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52章 战战兢兢的江南仕宦

明渣的逆袭 第52章 战战兢兢的江南仕宦

簡繁轉換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庆春街,黄府。

黄府的主人黄机,清顺治四年进士,一路平步青云,累迁礼户刑吏四部尚书。清康熙癸丑历会试正考官,寻擢光禄大夫、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位至极品。

而黄机的族弟黄锡衮,当朝兵部左侍郎,位高权重,为朝廷重臣。虽然两年前黄机已经致仕,但黄机多年居于庙堂高位,又圣恩浩荡,庙堂江湖皆有所依,因而黄家在江南盛名赫赫,多为士民景仰。

黄府大堂,座中俱是江南有头有脸的富贵之人,但众人无心饮酒,似乎都心事重重。

首座上,黄府的主人黄彦博眉头紧皱,望着桌上袅袅的茶气出神。

父亲黄机年事已高,黄府现在已经是黄彦博在处理日常家事。

“诸公,这位王将军弑杀狠决,来者不善啊!”

杭州四大家族之一的钱家家主钱以畏,低低一声。

黄洪钱顾,杭州四大家族,钱家虽然已经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钱三代姻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割。

“一言不发,便大肆杀戮士人。邱知府洪若璞死的冤啊!”

有士人摇头道。

“王和垚杀鸡儆猴,重开海禁,肆意妄为,不知是福是祸啊?”

白发苍苍的曹正愁眉不展。

他原是盐运司的官员,义军破城,他胆小,立刻退官隐居。

杀人如麻,不捐银子就大肆杀戮,这不是要以暴力胁迫杭州士族就范吗?

“王将军心狠手辣,他要征募钱粮,无非是借募兵之名,行敛财之事。武夫当政,着实让人寒心!”

钱以畏接着一句,目光却看向了黄家家主黄彦博

当初叛军入城,众仕宦豪强以黄家马首是瞻,捐献钱粮上敷衍了事。谁知执政官王将军心狠手辣,众人立刻得到了反噬。

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又要面对这位王将军怎样的雷霆霹雳?

“杭州、湖州、嘉兴,此三府州都乃产粮要地。如此一来,官军岂不是钱粮短缺?官军还能打回来吗?”

曹正面带忧色。

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本就是钱粮,叛军占据了鱼米之乡,朝廷的战事岂不是更加不利?

“诸位,你们怕了吗?”

黄彦博放下茶盏,冷冷笑道:“什么狗屁将军,不过一反贼而已。等到朝廷克日挥兵南下,看他还怎么嚣张?”

以他杭州黄氏子弟、杭州名流的身份屈尊降贵,竟然不能见新将军一面。

出城还要被剃掉辫子,管事被抓。

族中子弟黄正方被赶出武备学堂。

姻亲洪玉成被投入大牢,明正典刑。

更有甚者,将军府要开盐政,黄家与其他所有杭州士族才得三成授盐,钱家的破落户钱顾,一人独占了七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于黄家来说,可谓奇耻大辱。

“小心隔墙有耳!”

顾以畏紧张地看了看大堂口,小声道。

人多口杂,万一“谋反”的罪名传了出去,天知道这些武夫会做出什么事情。

满堂官宦豪强,一片沉默,有人摇头道:

“自这位王将军入城,修路清扫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在宁波港筑城?难道他以为,他真能守住杭州城,守住浙江吗?”

“如今江南半壁都是叛军的天下,还有四川湖广等地匪情猖獗,难怪王将军如此肆意妄为。大清前程如何,让人心忧啊!”

有仕宦忧心忡忡道。

“诸位,朝廷已派重兵南下驻守京口,想来官军克日即会南下,杭州必会重归朝廷治下。诸位切不可自误!”

洪家家主洪克谦接话:“王和垚一低贱武夫,残忍弑杀,衢州大溪滩一战,他可是杀了康亲王与杭州将军等。武夫当政,必不会长久。你我拭目以待!”

他的堂弟洪若璞,可是被王和垚所杀。

此仇不报,痛恨难消。

“以我看来,将军府给了顾家七成的盐引,就是因为我等抗拒捐纳。与交好将军府相比,捐纳的银两并不多,不如交了就是。一味与叛军对着干,也不是长……”

城中豪强马士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黄彦博粗暴打断。

“银两捐了好说,老夫也不在乎那些银两。但来日朝廷大军南下,重新占了杭州城,你我又该如何自辩?尔等就不怕人头落地,株连家人吗?”

马士本脸色阴沉,没有吭声。

人头落地,株连家人?

难道你就不怕激怒王和垚那武夫,现在就小命不保吗?

“黄公所言极是。我等与叛军疏远,叛军最多打压我等,不会欺人过甚,赶尽杀绝。反之,若与叛军交往过密,一旦为朝廷所知,则是后患无穷。”

洪克谦附和黄彦博的看法。

“洪公,王将军杀了洪若璞,又许以我等三成盐利,究竟意欲何为?”

顾以畏疑惑道。

“当众杀戮,杀鸡骇猴,这是要震慑我等。许以微利,拉拢分化,各个击破。恩威兼施,好恶毒的心机!”

洪克谦冷冷道。

“黄公,以你看来,官军还能打回来吗?”

有李姓仕宦小心翼翼问道。

“李公,天下大势,谁说的清楚?话说回来,李良可是你李家子弟,他被杀,你甘心吗?”

黄彦博端起茶盏,眯起了眼睛,漫不经心,慢慢饮茶。

“黄公,不谈那个蠢货。”

李姓仕宦赔笑道:“黄公,堂中诸位都是杭州府的名门望族,大家都以黄公马首是瞻。如何应付这位王将军,还要黄公拿个主意。”

这个黄彦博真是滑头,对天下大势,或模棱两可,或避而不谈。

难道,黄家也在犹豫观望?

堂中一片寂静,众人都是把目光,投向了黄彦博。

杭州黄氏,杭州士族翘楚,众人习惯了以黄氏马首是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诸位不要拿我黄家当挡箭牌了。”

黄彦博放下茶盏,冷冷一笑。

“新官上任,首要安抚民心,整顿吏治。是否要捐赠钱粮,老夫还要细细思量,不会轻易决断。”

堂中众人面面相觑,都是无语。

如何应付将军府,黄彦博等于没说。捐纳钱粮还要斟酌,显然是非暴力但不合作了。

黄家洪家敢这么做,他们敢吗?

“黄公,王和垚解除海禁,恢复盐政,又在宁波港建了榷关。盐利与海贸之利巨大,难道我等要坐失良机吗?海外急需浙江的丝绸,我等何不顺水推舟,获利之余,也好安抚下面的桑农机户机匠。”

还是顾以畏,小心问了出来。

杭州织造局,负责上用(皇帝所用)、官用(官员所用)、赏赐以及祭祀礼仪等所需丝绸的督织解送,都是官方要件。如今叛军占了杭州城,丝绸也就没有了销路,单凭浙江民间市场,难以消化这么多的丝绸。还是要想办法外销,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

洪克谦附和道:“杭州府数千户的人家,可都指望着丝绸生活。一旦丝绸滞销,积压在库房当中,那可是要引起骚乱啊!”

桑农、机户、机匠,全指望丝绸来钱养活一家老小。现在朝廷的销路断了,丝绸销路,就要另寻他法。

“老夫还是那句话,朝廷颁发迁界令,片帆不得下海。诸位要将丝绸或茶叶等销于海外,或想在盐茶等上做些什么,想过后果吗?何去何从,诸位自便,在下不勉强,也绝不奉陪。”

黄彦博朗声一句,众人告辞出来,马士本拉住了曹正。

“曹兄,你意如何?难道真要跟黄家洪家,一条道走到黑吗?”

马士本低声道:“黄家家大业大,他们耗得起,你我却是坐吃山空。盐利巨大,你难道不想分一杯羹吗?”

曹正看了看周围,面有难色道:“马公,王将军对我等已有了成见,如何消除?至于盐利,钱家占了销盐七成,大头都让钱家占了,你我也无力回天啊!”

“钱家只占了杭州府的七成,还有浙江其它各府,有江西江苏两淮湖广,天下之大,还怕没有地方销盐吗?至于说王将军,我等捐纳银两,主动示好,他这个父母官,还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马士本两眼放光,低声道:“曹兄,天下大乱,朝廷自身难保,要不然也不会丢了浙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得罪了将军府,洪若璞就是前车之鉴。曹兄,好好想想吧。”

银钱为庶政之母。这位王将军厉兵秣马,应该不会与银钱过不去吧。

“马公,所言极是!极是!”

曹正连连点头:“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到我府上,咱们好好议议!”

盐利与海贸之利,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又岂能错过。

……………………

“咣!”

茶盏落地的破碎声传来,刚刚走到书房门口的黄彦博不由得一惊,赶紧推门进去。

“阿爹,你这是怎么了?谁惹到你了?”

黄府主人,白发苍苍的黄机正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脸上一副恼色。

“良广,大郎留下一封书信,跑去江宁了。此事你可知晓?”

看到儿子进来,黄机没好气地说道。

父亲的恼怒看在眼中,黄彦博连忙回道。

“阿爹,大郎性子烈,恐怕是因为被赶出了武备学堂,这才去江宁散散心。你放心,他不会出事的!”

大郎,指的是黄彦博的侄子黄正方,因为留有辫子,而被武备学堂赶出。

黄彦博摆摆手,下人进来,捡起碎茶片,赶紧退了出去。

“散散心?”

黄机看着儿子,敲着桌子,气恼道:“他留了书信,说要随邱青的儿子去江宁投靠慕天颜,为国效力,博取个功名。你真不知此事吗?”

黄彦博吃了一惊:“阿爹,我真不知晓此事。我马上派人,把他从江宁追回来!”

怪不得父亲如此震怒。慕天颜是江宁巡抚,与黄府有些交情,黄正方投了他,黄家可就是与杭州将军府正面为敌了。

“来不及了!”

黄机摇头道:“人已经走了三天,现在追还有何用处?不过,慕天颜是老狐狸,大郎娇生惯养,恐怕要碰壁……”

黄机欲言又止。

黄家现在进退两难,恐怕皇上那里,早已对黄家不满了。

“如今天下动荡,时局尚不明朗,静观其变,切不可轻举妄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阿爹教诲的是!”

“将军府那里,还是要敬而远之。”

“都遵阿爹的吩咐。”

尽管言听计从,黄彦博还是忍不住问道:“阿爹,为何我黄家要与将军府如此强硬?”

“良广,你以为阿爹想这般吗?”

黄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才道:“你要切记,只要不是谋反,即便我黄家如何强硬,将军府最多不过敲打敲打,黄家也不过多费些银两,便可安然无恙。但一旦与将军府有了瓜葛,待到秋后算账,即便是莫须有,都有可能株连甚广。”

黄机幽幽说道,似乎想起了往事:“如今可不比前朝,当年的哭庙案,读书人是说杀就杀,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难道你忘了吗?”

黄彦博心惊肉跳,忙回道:“阿爹放心,我已经交待下去,无论其他仕宦如何,我黄家都会置身事外,不与将军府有任何瓜葛。”

黄彦博想了想,小心问道:“阿爹,库房里的丝绸,还有生丝,都不能堆了,下面的桑农机户都在催银子。此事该如何处置?”

“那就卖吧。总不能让丝绸烂掉吧。”

黄机看着儿子,沉声道:“不用担心朝廷日后追责。丝绸既不是火药铠甲,又不是粮食,没有资敌一说,放心去做吧。”

黄彦博连连点头,终于放下心来。

桑农、机户、工匠,数千户人家,要是因为拿不到银子而闹起来,麻烦可就大了。

“对了,叛军的头领叫什么?”

黄机沉思片刻,忽然问道。

“回阿爹,叫王和垚,王者的王,和气的和,三土堆结的垚。”

“和?垚?这人好怪的名字!”

黄机皱眉捋须,接着问道:“王和垚的父母是谁?可知道其名号?”

“其母亲王胡氏,一仕宦之女。父亲叫王士元,是余姚的教书先生。”

黄彦博懵懵懂懂回道。

“王士元……王……士……”

黄机嘴里喃喃自语,皱眉思索,黄彦博蹑手蹑脚退了出去,拉上了书房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