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公 > 第八十七 北上(2)

大明第一公 第八十七 北上(2)

簡繁轉換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2 00:23:2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出太原城八十里,走太行山井陉古道,乃是一条兴盛了千年,也存在了千年的古道。

太行山乃是天下屋脊,西靠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自古以来便是晋翼豫交通要冲之地。

井陉古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後秦皇一统**,自咸阳开始修筑,连通太行古道。使得大秦帝国不但能更好的控制魏晋,更能将兵锋通过此道,直达辽东。

这条古道,不单是大秦帝国书同文车同轨的代表。

更见证了华夏,数千年来的荣光。

秦将王翦,在此誓师伐赵。

秦皇崩於沙丘,从此道回归咸阳。

韩信在此背水之战,以少胜多。

郭子仪李光弼在此歼灭史思明,结束祸乱天下的安史之乱。

而在华夏最为昏暗屈辱无助哭泣的岁月之中,当满清的慈禧太后,抛下宗庙社稷黎民百姓仓皇逃窜的时候,也是整个华夏大地,都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哀嚎,在满朝诸公只想着谄媚苟和的时候。

晚清名将刘光才在此,率领麾下绿营残军,拚死抵抗八国联军。

千年古道无声的蔓延,承载着数千年的兴衰荣辱,也见证着不断变换的沧海桑田。

秦人,汉人,唐人,鲜卑人....

契丹人,金人,元人....

无数的人在这条古道上走过,最终都变成了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是过去的他们,是现在的我们,亦是将来我们的後人。

~~

“乘舟楫於运河之上时,我感叹过老祖宗的魄力!”

数千年的古道并不平坦,千百年来铺在地面的条石,早被岁月雕刻得有了棱角,崎岖不平。

朱标李景隆一行没有坐车,而是骑着并不高大的口外马,行走在古道之中。

马背上朱标看着古道两侧,忽巍峨的山巅,忽又宽阔的平原景象,感叹道,“经此古道,不由得要再次感叹,老祖宗何止是有魄力。呵呵,简直是为後世子孙,奠定了万世的基业!”

说着,他看向李景隆,继续笑道,“这基业...就是中华大一统,南北皆华夏!”

李景隆在马背上,闻言苦苦思索。

片刻之後笑道,“还是太子爷您格局高!”

“哦?”朱标纳闷,“此话怎讲?”

“原先臣看运河也好,看这古道也罢,觉得只不过是古人修的而已。方便坐船,方便走路!”

李景隆笑道,“但经太子爷您这麽一说,臣才明白列朝历代的老祖宗们,是多麽的用心良苦!”

说着,他感叹道,“臣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地方,而太子爷您....能看天那麽远!这就是境界呀!”

“啊?”

朱标又是纳闷,而後咧嘴大笑,“哈哈哈哈!格局?境界?哈哈哈,二丫头呀,你嘴里总能冒出几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词儿来!”

“不是臣嘴里冒出来的!”

李景隆笑道,“是听了太子爷的启发之後,臣恍然大悟,由衷而发的感叹!”

“哈哈哈!”

朱标再次大笑,“好好好!拍马屁的功夫见长了,颇有些雅致之意了!”

“臣粗鄙之人,跟着太子爷您身边久了,自然就沾了您的雅意!”

李景隆又是点头哈腰,歌功颂德。

“那好!”

朱标笑呵呵的,“既如此,今日咱们君臣经此古道,你赋诗一首吧?”

“臣?”

李景隆张大嘴,“臣舞刀弄枪还行?作诗?”

“做不得?你可是少年时就被老爷子赞誉过,贵州子弟之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朱标撇嘴,“让你做你就做!”

“是!”

李景隆沉思片刻,“洪武十八年十月初十,曹国公李景隆奉旨,护太子北巡过秦皇古道.....”

“嗯,纪传体!”朱标颔首。

“太行秋风连幽燕...”

“七言绝句!”朱标再次点头,“可!”

“关山北渡辽水前...”

“秦汉唐宋争长短..”

“传承江山万万年!”

“好!”

话音刚落,边上的傅让曹炳何广义等人,已是拍手叫好。

“嗯?”

朱标眼睛一斜,几人顿时偃旗息鼓。

而後朱标又瞅瞅李景隆,咬着后槽牙,“这也叫诗?也就第一句还好些....什麽玩意?”

“太子爷见笑了,臣这是赶鸭子上架!”

李景隆羞愧道,“本想吟诗赞天下,奈何肚里没文化!”

“哈哈哈!”

闻言,朱标又是大笑,“这两句可比你做的诗好!”

见朱标兴致颇高,边上的曹炳忽大声开口,“太子爷,既然您如此雅兴,那麽臣斗胆,请您吟诗一首,让微臣等也见识见识!”

“呃..”朱标微微沉吟。

“太子爷您是不是渴了!”

李景隆摘下马鞍上的水囊,递了过去,“估摸着驿站就在前头不远了,您再忍忍,到了驿站咱们就能好生歇息了!”

说着,他正色看向曹炳等人,“都警醒着点,别嘻嘻哈哈的!”

“臭小子,一点眼色都没有!”

於此同时,李景隆心中对曹炳暗骂道,“标哥要是会吟,还用得着让我吟吗?他自己不会显摆?”

就这时,古道之上骤然一阵清脆的马蹄。

却是前方探路的一名侍卫,飞马而来。

“太子爷,公爷,前面路上都是人!”

~

人,都是人,都是寻常百姓。

不说衣衫褴褛,但也精神不振面色萎靡。

李景隆朱标纵马前行一段路之後,就见古道两旁树林草丛之中,无数百姓拖家带口,背着行囊和衣而卧,人人都是面带凄苦唉声叹气。

这些人突见一行,衣着光鲜的骑士经过,也是麻木的看了一眼。

“再歇半柱香的时间,然後继续赶路!”

人群之中,有官兵按着腰刀,皱眉大喊。

“这位老总!”

朱标在马背上微微俯身,对着一名看管这些百姓军兵之後,一名总旗打扮的武官低声说道,“这些百姓去往何处?”

那总旗三十五六十的模样,一脸的不好惹,眼神狡黠。

见朱标等人都骑着马,俨然一副富贵模样,口吻虽生硬,但也带着几分客气,“外乡来的?”

“我等是江南人士!”李景隆在马上道,“去北平布政司衙门看望亲族!”

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李景隆之所以补充一句去北平布政司看望亲族,是在暗示眼前这名总旗,我们不是寻常人,你别想着在我们身上占便宜。

果然,一听到布政司这个字,那总旗的面色又是一缓,脸上挤出几分笑意来。

“巧了,这些人也是去北平的!”

说着,他看向朱标李景隆,“奉旨移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