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七十五章,以银代官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七十五章,以银代官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五章,以银代官(第1/2页)

方永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极为炸裂。

他想要降低四书五经在科考中的占比,转而更注重考核参试人员的实际才能。

此言一出,顿时便遭到了除马老黑以外的其他三人的集体反对。

贾雨村道:“将军切莫轻举妄动,四书五经深植于天下士子之心,尊贵无比。将军之志,意在遴选真正英才以襄助大业,然此事大可于选拔之后再行甄别,实无必要更易科考之内容。”

吴元也道:“时飞所言甚是。当今之世,学子皆以四书五经为教义,尊孔孟为先贤。将军若贸然更易,纵得一时之便,然必招天下士子之非议,于将军之大业殊为不利,望将军深思而行!”

“若非要更易,亦须待将军根基稳固之日,延请大儒为之背书,立新经为教义,徐图渐进,方有所成。纵有不成,亦无损将军之名也。”

薛大瘸子道:“自古经义之争,乃为大争,不可轻视也。”

听着这三人所说的话,方永心沉了下去。

他意识到,自己的动作迈的太大了。

自己的心腹反应都如此强烈,若是换做别人,应该如何?

连第一步都这么困难,自己后边准备的“普及教育”和“提升商人地位”两条就更别想了。

看来此事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要等自己实力强大后才能尝试改变。

然而,正当方永准备放弃这一想法之时,薛大瘸子却突然道:

“若将军定要更改,我倒是有一折中之策,既能选得实用之才,又不致招读书人之众怒,不知是否可行。”

方永闻言连忙问道:“是何办法?”

薛大瘸子道:

“淮州文溪楼是淮州最大的酒楼,其淮扬菜在整个南方都是首屈一指,无出其右。”

“但是呢,很多北方来的客商却不甚习惯文溪楼的菜系。文溪楼的老板也曾在自家的酒楼里添加过北方菜系,但是却招致很多南方人的一片骂声,北方人也不叫好,最终无奈又改了回来。”

“说来也奇,后来啊,文溪楼老板的儿子从京城回来,在文溪楼边上创立了雁北楼,延请北地之名厨执庖,顿时引起了那些北方客商的追捧,最终发展成了淮州城的第二大酒楼。”

“如今很多人都以为文溪楼和雁北楼是一对对头,殊不知,人家是一家的产业啊!”

薛大瘸子的故事说完,方永、吴元、贾雨村都深思了起来。

马老黑挠了挠头,原来是这样啊。

文溪楼和雁北楼是一家,亏他之前还总是说文溪楼的菜不好吃,雁北楼才应该是淮州第一酒楼。

结果竟然是一家,太可恶了!

另一边,方永思考了一番薛大瘸子所说的话,想了想,道:

“如此,吾别立一科,专以擢取实干之才。”

贾雨村提醒道:

“此法虽能减他士之抵触,然于任用之际,犹须权衡二者比例,最好将此类取士之人的任用稍降于寻常科考之士一等,否则同样难平悠悠之口。”

方永皱起眉头。

一旁的吴元沉默良久,道:“我倒有一法,可解此局。”

方永连忙道:“军师快讲。”

吴元道:“授银不授官。”

“授银不授官?”方永思考着,没想明白,问道:“何解?”

贾雨村和薛大瘸子也看了过来。

马老黑沉思着。

他在想一会儿结束后一定要去雁北楼问问那的老板,雁北楼和文溪楼到底是不是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五章,以银代官(第2/2页)

吴元解释道:“将军得实用之才后,只赐俸禄,不授官职,先使其暂理事务,待其有政绩或建功之后,再赐以官职,如此则无人敢非议矣。”

方永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好啊!

既能堵住幽幽之口,又能选出实用性的人才,可谓是一箭双雕了。

贾雨村和薛大瘸子听后也表示同意。

方永遂道:“就依军师此计!”

几人随后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将事情基本敲定下来。

很快,方永命人在所控制的区域内张贴榜文。

“吾淮阴军将军方永,以不忍黎庶之贫苦,受天命之感召,创立淮阴军,扫荡世间之恶,以安百姓。今战事已息,建两淮总务府,愿慕先贤之道,举行科考,以拔擢人才……”

这是科举的榜文。

此外,在科举榜文之下,还有一张小一点的榜文。

写道:“惟念人才之重,今麾下缺员甚多,若有才而不通经义者,可赴实学之考,若通过,则赐以俸银,暂理庶务。”

科考的榜文发表后,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许多读书人对此议论纷纷。

经过了方永近一年的统治,很多人对方永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开始大部分的读书人只是认为方永是匪,难成大事。

但随着方永一点点攻城略地,一次次击败朝廷,将局势稳定下来后,一些读书人的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

尤其是当方永用双倍的粮食证明了自己天命所归后,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认为投靠方永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那些在大熙的科举中频频失利的读书人,他们对大熙的科举已经趋于失望,而如今方永的出现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选择了报名。

至于实学考试。

虽然多多少少也有几人议论,但却并未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在很多读书人看来,所谓的实学考核不过是在筛选小吏。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很多时候朝廷也会如此,那些九品往下的没有品级的小官小吏通常并不需要熟稔经义,只需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担任,这很正常。

譬如管理粮仓的体系中有一个灭鼠官,没有品级,唯一的要求就是擅长灭鼠,像这样的“官”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也无人在意。

如此,时间流逝。

淮州的考院被打扫出来,并临时扩建,保证其可以容纳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

这场考试只设置一个考点,就是淮州,主考官为贾雨村,副考官是吴元。

其实方永本来是安排吴元担任主考官的,但吴元却担心自己没有功名,难以服众,遂让贾雨村担任主考官。

只能说,曾经在金銮殿的罢黜成了吴元一生都难以过去的坎。

此外,实学考的副考官是薛大瘸子,没有主考官。

方永会在薛大瘸子遴选完后亲自充当主考官进行进一步的考核。

如此,一段时间过后,考试还未开启,大熙的使者却先一步来了。

户部侍郎高京亲自作为使者,携带册封圣旨,蟒袍而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