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七十四章,科考改制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七十四章,科考改制

簡繁轉換
作者:雨是苍天在哭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2:54: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四章,科考改制(第1/2页)

淮州。

刚刚发生的平淮战役没有对这片土地造成任何影响。

所谓的大战只是一场演习。

军报上的四十五万人对十八万人实际上多写了两个零。

双方加在一起,整场战斗下来只有219人受伤,18人死亡。

方永锻炼了新兵,王子腾捞取了功劳,各级官员收受了贿赂,所有人都在赢,只有隆庆帝在输。

九月的稻谷长势已经非常喜人。

再过一个月左右,晚稻就可以下来了。

一些大户望着自家的两处田地,一边是挂在方永名下的田,稻谷高壮异常,穗穗饱满;另一边是没有挂名的田,直接矮了一半。

虽然在往年中这也算是长势不错的,但和旁边的一对比,却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甚至如果站远了看,就好像两边种的不是一个品种一样。

这下子,百姓对于方永是真龙天子的传言彻底坐实了。

双倍的产出,这意味着什么,根本无需多言。

百姓可不管什么别的虚的,他们只认两个字,粮食!

当方永可以保证所有人有粮食吃时,他的声望在百姓心中便达到了巅峰。

有的百姓甚至将方永当成神明来进行供奉。

毕竟供奉神明不一定丰收,但供奉方永他是真的双倍增产啊!

这种极致的个人崇拜有利有弊,但至少在目前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大量的世家大户争着抢着要把家中的田地挂在方永名下,就连那些一直不怎么配合的读书人这次也主动前来投效。

毕竟越是有识之士越能明白,双倍的粮食产出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方永几乎得到了淮州地区全阶层人民的支持。

大量的人才投靠过来。

一日,贾雨村和吴元联袂而来。

作为方永手下学历最高的人,贾雨村一直很受重用。

小到处理地方事务、蛊惑百姓,大到参与军政、商讨作战计划,甚至是前往京城贿赂大熙高官,贾雨村的身影一直都有出现。

在最开始的时候,贾雨村还不情愿加入方永的造反队伍。

但随着方永势力的愈发壮大,贾雨村也变得真香了起来。

今日的贾雨村身穿长袍,步履稳健,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高官的气度。

他和吴元一同前来,有事要和方永商议。

“将军,”贾雨村施礼言道,“近日来投效者众多,中有文人、贵族之裔、大熙故吏、商贾游侠之辈。人数繁众,不敢如从前般轻易任用。”

“此等人才之考核、任用,皆需将军立制以驭。望将军详察此事,制定考核任免章程。”

吴元也道:

“将军,我此行之意与时飞类似。今将军所统之地广袤数百里,且日后必将增益。于此情势之下,将军初行之军管之制,颇显简陋,难以有效治理此等广袤地域。故需要一项成熟之制,以统驭管理。”

方永闻言思考着。

两人的意思是让自己建立小朝廷,科举考核人才,来对这些投靠过来的人才进行管理。

他现在也确实到达这一阶段了。

治国之道,首重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以隆庆帝为例,其富有万里疆域,手下人才何其之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四章,科考改制(第2/2页)

就是因为其无法管理好这些人才,这才致使如今的局面。人才投效过来,如果不能妥善管理,便会化作祸患。

想了想,方永道:

“管理方面,元皓,你负责拟定一份制度。依托明熙两代的官吏制度,再参考我辖地内的实际情况,以稳定为主,不要轻易做出太大改变。”

吴元应道:“是。”

“至于人才的考核和任用…”方永道:“此事还需将薛鳌叫回来,共商细议后再定。”

贾雨村闻言点头。

薛鳌,就是薛大瘸子的本名。

鱼字辈,薛蟠薛蝌的叔父。

在方永的造反集团中,薛大瘸子在很早便投靠了过来,负责提供后勤、粮草、商贸等一系列支撑,虽然名义上是商人,但在方永手下中的地位很高。

在面对涉及大量人员的任用考核时,方永不敢妄自尊大,一项政策施展下去将会牵扯到大量人员,拍脑袋决定是万不可取的。

虽然方永心中有一些想法,比如他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降低科考门槛,重视实务发展,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和手下充分商议后再做出决定。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如今薛大瘸子正在扬州和七大盐商规划今年大熙私盐的盐价,方永便安排人去叫回薛大瘸子。

贾雨村见状,便先离开了。

贾雨村走后,一旁的吴元却没走。

方永疑惑道:“元皓还有什么事吗?”

吴元笑了笑,掏出一份折子道:

“实不相瞒,我已预先将制度拟定了出来,正是参考明熙两代制度拟定,以稳定为主,恰合将军之意,还请将军审阅。”

方永闻言微不可察的看了吴元一眼,笑着接过折子,道:“元皓与吾心照不宣,正可省去许多功夫。”

说着,方永看了起来。

吴元拟定的制度参考了明熙两代的官吏制度,整体上没有做大的改变,不过这份制度只涉及了文官体系,对于军队没有做出丝毫染指。

真聪明啊!

完全猜到了自己的想法。

方永看了几遍,没发现有什么问题,遂道:

“可以,先在淮州城中试点,确定没问题后再向其他地区推广开来。”

吴元点头应是。

方永又道:

“另外乡里村镇区域,仍实行军管,不做改变!”

吴元一惊。

心中瞬间想到了什么。

“将军,乡镇军管之策耗军力甚多,且百姓大户久处军管之下,怨言渐生。若将军欲长此以往,还需改革管制政策才行啊!”

方永轻声道:

“放心,元皓,此乃权宜之计,待局势稳定,我自会调整之。”

方永如此说了,吴元自不敢再多说什么,遂下去准备。

几天后,薛大瘸子被方永叫了回来。

方永将薛大瘸子、马老黑、贾雨村、吴元等人叫到一起,商议关于人员选拔和任用的事。

对于选拔人才的基调,自然是“科举选拔,公平取士。”

关于这一点谁都没有反对。

但紧接着,方永提出的问题却瞬间遭到了几人的激烈争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