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创业在晚唐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仁德

创业在晚唐 第四百四十三章 :仁德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4 17:04:47 来源:源1

看到夫君不说话,刘氏悄悄叹了口气,她晓得自己说这番话是犯了忌讳,更是让自己的家族惹来了嫌疑。

但刘氏还是决定要说,更要劝谏。

是的,她不能看着李克用犯错,更不能对李克用的冲动听之任之。

...

赵怀安站在大营辕门之外,望着远处雁门关方向升起的淡淡烟尘,眉头微蹙。风从北面吹来,带着塞外特有的干燥与寒意,卷起他披风的一角。张龟年站在他身侧,手按刀柄,目光同样投向远方。

“你说李琢到底打得什么算盘?”赵怀安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忽视。

张龟年沉吟片刻,道:“依我看,此人未必真要甩开咱们保义军。他若真有那般胆量,早该在岚州就动手了。如今移镇雁门,分明是想借地势之利,逼咱们主动靠拢??他是要把兵权攥在自己手里,可又不想担那夺兵之名。”

赵怀安冷笑一声:“好一个两全其美。可他忘了,我赵怀安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保义军万人精锐,粮草自足,甲械齐备,岂是他一句‘节制诸军’就能吞下的?”

正说着,王庭李帅快步走来,脸上还带着方才与汪振密谈后的激动神色。他压低声音道:“节帅,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李琢昨日已遣使前往灵州、盐州,打着‘募义从协剿沙陀’的旗号,实则暗中联络当地节度,意图封锁党项诸部与我通联之路。”

“哦?”赵怀安眸光一凛,“他这是怕我得党项之助,壮大势力?”

“不止如此。”王庭李帅咬牙道,“他还放出话去,说您意图私结番落,图谋不轨。若非我在那边还有些旧交通风报信,怕是等咱们到了前线,才发现四面皆敌。”

赵怀安沉默良久,忽然一笑:“有意思。他以为用这种手段就能困住我?党项人虽散居诸州,但平夏八部素重信诺,只要开出足够条件,谁又能拦得住他们奔自由而去?”

张龟年皱眉提醒:“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军粮。咱们带出来的存粮只够撑两个月,若不能尽快打通夏、绥通道,或是拿下朔州就食,迟早要被拖垮。”

“所以不能等。”赵怀安斩钉截铁道,“明日一早,我就亲率三千背嵬军先行北上,目标直指楼烦关。那里是雁门南口门户,一旦拿下,既能切断李琢后援,又能为后续大军打开通道。”

王庭李帅大惊:“节帅亲往?太险了!那楼烦关地势险要,守将又是李琢心腹郭?,此人善守坚城,麾下有劲弩五百、滚石檑木无数,强攻伤亡必重!”

“正因为难打,我才要去。”赵怀安目光如炬,“我要让他知道,我不怕硬仗,更不怕死人。只要拿下楼烦,李琢就得低头跟我谈条件??否则,他就等着看我如何绕过他的主力,直扑朔州吧。”

当晚,赵怀安召集诸将议事。帐内灯火通明,地图铺展于案上,墨线勾勒出代北山川走势。他指着楼烦关位置,语气不容置疑:“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张龟年领左翼,率步卒携云梯、撞车佯攻南门;王茂章率骑兵埋伏东谷,待敌军出城救援时截其归路;我亲自带队攀崖夜袭西壁。”

众人凛然领命。

入夜之后,赵怀安独坐帐中,翻阅着从光州军器坊送来的最新文书。其中一份提及脱硫煤炼钢法已有突破,预计明年春便可量产高碳钢刀。他嘴角微扬,心想:若将来每一柄党项弯刀都能配上这般利器,何愁不成铁骑雄师?

忽听帐外脚步轻响,抬头一看,竟是思恭悄然进来。

“你怎么来了?”赵怀安略感意外。

思恭跪坐于前,低声道:“节帅,我刚从细作口中得知,李琢已在暗中联络回鹘残部,欲借草原溃兵之力牵制我军。据说他许诺事成之后,愿助其重建乌介可汗旧庭。”

赵怀安瞳孔骤缩:“他疯了?回鹘早已分崩离析,如今残众不过数千,多为老弱妇孺,且仇视汉人如仇寇。他竟敢引狼入室?”

“但他也别无选择。”思恭苦笑,“他手中诸藩军心各异,真正听令者不足半数。若无外力支撑,根本无法压制您这等强藩。所以他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赌这一把。”

赵怀安缓缓起身,走到帐门口望天。星河璀璨,北辰高悬。

“那就让他赌。”他冷冷道,“但我不会给他赢的机会。明日攻下楼烦,我要让所有观望之人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朝堂诏书,而在刀锋所指。”

次日凌晨寅时,三千背嵬军悄然出发。人人裹布缠甲,马嘴衔枚,沿山间小道疾行。赵怀安亲率百人敢死队,由当地猎户带路,攀爬绝壁。凌晨四刻,第一缕火光自西墙燃起,乃是背嵬军掷入的油囊爆燃所致。守军惊醒之际,赵怀安已率部突入瓮城,亲手斩杀巡夜副将。

半个时辰后,南门破,张龟年大军涌入;又过一刻,东谷伏兵尽出,歼灭援军三百。至天明时分,楼烦关易帜,赵字大旗迎风猎猎。

消息传回岚州,李琢拍案而起:“赵怀安竟敢擅动!此乃抗旨不遵,当以谋逆论处!”

身边幕僚却劝道:“明公慎言。如今赵军已控要隘,若贸然宣战,恐激起诸军哗变。不如暂允其功,顺势委以先锋之职,再徐图制衡。”

李琢怒极反笑:“制衡?你可知他昨夜攻城所用器械,皆出自其私建军坊?连弩、火油、钢钩……哪一样不是违禁之物?此人早就在准备今日!”

幕僚默然。

与此同时,赵怀安在楼烦关内召开庆功宴,却并未饮酒。他对诸将道:“此胜只是开始。接下来,我要做三件事??第一,派使节赴夏州、银州,正式向平夏诸部提出招募义从,每人年俸四十贯,战阵亡者抚恤百贯,家属永免赋役;第二,命光州军器坊加紧生产,三个月内务必造出三千具复合弓、五千副轻甲;第三,派人潜入朔州,联络当地沙陀降将,策反李国昌帐下部曲。”

王庭李帅听得热血沸腾:“节帅英明!只要党项勇士加入,再配上您的精械,何愁沙陀不灭?”

赵怀安摇头:“我不是为了灭沙陀。我是要在这乱世之中,建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不依附朝廷,不受制于藩镇,只听我一人号令。”

帐中一时寂静。

良久,张龟年沉声问:“主公打算何时动手?”

“待李琢率主力北进蔚州之时。”赵怀安眼中闪过冷光,“那时他后防空虚,正是我们夺取太原西城的最佳时机。只要拿下晋阳,河东半壁便在我掌中。”

数日后,赵怀安派出的使者陆续出发。其中一路由王庭仁?率领,携带厚礼前往灵盐地区,专程拜访破丑氏、野利氏两大东山部落首领。另一路由孙泰执节,秘密进入府州,联络折嗣伦等河东牙将旧识。

而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草原上,一场浩劫正在上演。

随着回鹘汗国覆灭,昔日依靠丝路贸易维生的游牧部落陷入绝境。冻死者横尸荒原,饿殍遍野,幸存者被迫南迁,或沦为盗匪,或依附强大部族求活。许多曾纵横漠北的姓氏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一名年迈的党项祭司拄杖立于山巅,望着南方长城内的炊烟,喃喃道:“八十年前,我们也曾如此。那时没有水草,没有牛羊,族人每日只能啃树皮度日。直到大唐开边,允许我们内附,才得以存活至今……如今草原重陷苦难,或许,新的时代又要开始了。”

就在他说这话的同时,第一批来自银州的党项武士已抵达楼烦关。共计八百七十三人,个个骑术精湛,弓马娴熟,虽衣衫褴褛,铠甲残旧,但眼神坚毅如铁。

王庭李帅亲自迎接,热泪盈眶:“兄弟们,你们终于来了!”

为首一名壮汉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奉族长之命,东山破丑部五百六十骑,愿效死于赵节帅麾下!”

赵怀安走出营门,亲手扶起那人,朗声道:“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无根之草,而是保义军突骑营第一旅!你们的名字,将刻在胜利的碑文之上!”

当晚,大宴三军。酒至半酣,赵怀安举杯向天:“昔年霍去病十八岁封冠军侯,二十二岁饮马瀚海。今我赵怀安不过三十有一,尚未成名。然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志,脚下有路,终有一日,我能带你们打出一片新天地!”

众将士齐声呐喊:“愿随节帅,马踏阴山!”

声震山谷,久久不息。

然而,在这豪情万丈的背后,危机亦在悄然逼近。

李琢果然按计划率主力北上蔚州,但却留下亲信将领陈彦博屯兵代州,严密监视赵怀安动向。同时,朝廷中枢也传来消息:宰相郑畋对赵怀安擅自攻占楼烦关一事极为不满,拟下诏申斥,并削减保义军粮饷配额。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细作回报,一支神秘部队正从幽州方向南下,打着“卢龙援军”旗号,实际却是朱温派出的私人武装,目的不明。

赵怀安接到情报后,凝视地图良久,最终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汪振即刻启程,赶赴麟州,联络府州折宗本,务必在其未表态前争取支持。另,加快煤炭炼钢进度,年底前必须实现铠甲自给。”

他又召来王庭李帅,郑重说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我们不能退。一旦退了,不仅党项兄弟的信任会崩塌,整个保义军的士气也将瓦解。你要告诉所有人??跟着我赵怀安,或许会吃苦,会流血,但绝不会白死。”

王庭李帅重重叩首:“属下明白!”

数日后,第一批党项新兵开始接受训练。赵怀安亲自督训,教他们使用新式复合弓,演练骑兵冲锋阵型。他还下令设立“战功簿”,凡斩首一级、俘敌一名、立功一次,皆详细记录,作为日后授田、升职依据。

短短半月,楼烦关已焕然一新。昔日残破关隘,如今旌旗林立,铁匠炉昼夜不熄,马场内马嘶不断。百姓传言:“赵节帅练兵如神,一夜之间能变出千军万马。”

而在遥远的夏州,平夏八部大会召开。各部落酋长齐聚王庭氏牙帐,围绕是否全面响应赵怀安招募展开激烈争论。

细封氏长老怒吼:“我们世代受朝廷恩养,岂能轻易投靠一介节度?万一朝廷问罪,谁来庇护我们的妻儿?”

费听氏族长冷笑:“可朝廷这些年给了我们什么?铁器禁运、盐税加重、征丁无度!倒是赵节帅许诺每人四十贯年俸,还包死后抚恤,这才是真金白银的诚意!”

最终,王庭李帅之父??王庭渊站了出来。他手持祖传铜符,环视众人:“八十年前,先祖率族人南迁,只为求一条活路。今天,赵节帅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他不要我们的土地,不要我们的女人,只要我们的刀和命。如果我们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不如一头撞死在贺兰山上!”

全场肃然。

三天后,第二批党项武士启程南下,人数高达两千三百人,其中包括大量曾在?坊军服役的老兵。

赵怀安得知消息,仰天长叹:“得此良兵,何愁大事不成?”

但他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李琢不会善罢甘休,朝廷也不会永远容忍一个拥兵自重的边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更快、更强、更有准备。

于是他在军中推行“双轨制”:一面继续打着“奉诏讨逆”的旗号,维持表面忠诚;一面暗中整编部队,将党项突骑、背嵬精锐、河东降将整合为独立作战单位,直属自己指挥。

他还秘密设立“匠作监”,集中各地能工巧匠,研究火药配方、改良床弩结构、设计新型战车。甚至派人潜入长安,搜集历代兵书孤本。

每当夜深人静,赵怀安总会独自登上楼烦关最高处,眺望北方。他知道,李国昌的沙陀大军正在集结,李琢的阴谋尚未终结,而这个时代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一角。

“创业在晚唐……”他轻声自语,“既然天命赋予我这场乱世,那我就一定要,把它变成我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