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52章 叫我汪姐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52章 叫我汪姐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第52章叫我汪姐(第1/2页)

汪霭着说:“接下来吉昌有限公司在稳定东县现有的规模时,要在黄州市租房建立公司总部,安装电话,成立财务部,业务部,人事部,还要要买车、招收员工。

董事长、总经理只负责公司的运转,具体的事情由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商店……去做。

仓库要尽快办起来,规模由小到大,人由少到多,逐步地。”

汪霭的精力有限,每说完一段话,要休息一分钟,才能继续说下去。几个人认真地听着,没有发出任何响声,静静地听着。

“业务部暂有一个部长就行、业务主管由各批发店的店长代理。运输车辆暂时买一辆四吨卡车,招两个司机。一切随着公司的发展再增加。

总之:现在是起步阶段,一切从简,以后逐步发展壮大。等到魏县长的批发市场建好了,东县的店铺、仓库……等问题就都解决了。

黄州还有东县那么好的好条件,但黄州的零售商多、消费者多,是施展身手更好更好的平台。随着公司的发展,下一步进驻黄州是必须的。”

黄局长笑道:“吉昌公司现在叫黄州市吉昌工业商品批发有限公司,出发点就基于在黄州市租屋做公司总部。”

王霭大喜:“这个公司名取得好,提升了公司的档次,是谁想到的,肯定不是黎明,他的眼光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格局。”

李明暗道,笑话,老子二十一世纪跨国公司的总裁,怎么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只是大智若愚而已。便笑着说:“是市里的黄局长!大干部有大眼光,我可想不到这么远。”

汪霭:“这就对了,谢谢你,黄局长!”

黄局长很是受用,高兴地说:“以你们的发展速度,一个县级批发公司不太符合身份的需要。”

汪霭被黄局长激发了豪情,毫不谦虚地说:“你们都在这儿,我保证,五年之后吉昌有限公司将成为黄州市最大的公司,最强的公司,最有钱的公司!”

魏县长看着这个女人,暗道:“说不定将来自己的政绩还会和这个女人息息相关呢。”

汪霭把公司当前要做的事都一一指了出来,几个大股东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护士一连催了几次,让几个人离开,不能再影响病人休息。这些人本来还想多听听汪霭说话的,这时候也不得不离开。

众人离开病房时,汪霭把李明留下,又说了几句话:“李明,我把全部身家都交给你了,你可要给我好好撑起来。”

李明豪气干云:“放心吧,汪姨。我一定让你满意,绝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不过你也要好好养病,配合医生,早点把病治好。”

汪霭:“到黄州市人民医院来后这几天,我感到病情有明显的起色。今天说了这么多的话,仍还感到精力充沛,没有疲倦感,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李明:“我只出了二百万的资金,你却给我百分这三十五的股份,怎么受得起!”

汪霭:“你不要多想,你有这个才干,这叫作人才股,就是花一千万元买你这个人才,也是廉价的,你的价值远不止这个数。以后会把你的年薪与业绩挂勾,说不定年薪达到千万也是有可能的。我不但没亏,还大赚特赚了。”

李明一惊,没想到汪霭能看的这么远,算得这么细,这个女人太厉害了,要不是患上了这个病,是真正鹏程万里的大才。

李明笑道:“一个工人才五十元一月的工资,一年只有六百元,你说一年达千万的薪水,我还从没有听说过,汪姨你也用天方夜谈来逗我一笑了。”

汪霭:“你没听说过并不能说明没有,现在你还不明白,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的。另外跟你说一下,我没结过婚,以后不要叫我汪姨,要叫我汪姐或董事长,最好叫汪姐,这样听起来就更亲热。”

李明脸一红,利索地说:“是!汪姐,开董事会的时候就叫董事长。”

汪霭满意地笑了。

李明还要搭常厂长的车回去,就没再多说了,告辞汪霭出来,就急急忙忙赶到常厂长车边。

魏县长想和常厂长、李明说说话,就把常厂长的秘书换到自己的车上,自己坐到常厂长的吉普车上。有司机开车,常厂长魏县长、李明三个人一起说话。

魏县长问:“常厂长,你们厂入股民营公司,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叫我汪姐(第2/2页)

常厂长:“当然有,有些人放不下国营老大的面子,认为到私营公司里来入股是降格以求,丢了面子。

我是当家人,深知柴米贵。不能老守着面子,面子可当不得饭吃。一个厂五六千工人,加上家属就是一万多,吃喝拉撒合全指望着工厂,合起来的开支是多么大啊。

工厂是企业,企业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不能指望着吃财政,如果都不思进取,只想着吃财政,就是一座金山也不够吃。

我们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工人,只要销售畅通,我们的生产不成一点问题。

入股吉昌公司,我看得到的就有三大好处:一,在同等价格,同样质量的情况下,公司肯定会优先销售自己股东的产品!

二、我们现在以产品入股,本身就为自己销售了一大批货,我们拿出价值一百万产品入股,就是帮自己销售了一百万元的产品,工厂就没有一分钱积压产品了,还要加班生产,才能完成上面的任务。

我们家边的产品都销售了,工厂里就有钱了,工厂有钱,工人的福利就好了,不就是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嘛。

一,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吉昌公司本身就是个下金蛋的母鸡,从目前的发展劲头看,我们现在入股一百万,到了明年就值两百多万或更多,后年就值四五百万……这个算盘一打,睡觉都会笑醒。

所以我不怕有人反对,我开了一个职工代表大会,在会上把利弊一说,只有极少数几个人反对,大家就都同意了。

谁不想生活好些,谁不想收入多些,除非是脑子被驴踢糊涂了。”

魏县长深有同感:“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吉昌公司办好了,就带动了县里的产业,促进了本县的个体户的发展,打破了一潭死水的经济模式,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当领导的当然就会高兴。

吉昌公司的生意越好,纳的税就越多,对县财政就是贡献。县府有了钱才好办事,当领导的就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正如你说的,借这个会下蛋的金母鸡下金蛋,县信用社赚了钱,对政府也大有好处。总之大家都是为了钱,而我相信,吉昌公司一定能让大家都发财,互利共赢,皆大欢喜。”

黄州市。黄州市第一家有限公司成立了。吉昌百货批发有限公司在黄州市租下了房屋做公司总部,安装了电话,招聘了一百多个员工,在黄州市也开了五家店铺,业务就扩大到市里来了。

吉昌批发公司不仅是黄州市第一家民营有限公司,全省也是最先早成立的一民营有限公司。报刊上做了大力宣传,比任何广告效应都好。

吉昌公司在黄州一露头,就引起了轰烈动效应。吉昌公司的商品的品种多,样样俱全;商品新潮时髦,一上架就流行;质量好、价格合理,与百货公司的商品比起来物美价廉。

商人的耳朵灵。嗅觉灵。周围几个市的客户纷纷向黄州拥来,渐渐地把省内外的客户也引过来了。

吉昌公司的业务一日千里地发展,天天开新店,招员工。

临走时李明吩咐李仁说:“爸爸,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心同德,协力齐心。

我们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大,总部要搬到黄州市。

东县的基业是总部下属的分部,我正愁着没有一个懂业务、有能力、能独当一面的人。以后你就是吉昌有限公司东县分部的负责人。

你的身体还不宜过度劳累,就出出主意,作些决定,其他动手的事,你吩咐妈妈、姐姐去做。”

李仁的身体已经康复,天天在店里忙,看到公司的发展速度,震惊之极。

这一场病教育了李仁,感慨地说:“儿子,关键时候靠自己才靠谱。要不是你赚了钱,我这病就麻烦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单位也不一定靠得住。用我做公司做东县的负责人,这么大的事你不要擅做决定,先开个股东会,经过讨论后再决定。”

李明:“不用,我不是因为你是我的爸爸而任用你,是了解你的才能而做决定的。

我是代理董事长兼人事部长,有人事权。知父莫若子,我认为你是东县分部负责人的最佳人选。你就不用多想了,今天就上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