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在京师还有一番基业?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在京师还有一番基业?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一十二章我在京师还有一番基业?(一更)(第1/2页)

“客官!”

海玥行至会社前,驻足打量,很快有汉子上前,牵起缰绳,热情地道:“进来看一看啊!”

海玥任由他牵住缰绳,语带好奇:“你们这会社是做什么的啊?”

汉子笑道:“是民壮教习之所,所谓‘英略昭昭,武德堂堂’,客官英武非凡,无论是想要学艺,还是切磋,都能来我们这里的!”

“武馆啊……不错!不错!”

海玥走入堂内,发现此处门面看似不大,但前堂之后应该还有一个大院,那里隐约可以听到舞枪使棒,打熬筋骨的声音,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的熟悉。

他乍一看到这个名字,先是惊讶和激动。

然后想了想,觉得可能是同名巧合。

但现在走进来,看到熟悉的格局和气息,就知道巧合的可能性不大了。

要么就是有人在琼山见过英略社,觉得这种武馆颇有前途,特意仿造其格局来京师开了一家。

要么两者就是一家。

海玥干脆道:“不知贵社的社首姓甚名谁?”

汉子道:“贵客对我们会首感兴趣?这倒是不好意思,我们社长他一贯云游四海,不留于京师,京师社内由副会首范老主持。”

‘更像了……’

海玥心里吐槽,嘴上则道:“那我想见一见这位范老,需要相约时日么?”

“不必不必!贵客气度不凡,我等岂能怠慢?”

汉子热情满满,又对着里面喊道:“有客人上门,铁火!铁火!”

“来喽!”

伴随着瓮声瓮气的声音,一个铁匠般的黑汉子掀开帘布,迎了出来,听了迎客汉子的介绍,倒是没说什么,但在海玥的脸上打量了一下,表情突然愣了愣,态度就变了:“公子请!”

海玥跟着他穿过前堂,抵达后院,就见这里果然武器石锁一应俱全,如今已近十一月,锤炼的大汉依旧衣衫淡薄,气血旺盛,有的甚至赤膊着上身,露出一身腱子肉。

此时此刻众人却没有操练,而是散了开来,围观着中央的一场交锋。

海玥到来时,两人已经斗了一阵,其中一位牢牢占据了上风,出手剑光如电,另一人身形急退,手中长剑格挡,每每两剑相击,火花四溅。

“喝啊!”

进攻之人一声大喝,剑势陡然加快,如狂风骤雨般袭去,守御之人连连后退,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他甚至能感觉到,对方每一剑都留了三分余地,却仍让自己应接不暇。

“罢了!”

数十招之后,守御之人陡然抽身而退:“比拼剑术,是老夫输了!”

围观的众人方才一直屏息凝神,直到此刻才齐齐舒了一口气,瞬间打开话匣子:“范老竟然输了!”“这姓俞的真就如此厉害!”“猛士啊!”

方才接连进击的,俨然是上门挑战的年轻人,落于下风的则是英略社的副会首,范老。

“范老常言,剑道不在快,而在准,不在力,而在意!”

“俞某却以为,剑道所求,就是要势大力沉,唯快不破!”

年轻的挑战者二十多岁,是一位身材魁伟的昂藏大汉,威风凛凛,却并不粗豪,此时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坚定地道。

“老夫哪怕虚长年月,也不代表所言就一定无误,更何况武道之路,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范老抚须微笑,发出由衷的赞叹:“俞小友这等年纪就有如此见解,将来的剑术,要天下无敌啊!”

“万不敢当!俞某要学的还有很多,多谢范老指点!”

昂藏大汉正色致谢,又对着周遭一礼,这才收剑退了下去。

范老看着他的身影,一时间也颇有些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旋即才将视线转来,落在跟着铁火入内的海玥身上,顿时露出喜色:“小少爷?”

海玥旁观,也认出了这位老者:“范老。”

他父亲海浩,母亲朱琳,常年在外,与家乡的联系就是每年送信回琼山报平安,送信的老仆有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眼前的范老了,小时候甚至都抱过自己。

“哈哈!没想到今日双喜临门,来来来!”

范老将手中的佩剑往武器架上一丢,立刻带着海玥往内院走去。

路上,海玥就忍不住开口发问:“爹娘一切可好?”

范老笑道:“好!老爷和夫人很好!如今正在太原游历呢!”

‘他们真潇洒啊!’

海玥见多了古代对子女约束管教的父母,就比如海瑞的母亲谢氏,海瑞在家时每日都要问安,事事言听计从,谢氏并非那种不讲道理的妇人,可对儿子的控制欲依旧让人感到窒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章我在京师还有一番基业?(一更)(第2/2页)

那种日子他当然不愿意过,可这种另一极端也挺有趣,结合大明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比起前几个朝代都要强,能够在这个年代行走天下的,都不是简单人物,海玥却还是没想到,那两位居然在京师默不作声地开办了英略社。

话说琼山本地的英略社,起初不都是亏损的么,靠了四哥继承,才转亏为盈,怎么在京师反倒风生水起了?

海玥没有这么直接,转而问道:“我来京师也有数月了,范老不知么?”

“当然知道!当然知道!”

范老笑容满面,露出由衷的欣慰:“小少爷在国子监力抗武定侯淫威,名传京师,我们岂能不知,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呢?小少爷是不是奇怪,我们为何不去寻你?”

海玥颔首:“是。”

范老语重心长地道:“小少爷前程似锦,何必与我们这等……武夫混在一起呢?对仕途影响不好的,还是多和士林学子结交为好!”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其实明朝更严重,这话倒也没错,但凡能金榜题名的,都看不起武夫,哪怕到了戚继光的位置,也得给低他几品的文官规规矩矩地下跪。

海玥却隐隐觉得这话里面还有别的意思,但也没有刨根问底,话锋一转:“方才那位剑术高手是?”

范老道:“他叫俞大猷,字志辅,泉州府晋江人士,文武双全,是少年英杰啊!”

‘果然是他!’

古代带兵打仗的武将势必有着一定的武力,骑射强横者更是比比皆是,但若说个人武力巅峰,在正史里面的俞大猷,于明朝顶尖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历代都能争一争排名。

毕竟明代以前武将多强调“勇猛”,如三国关羽张飞、唐代尉迟恭,但鲜有系统武术传承记载,至于再早些的武将,武力评价多基于史书模糊描述,缺乏量化数据,而俞大猷的武术著作《剑经》和实战案例单挑少林更具实证性。

所以在海玥看来,除了天生神力外加后天技巧齐备,如霸王项羽那种近乎无敌的存在,不然俞大猷巅峰时期,基本是不逊于任何猛将的。

“那位俞壮士来我英略社是为了什么?”

范老理所当然地道:“他来年准备考武举,需要打通一些关隘,所以托人寻到了我们。”

“哦?”

海玥目光一动。

文科举制度的开始,起源于隋朝,由隋文帝酝酿,隋炀帝推行,到了唐朝正式开始实施,而武科举制度的开始,则起源于武则天时期,临危受命于败军之际,拯救大唐于大厦将倾的名将郭子仪,就是唐朝的武科举出身。

不过相比起文科举选拔的重视和难度,武举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鸡肋状态,远的不说了,近的正德年间,内阁首辅李东阳就说过,武举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和空乏,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不高,对军事策论简单粗暴,这样的考试,很难能选出具有真正军事素养的武将,而内阁首辅夏言也作出类似的评价,中试者资质大多平庸,难委以重任。

可即便如此,武举仍然是一条选拔人才的关键通道,大多平庸,不代表没有人才。

历史上近来考中武举的,一位是陆炳,明年中武举,另一位就是俞大猷了,在四年后的武科会试中名列第五,被任命为正千户。

再往后还有戚继光、沈有容、孙祖寿、吴三桂……都是先考中武举,再借助家世关系,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

关键在于,能在武举上施力,英略社在京师里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看来之前还低估了!

我在京师居然还有一番基业?

海玥最后确定了一下:“范老,我京师的英略社与鹞子班比如何?”

“韩鹞子?”

范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若论说书与杂耍的人手,鹞子班确实有些能耐,能占据天桥,也有些根基,其他就不必拿我们与这等不知深浅,顷刻覆灭的江湖杂社相比了!”

‘韩鹞子看不起官员,结果江湖客也看不起韩鹞子,挺有意思!’

海玥眉头一挑,不客气了:“那我现在想查一个人,太医院的御医李绍庭,我们英略社能办到么?”

“太医院李绍庭……”

范老沉默下去,就在海玥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之际,就见这位老者起身来到旁边的书架,取出了一卷册子,递了过来:“此人绝非简单的御医,背后牵连甚重,小少爷若决定将其拿下,得齐心协力,大不了这个铺子舍了,先离开京师避一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