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婚之日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婚之日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婚之日(第1/2页)

转眼,到了大婚之日。

上午时分,朝廷举行了正式的封王大典。

在太和殿举行封王仪式,百官九卿尽皆到场。

宣诏官宣读诏书。

按理受封者应行三跪九叩大礼,跪听圣旨。

不过方永只是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隆庆帝面色铁青的命戴权拿出冠服、金印,还有记载方永封地的册书、地图。

关于方永的封地,目前明面上的只有苏徽二州,再加上浙江的湖州和嘉兴。

不过事实上,山东和直隶也在方永的管控之内,还有山西地区,昨日山西巡抚苏光雄刚刚传回消息,答应了回京述职,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方永很快就可以尽得山西之地,实力再度增强。

授予完了印册之后,群臣开始上表,赞颂方永之德。

隆庆帝也只能违心的跟着夸赞方永,然后赏赐方永一些金银宝物外加宫女等等。

最后众人又前往社稷坛祭告天地,将方永封王一事祷告上苍。

另外,如果这个时候碰巧出现雷暴、狂风之类的天气,那封王典礼就会往后推迟,因为那代表着天威震怒,是上天的不满。

所以隆庆帝在进行这一步骤时,心中无比期盼着上天能够降下这种异象,推迟方贼的封王时间。

可惜,直到最后异象也没能出现。

隆庆帝眼睁睁的看着方贼顺利封王,百官弹冠相庆。

他完全找不到太上皇曾经说过的转机在哪里。

大熙的天命难道真的结束了吗?

方永的封王大典和大婚在同一天举行。

很快他换上新服,带着迎亲队伍前往林府。

林府是方永给林如海在京城安排的府邸,规格仅次于王府。

不过林如海实际上并不常住在这里。

平日,林如海大多是住在翰林院或者武英殿,废寝忘食的带人修书。

方永也曾担心过他的身体,毕竟原著中林如海英年早逝。

不过他多次派太医检查,却并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来,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并不算差,只是多少有些劳累而已。

如此情况,方永虽有疑惑,却也听之任之了。

在大婚前夕时,方永将黛玉送回了林府。

林如海也被请回林府。

以此来顺利完成接亲仪式。

接亲队伍一路声势浩大的前行着。

接亲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仪仗队,大部分由方永的亲兵组成,他们穿着特制的喜庆衣甲,除了展示威武的气势之外,其本身还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可以及时控制住可能出现的刺客。

其次就是仪仗队中众多的旗手、乐手、鼓手等等。

一路上欢庆奏乐,喜气洋洋。

然后还有专门的迎亲官员,以及媒人。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黛玉是方永抢来的,没有媒人。

不过有的时候话不能那么说。

抢这个字太不合适了。

方永觉得自己不能叫抢,而是救。

那是谁让他救的呢?

贾雨村!

于是方永将贾雨村定为媒人,特地将他从后方接了过来。

贾雨村如今也是水涨船高,一跃从当初那个被革职的进士成为了全国上下数一数二的大臣。

当初被强逼着加入方永造反集团的他如今被打着也不会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婚之日(第2/2页)

后面的就是一些侍从人员了。

抬着轿,牵着马匹,拿着礼物等等。

这里的礼物只是寻常礼品,并不是聘礼。

聘礼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就已经提前交予,现在不用再额外准备聘礼。

迎亲队伍一路来到林府。

进府后方永行迎亲之礼,进行各种仪式。

其中有一个催妆的环节。

顾名思义,就是催促新娘快点化好妆容。

当然,这个环节并不是真的催促化妆,更多的是表现迎亲的一种期待,以及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按照古礼,方永作催妆诗给黛玉。

金炉香暖绣帘开,玉漏声催晓镜台。

莫待东君先折柳,琼箫吹彻月西来。

并送一截玉柳过去,柳树善繁衍,一截也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寓意婚姻绵长,子嗣昌盛。

不多时,黛玉写下回诗。

菱含笑映胭红,半卷湘帘怯晚风。

借得桃三两瓣,随春飞入画屏中。

并送一支玉质桃钗子,桃鲜艳,无出其右,寓意婚姻幸福美满。

不久后黛玉走出,身穿凤冠霞帔,红绸盖头,胸背着云龙纹饰鞠衣,配带玉彩结绶,白玉云样玎珰,金纹红舄,左右各缀有三颗珍珠。

黛玉遂向林如海告别,随着方永上了轿。

迎亲队伍再度出发,一路吹锣打鼓。

林如海为黛玉准备了极为丰厚的嫁妆。

整整二百五十六抬。

所谓抬,是指将准备好的嫁妆放在抬架上,根据轻重大小,由两到八个人抬着前行。

由于嫁妆一般是用红色木箱或者红布之类包裹着的,所以当抬的人数特别多的情况下也就有了十里红妆的说法。

而二百五十六抬,绝对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平民百姓就不说了。

当年方永准备了一斗米,已经算是阔绰的了,回礼就别想了,顶多也就是一床被单,有的穷的做个枕头就打发了,勉强能算是一抬。

而一般的富庶人家也就是几抬。

一些官吏世家,背景一般的也就是二十几台。

地位特别高的,例如贾史王薛这种,一般也就是六十四抬,算是标准。

多的话,如果有一些特殊意义,异地联姻之类的,例如当初探春作为郡主的身份出嫁再加上联姻之需,也就是一百二十八抬。

以此便能想象,林如海所准备的二百五十六台是个什么水准了。

而且林如海这二百多抬嫁妆里还没有充数的,全是真材实料,那一箱箱金子和银砖,八个人抬着都吃力。

队伍绵延数条街道,这下真成了十里红妆了

林如海不算贪官,但也绝不是如海瑞那般的直诤之臣,其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十几年,家资相当充盈。

(ps:本来是想写近十年的,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改为十几年。)

方永在扬州时曾收缴过一部分官员资产,当时林如海曾提出过主动捐献这些家产,方永没有同意,他还不至于惦记老丈人这点钱,于是开玩笑的道,让林如海以后作为黛玉的嫁妆给他,没想到对方当了真。

队伍一路前行着,沿途发放喜和喜钱,路过宁荣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