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三十三章,占领淮州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三十三章,占领淮州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三章,占领淮州(第1/2页)

守城方本就没有多少守城经验,再加上守城的士兵都是没怎么经历训练的青壮,又兼之没有奖赏,士气十分低迷,如此情况下,在方永军队的强攻中自然难以守住城池。

能抗住二十多天已经是淮州城防坚固的作用了。

守城将官此时十分焦急,他请求淮州知府尽快招募青壮补充守城士兵,同时分发赏银,激励士气,如若不然的话,城就要被攻破了。

淮州知府闻言后连忙答应,然后立即召集城中的富商权贵,商议出钱的事情。

“今贼势汹汹,城之安危系于众人之心。本官愿以诚挚之情,恳请诸君共赴国难,以保家国之安宁。诸位贾士望族,资财丰厚,望慷慨捐助,资助守城之需,待功成之日,本官定为诸位向陛下请功。”

场上的众多富商权贵闻言面面相觑,虽然都不想轻易出钱,但此时也不好拒绝,毕竟如果城破了他们也不好过。

最终众人商议了一番后,答应出一部分钱。

为首的有淮州四大家族,每家答应出五千两。

其余的中小家族多的一千两,少的几百两,最终勉强算是凑够了五万两白银。

各家答应明日便把钱送来,以各大家族的信誉,倒也不至于赖账。

淮州知府满意的离去,有了这“三万两白银”,想必可以再抵挡贼军一段时间了。

嗯,他作为知府也要出一点。

就出三百两吧,这已经是他将近三年的俸禄了。

淮州城内,薛氏商铺。

李泥刚刚从淮州知府召集的募捐会上回来。

李泥投靠方永后,方永将他安排到了薛大瘸子手下,负责购买粮食。

后来金陵起义发生时,李泥正好在淮州城内买粮,方永便让他留在城里,做个内应,提供城中的信息。

刚刚淮州知府发起的募捐让李泥瞬间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淮州城要顶不住了。

不能让这笔银子募捐成功。

李泥回到薛氏商铺后,很快便开始提笔书写。

写了一会儿,字太丑,他毕竟刚刚学字……于是又令老掌柜代写。

“劝降信!

吾乃淮阴军统帅方永。今日誓取淮州,意在翦除恶吏,誓不妄及无辜。

今城池将破,若有识时务者,主动来降,吾必以礼相待,厚加抚慰。反之,若有人胆敢资助朝廷,阻吾锋锐,吾必以雷霆万钧之势,加倍惩之,灭其族裔,斩草除根!

望诸位审时度势,勿谓言之不预也!”

信件写完,传抄几十份,然后命手下暗中射入各大家族之中。

城中四大家族,郭家。

郭家乃是诗书世家,世代耕读,百年来屡出进士举子,这一代尤为显赫,家中有人高居中央二品大员,是淮州城中最显赫的家族。

然而,尽管家族如此显赫,但也不可能抵挡得住贼人的十万大军。

一旦贼军进城对郭家展开屠戮,家族百年基业定将毁于一旦,生还者寥寥无几。

因此当郭家家主收到信时,心里是十分害怕的,薄薄的一封信件,此时在他手里却仿佛重若千钧一般。

他前脚刚答应交五千两银子,后脚人家就送来了信件威胁,这说明什么,说明淮州城在贼军面前如若无物一般,贼军随时都有可能打进城里来啊!

郭家家主颤抖着叫来管家。

“管家,上次你说过的那个淮阴贼的首领方永,他行事风格怎么样?”

……

第二天。

淮州知府在府衙笑等着收银子,结果等了一天,城内四大家族连个影子都没有,只有几个中小家族如约送来了银子。

最终加在一起,只有六千七百两。

淮州知府气得亲自登门去找。

结果巧了,四大家族的族长同时得了风寒,不能见人……

“三千七百两?”

守将不敢置信的看着淮州知府送过来的银子。

这点银子够干嘛的?

每人分一两都不够!

奈何官职没有知府高,守将只好强行咽下心头的怒气。

罢了,银子不够也就算了,他要求招募的青壮呢?

淮州知府指了指后面。

一排被打的伤痕累累的青壮被拉了过来。

没有银子,自然无法招募青壮。

淮州知府为此想了个好办法,招不到人没关系,直接去抓人!

于是他安排衙役强行抓捕了一千多名青壮过来。

……攻城第二十七天。

城破。

没有先登,是淮州知府强行抓来的那一千青壮从内部打开了城门。

他们本就对官军充满了怨恨,李泥知道此事后就派人劝说这些青壮投降,并许诺他们只要从内部打开城门就给予每人两亩土地的奖励,这些青壮听后喜不自胜,欣然答应下来,于是城门就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占领淮州(第2/2页)

方永进城后,守将自知大势已去,十分识时务的率军投降。

方永很快占领了城池。

城中各大家族闻听此事后忙不迭的的出来,箪壶玉浆,喜迎王师,并献给了方永大量金银,正好和他们之前答应给知府的银子差不多。

第二天,方永将淮州知府在内的十几名官吏以及在这期间出钱阻挠他的那些家族全部查抄,总计一千零六十五人,尽皆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一时间,血流如洪,绵延三里不止。

各大家族吓得瑟瑟发抖,当天又再次送来了双倍的银两。

与此同时,京城。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苏州总督叩拜在朝堂之上。

“罪臣严宏章叩见皇上!”

自那日金陵告急后,隆庆帝便与百官商议如何平叛。

可是商量了好几天,从行军路线到粮草征集,再到三军主帅,调何处兵马,可谓是百官各抒己见,各有道理。

隆庆帝觉得除了太傅于涟外,每个人说的都没问题,全是忠臣。

因此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其中兵部尚书倒是选出来了,交由了郭白担任。

但三军主帅的选择却是难以抉择。

交给勋贵隆庆帝不放心,交给别人吧,他身边又没有什么可用之人。

这时,又有加急消息传来,滁州和淮州相继告急,除了原来是白莲教反贼之外,又多出了个淮阴贼,隆庆帝于是更头疼了。

新任兵部尚书郭白一听淮州告急,当即急了,连忙建议,应急召苏州总督进京,询问具体战况,并派遣善于统兵的缮国公带兵平叛。

由于之前兵部和锦衣卫都被搁置,朝堂目前所得到的消息都是从几封奏疏里得到的,根本不能具体的了解战场的局势。

隆庆帝依旧对勋贵有所顾虑,因此没有立即同意让缮国公领兵,但是同意了郭白召苏州总督进京的提议。

很快,苏州总督应召进京,也就发生了刚刚的那一幕。

隆庆帝看着跪在下面的严宏章,对于此人,隆庆帝自然没什么好脾气,当即愤怒的质问道:

“严宏章,汝何以失金陵,致其地陷落贼手!”

严宏章闻言深深叩首,悲道:

“罪臣治理不严,致使白莲教渗入金陵,丢城失地,是臣之罪也,臣甘愿领罪,死不足惜!”

隆庆帝闻言一愣。

严宏章丢城失地,隆庆帝本来已经准备要治其死罪,但如今此人竟然丝毫不推脱罪责,反而主动揽下,这反而让隆庆帝有些拿不准了。

这一刻,没有受到过专业储君教育的隆庆帝展现出了他的巨大短板。

严宏章观察着隆庆帝的脸色,见隆庆帝面露迟疑,严宏章顿时暗道有戏。

如果此时面对的是太上皇的话,严宏章肯定是断然不敢如此的,但是如果是隆庆帝的话……

严宏章不等隆庆帝发问,直接叩首痛哭,道:

“罪臣死不足惜,唯请陛下饶我部下一员小将性命!”

隆庆帝听了,好奇问道:

“是何人?”

严宏章道:“白莲教攻占金陵之时,率众几十万,臣拼死一战,然敌军人多势众,实非能敌。唯独我身边一员小将,杀入几十万乱军之中,七进七出,身受百创,救得臣之性命。臣观此人之勇略,将来必为我大熙之臂膀,还请陛下饶他一命,准许他戴罪立功,臣死而无憾!”

一旁的于涟听完,当即就想站出来。

几十万军中七进七出,当他不知兵吗?

还有金陵一共才多少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白莲教?

严宏章所言处处都是漏洞,简直如同儿戏。

然而隆庆帝还真就不知兵,他甚至连京营都没去过,因此虽然觉得严宏章说的有些夸大,但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于是隆庆帝问道:

“此人是谁,现在何处?”

严宏章闻言立刻道:

“此人姓毛名成,就在殿外等候。”

隆庆帝大喜,道:“宣他进来。”

很快,两个人抬着一个担架走了进来。

隆庆帝一惊,道:“这是何故?”

严宏章答:“毛将军身受百创,伤势未愈,只能如此和陛下相见,还望陛下恕罪!”

隆庆帝听了,赶忙走下龙椅,走到毛成身边,掀开其身上的被子。

“天哪!”

隆庆帝震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