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22章 贵人相助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22章 贵人相助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张局长半信半疑:“有这样的好事!这个老板是你的什么亲戚。”

李明:“不是亲戚,是碰到了一个有知遇之恩的贵人。”

张局长更加怀疑了:“小伙子,你年纪不大,可能才刚刚走进社会。社会是个万花筒,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现象都有,要小心骗子!”

李明一听就急了:“张局长,你怎么批评我都行,但我不愿意听到任何对那个知音老板有所不尊的话,告诉你吧,我的知音恩人已经赊了六十七万元钱的货物给我带回来,加上我自己的,共有八十三万元的货物,足够开一间初具规模的批发部了。

如果你不相信,我给你看看这个托运货物单。如果还不相信,我现在可以带你去验货。”

张局长大奇,并没有因为李明的顶撞而生气,反而高兴地说:“好,我倒正想见证这个奇迹,如果是真,我们不但马上给你办好营业执照,还帮你租好门面。”

李明原来是打算放在现有的商店里批发的。现在有了八十三万元的货,放在乡镇经营肯定是不合适的,只有县城才有这么大的市场,正在为还没找到铺面而担忧。张主任的话无疑是给他解决了一大困难,自是喜出望外地说:“一言为定!”

张局长更乐了:“击掌为凭,决不反悔!”

张局长中等身材,普通的模样,今年四十岁,正当年富力强,在全市的县级局长中,是思想开放,工作热情,能力很强的一位佼佼者。

一听说李明有八十多万元的商品可批发,就是市里百货公司的批发部也不过如此吧,立即就预感到了这个行业的广阔前景。

如果这个青年在本县成功地办起一个百货批发部,必定能带动周边四五个县的贸易,带动本县的一批个体零售商,甚至对推动全市的个体工商户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之所以一再质疑,就是怕李明言不符实,让他空欢喜。

张局长当即推出自行车,要陈主任也把自行车推出来,一齐到火车站去验货。

李明苦着脸说:“你们骑单车,我的两条腿可没有你们的两个轱辘快,你们先到火车站等我,我马上就到。”

张局长愣了一下,呵呵笑道:“你坐在我单车的后座上,我拉你一程就是。”

李明没想到这个四十多岁的张局长没有一点官架子,还要用自行车载他,感动的同时也不好意思起来,尴尬地说:“还是我载你吧,三人同行,少年出力嘛。”

张局长乐了,把单车让给李明:“好,好,少年吃亏,我就省点力气了。”

李明载着张局长,陈主任自骑一辆,飞快地赶往火车站。

李明年轻力壮,中等个子的张局长没有大腹便便的局长相,也就一百二十来斤的样子,李明把单车踩的飞快。

陈主任年纪大了一点,也较胖,一个人骑一辆单车,居然还追不上。

李明载着张局长在火车站查问提货处,询问货物到了没有,得到的回答是货物已到,马上可以提货。

张局长大喜,以工商局的名义,在火车站汽车队喊了五辆大卡车,帮李明把货物一一核对好,提货装车。

李明这时才想到还没找好货物仓库,把货卸到哪里去呢。这时才发现,原来基层工作有许多事是自己不知道的,才使得自己做事是这么无知、幼稚、鲁莽、不靠谱。

李明不好意思地对张局长说:“张局长,我还没找好仓库,没租好店铺,就这样把货物拉走了,放到哪里去?”

张局长这才发现,自己做事也是马虎急躁了,人家还没弄好场地,在没找好仓库和店铺之前,放在火车站暂存,是最好的选择!货物放在火车站滞留几天是没关系的,时间超过了也不过是多花几个保管费而已。

现在好了,要人家把货装上了车,却没有放货的场地,怎么办?这是好心办糟了事,让人家遇到了大难题。张局长有点后悔,怪自己做事欠思考。但事情已经做了,就要做好,不可能甩手不管了。

张局长问陈主任:“老陈,我们局里有不有一间空房,借给小李暂时放几天货,等他租好店铺了,再让他搬过去。”

陈主任:“别的房子没有,只有会议室可以放一段时间,但不知道这段时间要不要开会?”

张局长:“对!就在会议室放一段时间,非要开会的时候,我去跟县长借县府的会议室用一下。”

张局长,李明、陈主任把单车放到卡车上,各自坐进一辆卡车副驾驶座,带着货车提前回了工商局。

张局长叫来一些工作人员,把会议室的桌椅收拾到一角,空出的地方足够李明卸货了,陈主任把会议室的钥匙交给了李明。

张局长、陈主任、李明一起来到办公室,张局长要亲自帮李明办理营业执照,才想到还没确定店铺地点。

张局长对黎明说:“小黎,看到你有这么多的货物,我很高兴。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错疑了你那位知音恩人。我在这里向你的那位知音恩人表示真诚的歉意。”

李明红着脸尴尬地说:“是我态度不好,应该向你诚恳地认错。”

张局长笑了:“我就喜欢你这样性情真率的年轻人,有实说实!我问你,你打算把店铺地点定在哪里?

我认为搞批发放在县城的繁华地段比较好,我们这个县城交通条件好,周围几个县的人,到我们县城来往的人最多。

现在个体工商户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普及到了各地乡镇。你这个小商品批发部在周围几个县的独此一家,如果你能保证货源,生意肯定会很好。”

张局长说中了李明的心事,也说到了点子上,李明虚心地回答:“张局长不愧是行家,说到了要点,我们县是四省通忂的宝地,周围的县涉及到四个省份,生意当然比其他县城好做。

好店铺对商业效益至关重要,我也想在县城的好地段找铺面,只是对县城不熟悉。要找好店铺需要时间,这货物就只能占用你们会议室几天了。”

陈主任知道,张局长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办好本县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好向上级报喜。但是,填写营业执照有几个硬件是必须要解决的:经营人姓名、经营范围、方式、经营场所,缺一不可。

李明把小商品批发店办在县城,办好了有几个好处:一,这个上级催生的新生事物一出现,肯定会引起轰动,来观看的人很多,办的好,正面效应明显,办的不好,负面效应也显著。

做为主管个体工商户的工商局,与这个第一家新生个体户这时候有点荣辱与共的味道。李明的小百货批发部办得好,工商局功不可没,办的不好,工商局有失颜面。

确定李明确实有能力、有实力办好第一个个体批发店,工商局就要全力支持、帮助李明办好批发部,就是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促进全县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压力大有助益。

陈主任预感到,这件做好了,年富力强、能力超群的张局长在年内会升一级,自己的这个位置也许会跟着动一动,挤上末位副局长的座位。

陈主任献计道:“张局长,李明不熟悉县城的情况,我们熟悉,我可以带他到各街道转一转,向他介绍各街道各地段的优缺点,任他自己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