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一章,辽东军情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一百五十一章,辽东军情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五十一章,辽东军情(第1/2页)

又是一天劳累到深夜,隆庆帝沉沉睡去。

凤藻宫中,元春整理着宫中的书籍。

身边走过几个女官,窃窃私语。

“瞧,就是她,“方”的陛下得了腰疼病,听说陛下都不敢再来凤藻宫了……”(方,通妨,地方方言的一种,形容人的命格不详。)

“听说之前要送去联姻,也是因为命格相克所以才……”

元春动作一顿,拿着书籍的手不禁紧了紧。

次日,朝会商讨之事无非还是山东灾情。

隆庆帝从牙缝中挤出银钱,派人前往救灾。

然而等银钱落地,所剩已不足两成。

这对于山东的灾情完全就是杯水车薪。

官员并不会因为王朝的艰难就停止贪墨。

相反,今年的贪墨甚至比之前的山西之乱更加严重。

天下越是大乱,越是大灾,官员的贪墨就会越发严重。

在官员的心中,大熙很可能撑不了几年了,所以趁着现在还在当官,更是要拼命的搜刮,为自己以后留下后路。

至于朝廷?

百姓?

他们才管不了那么多。

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同时也是每个王朝末年都会面临的死结。

隆庆帝每天面对着山东的灾情愁苦不已。

但他不知道的是,除了山东的灾情,京城的百姓过得也好不到哪去。

随着山东盐业的摧毁,京城的盐价直线上升,百姓苦不堪言,即使是一些富裕家庭也难以承受高昂的盐价。

忠顺王的生意一下子翻了几番,郑家直接被他抛在脑后,如今在忠顺王的眼中,黄文州简直比他的亲兄弟还亲,二人联手在大熙拼命敛财,疯狂搜刮大熙百姓的骨血。

由于是亲王的生意,京城上下无人敢惹,官员亦不敢参,百姓求告无门,可盐又是必需之物,不知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卖儿鬻女。

有时候黄文州自己都觉得害怕,白的银子仿佛是人的骨髓,他在大熙做的事情民怨太重,如果相同的事情转换到淮州,足够方永剐他十次了!

黄文州觉得这样下去早晚得出事,未来难保方永不会卸磨杀驴,用它的脑袋平息民愤。而且就算方永不杀他,他现在作孽如此深重,也难免会遭到报应。

黄文州琢磨着自己该退居幕后,找个其他人推到台前,替他来承受这份罪孽。

此外,听说将军大人好色,正好他舅舅家有个表妹,容貌甚丽,快要到及笄之年,他琢磨着把表妹送到将军府上,以后也好有个保障。

时间来到九月。

大同方向,王子腾传来消息,发现草原军队向辽东方向集结,此外军队截获草原信件,草原欲攻打辽东……

于此同时,草原的卡赫可汗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计划,亦派人做出了军队往辽东集结的趋势。

朝廷在草原的细作得到这一消息,立刻将情况报与朝廷。

有着这两条消息互相佐证,隆庆帝对草原欲攻打辽东之事深信不疑,遂下旨调遣王子腾军队前往辽东防守。

之前,王子腾的军队在与晋贼交战时损失了不少,后来战胜晋贼后又收拢了不少降兵,再后来经略山西时又出现了不少伤亡,期间还遣散了一些,几番增减之下,目前王子腾军队的具体数量在十七万人左右。

在上报给隆庆帝的军队数量中,王子腾多写了一些兵马,写了二十万人。

说实在的,王子腾此举真的不算过分,他只是按照惯例汇报罢了,在大熙,很少有低于50%空饷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一章,辽东军情(第2/2页)

不过这个数量对于现在的大熙也依然很多了。

隆庆帝命兵部和户部联合计算军队从山西调往辽东的消耗。

任务下发下去,兵部和户部自然要各自吃上一手。所以当最终的结果呈上来后,隆庆帝拿着奏折的手都在不断的颤抖。

没钱了,朝廷真的没钱了。

去年大同边军的军饷至今还在拖欠,一开始还只是因为晋贼作乱,朝廷的钱粮运不过去,现在晋贼已灭,朝廷却是真的没钱了。

眼看着今年已经立秋,不仅大同,其他边镇的军饷也全都还没有着落。

这可如何是好?

隆庆帝召集众臣商议,于链不出意外的又搬出了他那老一套,同时还额外增添了一条,言黄河改道是上天警示,朝中必有奸臣作祟,要求隆庆帝彻查!

众臣闻言大怒,朝中众正盈朝,怎么会有奸臣?

于是纷纷对其进行驳斥,商议又一次演变成了一场骂战。

隆庆帝看着此幕心情烦躁的离开。

“难道我大熙就没有实干的忠臣吗?”

正想着,却见一绯袍官员大步走来,头戴梁冠,腰束革带,美玉装饰,赤罗蔽膝,上有织文。

真可谓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正是大熙一品大员,户部尚书,崔枢!

崔枢上前一拜:

“臣,崔枢献计!”

隆庆帝见状面色一喜,忙问道:

“崔爱卿有何妙策?”

崔枢道:

“陛下,财政之事易解,只需提前收取赋税即可!”

隆庆帝闻言一惊,提前收取赋税?

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太过……

崔枢看出隆庆帝心中忧虑,问道:

“陛下可是害怕此举劳民伤财,百姓心有怨言?”

隆庆帝点头。

“正是。”

崔枢笑道:“陛下勿忧,臣此举不仅能保证百姓毫无怨言,反而还赞颂陛下恩德!”

隆庆帝更震惊了,还有这种办法?

忙问道:“爱卿快请教朕!”

崔枢道:

“此次赋税不强制收取,而是由百姓自愿缴纳。”

“陛下可亲自承诺百姓,今年提前缴纳来年之赋税,待来年朝廷恢复过来,缴纳税额如数返还,并不再额外收取赋税。”

“如此百姓凭空得一年免税,岂不纷纷称赞陛下之德?”

隆庆帝闻言一想,确实如此。

只是心中仍有疑虑。

“这样做,百姓真的愿意自愿缴纳吗?”

崔枢道:

“陛下放心,自从新政实施以来,百姓无比歌颂陛下恩德。如今出现天灾**,非陛下之过也,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只要陛下亲口承诺,百姓必然踊跃缴税,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隆庆帝思考着,觉得崔枢说的貌似很有道理。

而且现在他确实是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白莲教、淮阴贼、晋贼的连番作乱,再加上草原的异动和黄河的大水,如此天灾**之下,大熙的国库早已为之一空,军队方面又耽误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崔枢的计策已经是最好的计策了。

反正是百姓自愿缴纳,试试也无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