将严世蕃的不少文章整理了送至,有言此等水平,能中举人已是侥幸,若是会试里文章并无长足进步,依旧是这般文辞机巧,格调未成,进士是万万没有资格的,定要让其黜落!

张玉阳看了后也深以为然,这种水平确实也就堪堪当个举人,还要是那种竞争不太激烈的省府,若是到江浙文华之地,根本轮不到其上榜,更别提高中进士了。

由此也隐隐觉得,这位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严世蕃水平不够,严嵩又不愿意为其子疏通关系,舞弊上榜,那自然是黜落的,何必特意关照,多此一举呢?

但此时此刻,凝视着递过来的卷子,那熟悉的文风,那大大的“取”字,张玉阳深吸一口气,看向黄绾。

黄绾心里有鬼,再加上从前没有干过这等事,视线顿时避了开去。

张玉阳确定无疑,对方是有意为之,而自己已经无形中参与到新旧两位内阁阁老的交锋中。

他稍稍合了合眼睑,然后毫不迟疑地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字“黜”,淡淡地道:“给黄主考!”

黄绾接过卷子,脸色稍稍变了变,但也没有任何质疑,就将之递给了旁边的小厮,低声道:“黜落了吧!”

在大多数同考官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一场短暂的交锋结束。

而缓了片刻,黄绾收拾好了心情,也继续开始批阅卷子。

烛火高燃,花费了三个日夜的时间,所有取中的答卷都已挑出,数了数目,有三百二十五人。

于是乎,又将水平较次的一批挑出来,黜落了二十多位,最后总计两百九十八人上榜。

会试定去留,殿试定名次,上了这个榜,基本意味着,这就是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的进士名单了。

不过前几名依旧要排出。

黄绾摒弃了那些杂念,倒是挑出最看好的那份答卷,提议道:“张公,此人可当会元!”

张玉阳认出是那些同出一门的举人之一,微微摇头。

这些同出一门的文章水平较高,都能名列前茅,再取会元,就显得木秀于林了。

于是乎,张玉阳特意挑出一份:“布帛菽粟之文,必定笃行君子,老夫有意点此人为会元,诸位以为如何?”

众多考官纷纷传阅,发现确实是好文采,在应答水平上可谓难分伯仲,哪怕心底里面觉得那位文章更合心意的,也没必要驳斥。

“既然诸位无意,那就这般定了。”

张玉阳点出了会元。

然后将那位文辞精当,笔法老成,读之令人神清气朗的,排在了第二;

将那位才情最佳,可惜第三场发挥失常的,排在了第五;

将一位中正醇雅,理明辞达的,排在了第九;

将一位法度谨严,字字铿锵的,排在了第十;

看着名单,这位会试主考官由衷地发出感叹:“当真是了不得啊!”

其余考官也啧啧称奇。

若这四人真是同出一门,即便是如今在士林中颇具名声的八才子,昔日也及不上这等辉煌。

四人皆中,且名列前十!

想到这里,张玉阳有些期待,又有些羡慕:“殿试面圣之时,未知天颜垂青若何?倘得再续佳篇,必当名标青史,流芳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五章这个排名了不得啊!(第2/2页)

……

会试从考完到放榜,依旧是半个月的时间差。

但不同于乡试,能否高中基本上是要等到放榜日再揭晓,会试的名单露得比较快。

因为这还涉及到士大夫之间的联姻。

明朝是没有大规模榜下捉婿传统的。

因为榜下捉婿最普遍的做法,是富商与排名靠后的进士之间的联姻,说难听些,就是官商勾结,钱权往来。

但明朝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举人,马上就有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要么看不上商贾出身的人家,要么即便娶富商女,也不可能用榜下捉婿那般掉价的法子。

偷偷打听会试上榜的名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一旦确定了榜上有哪些尚未成婚的年轻士子,这些人就是香饽饽,手快有手慢无啊!

于是乎,国子监热闹了。

“听闻二位爷年少登科,才高八斗,特托老婆子来说合!”

“这位娘子,可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模样儿更是一等一的好!”

“不合心意还有嘛,二位爷是天子门生,前途无量,多少豪门贵府盯着呢!老婆子今日先来递个话,改日再带庚帖,细细商议啊!”

海玥好不容易又打发走了一位媒婆,回到斋舍,无奈地道:“应付这些人,比再考一场会试都累……”

海瑞在边上脸庞微微涨红,不满道:“这些媒婆也真敢说,会试尚未放榜,殿试更未召开,什么年少登科,天子门生,胆子太大了!”

苏志皋走了进来,却是连连拱手:“她们胆子大归大,消息却灵通得很,恭喜恭喜啊!”

苏志皋四十三岁的年纪,早已经成婚,儿女四人,孙子都有两个了,当然不会是媒婆登门的对象,而林大钦在解释过自己在家乡已经娶亲,并且不准备和离后,也没了媒婆纠缠,剩下的就是海氏兄弟了。

不过旁边还有一个人在嘀嘀咕咕。

严世蕃干笑一声:“怎么……怎么没人来寻我啊?”

海玥无语地瞥了他一眼:“东楼,你莫不是忘了,自己已经定亲了,聘礼都下了?”

“哦对!对对对!”

严世蕃一拍脑门。

一紧张,把要狠狠策反的夏清梧都给忘了。

说实话,这次会试考完,他又觉得有些不妙。

所幸上次乡试考完,他也觉得发挥失常,但事后证明,还是凭借真才实学上榜了。

所以严世蕃觉得,这次会试自己虽然发挥得也不太好,但说不定又是倒数第一呢!

诶,爷上榜了!

爷随便学学也成进士了!

气不气?

只可惜不能通过媒婆登门来确定,自己是不是榜上有名,这就是已婚士子的苦楚啊!

‘哼!若是夏清梧不知好歹,直接休了她,我还能再挑……也该回碧玉堂看看小琴与小凤了,这么久没去,她们肯定想死我了!’

想到这里,严世蕃也顾不上装病找台阶了,眼珠子转了转,找了个借口消失不见。

海玥不理这个家伙,但同样被媒婆勾起了思绪。

随着科举即将结束,正式入仕,娶妻确实是必要的环节。

明朝不比宋朝,宋朝士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是有晚婚例子的,出身大家的女子平均结婚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应该是历朝历代都最晚的。

但明朝不同,明朝女子二十岁出嫁,那就是老姑娘,甚至要被怀疑有什么问题,同样男子结婚年龄也是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超过这个年纪,除非真的穷到揭不开锅,不然也要受到质疑。

而科举入仕更是如此,要当官了,当然是成了家更显得稳重,不然一个人无儿无女,来去自如的,总有种随时要图谋不轨的威胁感。

海玥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再加上晚成婚不如早成婚,这才向爹娘提出准备迎娶黎玉英,结果二老不同意也不否定,就这般拖着,如今会试都考完了,媒婆都上门了,难不成真要等到安南亡国?

这般一想,海玥也呆不下去了,找个借口,离开了国子监。

刚刚回到英略社后院,迎面就见海浩走了出来,见状笑道:“十三郎回来得正好,为父正要去寻你!过来看!”

说着,将其带入屋中,然后极其自然地拖出一个遍体鳞伤的汉子来。

海玥愣住:“这人是?”

海浩介绍:“他就是莫登庸的儿子莫光启,我们想请他来英略社作客,结果中途产生了些小误会,杀光了他的护卫,这才将人请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