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57章 鬼才候经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第57章 鬼才候经

簡繁轉換
作者:车窗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5:38 来源:源1

第57章鬼才候经(第1/2页)

高赳被候经这一番话所震撼,低着头想了足足半个小时,猛地抬起头来发自心腑地感叹:“候经:鬼才也!雄赳公司有你,前程万里。我高光头有你这个兄弟,人生之大幸!”

候经见高赳如此器重,受宠若惊地说:“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兄弟对高哥的知遇之恩,铭记五内,没齿不忘。”

高光头知道候经的话虽然不乏阿谀奉承,但也说的是实话。候经的父母早逝,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不学好,好吃懒做成性。

高光头这一伙兄弟都是纨绔子弟,候经靠巧舌如簧的嘴巴,讨得了高光头的欢心。

候经混进了高光头这一班纨绔团伙之中,也没什么目的,无非是混个白吃白喝。

这小子干力气活的本事没有,动脑子出歪主意却无人能及,跟在高光头身边没少出主意,而且出的主意都能让这些人受益。

候经想出的主意往往是独辟蹊径,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很实用也很实惠。时日一久,候经得到了这些兄弟的真心喜欢并接纳了他。把他当作了团伙中的智囊人物,高光头也把候经当作了军师。

高赳公司成立之后,智囊人物的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兄弟把候经当作了仅次于高赳的二号人物。

候经的身份地位与作混混的时候比,有了天差地别的区别,当然不会忘记了高赳的知遇之恩,整天挖空心思为高光头出谋划策。

在这个有大用的时候,候经发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觉得自己的知识太不够用。候经被时代需要知识逼得彻底改性了,花了不少钱买来了各种书籍,现学现用。

候经有个难得的优点,就是做一项事,就能全身心投入,不像团伙里的那些纨绔子弟,心血来潮时,来个短时间的热度,三天之后就丢到冰窖里,不闻不问了。

候经要为公司谋发展,肚子没货行不通,逼得他不得不自学求知。一学进去就上瘾了,像打麻将上瘾一样,想不学都做不到。白天晚上除了帮公司做点事,就一头埋进学习里。爷爷奶奶见孙子忽然上进求学,做起了正经人,心里欢喜,在生活中对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在行动上表示对孙子的支持。

候经在书本的海洋里遨游,学到了不少知识,肚子的货逐渐多了,眼光也逐渐利害了,稍稍能预判到一些商业趋势,还能分析出商海大潮涨落的少部分规律来。

候经以身边的吉昌公司和自己所在的雄纠公司为例,分析得失、因果关系,对一些问题看出了本质上的东西,故而说出了一大篇令高赳折服的理论。

高赳按照候经的谋划,在黄州市租下了公司办公楼,注册了黄州市雄纠建材有限公司,派精明强干的专职人员编织关系网。

像吉昌公司一样,雄赳公司并没有放弃东县的经营,在东县留下了一个分部,继续之前的业务,总部就放在黄州市。

李明在黄州有马春妮和他的老公陈建国两个要好的熟人,一到黄州自然会要去拜访。这对夫妻一直在关注黎明的生意,常常有通信联系,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个热心的小伙子一下子就办起几百万元的股份公司。

与李明打交道多了,就被李明的思想同化了。在李明的诚邀下,夫妻丢下铁饭碗,辞职下海,双双做了吉昌公司的高管,还带动了不少业务骨干加盟吉昌公司。

公司有了他们这些业务能手的加盟,发展的更加顺利,而这些人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十几倍的经济利益。

黄州吉昌公司天天在发展,月月在扩大。光阴似箭,倏忽就到了年底。

李明把张玫的报表拿来一看,震惊地发现,公司价值过亿了!几个月之内翻了十倍。

年底总结,吉昌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拿到了一张沉甸甸的大红包。工资加奖金的收入是公家职工的三到五倍。

钱多了,就可以经营更多的商器种类,涉足多种行业。公司的触角不仅仅是百货、五金、针织品批发,而是扩大到了所有的民用商品,连农业机械、汽车行业也涉足了。

公司不仅仅是批发,还有自己的各种商品经营店。光各个店铺就有两百多家,遍及黄州市内十几个县和毗邻的三个市的三十个县。真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李明、汪霭的预期。

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李明看到了一个商业帝国在向他招手,刚刚重生时的理想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7章鬼才候经(第2/2页)

有了前世与海外跨国集团公司的斗争经验,李明这一辈子就成熟多了,如再遇上前生的斗争,就能扬长避短,提前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

李明的热血开始有了沸腾的萌芽,雄心在一天天壮大,心声在暗暗呐喊“报仇!”,思绪却越来越冷静,要确保不再重现前车之覆。

汪霭在人民医院住疗了一个月,病情稳定之后,继续治院没什么意义,就转到疗养院以疗养为主。

吉昌公司的突出表现,对促进黄州市经济发展,繁荣市场起到了一些重的大作用。

上级领导来黄州市视察,黄州市的繁荣景象总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免不了要夸黄州市几句,说黄州市的领导是干实事的领导,是带着人民在新时代奋进的好领导。

韦书记,姚市长认为吉昌公司在黄州市的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公司的老板汪霭,这个病床上的企业家,对黄州市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位大领导对汪霭非常重视。请求疗养院领导要好好地把汪霭关心照护好。并且都来看望了汪霭,令汪霭非常感动。

黄州疗养院是老干疗养院,住在疗养院的都是公家的功臣名贤。汪霭是韦书记、姚市长托关系特批进来的,要不然还没住这个疗养院的资格。

汪霭很喜欢这个远离闹市喧嚣,充满大自然的安静优美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养病,她很感谢市领导对她的重视和照顾。也庆幸遇到了李明,这个李明就像是她的幸运星,给她希望渺茫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汪霭住在疗养院,放松精神,安安静静地学习、研究,及时给吉昌公司作出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决策。就像是山中丞相一样,把握着全局。

具体操作交给李明去干,李明的执行力是毋容置疑的,从来就没有让汪霭失望过,而且做出的结果往往超出了汪霭的期望值。汪霭不得不承认,李明的的执行力是自己所不能及的。

汪霭常常分析李明成功的原因,认为李明除了本身的优秀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运气好的超乎想象。

每有新商品上市,李明必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这还不奇怪,奇就奇在李明能一眼看出哪些是畅销货,哪些是滞销货,哪些是无利可赚的,总是能够准确地下令进货的品种、数量。

汪霭当然不会知道,李明的英明决策是凭前生的记忆做出来的,当然准确无误。

吉昌公司的仓库里没有库存货,即进即卖,资金是左手出、右手进,回笼周转的非常快。这才能使吉昌公司一天一个样地发展,就象变魔术一样不断地膨胀着。

有前世的记忆,哪些商品俏货,哪些商品是滞销的,心里有底,当然是选择性进货,没有货物积压库存的可能。

黄州疗养院。李明特地抽了半天时间,骑着摩托来到山清水秀、风景美丽的红枫山疗养院,专门来看望王霭。

李明的到来,令汪霭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呼李明坐下,给李明倒好茶水。李明带来了一大网兜水果,汪霭从中拿出一个大苹果给李明削。

李明忙说:“王董事长,你别忙了,我自己来削。”

汪霭笑着问:“你的时间很忙,今天来是有什么事?”

李明把三月份的报表递给汪霭看,待汪霭看完之后说:“吉昌公司发展很快,差不多天天都会增加新的分部,有时一天要增加十几家,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都还不能恰如其份地表达出来。

现在我们手上积压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这是极大的浪费,是做企业的忌讳。我来是要请教你,问一问接下来我们该如何使用好这些资金。”

汪霭:“全国经济都在蓬勃发展,新的商机层出不穷。机会有很多,但泥沙俱下,有些机会不那么好,甚至是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所以在选择商机的时候,必须要作精密的调查,精确的分析。

砍柴不误磨刀工,要选准项目,才能做到准时进入。资金积压一会不怕,怕的是选错项目,就会悔之晚矣。你是不是发现什么商机了,说给我听听。”

李明拿出一张特区日报给汪霭看,特区日报的头条是南区拍卖国有土地一万亩的报道。

李明在头条上划了红线。汪霭认真地看完整篇文章,激动地看着李明的眼睛问:“你是想进军房地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