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42章 科技与国界

明渣的逆袭 第42章 科技与国界

簡繁轉換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把半米长的刺刀摆在桌上,王和垚拿起刺刀,仔细打量。

和后世的56式刺刀相比,这种卡筒式刺刀显然更长一些,也更重一些,既可以装在火铳上,也可以做近身搏杀。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没有优质的钢铁,兵器只能向更重、更厚方面发展,以免在战场上折断,坐以待毙,任凭对方屠杀。

“将军,这刺刀,真的比大刀强?”

戴梓好奇地问了出来。

刺刀套在鸟铳上,和长枪长度相差无几,确实可以代替长枪。但说到方便性上,刀枪似乎比鸟铳带刺刀更好。

“等军中都配上了刺刀,长枪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和垚轻声一笑,拿起一把鸟铳,把刺刀卡在了鸟铳上。

“其一,战场上短兵相接,我军都是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相互掩护,进退灵活。你看这大刀,挥舞起来,需要的空间较大。战场厮杀,就在一瞬间,对方一人要同时面对我军至少两到三人的刺刀刺杀,劣势不言而明。”

“其二,刺枪术是在一条直线上前后运动,力臂长,作用集中在枪尖处,力量大,更加灵活。大刀劈砍的空隙太大,比起刺枪术的迅速,远远不及。还有就是,刺刀走直线,大刀先要挥刀,再劈下来,比直刺繁琐。”

林三木戴梓等人,下意识纷纷点头。

怪不得义军的长枪兵迅猛快捷,稳准狠,原来有这么多道理在里面。

“将军,军中的火炮鸟铳不少,为什么还要造?”

林三木好奇道。

义军占了杭州城,有了300多门火炮,3000多鸟铳,火药炮弹齐全,铠甲也够目前军中将士披挂。

现在还造火炮,有那么多的炮兵吗?

“不是造火炮,是造更好的火炮,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的火炮。即便身上有皮甲,你是不是想换成铁甲?”

王和垚拿起一杆火绳枪,轻轻摇了摇头。

“这也算是鸟铳,刮风下雨便不能用,燃烧速度太慢,要是没有刺刀,连个烧火棍都不如!”

王和垚看着戴梓:“这种铳剑,什么时候能装备全军?”

他都没有提自发火铳,以目前的工匠数量与技术,优于制造火绳枪,自发火铳是短板。

“杭州府三千多鸟铳,能用的不过千余,其余的都要化了重新打造。用的水力钻床,每月能造三百多条铳管,也就是三百多火绳枪。”

戴梓似乎很痛苦的样子:“自发火铳正在打造弹铁,还要再试,要装备全军,还需时日。”

“不急,先造火绳枪,自发火铳慢慢试就是。”

王和垚宽慰道。

火绳枪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没有必要急于求成。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可能总是依靠某些兵器方面的先进。

不过,火炮要能野战,不能只架在城墙上。

“将军,这就是你说的单轨炮架,这样一来,火炮的野战性能会大大增加。”

洛佩斯指着炮车上的新型火炮,向王和垚介绍。

单轨炮架结构十分简单,相对于双轨炮架,无疑性能更加突出,士兵拖拽更加容易,更适合战争的需要。

兵器制造局中,戴梓是主事,三个传教士是副主事,戴梓和莱昂纳多主持和研发造炮,而洛佩斯和萨帕蒂则是主攻火铳和“万人敌”的改进。

三个传教士都是康熙四年,被西班多明我会派遣来中国来传教的。洛佩斯在余姚、莱昂纳多、萨帕蒂两在兰溪,三人都在浙江传教。

换句话说,这三人还是“待罪之身”,只不过无人问津而已。

王和垚看了一眼戴梓,又收回目光。

单轨炮架的研发来自西方,被他这个穿越者带到了这个时代。而传教士们帮着他制造火器,不可避免获取单轨炮架的知识。

从他内心深处,他是不愿意这些技术上的优势,被传教士们带回西方。

张世豪瞪大了一双牛眼,仔细观看着新火炮,双眼放光。

这些新改良的火炮,可是比原来的铁疙瘩烂炮精美不少。

“将军,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林三木则是懵懵懂懂,指着炮尾处的螺旋铁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神父,麻烦你给林将军,好好介绍一下!”

王和垚哈哈笑了起来。

这些后世军中炮兵的基础知识,拿到这个时代,依然具有前瞻性。

李行中要是看到现在这些新的火炮,不知道会高兴成怎么样。

“林将军,这个螺旋铁柄,是用来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可以更有效地打击对方。这个叫照门准星,用来瞄准!”

洛佩斯不厌其烦,给林三木仔细讲解。

或许,这就是他们值得骄傲和认真的地方,其他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那这个呢?”

林三木懵懵懂懂,指着测距仪,孜孜不倦。

“这叫测距仪,上有标尺和准星,准星到标尺距离已经标明,找一个参照物,将这个标尺调成和参照物一样宽,然后从标尺上读数,就能算出距离。“比如说,准星到标尺距离1米,南京北城墙是两里,调整标尺至与城墙等宽,标尺读数半米,那么火炮和南京城墙的距离就是4里。这个距离是这样算的……”

洛佩斯给林三木详细讲解,林三木由衷地赞道,竖起了大拇指。

“神父,你真厉害,兄弟我佩服。回头请你喝酒!”

“林将军,这都是受了王将军的点拨,我不过是照做。厉害的是将军,你应该佩服他才是!”

洛佩斯倒不贪功,恭维着王和垚。

对他来说,造出火器只是副业,传教才是他的本职。

而他之所以不辞辛苦制造火器,还不是为了王和垚的承诺,让他可以在浙江传教,在学堂中传教。

“将军,你可真是神仙下凡啊!”

林三木摇头道,半真半假。

又是刺枪术,又是“万人敌”,现在又是野战火炮,还有将军不会的吧?

“没什么,不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王和垚道:“火炮轰,骑兵冲,配上“万人敌”,即便是千军万马,我等也是不惧。”

比起后世的TNT、AK47、各式榴弹炮,这些火器都是不入流的小儿科。

火炮轰,骑兵冲。

林三木的眼睛再次睁大。

“看到没有,这是骑兵专用的马刀,宽背薄刃,刀身沉重,这样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刀柄略向刀刃方向弯曲,这样带弧度的刀柄更利于骑兵掌控,不易脱手。”

王和垚拿起一把马刀,对林三木笑道:“这样的马刀,制造局会造够所需,骑兵每人一把。这样一来,兄弟们手上那些破铜烂铁,都可以扔了。”

林三木喜不自禁,连连点头。

兵利甲坚,战马齐备,骑兵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寒酸,甲胄残缺,兵器五花八门。

“林将军,你与胡将军掌管骑兵,里面有不少原四明山的兄弟,虽经操练,但很多人野惯了,不服约束。若不严加管教,难免会做出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

王和垚意味深长道:“你我兄弟不是草台班子,而是要恢复汉家江山。要是人人都不服管教,怎么对付满清?”

“将军放心,下官一定严加管教!”

林三木红了一张脸面,连忙应道。

看来,王和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要不然也不会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将军,你看这两种火炮,都配有单轨炮车,一种带炮车七百斤,射程可达三里。一种带炮车五百斤,射程在两里以上。两种火炮移动灵活,杀伤力大大增强,都适用于野战。”

戴梓向王和垚继续介绍。

王和垚点点头:“文开兄,这两种火炮,每月各能铸造多少?”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相信戴梓的专业能力。

戴梓一笑:“这可得问洛佩斯神父了。他是铸造火炮的高手,无论是陆炮,还是船载炮,他都是游刃有余。”

“文开兄,接下来铸造火炮,要让得力之人跟着洛佩斯,一步不落。”

王和垚在戴梓耳边一句,跟着对着洛佩斯,满面笑容。

“神父,四周都是外敌,随时可能开战。火炮铸造,就拜托你了。我会让工匠们全力以赴,随时供你差遣!”

“将军放心,无论是哪种火炮,陆上还是船上,我一定不会让将军失望!”

洛佩斯信誓旦旦一句。

戴梓看了一眼王和垚,跟着道:“神父,你一个人造炮太过辛苦。接下来,我会派几位得力之人做你的副手。你要是累坏了,王将军非怪罪我不可!”

“那就多谢王将军了!”

洛佩斯眉开眼笑,跟着问道:“王将军,你答应我们的教堂和学生,什么时候能够兑现?”

铸造火器辛苦,尤其是大热天,有人分担,自然是再好不过。何况,他同时还要忙学堂传教的事情。

“神父,军中急需各种火炮,你要造出好炮好铳,并能大量生产,教堂马上就盖。神父们的衣食住行,你不用担心。至于学堂,将军府已经颁下公文,等暑热过后,就会开学。”

王和垚笑道:“放心吧。到时一定让你大吃一惊!”

传教士们纷至沓来杭州城,学堂也要随之招生开学。

至于学堂的位置,满城里面的任何一个衙门,包括贡院,都可以代替。

洛佩斯眉开眼笑:“将……将军,君子一言!”

“神父,驷马难追!”

王和垚和洛佩斯哈哈大笑,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见过将军!”

一个四旬出头的中年儒雅男子正在抄抄写写,看到王和垚过来,赶紧站起来行礼。

“你在编写……火炮操作规程?”

王和垚拿起桌上的纸稿,看了几眼,惊讶地问道。

“是的,将军!”

中年儒士尴尬一笑,继续说道。

“小人天天都在测试火炮,测算火炮的最佳装药多少,以及角度和距离测试。编辑在册,以便将来炮手们使用,也好有个依据。”

“好好好!你做得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王和垚连连点头,赞赏地问了起来。

这样勤勉做事的干员,真不多见。

“将军,这是家父。家父在火器上,也有一些心得。家父进制造局,望将军不要见谅!”

戴梓上来介绍道。

“小人戴苍,见过将军!”

中年儒士肃拜行礼。

“原来是戴叔父。好好好,举贤不避亲!戴兄,多谢!”

王和垚对着父子二人,各自肃拜一礼。

父子都是大才,都来给他卖命,值得他叫一声“叔父”,值得他行以大礼。

来到桌边,翻看着桌上的火炮和炮弹图纸,上的爆炸结构,王和垚不由得心头一惊。

“这是……谁画的图纸?”

“将军,这是下官画的,不过还要再改一下,让射程更远!”

戴梓道:“将军要造“开花弹”,下官借鉴了“万人敌”的构造,设置一根引线在炮弹尾部,点燃炮弹引线后,再点燃火炮引线,虽然麻烦些,威力巨大。发射这种炮弹,需要相应的短管火炮,下官正在改,这便是此种短管火炮的图纸。”

戴梓侃侃道来,王和垚连连点头,拍了拍戴梓的肩膀,由衷感慨一句。

“文开兄,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历史记载,戴梓只用了八天,就研究出了炮弹可以爆炸的“冲天炮”。现在,自己不经意的一提,戴梓居然弄了出来。

神人就是神人,可不就是够神吗?

“文开兄,你觉得,这种火炮什么时候可以投入铸造?还有……”

感叹之余,王和垚把戴梓拉到一旁,轻声问道。

“你知道火药颗粒化怎么做吗?还有,线膛枪、线膛炮,你知道怎么造吗?蒸汽机,听说过吗?”

线膛枪、线膛炮、蒸汽机……

戴梓懵懵懂懂,火药颗粒化他倒是知道,但其它的太过匪夷所思。

“文开兄,这些火器,你都要带人一一研制打造,火药配方、火药颗粒化,这些都是国之重器,绝不能让传教士知道。比如蒸汽机,将来或许会改变世界,决不能外泄。”

王和垚语重心长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凡事不能只靠传教士,铸造火器,包括钟摆等,都要我们自己掌握,青出于蓝,而必胜于蓝。”

核心技术不能外泄,这可是来自后世、颠扑不破的真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