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29章 暴躁的母亲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29章 暴躁的母亲

簡繁轉換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3: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9章暴躁的母亲(第1/2页)

朱樉并没有去找御医,对自幼习武的他来说,受伤是家常便饭。

对于各种伤情有着基本的判断。

这两道痕迹看起来严重,其实都是皮外伤。

如果敷药有可能弄出疡病(发炎、溃烂),就这样晾着不管,过上十天八天淤青消了也就好了。

所以从乾清宫出来,他就溜去了坤宁宫,半路却遇到了朱标、朱棡和朱棣三人。

三人见到他,连忙走了过来。

朱标关切的问道:“二弟,我听说你受伤了?不严重吧?”

朱棡和朱棣虽然没有说话,但目光也充满了担忧。

朱樉倍感温馨,故意甩了甩胳膊说道:

“没事儿,我自幼习武岂会被八爷伤到。”

朱棣气道:“哼,看他是娘的长辈,我还去看望过他,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

“等会儿我帮二哥你骂他。”

或许会有人说了,永乐大帝这也太憨了吧?

然而,他今年实际年龄才九岁,且自幼习武,文事方面并不是多突出。

再加上强势的爹,贤惠的娘,三个能力突出的兄长。

更何况二哥三哥都不是省油的灯,他这个四弟真就被全方位压制。

只能当个乖宝宝。

原本的世界,直到他去镇守北平,在徐达的点拨下才开始大量阅读史书,并迅速成长。

大家不要拿后世的永乐大帝来看待此时的他。

不过也正因为上面有几座大山压着,他反而没有养成那种张狂跋扈的性格。

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后来这些大山一座座自己倒了,他这个不起眼的老四,反倒成了最后的赢家。

言归正传。

听到朱棣的话,朱樉大笑道:“哈哈,四弟也长大了,都会替哥哥出气了。”

说着还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棣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朱标和朱棡却都惊讶不已。

倒不是说以前朱樉对兄弟姐妹多苛刻,而是他的性格,让他在弟弟妹妹面前总是拿大装腔作势。

像今天这样亲切属实罕见。

朱标马上就想到,莫非是马钰的功劳?

朱棡则有些疑惑,去大牢一趟就这么有用?

确定他没事,朱标等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四人就一起去了坤宁宫。

路上,朱棡肯定的道:

“八爷是怎么闯进应天府大牢的?更何况还有拱卫司守护。”

“此事必有蹊跷。”

朱标脸色一冷,说道:“能调动拱卫司的,除了爹娘和我,就只剩下一个人。”

“应当是大明律之事上,爹改变了主意,让他感受到了危机。”

“让八爷去牢里试探,好将水搅混了。”

“只是他没想到,八爷将二弟给打了。”

朱棡虽然也是嫡皇子,但毕竟不是太子,很多事情他了解的也不多。

闻言惊讶的道:“莫非传闻是真的?爹被那钦犯给说服了?”

朱樉抢先一步说道:“真的,老三你不在场不知道,咱爹被老马一席话说的哑口无言,最后恼羞……”

“咳咳……”朱标猛的干咳几声,打断他道:

“二弟莫要胡说八道,是爹虚心纳谏。”

朱樉瞅了一眼周围恨不得将自己耳朵堵上的内侍,顿时明白自己太兴奋了,打个哈哈道:

“和你开玩笑的,马钰痛陈利害,咱爹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

朱棡自然知道那句话是真的,心中更是惊讶。

面刺我爹竟然还能安然无恙,还改变了我爹的主意,这人到底说了什么?

他心中不禁升起好奇心,同时生出的还有好胜心。

我就不信你一个乞丐……一个十三四岁的乞丐,能懂这么多。

一定要找个机会,试试对方的斤两。

不一会儿兄弟四人就到了坤宁宫。

还没等他们靠近,马皇后老远就招手道:

“你们几个快过来见见表兄弟。”

表兄弟?

看了看马皇后,又看了看马钰,再看了看站在角落里的马烨。

兄弟四人的嘴巴都不禁张大了。

什么情况?不是钦犯吗?怎么变成真的了?

还是马钰先上前一步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见过三位皇子。”

朱标率先反应过来,这是惜才要借假成真,但还是忍不住说道:

“娘,这……是不是太突然了。”

马钰心道,小样的,让你隐瞒身份骗我,这次也被吓到了吧。

这时朱棡也开口说道:“娘这么做怕是会引起群臣反对啊。”

朱樉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闻言立即跳起来道:

“这是咱娘的私事,谁敢反对?活得不耐烦了。”

朱棡反驳道:“天家无私事。”

朱樉不高兴的道:“我说老三你能不能别打官腔,什么叫天家无私事,你直接说你不同意不就行了。”

马钰也相当无语,他猜到这事儿会遇到一些反对声音,但没想到竟然是马皇后的儿子。

而且史书里有记载,朱老二和朱老三关系并不好,看来也是真的。

真是麻烦啊。

不过他并没有和影视剧里演的那样,站出来道歉试图调和。

这么做只会加剧矛盾。

最好的办法是让说话管用的人站出来。

所以,他将目光看向马皇后。

马皇后显然也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会是自己的儿子。

不过她并没有摆出大家长的架势,强迫儿子接受。

她很清楚老三的脾气,心高气傲一般人不放在眼里,但对有才能的人又很尊敬。

其实老二也是这个脾气,只是他在牢里就和马钰建立了感情,所以才没有反对。

老三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表哥。

想让他认这个亲,难也不难。

难就难在,要在才能上折服他。

不难是因为,对马钰来说这事儿几乎是手到擒来。

所以她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样吧。”

“你们来一场比试如何,你输了就认他这个表哥,若他输了此事作罢。”

朱棡被窥破心事有些脸红,但还是上前一步说道:

“好,若他能比的过我,我就认他为表兄。”

马钰能猜到,马皇后是借机打磨儿子傲气,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面子是别人给的,里子是自己挣的。

皇亲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获得大家的认同,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行。

于是他微微拱手道:“如此便恕我不敬了。”

之后大家定下规则,双方互相出题,以五题为限,谁答不上来的多谁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章暴躁的母亲(第2/2页)

裁判自然是马皇后。

一旁的马八爷、马烨,以及一众内侍们哪见过这阵仗,都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生怕遗漏了精彩时刻。

至于谁先出题……

马钰笑道:“我痴长一些时日,便由三皇子先出题吧。”

朱棡倒也没有谦让,要来笔墨纸砚提笔便画。

马钰心中一突,莫非是比绘画?这个他是真不懂。

心中已经做好了认输的准备。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猜错了,朱棡画的分明是一副简易地图。

说简易,但山川地势、关隘城池等等也都一应俱全。

之后他又开始标注各种细节。

这分明是一张军用地图,啧,能凭借记忆手绘这玩意儿。

这小子果然不简单啊。

赞叹过后,马钰就麻了。

朱棡大概率要和他玩军旗推演,可他也不懂军事啊。

但比赛已经开始,总不能直接就投吧。

正所谓输人不输阵,怎么都得上去挣扎两下。

不过马钰也不担心比试会输。

就是不知道轮到自己出题的时候,给他来个二元一次方程,是不是太难为他了?

定下应对方式,心中有了底,马钰就开始仔细观察地图。

因为古代画地图的方式和现代不同,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分清哪里是哪里。

这分明是一副北方的地图。

准确说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平等地的地图。

想到这会儿徐达和常遇春应该已经出兵元大都,马钰哪还不知道他的目的。

就是要推演本次北伐元大都的战事。

这反而让他心中稍定。

这事儿历史书上写着呢,他作为明黑自然也看过。

虽然不了解详情,但大致走向还是知道的。

糊弄一番至少不至于丢人不是。

接着他就开始仔细观看地图,同时也借着地图回忆历史书上的记载。

但看着看着他的目光就被其中的一条线给吸引。

这是一条很长的线,代表的是河流。

可是……如果他没记错,这条河不应该在这里啊。

于是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这里画错了吧,黄河早在南宋时期就夺淮入海了。”

朱棡头都没抬,随口说道:“今年初黄河在寿张县(山东聊城)决口。”

“然后就分成了三股,两股继续南下入淮,还有一大股重新北上流入渤海。”

什么?黄河在洪武元年决堤改道?其中一大股北上进入渤海?

骤然听闻这个消息,马钰激动不已,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棡并没有留意到他的情绪变化,继续说道:

“别说我没提醒你,现在徐帅和常帅正在疏通这条河道,引其水入大运河北上。”

“如此一来大军粮草就可以通过水路直达元大都。”

“嗯,按照时间推算,这会儿应该已经疏浚完毕,大军马上就要出发了。”

还是马皇后注意到了马钰的表情,不禁问道:

“钰儿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马钰深吸口气,说道:“逆天改命的机会就在眼前。”

这话很中二甚至可以说很傻×,但他觉得只有这句话才能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马皇后惊讶的道:“什么逆天改命的机会?”

朱标、朱樉也都疑惑的朝他看来。

马钰上前一步,对朱棡说道:“三皇子,笔可否给我一用?”

朱棡很不解,但也想看看他在故弄什么玄虚,就将笔递给了他。

马钰接过笔,重新取过一张白纸,也在上面画了一张简易地图。

只是他不习惯用毛笔画的很丑,不过轮廓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正是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的大致地形。

接着他又标注了几个重要的地形。

其中就有黄河、淮河、洪泽湖。

将这些画好,他才对众人说道:“我们来说一说黄河南下夺淮入海的危害。”

马皇后等人都来到桌子前,准备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朱棡则以为他明知必输,故意转移话题,心中很是鄙夷。

但还是围了过来,准备随时拆穿对方。

马钰已经无暇顾及什么比赛了,因为接下来他要说的,关系着亿万人的生命,比任何比试都重要。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黄河夺淮入海,对北方的危害。”

“黄河是北方流量最大的河流,如果失去黄河水的补给,本就缺水的北方将会更加缺水。”

“尤其是山东、元大都西南部(河北)等广阔的土地,缺水会更严重。”

“缺水耕作就无法保证收成,北方的产粮能力会进一步降低。”

“而且别忘了还有大运河,山东段常年淤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疏通。”

“即便如此,每年也有几个月无法通行大船,迫使元朝不得不走海路运输漕粮。”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了黄河水补给,北方的水量不足以维持运河通行。”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问题直到永乐九年才开始着手解决。

只是朱棣派去的人,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毕竟没水,河道挖的再深也没用。

最后还是请了河神白英出山。

白英熟知山东的河流布局,重新制定了治理方案。

将山东境内水量比较充沛的大河河水汇入大运河,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白英自己也因为呕心沥血,大运河疏浚完成之后病逝。

后人感念其功绩自发祭祀,后来就成了河神。

但是,大家都只看到了大运河重新被疏通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付出的代价。

没了黄河水的补给,山东本就缺水。

现在本就不多的水资源,又被汇入大运河流走。

可谓是雪上加霜。

被这么一折腾,之后的几百年,河南东部、山东乃至河北彻底瘫痪。

可以这么说,中原失去经济地位,除了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之外。

黄河这位暴躁的母亲,也在背后狠狠的踹了一脚。

马皇后、朱标、朱樉等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一茬,此时听马钰解释才陡然醒悟。

是啊,黄河夺淮入海,北方的良田怎么办?

朱棡的表情也变了,他也意识到马钰不是在转移话题,而是在说一件关乎国运的事情。

一口气说完这些,马钰顿了一下,给众人反应的时间。

然后才继续说道:

“我们再说说,黄河夺淮入海,对两淮地区的危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