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二十九章,直逼县城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二十九章,直逼县城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第二十九章,直逼县城(第1/2页)

小石镇!

洪泽周边较大的几个村镇之一。

镇中居民几千户,几万人,镇民大多姓刘、李二姓。

李盛带着两百人,乘着船,上了岸,直扑镇中刘老爷府上。

刘老爷是举人出身,曾做过一任县令,退休后回了老家,仗着曾经在官场上的关系横行乡里,百姓苦不堪言。

李盛的父亲就是被刘老爷的家仆打成重伤,抢走了土地,求告无门,最后被逼得无奈才带着家人投了水匪,后来没几年就因为伤势死了。

如今李盛回来,自然是要报仇!

有道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因为官府徭役的压迫,小石镇的青壮不是被抓到了县城做工,就是逃进了山里,镇上冷清清的,李盛带着二百多人进来,竟然没有一个人通知刘老爷。

这就导致刘老爷根本没有防备。

杀!

李盛带人破门而入,苦练的刀法在这一刻终于派上了用场……

洪泽水域方圆二百里,周边所生活的百姓有着几十万上下,这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一块实打实的膏腴之地。

不过如今,这几十万百姓田无一拢,地无一分,身无片缕,家无分文。

反倒是肥了周边三十二家大户,之前方永所在的方家庄的方老爷在这些大户面前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地主罢了。

方永早就派人探查好了这三十二家大户的信息,可以说毫无例外,都是吃着乡民们的血成长起来的。

这些人全都该死。

不过方永不能把这些人全杀了。

那样做的话虽然一时痛快,但后患无穷。

方永挑选了其中体量最大的二十家大户,毫不犹豫的抹除。

理由则是这些大户反抗淮阴军的统治。

如此过后,剩余的十二家大户全都被吓得不敢反抗,乖乖的将家里的钱财土地无偿献给了方永。

之后,方永将这些大户的土地全部集中起来,迅速建立了淮阴军的军屯土地。

这些土地并不会无偿分给百姓,百姓想要获得这些土地就必须选择每家每户出人加入淮阴军。

只有家人加入淮阴军后,方永才会派人定期给对方粮食作为过冬的食物,并分给其土地进行耕种。

不过土地最终的归属依旧是淮阴军,百姓将土地耕种完后,需要将其中七成的收成全部上缴。

这是一个非常严苛的条件,百姓累死累活的耕种,最终所获得的收成却大部分都要上缴。

不过在大熙朝廷的优秀匹配机制下,这个条件已经堪称是菩萨显灵了!

说简单点,此时的百姓们已经是活不下去了,随时都会饿死冻死。

所以别说三七分了,只要饿不死,就算是把所有种出来的粮食全部上交也依旧有无数的百姓抢破脑袋的想要进入。

而那些被动投靠方永的十二家大户方永也并没有亏待他们。

虽然他们该死,但是他们现在是方永的一块招牌,方永必须要暂时让他们活下去,而且还是滋润的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其他大户的反抗力度。

为此,贾雨村特地给方永献了一条阴险计策。

贾雨村让方永将当前的土地分成十二个屯。然后放出消息,表明这十二家大户是主动投靠淮阴军的,因为其主动投靠的功劳,奖励这十二家的家主为屯长,负责管理这些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直逼县城(第2/2页)

由于之前已经死了二十家大户,如今的十二个屯的土地比这十二家原本拥有的土地还要大了一倍不止,所以在外人看来这十二家算是占了大便宜。

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屯长只是个虚职,没有任何实际权利,土地真正的管理权全都是由方永从军队直接派出的。

不得不说,读书人就是阴险。

方永这种老实人就完全想不出这么阴险的计策。

靠着这番政策的推行,方永的淮阴军迅速扩张到了两万七千人。

这些人并不算多,主要还是因为周边乡镇里的大量男丁都被抓到了县城或者府城做工的原因。

对此,方永也有办法。

他派人将那些家中男丁被抓去做徭役的人家统计出来,登名造册,然后先借给这些人粮食和田地耕种。

等自己以后攻破了县城之后,再让那些劳役的家属参军,有对方的家人在手,方永不怕对方违约。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此外,薛大瘸子囤积了五万把崭新武器,都是刚刚出厂的,连刀身上的熙字都明亮至极。

据说,这些武器都是从薛大瘸子的一个贾姓老亲手里走私过来的,价格很便宜,只要有需求,以后还能源源不断的走私过来。

就这样,方永迅速掌控了洪泽湖附近的大片乡镇沃土。

方永对外以将军自居,号称十万大军,打出“除恶吏,分良田!”的口号,响应南王冯泰的起义队伍,迅速往县城进发。

此时距离方永最近的县城是三河县。

三河县的知县和方永是老交情了,曾经方永杀官投匪时的第一手处理人就是三河县知县。

得知方永率领十万大军起义,三河知县吓得屁滚尿流。

那可是十万大军哪,就凭他县衙里的那几十个衙役如何抵挡?

三河知县迅速向淮州府发去了求救。

但淮州府也拿不出多少兵马平叛,大熙王朝承平已久,早就马放南山,战刀都生锈了,朝廷连新刀都没有送过来,因此根本凑不出多少有战斗力的军队。

无奈的淮州府只好向苏州总督发出求援。

而此时的苏州总督,正在逃跑的路上……

三河知县盼着援军,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眼看着周边的乡镇已经被方贼吞并完了,值此危急存亡之际,三河知县果断选择了弃城跑路。

他一个小小的知县,一年累死累活也不过挣十万两白银,玩什么命啊!

真玩命的话那十万两银子不都白贪了?

三河知县是外地人,被任命到了三河县做官,因此跑的非常利索。

但三河县别的官吏不同,知县老爷是外地人可以跑,但他们可都是本地人,家族基业世代都在这里,他们可跑不了。

方永大军即将来袭,他们该如何抵挡?

这时,有官吏提出:要不投诚?

他们中有人得到消息,方永这支反贼队伍并不像其他反贼一样极度仇视大户。

虽然方永同样杀了很多人,但那是对于反抗的人,而对于主动投诚的人,方永不仅没有伤害,反而还给予了很大优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