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山河祭 > 第四百四十六章 都喊姐姐!

山河祭 第四百四十六章 都喊姐姐!

簡繁轉換
作者:姬叉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3 15:40:51 来源:源1

天行剑宗的历练效果是彻底没有了。

不便携带的活性药草,已经被狼族哈士奇们直接抢购一空,其他东西可以带在储物戒里轻装简行,此去妖都已经可以直接御剑走人了,都不需要运输。

妖皇陛下和大家一起飞...

风过无痕,却在昆仑雪原上划开一道细长的裂口。那裂口深处,埋着半截断裂的剑柄,锈迹斑斑,却仍透出一丝微弱灵光。旅人蹲下身,指尖轻触剑身,忽觉一股寒意直冲脑海??刹那间,他看见千军万马奔腾于血色荒野,听见无数亡魂在风中低语:“我们不是妖魔……我们只是不肯低头的人。”

他猛地抽手,冷汗涔涔。

“你看见了?”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

旅人回头,只见一位披着灰袍的老者立于雪中,双目浑浊却深不见底。他手中拄着一根枯枝般的拐杖,杖头刻着一朵小小的忘念花。

“你是谁?”旅人颤声问。

老者不答,只缓缓道:“这把剑,曾属于祁烈将军。他是北境最后一支义军的统帅,也是被史书抹去名字的‘叛贼’。”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旅人带来的信上,“你说要成为下一个声行者?可你知道,那条路走的是心碎,不是功名。”

旅人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父亲死于边关战乱,母亲疯癫多年,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别信朝廷写的史,信哭声。’我走了十年,听遍民间疾苦,才发现最痛的不是刀剑,是没人愿意听一句话。”

老者凝视着他,眼中泛起涟漪般的光。

“那你可知陆尘为何能听见万灵之声?”

“因为他从不说‘我没错’。”旅人低声答。

老者点头,抬手轻点地面。那断剑突然震动起来,竟自行拔出土石,悬于空中。锈迹剥落,露出原本篆刻的铭文??**“言不负心”**四字熠熠生辉。

“此剑无锋,亦无主。”老者道,“它只随愿听之人而动。若你真心愿为无声者发声,它便认你为主。”

话音未落,剑骤然下坠,直刺旅人心口!

旁人见此情景必惊呼退避,可旅人竟闭目不动。剑尖触及衣襟时,忽然化作一缕青烟,钻入其胸膛。他浑身剧震,面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仿佛承受着某种古老契约的烙印之痛。

片刻后,他睁开眼,瞳孔深处似有万千声音流转。

“你已承契。”老者叹息,“从此以后,你不只是人,更是媒介。山河之痛、亡魂之泣、孩童之惧、老人之悔……都将涌入你的识海。你能选择沉默,但一旦开口,便不能再停。”

旅人跪倒在地,双手伏雪:“我不求解脱,只求不再让任何人死得无声无息。”

老者仰望苍穹,喃喃:“又一个傻子来了。”

与此同时,和光城无字堂内,叶昭正翻阅新收的《言祭录》手稿。她已年近五十,眉宇间沉淀着岁月的沉静。忽然,案前铜镜无风自动,镜面浮现一行字:

>“西漠有声将绝,速遣使往。”

她心头一凛。这是百年来首次出现“主动示警”的心镜异象。以往皆靠人力传讯,唯有当某地积怨极深、即将引发天地反噬之时,铜镜才会自发感应。

她立刻召来三位弟子:“备马,三日内赶到西漠古城遗址。带上《真文》玉简与净魂铃。”

“师父,”最小的弟子迟疑道,“听说那边如今寸草不生,连风都带着哭声……真的要去吗?”

叶昭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轻抚过案上那把旧琴。

“你们可知道,为什么陆尘宁愿耗尽性命也要守住‘听’这个字?”

三人摇头。

“因为真正的毁灭,从来不是杀戮本身。”她声音轻缓,却如重锤落地,“而是当我们开始觉得,某些人的哭声不值得听。”

三日后,西漠。

黄沙漫天,日月无光。古城遗址早已坍塌成一片废墟,唯有一座残破祭坛孤零零矗立中央,坛上插着七根黑幡,每幡之下压着一块人骨。骨上刻满符咒,竟是以禁术封印灵魂,使其永世不得超生。

叶昭一行刚踏入边界,便觉识海震荡。耳边响起无数杂音??女人尖叫、孩子啼哭、老人诅咒,还有铁链拖地的声音,一声比一声沉重。

“这是‘锁魂阵’!”大弟子骇然,“传说中只有灭族之战才会使用的邪法!他们把整个城的人都……活祭了?”

叶昭咬牙,取出玉简诵读《言祭真文》片段。清音荡开,黑幡微微晃动,其中一根竟渗出血珠。

就在此时,远处沙丘后走出一人。

那人穿着褪色官服,腰佩御令,面容端正却不带人气。他拱手行礼,语气平静得诡异:“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但此处乃朝廷机密重地,恕不便开放。”

“朝廷?”二弟子怒斥,“你们竟敢用百姓献祭,还敢提朝廷二字!”

那人微笑不变:“非我所为,乃先辈遗策。百年前此地暴乱频发,民心思变,若不以雷霆手段镇压,恐动摇国本。七百二十三口,皆逆党亲属,依法处置,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叶昭冷冷盯着他,“那你可听过他们的临终之言?”

“不必听。”那人淡然道,“乱臣贼子,死不足惜。”

话音刚落,他脚下黄沙突然翻涌,一道纤细手臂破土而出,死死抓住他的脚踝!紧接着,更多手臂从地下伸出,拉扯、撕扯、哀嚎……那些被埋葬的灵魂竟集体苏醒!

那人脸色终于变了,急忙掐诀念咒,欲催动黑幡压制。可这一次,符咒失效了。

因为叶昭已高举净魂铃,全力摇响。

铃声清越,穿透风沙,直入地脉。七根黑幡同时爆裂,骨片纷飞。每一根骨头落地时,都浮现出一张模糊人脸,嘴唇开合,无声诉说。

叶昭闭目倾听,泪水滑落。

“他们在说……‘我们只是不想饿死’。”

“有个母亲说,她偷了一袋米,只为让孩子多吃一顿饱饭。”

“有个少年说,他烧了征粮官的账册,以为这样大家就能活下来……”

忽然,最大的一块骨头上,浮现出一张年轻男子的脸。他穿着囚服,双眼被挖,却仍昂首挺胸。

叶昭浑身一震:“祁……祁烈?!”

那灵魂微微点头,随即指向南方。

“他让我们看更南边的山谷。”小弟子颤抖着翻译,“那里……还有三百具尸体没被发现。”

叶昭转身面对那官员,声音如冰:“你说依法行事。可你可曾翻开过真正的法典?《大周律》第三章明载:‘凡因饥寒起事者,减罪两等;为首者流放,余众赦免。’你们不仅杀了他们,还篡改记录,伪造罪证,甚至用禁术封印魂魄??这不是执法,是灭口!”

那官员脸色铁青,厉喝:“住口!你们懂什么国家大义!没有震慑,何来太平!”

“太平?”叶昭冷笑,“你以为人们怕了,就不恨了吗?你以为埋了尸骨,就没人记得了吗?”

她举起玉简,朗声道:“今日,我以言祭之名,启心镜仪,请天下共鉴!”

刹那间,万里晴空骤变乌云压顶。一道紫白色光柱自和光城方向延伸而来,贯穿天地,正正落在祭坛之上。铜镜虚影浮现半空,映照出千年前那一夜的真实景象??

并非叛乱。

而是灾荒。

颗粒无收,官府却照常征税。百姓跪求缓期,换来的是一支支利箭穿胸。祁烈本是戍边校尉,闻讯赶回故乡,只见家园焚毁,亲人吊死树上。他怒斩税吏,聚众抗命,却被定为“谋逆”。最终,全族诛连,七百余口尽数坑杀,连襁褓婴儿也不放过。

画面结束,全场死寂。

那官员瘫坐在地,喃喃:“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上面只说平定叛乱……”

叶昭走到他面前,轻声问:“现在你知道了,怎么办?”

他抬头,眼中第一次有了恐惧之外的东西??那是羞愧。

“我……我去刑部自首。我会交出所有档案,公开真相。”

“不够。”叶昭摇头,“你要做的,是亲自去挖出那三百具尸骨,一一命名,立碑祭祀。然后,在每年春分,站在这里,向世人讲述他们的故事。直到你也变成一捧黄土为止。”

他怔住,许久,终于重重叩首:“我愿如此。”

当晚,叶昭在废墟中点燃篝火。弟子们围着火堆,默然无语。

“师父,”小弟子怯生生地问,“我们会赢吗?”

叶昭望着星空,轻声道:“这不是赢不赢的问题。就像春天不会因为冬天漫长就放弃到来一样,总有些东西,注定要生长。”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竹片??正是当年陆尘交给苏璃的那一块。如今上面多了几行新刻的小字:

>“听,即是救赎。

>说,即是自由。

>活着说出真相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她将竹片埋入祭坛中心,覆上黄土。

“从今天起,这里不再是禁地,而是‘聆园’。每一个来到此处的人,都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是悔恨,可以是委屈,也可以是一句从未说出口的‘对不起’。”

三日后,第一块墓碑竖起。

碑上写着:**张阿娘,三十七岁,因窃米喂子被斩首。临终言:‘我不怕死,只怕儿子饿着。’**

消息传开,四方百姓陆续前来。有人带着亲人的遗物,有人写下忏悔书信投入火中,还有曾经参与屠杀的老兵,跪在碑前整整三天,直到吐血昏厥。

而在南岭村庄里,小女孩已能完整弹完那首无名曲。

老妪听着听着,忽然老泪纵横。

“奶奶,你怎么哭了?”女孩放下琴。

老人抚摸她的发丝:“因为我听见了……很多年没听见的声音。是你爷爷最爱听的调子。”

“爷爷是谁?”

“他曾是个声行者。”老人望向远方,“后来累了,睡着了,再也没醒来。我以为这世界不会再有人懂这种音乐了……直到遇见你。”

女孩歪头想了想,忽然说:“我觉得,这首曲子应该有个名字。”

“你说呢?”

“叫《听见》好不好?”

老人愣住,继而含笑点头:“好,就叫《听见》。”

同一时刻,宇宙虚空之中,那道无形的目光再次掠过人间。

这一次,它停留得更久。

它看见东海渔村的孩子把军牌复制了一份,挂在自家墙上;看见西北流浪儿成立了“守碑会”,专门寻找无名坟茔;看见天机阁新任阁主下令重建“失落名录”,将被抹除者的生平逐一还原;也看见许多年轻修士放弃飞升之路,转而行走四方,只为收集一段段被遗忘的往事。

它看见越来越多的灯亮起。

每盏灯下,都贴着四个字:**我听见你了。**

它终于明白,所谓神明,并非掌控一切的存在。真正的神性,藏在人类彼此凝望的眼神里,藏在一句“对不起”的颤抖唇间,藏在明知无力改变却依然不肯闭耳的坚持中。

于是,它轻轻挥袖。

刹那间,七十座无字堂的铜镜同时鸣响,昆仑秘窟的日记再次翻页,新增一行金色文字:

>“大道无言,唯情不灭。

>山河为证,祭者长存。”

而那把修复的旧琴,在某个清晨悄然消失。

有人说,它出现在北方战场的废墟上,弦音唤醒了沉睡百年的英灵;有人说,它漂到了南方海岛,伴着潮声安抚了溺亡渔民的魂魄;还有人说,曾在深夜的街头看见一个盲童怀抱古琴,指尖流淌出连仙人都未曾听过的旋律。

没有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但每当风雨之夜,总有人听见遥远的琴声随风而来,温柔地拂过屋檐、窗棂、心房。

那声音不说宽恕,也不说胜利。

它只是轻轻地说:

**我在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