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53章 柳暗花明

明渣的逆袭 第53章 柳暗花明

簡繁轉換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清康熙十五年,七月,湖南,岳州。

自吴三桂起兵以来,地处南北要冲的岳州城,就成了吴三桂与清军对峙的主战场之一。

七万守岳州、澧州诸水口,以拒江北荆州之清军;

七万守长沙、萍乡、醴陵,以挡江西清安亲王岳乐之师。

潜分岳州兵力,据夷陵东北之镇荆山。

给西北王辅臣犒银20万两,责令蜀将王屏藩、吴之茂、谭弘三路出击,由汉中出陇西应援,再派云南土司总兵陆道清率“猓猓”千人入平凉助守。

城墙上旌旗摆动,一门门黑黝黝的火炮炮口向外,犹如吞人的猛兽。城墙上的吴军在凉棚的遮掩下冒热值守,虽满头大汗,但仍肃立,不敢怠慢,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执戟持戈的猛士来回巡逻,一片萧杀之情。

与往日相比,岳州城的戒备,似乎要紧张许多,这是因为,吴军的主帅,周王吴三桂到了岳州。

岳阳楼,位于岳州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历代屡加重修,因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上,吴军主帅,周王吴三桂,蓄起的鬓发已经束结戴冠。此时他坐在楼上,看着眼前的洞庭湖出神。

清风徐来,轻轻掠过水面,平静的一湖春水,微微泛出涟漪。鱼儿在水面忽隐忽现,稍纵即逝,轻盈快捷。

“宏图霸业,千秋功业,军马倥偬,还不如这湖中的鱼儿舒坦。”

吴三桂悠悠叹息一声。

一个中年儒士长衫网巾,一身汉家衣冠,蹑手蹑脚上来,在栏杆边的榻上坐了下来。

他看着吴三桂,神色疲惫,不知在想些什么。

儒者叫刘玄初,四川人,吴三桂的谋士,虽智谋过人,却并非吴三桂的心腹。

三年前,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年轻的清帝康熙抓住这一难得时机,顺水推舟,乘势作出了撤藩移藩的决定。

无奈之下,吴三桂假意上疏朝廷,请求撤藩,以试探康熙态度。

对吴三桂上疏自请撤藩,刘玄初极力劝阻,却被吴三桂拒绝。

正如刘玄初所料,吴三桂上书撤藩,康熙顺水推舟,命令撤藩。骑虎难下,吴三桂不得不起事反清。

他曾劝吴三桂以“兴明”为号起兵,联合天下群雄,又被吴三桂拒绝。吴军北上,势不可当,饮马长江之时,吴三桂忽然举步不前。他请求**喇嘛出面调停,想以“划江而治”的代价,来换取康熙释放在京的吴应熊父子。

双方休兵数月,康熙斩杀了吴应熊父子,调兵遣将,清军从容南下。吴三桂病倒,吴军裹足不前,清军得以在长江北岸从容布防,与吴军形成对峙之势,战局胶着。

“玄初,你来了?”

半晌,吴三桂才抬起头来,看了身后的刘玄初一眼。

“王爷,陕西军情奏报,王辅臣可能撑不住了。”

刘玄初的话,让吴三桂惊讶地抬起头来,温文尔雅消失不见,脸色变得难看。

“吴之茂出川增援王辅臣,却被清将王进宝击败,死伤无数。甘肃提督张勇占了洮、河二州。图海带了30门红衣大炮到了西北,平凉城已被清军团团围住。”

刘玄初徐徐道来,吴三桂脸色铁青,久久没有言语。

楼中一片寂静,过了半晌,吴三桂才开口。

“陕西怕是保不住了。王屏藩与吴之茂,都不是张勇王进宝的对手。四川啊……”

吴三桂眉头一皱,忧从心生。

“王爷,广东尚之信起事,清廷震动,已派大军南下,分驻京口,增援江西的清军。”

刘玄初的话,让吴三桂长叹一声。

“清虏的兵,还真是多啊!”

刘玄初暗暗摇头。

得道多助,要是以“反清复明”的名义起兵反清,那里有那么多的汉人跟随清军,又怎会是如今的胶着局面?

“玄初,江西的战局怎样?”

“回王爷,尚无进展。敌我两军对峙,互有攻守。只是……”

刘玄初顿了顿,吴三桂眉头一皱。

“玄初,有什么事直说,这里只有你我,没有外人!”

吴三桂沙场宿将,杀伐果断,刘玄初心中一惊,连忙说道:

“王爷,福建方面,郑锦趁耿精忠出兵,夺了福州、漳州。二人大打出手,耿精忠一怒之下,撤回了建昌和浙江边界的大军,使得清廷趁机而入。杰书统浙江精锐,就要南下。耿精忠腹背受敌,恐怕……”

刘玄初的话,让吴三桂震惊之余,面色更加阴沉,似要滴出水来。

尚之信在广东刚刚响应,陕西王辅臣、福建耿精忠、台湾郑锦接连出事。亏他还派了使者特意前去调解,依然是狗咬狗,自毁长城。

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实在是让他失望、寒心、绝望。

“王爷,广西、广东、江西连番大战,饷银窘迫,再不发放,恐军心浮动。”

刘玄初继续道。

“整日就知道要粮饷,打起仗来,一个个左顾右盼。真以为老夫是开金山银山的不成!”

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吴三桂悻悻发作了出来,心头暗暗懊悔。

要是早日挥兵北上,或是顺江而下,直取江南富庶之地,又岂会有钱粮上的顾忌?

“广东富裕,让尚之信筹措饷银三十万两,尽快送到军中!”

吴三桂思量着说道。

吴三桂的话就是军令,刘玄初不敢违背。

事实上,他也懒得再去“忠言逆耳”。

“玄初,福建的事情,真的无回天之力了吗?”

想起台湾郑锦与福建耿精忠互咬,吴三桂立刻心事重重。

他还指望着郑锦与耿精忠率水师沿海北上,直驱京师,为湖广江西战场分担压力,如今这样,岂不是全沦为泡影?

福建一旦被清军攻陷,广东独木难支,尚之信恐怕也会降而复叛,整个东南就塌了。

“王爷,耿精忠没有军饷,让麾下将士自行解决,以至于军心浮动,民心尽失。浙江清军人马精良,粮草充足,两军相遇,耿精忠恐是凶多吉少。”

刘玄初心事重重说道。

到处都是坏消息,难道说,抗清大业就要功败垂成吗?

他,是不是也该离开了?

“王爷,江西吉安韩大任将军有紧急军情上禀!”

军士进来,单膝跪下,递上加急公文。

“吉安不是高大节在镇守吗?怎么是韩大任递来的军情通奏报?”

吴三桂目光阴冷了起来。

高大节是吴三桂手下猛将,屡次大破清军,江西全境就是被他攻克。

“王爷,高大节将军三日前在吉安病逝,军中事务暂由韩大任将军接任。这公文就是韩大任将军递来的!”

军士的话,让吴三桂和刘玄初都是面色凝重。

没了高大节,江西恐怕也守不住了。韩大任溜须拍马可以,指望他攻城拔寨,决断沙场,这不是开玩笑吗?

“报!浙江军报!”

又有军士进来呈上军报。

刘玄初接过军报打开,手一抖,军报差点掉落。

吴三桂脸色一变;“天塌不下来!难道又是什么糟心事吗?”

“王爷,浙江绿营反叛,杀了伪王杰书、宁海将军傅喇塔,攻克了杭州城,浙江的清军精锐,被……被一网打尽了!”

刘玄初声音颤抖,吴三桂猛地转过头来,“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厉声道:“玄初,你再说一遍!”

“王爷,军报上说,浙江绿营忽然反……”

刘玄初细细道来,吴三桂错愕之余,哈哈大笑了起来。

吴三桂放声大笑,心情豁然开朗。

浙江稳了,整个东南就稳住了!

这样一来,湖广吴军就可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对付长江北岸的清军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玄烨啊玄烨,你这个狗鞑子,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

吴三桂心情暴爽,放声大笑,笑中隐有泪花。

就是这个鞑子皇帝,无情处死了他的长子吴应熊与长孙吴世霖,他一定要让玄烨血债血偿。

楼外驻守的卫士,都是诧异地看着自己的主帅。

多长时间了,王爷没有这样放肆地狂笑了!

刘玄初看着吴三桂,默不作声。

要是当日挥军过江,也许满清投鼠忌器,会留吴应熊父子一条性命,吴三桂也不会大病一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吴三桂一人,关系天下抗清大局。一旦吴三桂有事,抗清大业,不堪设想。

“王爷,浙江绿营不仅攻克了杭州城,还占领了湖州、嘉兴、绍兴、宁波四府,如今已经拥兵上万。为首的将领王和垚,绍兴府余姚县人氏,年方弱冠,只有二十岁!”

刘玄初禀报完毕,把军报递了上去。

吴三桂接过塘报,在椅子上坐下,仔细打量起来。

“好一个出其不意!过而不击,连夜北上,数百里奇袭,一举攻下浙江首镇杭州城!好战法!好一个少年英雄!好好好!”

吴三桂看完,满面红光,猛拍了一下椅把手,手掌隐隐作痛。

“恭喜王爷!如此一来,浙江无忧,福建无忧,广东也能稳住。整个两粤、东南,就结为一体。王爷可以高枕无忧了!”

刘玄初长出了一口气来。

抗清形势柳暗花明,让他不由得振奋。

军士点头哈腰,笑意盈盈:“王爷,浙江的使者就在楼下,浙江愿奉王爷为主。要不要唤他上来?”

“先不用急。”

吴三桂冷静下来,整个人又变得温文尔雅,霸气侧漏。

“玄初,以你之见,浙江的事情,该如何处置?”

“王爷,如今之计,可拉拢加封,任王和垚为浙江提督,提举浙江一切军政要务。”

刘玄初道:“江西激战正酣,高大节病逝,韩大任难堪重任,耿精忠恐再难指望。不如让浙江军西进,以解江西之围。”

“也可让其伺机北上。一旦攻克了镇江与南京,江西、荆湖的清军没了钱粮,必会军心浮动。此外,浙江稳定,江西的钱粮有了着落,我军便可放心对付荆州的清军。”

刘玄初的话,让吴三桂连连点头。

他沉思片刻,这才道:“满清不断向荆湖增兵,江西为荆湖侧翼,清军集结数万精锐,江西万万不能有失。”

“王爷的意思,是让浙江王和垚部西进,增援韩大任部,在江西荆湖一线,与清军决一死战?”

刘玄初瞬间明白了吴三桂的意思。

江西要是有事,荆湖的压力会骤然增大。满清有整个长江以北作为根据,吴军能凭借的有限。

“王和垚部虽大破浙江清军精锐,但兵力孱弱,区区万人,不足以挥军北上,攻克镇江南京等重镇。何况王和垚部已经占据了杭嘉湖三地,满清的粮草供应,必会大受节制。因而增援江西,乃为务实之举。”

吴三桂沙场宿将,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对战局的分析独到。

镇江、南京,包括苏州都是重镇,浙江万余乌合之众,还要留兵力驻守杭州等地,怎么可能北伐?

刘玄初心服口服道:“王爷高见!”

他本以为,浙江义军北伐,更能缓解占据压力,对满清朝廷的打击更大。但仔细想来,一旦浙江义军北伐失败,好不容易刚刚建立的东南优势,也许立刻会土崩瓦解。

“传本王的军令下去,今夜本王要大摆筵席,好好款待一下浙江使者,城中游击以上将领,都要到场!”

吴三桂吩咐完,对刘玄初笑道:

“玄初,浙江之事,关乎湖广、两粤、东南,乃至天下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宴请过后,你就辛苦一下,随使者去浙江一趟吧!”

没有了浙江,就没有了福建与台湾,没有了广东,没有了整个东南。

此事绝大,除了足智多谋的刘玄初,军中似乎无人可担此重任。

“谨遵王爷军令!”

刘玄初肃拜行礼,赶紧领命。

王和垚,这人的名字好怪,总是让他想起些什么,却总也想不起来。

“王和垚,少年英雄,可惜未能有缘一见。”

吴三桂神态轻松,陡然觉得阳光明媚,浑身充满了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文正的胸怀,似乎与他不谋而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