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二章,南方动荡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一百一十二章,南方动荡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一十二章,南方动荡(第1/2页)

山东局势严峻,请求朝廷支援。

可目前,朝廷面临的情况却是缺兵少粮,国库空虚。

兵马方面,只有王子腾部下的军队还算堪用,可王子腾接下来还要负责收复之前被晋贼占领的山西失地,根本无暇支援山东局势。

北地戍边部队传来奏报,言草原异动,似在征调大量战马,有南下之意,面对这种情况隆庆帝根本不敢挪动边军部队。

财政方面,隆庆帝为了支持王子腾剿灭晋贼的行动,无论是国库还是他的私库都已经告竭,如今就连犒赏三军的奖赏都要推迟发放,更别提再动用钱粮支持山东局势了。

于是,眼下的南方局势成了朝廷的一大难题,根本无力解决。

隆庆帝找来自己的几位心腹大臣,郭白、程范、崔枢等人,询问几人有无对抗淮阴贼的良策。

几人面面相觑,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计策,隆庆帝面露失望之色。

次日朝会,隆庆帝准备征求百官意见。

有些势力的官员自然早就得到了风声,做足了准备。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忠顺王今天竟然出席了朝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在目前的大熙,王爷普遍都没什么实权。

昔日康宁帝执政时期,早早的确立了太子之位,其余的几位皇子成年后直接立府封王,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隆庆帝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没有任何机会,皇子之间反倒颇为和睦,当时的隆庆帝和忠顺王关系还算不错。

后来隆庆帝意外上位,由于其手下没有什么班底,便多有些依仗忠顺王这位兄长。

忠顺王为隆庆帝举荐了许多官员,如今很多都身居高位,在都察院、太常寺等地方任职。

这些人让忠顺王在朝堂上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忠顺王很少参加朝会,以免引起隆庆帝的忌惮。

不知道忠顺王今天破例来参加朝会是有什么目的。

众臣相互窃窃私语着。

稍许时间,隆庆帝走上了朝堂。

众臣皆拜。

隆庆帝苦恼于山东局势,遂与众臣商议。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的,论山东局势,场下的许多官员甚至比隆庆帝的消息还要准确。

他们早就在暗中串联完毕,此次商议,朝中直接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主战派。

一派是主和派。

一派是孔派。

主战派以于涟一人为主,提倡举全国之力,覆灭淮阴贼。

于涟在朝堂上声泪俱下,言道:

“陛下,淮阴之贼,降而复叛,实乃顽固之疾。若不以雷霆之势扫而灭之,日后必成大患。虽然国朝财政,入不敷出,然治重病者,必用猛药;忍小痛者,方能去大疾。”

“陛下宜号召天下苍生,节衣缩食,以助军需;商贾之属,捐资献产,共赴国难;百官之俸,亦当削减,以资军饷。至于皇陵楼宇之工事,皆可暂停,以节省钱粮,全力抗贼。如此,方显陛下之决心,感天下之万民!”

于涟说罢,朝堂一片寂静。

隆庆帝还在思考着于涟的说辞,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正思索着,只听一声“无耻老贼”,仿佛拉开了开战的序幕,刹那间,百官齐鸣,展开了对于涟的口诛笔伐。

每个官员都引经据典,把于涟骂的体无完肤。

有人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此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名叫孟申,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恍惚间,于涟都觉得对方才是正确的。

有人骂于涟私德有亏,其子已故,于涟常来往于儿媳家中,欲图谋不轨,行扒灰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章,南方动荡(第2/2页)

如此有辱斯文,于涟被气的面色通红,说不出话来。

还有人更过分,直接栽赃于涟与异族勾结,如此行事是为了调离大熙军队,让草原异族趁虚而入。

这直接触及了于涟的底线。于涟破口大骂,几乎要和那人扭打在一起。

“够了!”

隆庆帝一拍皇案。

“殿前失仪,各罚俸半年,退下!”

皇帝已然发话,两人只得怒视着对方,领了皇恩,停止了这场闹剧。

隆庆帝心中现在很是苦恼。

他本来听于涟所说,觉得还有几分道理,可是经过朝廷百官这么一辩驳,又拿不准了。

隆庆帝遂征集其他官员的意见。

户部吏部的官员主和,表示大熙富有万里江山,不必急于一时,应该暂时稳住淮阴贼,令双方停战,休养生息,等待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之后,再一举南下剿灭淮阴贼。

事实上,这些官员虽然说的好听,但其实主要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

国库已经告竭,再开战他们也捞不到多少油水了,更重要的是,万一隆庆帝为了筹措军费选择节源的话,那之前他们漂没的那些窟窿该怎么堵上?

就以正在修建的陵墓来说,户部的账和工部的账可不一样,一旦停下施工……

听着主和官员的意见,隆庆帝觉得有些道理。

可如果主动求和,那他的名声……

思虑间,又有一派官员站出。

这些是孔派的官员,以礼部为主,郭白也意外的掺杂在其中,讲究主战,但不完全主战。

这些官员提出,让朝廷支援山东局势,但不用派兵过去,只需给予些许军费,让山东官员自行募兵,抵御淮阴贼。

听着此番建议,隆庆帝眼前一亮,觉得可行。

这样的话既不用费大量支出,又不用他承担责任,简直是个两全其美的建议。

隆庆帝正准备答应下来,忽然一人站出,大声厉喝。

“大胆奸佞之徒,何其谬也!自古云,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汝不知乎?”

竟是忠顺王!

百官十分惊讶。

只见忠顺王驳斥了那名官员后,紧接着向隆庆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竟是支持于涟,请求朝廷出兵,全力攻打淮阴贼!

此言一出,属实令人震惊。

就连于涟都没想到,平时素来荒唐,贪图享受的忠顺王在大是大非上竟有如此远见。

忠顺王在隆庆帝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朝堂上也有许多忠顺王的心腹,此时纷纷附和,一时间,隆庆帝又拿不准主意了。

孔派的官员眼见事情将成,忠顺王竟敢来搅事,顿时坐不住了。

一名孔派的官员直接上前参奏,言称忠顺王主战,其心非是为国,而是为了插手军队!

隆庆帝心头一惊,王爷插手军队,这可是大忌。

忠顺王的脸色立马就黑了下来。

他冷冷的看了那名官员一眼,道:

“陛下,臣听说合肥有贼情出没,不知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刚刚那名礼部官员的心脏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他竟然什么都知道!!

隆庆帝愣愣的。

“合肥?未有奏报传来啊,皇兄如何得闻?”

忠顺王眯着眼轻笑了一声。

“未有便好,饮酒时听坊间客商胡乱所言,当不得真。”

隆庆帝松了一口气,怪罪的道:

“原来是客商饮酒胡言,如今国事唯艰,皇兄亦要辅心国事,少流连于那些月场所才是。”

忠顺王自是答应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