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五十七章,众正盈朝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五十七章,众正盈朝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七章,众正盈朝(第1/2页)

时间到了四月中旬,各方准备全部齐全。

军师那边传来消息,将军同意了让王子腾来担任苏州总督。

计划彻底敲定下来。

七大盐商率先行动起来,扬州、海陵等地区的地方官员开始向隆庆帝递上奏折,参奏缮国公。

隆庆帝这才知道,原来缮国公依旧掌控着兵权,在两淮地区一手遮天,他派去的征南将军陈正都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其中的一份奏折让隆庆帝感动的潸然泪下,心中对缮国公的恨意更是叠加到了极点。

奏折如是写道:

臣阜县知县宋应阁,自隆庆十二年蒙陛下擢拔,以进士登第,出任阜邑,夙夜匪懈,常怀报国之志,铭记陛下浩荡之恩。

昔日淮阴贼起,攻陷邑境,臣率县民奋勇抵抗,百姓感念陛下之恩,士气如虹,以一县之众,坚守城池二十九日,斩贼万余,卒仗陛下之威,挫贼于城下。

然阜县力薄势单,虽挫贼锋,未能解盐城之围,致使盐城沦陷,臣心实痛之。

臣孤城被围,城中百姓日夜望天军之至,然缮国公畏敌不前,不思报效国家,反坐视贼寇横行。

其假称创痛,悖逆皇恩,私通征南将军陈正都,二人狼狈为奸,不敢出击攻贼,反暗与淮阴贼寇勾结,贩私盐以肥己,擅抬盐价,扰民之生。

更甚者,缮国公纵兵为虐,荼毒百姓,掳掠富家之财,杀良冒功,心怀叵测,图谋不轨,实乃国家之蠹虫,百姓之寇仇。

此等行为,危及社稷,祸乱民生,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缮国公与陈正都等逆贼,以安天下之心,救臣民于水火之中。

臣阜县知县宋应阁,谨率全县百姓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一人,稽首顿首,恭呈奏折以闻。

……

四月二十日。

朝会。

隆庆帝上朝。

御史率先发难:

“陛下,臣弹劾缮国公拥兵自重,不尊皇命,杀良冒功……”

该御史将缮国公的罪行一一陈述,公诸于大殿之上。

随着御史的发难,朝中上下的各级官员纷纷响应,一同参奏缮国公之事。

这些官员的口齿比火炮更利。

方永的火炮攻不下缮国公驻守的城池,但这些官员的弹劾却可以轻易将缮国公打落尘埃。

这一刻,八大盐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一览无遗。

隆庆帝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百官对缮国公的弹劾,只觉得众正盈朝,盛世可期。

户部侍郎出言道:

“陛下,当务之急,宜速降旨意,召还缮国公与征南将军陈正都,另选良将以解淮州之局。”

隆庆帝觉得十分有理,遂问道:

“依爱卿所言,当遣何人前往才能平定淮阴之贼?”

户部侍郎道:

“京城节度使王子腾勇猛果敢,谋略过人,乃国之栋梁,可担重任!”

隆庆帝闻言点点头。

王子腾虽然以前是太上皇的人,但是在他掌权后,很快就投靠了过来,算是半个他的人,因此对于让王子腾掌兵隆庆并没有什么不愿。

唯独有些不太好的是,隆庆帝心里其实是想让王子腾处理更紧急的山西局势,而不是南方的叛乱。

这时,兵部尚书郭白道:

“陛下,王子腾乃是金陵本土之人,熟稔彼处山川之形胜,若令其统兵平叛,定能运筹帷幄,剿灭反贼。实乃是平淮州之乱的不二之选。

隆庆帝听了,心中有些动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众正盈朝(第2/2页)

这时,王子腾本人也上前道:

“陛下,臣夙兴夜寐,为国家之安危、社稷之存亡而忧心如焚。两淮之地,乃臣之故土,臣不忍目睹故乡百姓承受战乱之苦,故斗胆请缨,愿领兵平定淮州之乱局。”

“臣以一月为期,必当竭尽全力,速见成效,还百姓以安宁。伏望陛下俯察臣之赤诚,恩准所请!”隆庆帝闻言,见王子腾如此诚恳,心中终于动摇,道:

“卿既如此诚恳,朕自当允之。亦不强求卿一月之内荡平叛乱,唯愿卿勿负朕之厚托。”

隆庆帝这般说道。

王子腾激动的道:“谢陛下隆恩!”

下方的于涟见此情景急了。

上前道:

“陛下,淮州之事,岂可偏信一言以蔽之?”

“一军之帅,频繁更易,绝非社稷之福,犹似赵王轻信谗言,致廉颇遭弃,几失长平之战之胜机。”

“今淮州局势尚称稳定,未至糜烂之境。纵使征南将军或与贼寇有勾结之嫌,亦当先遣钦差,明察秋毫,俟事实确凿,再行定夺,方能服众,保国之安宁啊。陛下!”

郭白闻言连忙反驳道:

“太傅所陈,实乃腐儒之论也。”

“陛下英明果决,乃万古之圣君,岂可与赵孝成王相提并论?”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军情如火,燃眉之急,又安能稍有贻误?若使缮国公等国之蠹贼与叛贼勾连,只怕两淮之地,危在旦夕。太傅如此不明轻重缓急,实乃误国害民之举!”

于涟闻言被气的胡子抖动,指着郭白道:

“你这奸佞小人,竟也敢大言不惭,妄言……”

“够了!”

隆庆帝打断于涟。

“朕意已决,太傅欲抗朕之旨意乎?”

于涟身体一颤,道:“不敢。”

隆庆帝遂定下淮州一事。

随后其又问百官该派谁去平定山西局势。

郭白举荐道:“兵部侍郎董沉文武双全,可平山西之乱。”

这次于涟没有再反对。

于涟认为董沉确实有平定山西的能力。

不过郭白的想法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郭白的设想里,山西之地凶险万分,派董沉一个书生过去肯定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最好能借反贼之手弄死董沉,就算董沉活着回来,也可以治其平叛失利之罪。

隆庆帝闻言看向官员中的董沉,问道:

“董卿,子升举荐你前往山西平叛,卿可能胜之?”

董沉人如其名,是个沉稳性子,平时只专注做事,不爱言辞,也不结党。

“臣可以。”

董沉平淡的说道,然后就没了下文。

隆庆帝看着董沉如此,犹豫许久,心中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可他身边实在没什么人可用,最终思考了许久,将忠靖侯史鼎派到了董沉手下做副手。

如此,事情基本结束。

隆庆帝当日直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召缮国公和陈正都回京。

王子腾被封为钦差大臣兼苏州总督,带兵前往两淮,接替缮国公和陈正都位置。

董沉被任命为山西提督,总揽山西军事。

几天后。

扬州。

缮国公看着连续送来的十二道金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