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不当圣母之后,黑莲花连儿子都不要了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我们可是挚友

林安?看着承恩。

“我们缩地成寸都可以做到,这个阵法应该也能看看。”

承恩一愣,随即眯眼,“对啊,我倒是把这个事儿给忘了,阵法若是可以修复,我们直接过去,将事情解决了,不就可以了吗。”

说完这话,承恩翻出一卷卷轴递给夫妻二人。

“就是这个,你们先看看能不能看懂。”

林安?低头仔细看了许久,就在承恩以为她看不懂,皱起眉头的时候,林安?开口。

“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残卷,且还是仿版。”

承恩瞪大了眼睛,“你......

雪后初霁,晨光洒落在皇宫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金辉。承泽望着怀中熟睡的苏沉音,神色柔和,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昨夜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变,终究以周怀安的落败告终。然而,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殿外脚步声轻缓,太监低声道:“陛下,太后求见。”

承泽微微蹙眉,随即低声吩咐:“请太后稍候。”

他轻轻将苏沉音安置在软榻上,替她披上外袍,才转身走向殿门。太后已等候在殿外,面容憔悴,却掩不住眼中的忧虑。

“承泽。”太后声音微颤,“昨夜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苏沉音……她到底站在哪一边?”

承泽望着太后,神色平静:“母后,她救了我。”

太后一怔,随即急道:“可她若真忠于你,为何要擅闯皇宫?为何要调动幽州军?若非她,周怀安未必会反!”

承泽沉默片刻,缓缓道:“母后,她若不来,我早已死于周怀安之手。太医院的药被下毒,御膳房的茶被换药,连我身边的侍从都被收买。若非她提前察觉,昨夜我便已命丧御书房。”

太后闻言,神色微变,却仍不肯松口:“可她终究是外臣,擅闯皇宫,私调军队,已是大逆之罪!”

承泽轻轻一笑,笑容却带着几分苦涩:“母后,您还记得十年前,她父兄被赐死,她却依旧入宫为我诊治旧疾的事吗?她若真想夺权,那时便可动手,又何须等到今日?”

太后一时语塞,良久才低声叹息:“可她……终究是个女子,怎能执掌兵权?朝中大臣已有非议。”

承泽目光一沉:“她能执掌幽州军十年,便能执掌京城兵马。母后,我信她。”

太后看着他坚定的神色,终是无奈叹息:“罢了……只是,承泽,你也要小心,莫要被她牵着走。”

承泽微微颔首,未再多言。

待太后离去,他转身回到殿内,苏沉音已醒来,正靠在软榻上,望着殿外初升的朝阳。

“太后来了?”她轻声问。

承泽点头:“她担心你。”

她轻笑一声:“她担心的,是你的江山。”

承泽走到她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我说了,我信你。”

她抬眸看他,眼中有一瞬的动容,随即又归于平静:“承泽,周怀安虽败,但朝中仍有他的党羽。御史台、兵部、户部……这些人,不会轻易罢休。”

承泽点头:“我知道。这一局,该由我来收尾。”

她沉默片刻,低声道:“你若要清算,我会替你动手。”

“不。”他打断她,“你是我的刀,但不该背负所有罪孽。从今往后,让我来承担帝王该担的一切。”

她看着他,忽然笑了,笑容却有些苦涩:“你变了。”

他反问:“不好吗?”

她摇头:“不是不好,只是……我有些不习惯。”

他轻笑:“那你便习惯。”

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承泽,我真的很累。”

他轻轻拍着她的背,低声道:“睡吧,我在。”

她闭上眼,睫毛轻颤,终于卸下所有防备。

……

三日后,朝堂之上,承泽正式下旨,命御史台彻查周怀安一党,凡涉逆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同时,任命苏沉音为兵部尚书,统辖京城内外兵马,镇守京畿,以防余党作乱。

朝中哗然,众臣议论纷纷。

“苏沉音乃女子之身,岂能执掌兵权?”

“她擅闯皇宫,私调军队,本就该治罪,如今反倒升官,陛下是否昏了头?”

“陛下怕是被她挟持了!否则怎会如此任她摆布?”

然而,承泽未予理会,只淡淡道:“朕信她。”

朝堂之上,苏沉音立于阶下,神色平静,不卑不亢。

“臣谢陛下信任。”她跪地行礼,声音清冷,“臣定不负所托。”

承泽看着她,眼神温柔而坚定。

朝会散后,她走出大殿,迎面便见李慎之。

“苏尚书。”李慎之拱手行礼,神色复杂,“恭喜您升任兵部尚书。”

苏沉音淡淡一笑:“李大人,你心中有话。”

李慎之犹豫片刻,终是开口:“苏尚书,您可知朝中对您多有非议?”

“自然。”她神色不变,“我本就不是来讨好他们的。”

李慎之苦笑:“可若您执意独揽大权,恐怕……”

“李大人。”她打断他,目光如刃,“你可知周怀安为何败?”

李慎之愣住。

“因为他太贪。”她缓缓道,“他想要权,想要势,想要掌控一切。可他忘了,真正的权势,不是掌控,而是信任。”

李慎之怔住。

她转身离去,声音随风飘散:“我从不贪图权势,我只求……承泽活着。”

……

夜深,皇宫深处,承泽独坐御书房,翻阅奏折。

门外传来轻叩声。

“进来。”

门开,苏沉音走入,手中端着一碗药。

“喝了吧。”她将药递给他,“我亲手煎的。”

他接过,一饮而尽。

“苦吗?”她问。

“不苦。”他看着她,“有你在,就不苦。”

她轻笑,眼中却有几分疲惫。

“承泽。”她低声道,“你真的不后悔吗?让我执掌兵权,让我替你挡下所有是非。”

他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我不后悔。”

她沉默片刻,忽然问:“若有一日,你不再需要我,你会舍弃我吗?”

他猛地将她拉入怀中,力道之大,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听着。”他贴着她的耳畔,一字一句道,“你是我此生唯一不愿放手的人。无论权谋、江山、生死,我都不会放开你。”

她在他怀中颤抖,终于,一滴泪滑落。

“承泽……”

“嗯。”

“我累了。”

他收紧手臂,轻拍她的背:“睡吧,我在。”

殿外,月光如水,洒落在皇宫琉璃瓦上,映出一片清辉。

风雪已止,京城渐醒。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天牢深处,阴冷潮湿的石墙上渗着水珠,铁链拖地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中回响。苏沉音披着玄色斗篷,缓步走入最内层囚室。周怀安被锁在铁笼之中,须发凌乱,双目赤红,却仍强撑着不肯低头。

“苏沉音!”他猛然扑向栏杆,铁链哗啦作响,“你竟敢将我囚于此地!我乃当朝宰相,三朝元老,你不过一介女子,也配审我?”

她立于笼外,神色平静,指尖轻轻抚过腰间玉佩,声音如寒泉般清冷:“周相,您忘了么?陛下已下旨,命我主理此案。从今往后,您的生死,由我说了算。”

周怀安冷笑:“狗屁圣旨!那是你胁迫承泽所写!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与他的关系?你早就是他的枕边人,仗着几分恩宠,便妄图执掌朝纲!”

苏沉音眸光微闪,却未动怒,只淡淡道:“您说错了两件事。第一,我从未以私情干预朝政;第二,承泽写下那道圣旨时,满殿大臣皆在,笔墨清晰,印玺齐全??若您不服,可当堂对质。”

周怀安一时语塞,随即狞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妇人!可你别忘了,这朝中多少官员是我提拔,多少世家与我结盟?你今日囚我,明日便是百官联名上奏,逼你退位!”

“那又如何?”她轻声道,“只要承泽活着,谁都不能动我分毫。”

周怀安猛然一震,似是第一次真正看清她眼中的坚定。他死死盯着她,忽然低笑起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你根本不在乎权势,也不在乎名声,你在乎的,只有承泽一人。可你有没有想过,帝王无情,今日他信你,明日呢?等他有了新宠,有了更可信的大臣,你便什么都不是了!”

苏沉音静静听着,良久,才缓缓开口:“你说得对,帝王无情。可我不需要他永远爱我,也不需要他永远信我。我只需要,在他最危险的时候,我能护住他。”

她转身欲走,脚步顿住,背对着他道:“周相,您一生精于算计,却错了一件事??您以为天下人都贪恋权位,却不知有人所求,不过是心安。”

话落,她推门而出,风雪般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周怀安瘫坐在地,铁链哐当作响,喃喃自语:“疯子……你们都是疯子……为了一个男人,甘愿背负骂名,葬送前程……值得吗?”

无人回应,唯有寒风穿堂而过。

……

数日后,御史台呈上《逆党名录》,列明周怀安党羽共计七十三人,涉及六部官员、地方督抚、军中将领,甚至包括两名皇亲国戚。朝野震动,百官惶然。

承泽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诸位爱卿,此事该如何处置?”

殿中一片死寂。

良久,一位老臣颤巍巍出列:“陛下,周相虽有罪,然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尽数清算,恐致朝局动荡,人心不稳。不如宽赦部分从犯,以安众心。”

另一大臣立即附和:“正是!况且其中不乏忠良之后,或为胁迫所用,未必真有反意。请陛下开恩。”

苏沉音立于阶下,冷眼旁观,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笑意。

承泽未答,只看向她:“苏尚书,你以为如何?”

她上前一步,声音清冷:“陛下,叛乱非小事,牵连非虚言。若今日因‘人心不稳’而宽赦,明日便有人效仿,以‘被迫’为由行谋逆之事。法若不严,何以立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低声议论的大臣:“臣建议,凡名列《逆党名录》者,一律革职查办,重者斩首,轻者流放。另设钦案司,由御史台与刑部共审,三日内定案,不得拖延。”

殿中哗然。

“苏沉音!你这是要血洗朝堂吗?”一名大臣怒斥。

她冷冷看向那人:“李大人,您府中幕僚王通,昨日连夜逃往江南,可是您授意的?”

那人脸色骤变,踉跄后退。

她继续道:“兵部郎中赵元吉,私藏周党密信三封,藏于书房暗格之中,昨夜已被搜出。户部主事陈文远,曾向周怀安献策‘挟太后以令天子’,笔迹尚存。这些人,您也要包庇?”

群臣噤若寒蝉。

承泽缓缓起身,声音低沉却威严:“准奏。钦案司即刻成立,由苏沉音监审,凡涉逆者,无论亲疏,一律严惩。”

圣旨一下,京城风云再起。

三日之内,七十三名官员被革职查办,十五人斩首示众,二十八人流放边疆。朝中为之一空,六部运转几近停滞。

深夜,承泽独坐御书房,批阅奏折至凌晨。苏沉音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碗热粥。

“吃点东西吧。”她将粥放在案上,“再这样熬下去,你会倒下的。”

他抬眸看她,眼中布满血丝:“若我不熬,谁来撑起这个朝廷?”

她沉默片刻,低声道:“让我来。”

他摇头:“不,这一局,必须由我亲自收尾。你是我的刀,但帝王之责,不能由你承担。”

她看着他憔悴的面容,忽然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微凉。

“承泽,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她轻声问,“那时你被先帝关在冷宫,每日只能喝一碗稀粥。是我偷偷翻墙送药,替你熬姜汤,陪你说话。”

他怔住。

“你说过,将来要做一个明君,不让任何人像你一样受苦。”她望着他,“可你现在,却在重复先帝的路??孤身一人,背负所有。”

他闭上眼,声音沙哑:“可我不能信别人。”

“那你信我吗?”她问。

他睁开眼,直视她:“信。”

“那就让我分担一些。”她握住他的手,“不是以臣子的身份,而是以……苏沉音的身份。”

他凝视她许久,终于点头:“好。”

那一刻,殿内烛火摇曳,映照两人交握的手,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年少时那个雪夜,她翻墙入宫,只为看他一眼。

……

半月后,新任官员陆续任命,朝局渐稳。苏沉音辞去兵部尚书之职,仅保留幽州太傅衔,归隐府中。

承泽亲自登门挽留。

“你何必如此?”他站在她院中,望着满园残雪,“我知道你厌倦了权斗,可朝廷需要你。”

她立于梅树之下,轻声道:“朝廷需要的是一个能制衡各方势力的臣子,而不是一个让百官畏惧的‘女相’。我已经做了该做的事,剩下的,该由您亲自掌舵。”

他看着她,忽然笑了:“你还是这般固执。”

她也笑:“彼此而已。”

他上前一步,握住她的手:“可我不会放你走。”

她抬眸看他,眼中有一瞬的柔软。

“承泽。”她轻声道,“我不是不要儿子,也不是不要亲情。我只是……不想再当圣母了。我不想再为了所谓的‘大局’,牺牲自己,牺牲所爱之人。”

他心头一震。

她继续道:“从前我以为,忍让能换来和平,宽容能化解仇恨。可到头来,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周怀安如此,朝中那些人也是如此。所以这一次,我选择不再退让。”

他紧紧抱住她,声音低沉:“我知道……我都懂。”

她靠在他怀里,闭上眼:“承泽,我累了。我想歇一歇。”

“好。”他轻拍她的背,“我陪你。”

风雪停歇,晨光洒落,梅花悄然绽放。

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