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23章 天时地利人和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23章 天时地利人和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张局长比陈主任更有远瞻性,从全县的工作来考虑。办好一个有影响力的小商品批发店,能够带出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增加就业、增加税源,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到。这件事很重要,办好了对大家都好,觉得陈主任的建议说的好。

张局长暗自决定,把扶持李明办好小商品批发店做为自己目前的中心工作,亲自参预,为李明排忧解难,保驾护航,把全县第一个个体批发商办成一面全市个体商品批发的旗帜。

陈主任一说带李明去找店铺,张局长就表示同意:“好吧,我们一起上街去。”

李明跟着张局长、陈主任在街上走了一圈,张局长、陈主任以业内的眼光将各个地段给李明作了详尽介绍。

最后李明看中了菜市场出口的一个店面,这个店铺面积大,能摆放很多的货物,还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显亮抢眼。

李明把他的客户定位在,周围四县的各个集市的小商、小贩,这些小商、小贩勤劳,脑子灵,会说话,是做零售小生意的能手。

这些小商小贩鼻子灵,耳朵灵,嘴巴勤,信息灵通,只要哪里有了一点利益可图的机会,很快就会知道,随之就会蜂拥而来。

铺位定下之后,陈主任说:“小李,店铺收拾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回去帮你办营业执照。你给商店想好了名称没有,没想好的话现在想好,营业执照上好填写。”

李明一听,立即就就想到了前世的时候,自己的那个跨国公司的大名——济仓公司。可惜前世这个公司的前后两任总裁均被几个海外财团的老板合谋杀害了。

为了吸取前生的教训,为了不忘报仇,就沿用前世公司的大名,好提醒自己时刻牢记血海深仇。卧薪尝胆,一定要东山再起。

“就叫吉昌批发店吧。”李明随口说了个与济仓谐音的公司名,既不忘前生之仇,就要此生吉利昌盛。李明的梦想要从这个批发店做起,一步一步实现商业帝国大梦。

张局长对老主任说:“好,老陈,你先回去给小李办好这吉昌批发店的执照,我在这里帮李明参谋货物摆放,经营方法,晚点再回去。”

陈主任起身去推单车,准备回局里帮李明办执照。

李明非常感动,不停地说:“谢谢张局长,谢谢陈主任。”

张局长拿起扫帚,帮李明搞卫生。把店铺清理好了之后,张局长提出了自己看法,供李明参考:“店铺后面有几间房做仓库,可能还太窄了,把店铺用货柜隔一隔,隔出三分之一做仓库。

吃饭的问题店铺里没办法解决,只能到外面吃,菜市场里搞饮食的很多,也不贵,可做为你的流动食堂,吃到哪家合口味,就让他们按时送餐就是。”

李明动情地说:“张局长,你太好了,什么问题都帮我考虑好了。我也没想到,刚走上社会,就踫上了两个贵人,第一个淅东批发市场的汪老板,是我的知音财神。再一个就是你,提携贵人。”

张局长好奇地问:“你几次提到知音财神,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讲给我听?”

张局长垂问,李明不能不答,叹了一口气说:“我说知音,其实是抬高我。但我觉得只有用知音二字,才能说出我真实的感觉。确切地说,她是我的导师、财神。

这位老板是幸运的,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两年之前是省级银行的中层干部。她有这样一个地位尊贵的职务,却下海做起了个体商,而且只是个摆摊的老板。

做为一个底层的摊主,她只有七个摊位,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四五百万的身家。

仅仅是摆摊啊,一天的营业额高达几十万。我问她为什么舍得从那个尊贵的地位自愿到底层来做个小摊贩。她告诉我说,做小摊贩更能体现她的人生价值。

我觉得她说的没错,她一天卖出几十万块钱的商品,就是为那些小工厂解决了几十万块钱的产品积压,一年就解决了上千万的产品积压,为人民供应了上千万的生活用品。

现在小作坊、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他们的产品全部靠自销,如果没有批发商为他们推销产品,他们的工厂、作坊就很难办的下去。

在一些人眼里,只看到她赚了很多钱,却没看到她为社会做的出这些贡献。只有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张局长笑道:“你说的很对,社会分工不同,但都有各自的价值。销售是沟通生产与需求的渠道,没有商业,产品就无法流通,产品卖不出,就进不了人民的生活。

商业与产业一样,都是很重要的。接着讲讲与这个王老板的故事吧。”

李明把在批发市场与汪玲谈好生意,到汪玲家里拿到货后发现匪徒入室抢劫,自己挺身而出救了汪玲,再陪汪玲为住院病人送住院费,与病床上的汪霭邂逅。

与汪霭一见如故,经过交谈之后互相把对方视作知音,然后以赊货代借的前后经过说给了出来。

然后感慨地说:“汪老板仅仅只和我聊了一会,让我做了几张高考模拟题考卷,就慷慨出手,赊给我六十七万元的货物。她也不怕我拿着货物卖了之后,隐匿起来作富翁,只让我写了一个收据就了事。

这样的信任只怕天下难找第二个,我如果不把生意做好,去回报她的厚望,那就没脸去见她了。

我知道,她不是要看我赚多少钱,是要看到我在商场里的成就,她所殷切期盼的是要我做出一番事业。”

张局长也大为感慨:“有了六十七万元,确实可以舒舒服服过一生了。一般的工人、营业员也许几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的钱。

小李,真羡慕你,你这运气逆天。当然,也只有你这样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而又与她是同一类人的青年,才能得到她的全力援手。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干。”

李明:“张局长,你也是我的贵人,在你面前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坦白地告诉你:我把这些货卖掉之后,保守一点讲,可以赚取三倍的利润。还掉她的本钱之后,可能会赚个一百多万元。

以后本钱大了多少倍,我这个批发部的规模就可以扩大多少倍倍,财富增长与商店规模扩大永远成正比。

以后商品的种类也会多起来,一边经营,一边扩大,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可预知,边做边出样吧,反正是尽人事,听天命。”

张局长大惊,心里盘算着,这个李明了不得,这样发展下去,县城里马上就要建一个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建立对全县个体户的兴起,经济推动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张局长更坚定了加大扶持李明的决心,并决定加大扶持力度。

李明把店铺清理好了,就去买了一张单人床,一床铺盖,用了三十多元,心想幸好王玲主动借了一千元钱给他,要不然这几天吃饭都没钱,别说买床买铺盖了。

万事开头难,很多开支计算不到。要不是张局长出面租的房,哪里能这么顺利地租好了铺面。

店铺对面就是电影院,电影院正在放映新片,电影院两侧张贴着新片上映的巨大海报。李明看到海报,就联想到前世的广告效应。当即心灵一动,心想现在还没流行广告业务,也可以学电影海报的宣传方式,搞个开业广告,让更多的小商小贩知道这个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