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46章 课题研究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46章 课题研究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吃完饭后,黄书记、魏县长回到县府,黄书记邀请魏县长商量。

黄书记:“这个小李也太会来事了,给我们出了这么一个难题,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魏县长:“当领导难,就难在眼光要比别人看的远一点,步子也要先走一步。不过眼光看得准不准,路子走的对不对,这就难了。不但是要看领导的水平,还要看领导的胆魄和责任心。”

黄书记:“你这一说,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等等,不知他睡着了没有,我给他的办公室挂个电话试试。”

黄书记立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话筒里立即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老黄:还没睡!是不是春风催人马蹄疾,睡不着了!哈哈哈……”

黄书记:“老汪,你说的没错,形式大好,可是我的水平跟不上要求,这不是向你来请教了嘛。”

老汪:“别说些虚头巴脑的话,有什么事?直说吧!”

黄书记:“老汪,我今天是真正体会到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什么意思了!我们这里有个刚拿到个体批发营业执照才半个月的小青年,居然说要办股份制有限公司。你看这家伙走路还没学会,就想飞了。

我们是父母官,对群众的要求要满腔热忱的给予引导、解答,你说是不是。

但是我心里没底啊,该如何回答他呢,你给我出个主意,这事你必须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不能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

话筒里老汪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度:“什么!你再说一遍。”

黄书记惊问:“你这一惊一乍的,问题很严重吗?”

老汪有些不大相信地说:“一个小青年怎么会这么有想法,有些不合情理,你把详细经过与我说说。”

黄书记把李明放弃重点大学不上,自谋就业下海经商,邂逅淅东汪老板,得到汪老板的赏识。以及到现在的经营规模,汪老板谋划股份公司的事和盘托出。

老汪边听边发出会心的欢笑。等到黄书记口干舌焦的说了大半夜,好不容易才把事情说完之后,老汪就哈哈大笑着说:“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就到东县来了,我要亲自见一见这位有思想、有能力、好人品的优秀青年。要把他这个吉昌股份有限分司做为我的研究课题,我现在就去火车站买票乘车,不说了,明天早晨见!”

魏县长等他们通话结束,问黄书记:“对方是个什么人,你对他好象推崇备至的样子。而且这个人性子很急,一接电话就急着赶过来,哪象个老头,比血气方刚的青年还热血!”

黄书记:“他是省商学院的教授,是经济理论界的专家。有些见解是别具一格的,在商界享有一定的声誉。我们去睡吧,既然老汪会来,我们就不用想烂脑壳了,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

谁都想不到,汪教授接到黄书记的电话,觉都不睡了。挂了电话之后,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搭上了凌晨两点的列车,在列车上合上眼皮休息了三四个小时。次日早晨天刚亮就到了东县,把黄书记从睡梦中叫了起来。

黄书记睡眼朦胧:“老汪啊,你也太着急了,人家都还没起床呢,还给不给人家睡觉!”

汪教授:“偶尔耽误一晚睡眠,对身体没有害处,还有好处。别假惺惺了,我知道,其实你对发生在自己辖区的新鲜事比我还急,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晚还给我打电话了。”

黄书记笑了笑,三两下就洗嗽完毕,带汪教授到了办公室,又把魏县长从床上拉起来,一起陪汪教授说话。

魏县长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个详详细细,汪教授听的神采飞扬,哈哈大笑:“群众有要求,积极性很高啊。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好事!你们这些父母官要给予鼓励和扶持,办的好,对你们东县的经济是一大助力哩。”

魏县长:“我也想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上面没下达红头文件,就免不了有些顾前瞻后。我和黄书记商定,给上级打报告办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仓储、运输、餐饮……一条龙服务。”

汪教授立即伸出了大拇指:“你们是一心为民的好父母官!这样做就是在为百姓谋幸福,你们的开拓精神令我深为钦佩。今天上午我要去吉昌批发市场看一天,你们不用陪同,免得影响吉昌批发公司的正常营业。”

黄书记:“你还没回答我们,股份制公司搞不搞得,我们允不允许他们搞?”

汪教授:“从我个人的观点说,股份制有限公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的必由之路。是好事不是坏事,当然,我没权利要求你们怎么做,我只能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由之路。

股份制在一个地方得到普遍实行的话,说明当地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接下来必然会是飞速发展期。”

黄书记:“老汪,你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辞了。”

汪教授:“是不是夸大其辞,你们很快就会知道的。我们现在是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对不对!经济要腾飞,就离不开股份制有限公司。只要这吉昌公司办成有限公司,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它有不可替代的诸多好处。”

黄书记、魏县长似懂非懂地听着,没有点头,也没有说反对的话。

早饭后,汪教授按黄书记的指点。一个人到吉昌批发公司观看、调查,辛辛苦苦地呆了一天,一直呆到批发部四点下班。

本来四点钟是还很早的,但批发不比零售,顾客都是各乡镇的,批到货后还要赶回家,所以忙到四点钟就没有顾客了。而批发部的人员也在四点后要从事清点资金,到银行存款……等工作。

李明下班后,发现有个白净慈祥的老头还在门口观望,就上前打招呼说:“老大爷请屋里坐,吹吹风扇。外面太炎热,路面都晒的烙人,小心中暑。”

汪教授在这里呆了一天,看到了三个批发店的营业员态度和气,服务热忱,看到了他们忙忙碌碌的一分钟也没停过,从中看出了个体经济的兴旺。心里大为感慨,似乎看到了民营经济有力的萌芽,强劲的潜力。

汪教授心情大好,更坚定了研究有自己特色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决心。李明热情招呼他进去坐,正合他的心意,当然是就汤下面,立即就进了李明的针织品商店。

常厂长还没走,要在李明的店里看一天,看看这个批发店的销售能力到底有多大。看到店里的三个人一直忙的没停过,也就帮着李明做些清点货物,维护秩序的事。

这一天让常厂长看到了这个小店惊人的批发量,下定决心要和这个吉昌公司把关系搞铁。

李明在店铺里装了一台吊扇,吊扇的风大,全屋子凉快。李明看到一个老头站在太阳底下,白净的皮肤说明这个老头不是农民,是经常不晒太阳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容易中暑的。

李明心肠热,家教也好,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一直是很尊敬,很关心的。店里没顾客了,不用忙生意,当然就会请这个老头进店坐坐。

汪教授本来对李明印相很好,甚有好感,这一来就更加满意了。汪教授坐下之后,李明给汪教授、常厂长泡好茶,让汪教授和常厂长聊天。

李明觉得这老头似乎有点面熟,仔细搜索前生记忆,猛然记起这是新时期的著名经济经济学家汪老!

这样的机会不可错过,也就坐下来不断为汪老、常厂长添茶,陪他们说话,不断地向汪老请教经济理论。

汪老见李明问的都是一些前瞻性的问题,甚至有些还回答不了,正需要研究,大为惊奇。对李明放弃上大学自主创业有了理解,这个小伙子的学识不下于博士了,还需要上大学吗。不过这样的神童实在太罕见了,必是国之重宝!

汪老没有一点师长之心,把李明当作可论道的同辈,与李明谈话完全像是研究讨论。李明从汪老的谈话中学到了不少精髓原理,对汪老的钦敬之情油然而生。

下午五点,饭店的菜饭送来了,李明要送饭的饭店店员回去再炒五个招牌菜来,又让李能去买了两瓶好酒,热情地招待常厂长和汪教授。

两杯酒下肚,汪教授对李明说:“我今天在你们这三个店铺前看了一天,边看边想,以你们现在的这个势头,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扩大规模了。”

李明的前世虽然是二十一世纪初商贸帝国的大总裁,但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商界却知之不多。正想集思广益,得到更多的知识,加快发展速度。汪老的经济思想正是引导这个时期的经济理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